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成环境对城市居民长时通勤行为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何明卫 黄世恒 +2 位作者 钱乾 刘杰 刘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4,共7页
长时通勤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通勤效率。以昆明市建成区为例,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探究了建成环境与城市居民长时通勤的非线性关系与阈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成环境对居民长时通勤的相对重要... 长时通勤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通勤效率。以昆明市建成区为例,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探究了建成环境与城市居民长时通勤的非线性关系与阈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成环境对居民长时通勤的相对重要度之和为80.8%,远大于个人社会经济属性;自足性指数对长时通勤的影响最大且为负相关,其次为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就业岗位密度;建成环境与居民长时通勤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路网密度、职住比、公交站点密度对长时通勤均表现出明显的阈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运输规划与管理 建成环境 长时通勤 非线性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破裂围岩-锚杆支护时效特性及巷道长时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李娟娟 孟庆彬 +2 位作者 安刚健 戚振豪 宋子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4-256,共13页
深部巷道围岩在破裂时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碎胀蠕变特征,锚网喷支护难以有效控制,导致围岩持续大变形或巷道大面积破坏,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深部巷道破裂围岩碎胀蠕变控制已是制约深地矿产资源安全开发的突出技术难题,为探究深部... 深部巷道围岩在破裂时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碎胀蠕变特征,锚网喷支护难以有效控制,导致围岩持续大变形或巷道大面积破坏,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深部巷道破裂围岩碎胀蠕变控制已是制约深地矿产资源安全开发的突出技术难题,为探究深部破裂围岩锚固体的蠕变机理与锚杆的长效作用机制,基于经典的Burgers蠕变模型,通过破裂度变量引入非线性黏壶元件,表征深部破裂围岩的非线性蠕变阶段,将弹性元件表征的锚杆与其并联,构建了深部破裂围岩锚固体的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选取立方体试样在最后一级应力作用下的应变-时间曲线对深部破裂围岩立方体试样蠕变本构模型进行参数辨识;采用FLAC3D开展了深部破裂围岩巷道长时稳定性模拟分析,得到了深部破裂围岩变形-支护时效特性曲线,分析了不同锚杆长度和锚杆排距情况下巷道围岩与锚杆的时效相互作用,有效证明了深部巷道围岩变形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且锚杆、锚索等支护手段可以有效限制围岩的蠕变变形,同时揭示了埋深(应力水平)和侧压力系数(应力状态)对深部破裂围岩巷道变形和锚杆长时受力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锚杆在深部巷道的适用工况,表明锚杆支护具有自身的适应性。研究成果可为解决深部破裂围岩巷道长期稳控难题提供理论依据,对深地资源安全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破裂围岩 蠕变本构模型 锚杆支护特征 长时稳定性 数值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判断模块的红外长时目标跟踪方法
3
作者 王美怡 王向军 +1 位作者 赵美蓉 刘峰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5-1073,共9页
针对红外目标长时跟踪场景下跟踪置信度的可信度不足、相似目标中易出现误判所导致的跟踪错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判断模块的红外长时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以孪生网络作为基础跟踪器,融合跟踪器输出的几何信息、判别信息、状态... 针对红外目标长时跟踪场景下跟踪置信度的可信度不足、相似目标中易出现误判所导致的跟踪错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判断模块的红外长时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以孪生网络作为基础跟踪器,融合跟踪器输出的几何信息、判别信息、状态信息进行状态判断模块构建,包括LSTM网络堆叠适配设计、场景的自适应调节设计以及触发重检测机制设计等,实现了对红外目标跟踪状态的精准评估和长时跟踪。方法在红外长时跟踪数据集LSOTB-TIR-LT上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F分数达到0.681,相较于经典的SiamRPN++LT算法性能提升了17.6%,特别适用于红外目标被遮挡、消失、被相似目标干扰或尺度发生显著变化时进行持续跟踪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跟踪 状态判断模块 孪生网络 红外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真空长时煮制时间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杜汶清 王秀莲 +4 位作者 唐丽 张佳敏 白婷 昝博文 吉莉莉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54,63,共7页
