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可塑性变化
被引量:
16
1
作者
邢国刚
刘风雨
+2 位作者
姚磊
万有
韩济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可塑性的变化 ,阐明在伤害性刺激及神经损伤时“中枢敏化”(centralsensitization)在神经病理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的腰 5 /腰 6 (L5 /L6 )脊神经紧结扎造成神经病理痛模...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可塑性的变化 ,阐明在伤害性刺激及神经损伤时“中枢敏化”(centralsensitization)在神经病理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的腰 5 /腰 6 (L5 /L6 )脊神经紧结扎造成神经病理痛模型 ,采用电生理学技术记录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场电位 ,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LTP诱导的差异。结果 :(1)在神经病理痛大鼠 ,高频、低强度的条件电刺激 (频率 10 0Hz,波宽 0 .5ms,强度 10V ,串长 1s ,串间隔 10s的 4串电刺激 )作用于坐骨神经即可诱导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产生LTP ;然而在假手术对照组大鼠 ,同样的刺激则不能诱导LTP的产生 ,只有高频、高强度的条件电刺激 (强度30~ 4 0V ,其余参数同上 )作用于坐骨神经才可诱导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产生LTP。 (2 )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相比 ,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C 纤维场电位的诱发阈值显著降低 ,而幅值显著升高。结论 :神经损伤情况下 ,在脊髓背角更容易诱导出C 纤维诱发场电位的LTP ,使脊髓伤害性感觉的突触产生“超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中枢敏化
脊髓背角C纤维
长时程可塑性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忆阻器在神经突触仿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超超
尚杰
+4 位作者
郝健
张文斌
冀正辉
刘钢
李润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76-80,共5页
随着对计算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像人脑一样具有学习记忆功能的新型计算机。自从2008年惠普实验室发现忆阻器以后,发展具有人脑水平的智能计算机成为可能。众所周知,突触是大脑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
随着对计算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像人脑一样具有学习记忆功能的新型计算机。自从2008年惠普实验室发现忆阻器以后,发展具有人脑水平的智能计算机成为可能。众所周知,突触是大脑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因此,为了实现具有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智能计算机,利用忆阻器模拟突触可塑性至关重要。综述了忆阻器在模拟突触的增强、抑制、短时程可塑性和长时程可塑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突触
突触
可塑性
短
时程
可塑性
长时程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可塑性变化
被引量:
16
1
作者
邢国刚
刘风雨
姚磊
万有
韩济生
机构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6-230,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90 5 40 0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983 0 160
+1 种基金
3 0 170 3 19
3 0 2 40 0 5 9)资助~~
文摘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可塑性的变化 ,阐明在伤害性刺激及神经损伤时“中枢敏化”(centralsensitization)在神经病理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的腰 5 /腰 6 (L5 /L6 )脊神经紧结扎造成神经病理痛模型 ,采用电生理学技术记录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场电位 ,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LTP诱导的差异。结果 :(1)在神经病理痛大鼠 ,高频、低强度的条件电刺激 (频率 10 0Hz,波宽 0 .5ms,强度 10V ,串长 1s ,串间隔 10s的 4串电刺激 )作用于坐骨神经即可诱导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产生LTP ;然而在假手术对照组大鼠 ,同样的刺激则不能诱导LTP的产生 ,只有高频、高强度的条件电刺激 (强度30~ 4 0V ,其余参数同上 )作用于坐骨神经才可诱导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产生LTP。 (2 )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相比 ,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C 纤维场电位的诱发阈值显著降低 ,而幅值显著升高。结论 :神经损伤情况下 ,在脊髓背角更容易诱导出C 纤维诱发场电位的LTP ,使脊髓伤害性感觉的突触产生“超敏变化”。
关键词
神经痛
中枢敏化
脊髓背角C纤维
长时程可塑性
神经损伤
Keywords
Neuralgia/physiopathol
Long term potentiation
Central sensitization
Plasticity
Spinal cord/physiopathol
分类号
R741.0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忆阻器在神经突触仿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超超
尚杰
郝健
张文斌
冀正辉
刘钢
李润伟
机构
上海大学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宁波大学理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76-8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2141
61306152)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4A610152)
文摘
随着对计算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像人脑一样具有学习记忆功能的新型计算机。自从2008年惠普实验室发现忆阻器以后,发展具有人脑水平的智能计算机成为可能。众所周知,突触是大脑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因此,为了实现具有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智能计算机,利用忆阻器模拟突触可塑性至关重要。综述了忆阻器在模拟突触的增强、抑制、短时程可塑性和长时程可塑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忆阻器
突触
突触
可塑性
短
时程
可塑性
长时程可塑性
Keywords
memristor
synapse
synaptic plasticity
short-term plasticity
long-term plasticity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可塑性变化
邢国刚
刘风雨
姚磊
万有
韩济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忆阻器在神经突触仿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超超
尚杰
郝健
张文斌
冀正辉
刘钢
李润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