为探究低温真空长时煮制工艺对猪肉品质的影响,选择猪背最长肌进行低温真空长时煮制,测定样品的色度值、蒸煮损失率、剪切力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估不同煮制时间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煮制时间对... 为探究低温真空长时煮制工艺对猪肉品质的影响,选择猪背最长肌进行低温真空长时煮制,测定样品的色度值、蒸煮损失率、剪切力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估不同煮制时间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煮制时间对猪肉的色度值、蒸煮损失率、剪切力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具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煮制时间的增加,猪肉的L*值呈上升趋势,b*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值呈下降趋势,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随着煮制时间的增加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煮制45 min时的猪肉具有较好的色泽、嫩度和较低的蒸煮损失率。猪肉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随着煮制时间的增加而增加,D_(60)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在种类和含量上显著优于其他组,结合OAV、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关键风味化合物与D_(45)组无显著性差异。因此,煮制时间为45 min的猪肉具有适宜的色泽、最低的蒸煮损失率和较好的嫩度与风味,为低温真空长时煮制工艺在肉类熟制调理产品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真空长时煮制 猪肉 风味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真空长时煮制时间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杜汶清 张佳敏 +4 位作者 刘琰艳 唐丽 白婷 任春平 吉莉莉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为探究低温真空长时煮制时间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特性的影响,选取猪背最长肌为实验对象,进行不同煮制时间下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SDS-PAGE、微观结构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与分析。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含... 为探究低温真空长时煮制时间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特性的影响,选取猪背最长肌为实验对象,进行不同煮制时间下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SDS-PAGE、微观结构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与分析。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含量呈现上升趋势(P<0.05),总巯基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煮制时间为30 min时,肌原纤维蛋白肌球蛋白重链和肌球蛋白轻链条带颜色更浅。由扫描电镜结果可知,60 min时,肌原纤维蛋白聚集形成大量小颗粒聚集物,其破坏程度加深。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α螺旋相对含量减少,β折叠相对含量先下降后上升,β转角相对含量增加,无规则卷曲相对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由有序向无序转变。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煮制60 min时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氧化与降解明显,煮制30 min时蛋白结构变化相对较小。该研究为低温真空长时煮制工艺提高猪肉产品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肌原纤维蛋白 低温真空长时煮制 煮制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周期稀疏技术的长时交通流预测模型
6
作者 钟松浩 卢毅 +1 位作者 李理 伍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10468-10477,共10页
针对现有交通流预测模型在长时预测中精度有限以及训练代价高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跨周期稀疏技术的长时交通流预测模型。考虑到交通流数据复杂的周期性和长时预测时间跨度增加带来的误差累积和模型复杂度增加,采用跨周期稀疏技术对时间... 针对现有交通流预测模型在长时预测中精度有限以及训练代价高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跨周期稀疏技术的长时交通流预测模型。考虑到交通流数据复杂的周期性和长时预测时间跨度增加带来的误差累积和模型复杂度增加,采用跨周期稀疏技术对时间序列下采样处理,对长时序列进行周期分解再拼接转置形成时间序列矩阵。将混合图卷积网络嵌入门控循环单元来处理下采样后的时间序列矩阵,最后使用带有时间依赖矩阵的时间多头注意力模块来融合相关时空特征。对3个公开交通流数据集PeMS-bay、PeMS04和PeMS08处理后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在3个数据集上的预测精度指标均优于基线模型,平均预测精度在3个数据集上分别提升了5.59%、8.56%和7.11%且模型参数量是基线模型的14.81%~27.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交通流预测 门控卷积循环单元 跨周期稀疏技术 间多头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长时视觉跟踪的级联目标漂移判定网络
7
作者 侯志强 赵佳鑫 +3 位作者 陈语 马素刚 余旺盛 范九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40-2252,共13页
针对现有目标漂移判定准则中需要人为选定阈值和判定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选取阈值的级联目标漂移判定网络。通过2个子判定网络的级联设计,判定跟踪结果是否漂移;在所提网络中使用静态模板、长时模板和短时模板联合判定跟踪结... 针对现有目标漂移判定准则中需要人为选定阈值和判定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选取阈值的级联目标漂移判定网络。通过2个子判定网络的级联设计,判定跟踪结果是否漂移;在所提网络中使用静态模板、长时模板和短时模板联合判定跟踪结果,提高判定的准确性,为使模板适应判定过程中目标的外观变化,设计长短时模板更新策略以保证模板质量;将所提级联目标漂移判定网络联合短时跟踪器TransT与全局重检测方法GlobalTrack,搭建长时视觉跟踪算法TransT_LT。在UAV20L、LaSOT、VOT2018-LT和VOT2020-LT等4个长时视觉跟踪数据集上对所提算法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长时视觉跟踪算法具有优越的长时视觉跟踪性能,特别是在UAV20L数据集上,相较于基准算法,跟踪成功率和精度分别提升了7.7%和10.3%。所提目标漂移判定网络的判定速度为100帧/s,对长时视觉跟踪算法的速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视觉跟踪 深度学习 级联目标漂移判定网络 模板更新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男性普通话与重庆话长时基频特征的时长阈限评估
8
作者 雷艺璟 覃晓婧 曹洪林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4-833,共10页
长时基频(LTF0)是语音同一性鉴定中最常用的声学特征之一,针对需要多长语料才能得到稳定的LTF0数据的问题,现有行业标准并未做出明确说明。现有研究存在被试人数过少、语料时长较短、说话方式单一等局限性,其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准确应用... 长时基频(LTF0)是语音同一性鉴定中最常用的声学特征之一,针对需要多长语料才能得到稳定的LTF0数据的问题,现有行业标准并未做出明确说明。现有研究存在被试人数过少、语料时长较短、说话方式单一等局限性,其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准确应用于汉语普通话及众多汉语方言。该文基于86位重庆籍青年男性被试在2种语言类型(普通话和重庆话)和2种说话方式(朗读和自由谈话)下的通话录音,采用“稳定值±1%~±5%”5种情况作为LTF0均值的动态阈限标准,对普通话和重庆话的LTF0时长阈限进行了量化分析;为消除语音内容的影响,所有计算经随机化处理并重复100次。结果发现:在“稳定值±1%~±5%”的动态阈限标准下,普通话朗读和自由谈话的平均时长阈限变化范围为2.5~43.3s,重庆话朗读和自由谈话的平均时长阈限变化范围为3.7~57.9s;说话方式对时长阈限的影响随着动态阈限范围的扩大而变小;当阈限标准在“稳定值±1%~±2%”时,语言类型和说话方式对时长阈限产生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对于朗读和自由谈话语音,重庆话LTF0的时长阈限均比普通话的更长;相比说话方式,语言类型对LTF0时长阈限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同一性鉴定 长时基频 阈限 普通话 重庆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守恒约束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刚性化学动力学长时模拟
9
作者 方涵敏 黄文龙 王子寒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7,共11页
刚性化学动力学方程在空间科学、大气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作为一种融合物理定律与深度学习的框架,被广泛应用于求解各种偏微分方程.然而,在求解刚性化学动力学方程时,... 刚性化学动力学方程在空间科学、大气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作为一种融合物理定律与深度学习的框架,被广泛应用于求解各种偏微分方程.然而,在求解刚性化学动力学方程时,PINN将出现优化失败,难以有效求解.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守恒约束PINN方法.该方法利用共享–分支网络有效处理耦合问题,通过引入物质守恒约束显著提升刚性化学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性能.同时,分段采样策略进一步增强长时模拟的精度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系统中实现长时稳定模拟,为解决空间科学中的问题(例如无碰撞等离子体波动和星际物质化学反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化学动力学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守恒约束 分段采样 长时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长时储能技术综述 被引量:12
10
作者 居文平 王一帆 +1 位作者 赵勇 谢小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随着未来我国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系统稳定性将应对更加严峻的挑战。长时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平衡电网需求、提高电网稳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作用。长时储能在系统的电源侧、电网侧、负... 随着未来我国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系统稳定性将应对更加严峻的挑战。长时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平衡电网需求、提高电网稳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作用。长时储能在系统的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介绍了目前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分析长时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所具备的支撑作用;其次,分别总结了压缩空气储能、锂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熔盐储能、氢储能5种长时储能的技术原理及路线、现有的示范应用项目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各种长时储能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对新型电力系统中长时储能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长时储能 新型储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的无人艇视觉目标长时相关鲁棒跟踪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宁 吴伟 +1 位作者 王元元 孙赫男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4,共13页
[目的]针对显著海浪遮挡、相机剧烈晃动引起的无人艇视觉目标跟踪脱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长时相关鲁棒跟踪算法。[方法]首先,采用多特征融合技术,增强目标特征表达,提高目标模型鲁棒性;其次,利用高维特征降维和响应图子网格... [目的]针对显著海浪遮挡、相机剧烈晃动引起的无人艇视觉目标跟踪脱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长时相关鲁棒跟踪算法。[方法]首先,采用多特征融合技术,增强目标特征表达,提高目标模型鲁棒性;其次,利用高维特征降维和响应图子网格插值,提高目标跟踪的效率与精度;然后,设计水面目标重识别机制,解决目标完全脱离视野时的稳定跟踪问题;最后,采用多个代表性视频数据集进行验证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长时相关跟踪算法,平均成功率提升15.7%,平均距离精度指标提升30.3%,F-Score指标提升7.0%。[结论]所提算法能够处理恶劣海况下的目标脱靶问题,对于提升无人船艇及海洋机器人智能感知能力,具有重要技术支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目标跟踪 长时鲁棒跟踪 水面目标重识别 多特征融合 无人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产业链贯通布局下钒液流电池长时储能发展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甲明 陈宋璇 +4 位作者 付云枫 刘召波 曹迪 周博 刘海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共12页
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施推动了能源结构调整和电网系统升级,这必将催生巨大的万亿长时储能需求,麦肯锡预测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将升至60%~70%,长时储能比2025年增加5~10倍(预计2025年30~40 GW)。全钒液流电池相比其他... 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施推动了能源结构调整和电网系统升级,这必将催生巨大的万亿长时储能需求,麦肯锡预测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将升至60%~70%,长时储能比2025年增加5~10倍(预计2025年30~40 GW)。全钒液流电池相比其他电化学储能具有安全长寿、灵活可靠、资源丰富等优点,2018~2023年国家和地方发布了多项清洁能源储能配置标准的政策性文件,在此背景下钒储能电池行业企业持续高速增长,行业集中度提升,宏观领域表现为我国钒储能产业正处在加速发展期。目前,钒储能电池总体成本较高,主要原因是钒原料价格高,降低成本的核心环节是钒资源提取成本和电解液生产制造成本。中国恩菲研发的短流程制备钒电解液技术相对于传统钒电解液制备技术具有流程短、钒利用率高的特点,制造成本降低了30%~50%,后期随着钒资源开发和新工艺的研发成功,钒储能产业降本优势将愈发突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有望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成为储能领域的重要选择。未来,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仍需从多方面进行优化,如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健全回收利用体系等,以实现钒液流电池长时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液流电池 长时储能 清洁能源开发 新能源配储 制造成本 储能技术 钒电解液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板更新和重检测的长时目标跟踪研究
13
作者 徐淑萍 卫浩波 +1 位作者 孙洋洋 万亚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6-2204,共9页
为解决长时目标跟踪场景中由于遮挡、超出视野导致的目标频繁丢失与重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板更新和重检测的长时目标跟踪算法(LTUSiam)。首先,在跟踪器SiamRPN的基础上,引入三级级联的门控循环单元对目标状态进行判断,选择合适的... 为解决长时目标跟踪场景中由于遮挡、超出视野导致的目标频繁丢失与重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板更新和重检测的长时目标跟踪算法(LTUSiam)。首先,在跟踪器SiamRPN的基础上,引入三级级联的门控循环单元对目标状态进行判断,选择合适的时机自适应更新模板信息。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重检测算法,使用候选区域提取模块重定位目标位置和大小,使用评价得分序列对目标丢失的情况进行判断,以确定下一帧的跟踪状态。实验结果显示,LTUSiam在LaSOT数据集上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分别达到了0.566和0.556,在VOT 2018_LT数据集上的F 1值为0.644,表明其在处理目标丢失与重现问题时有更好的鲁棒性,有效地改善了长时跟踪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跟踪 孪生网络 模板更新 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互动中组块化反馈促进长时学习迁移:行为和近红外超扫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怡 胡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5-576,I0003,I0004,共24页
精细内容反馈促进深层次的学习,如迁移。但在师生互动中反馈的呈现方式如何影响长时学习迁移及其人际神经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面对面的师生问答反馈任务,通过两个双人实验(行为学、近红外超扫描),探究反馈的组块化呈现对学习迁移... 精细内容反馈促进深层次的学习,如迁移。但在师生互动中反馈的呈现方式如何影响长时学习迁移及其人际神经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面对面的师生问答反馈任务,通过两个双人实验(行为学、近红外超扫描),探究反馈的组块化呈现对学习迁移的长时促进作用、认知过程及其人际神经基础。结果发现,组块化反馈促进低知识基础学生的长时迁移。组块化错误修正在反馈呈现方式和长时迁移之间起中介作用。提供与接收组块化反馈过程中,师、生在额、顶叶出现更大的脑间同步,且额叶的脑间同步预测长时迁移与组块化错误修正。上述结果从人际视角为课堂中真实发生的教学反馈的认知神经基础提供新的理解,也为提高教学反馈效果和效率提供一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 组块化 长时迁移 师生互动 近红外超扫描 脑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螺栓法兰系统长时密封性能模拟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思远 陈冉 章兰珠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126,共9页
研究螺栓法兰接头高温力学和密封性能对其可靠性研究、预防静密封系统失效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考虑长时间服役的法兰接头密封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需要保温的高温法兰接头。根据螺栓法兰接头各组件的变形量建立变形协调方程,使... 研究螺栓法兰接头高温力学和密封性能对其可靠性研究、预防静密封系统失效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考虑长时间服役的法兰接头密封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需要保温的高温法兰接头。根据螺栓法兰接头各组件的变形量建立变形协调方程,使用ANSYS软件建立法兰接头有限元模型,计算高温工况以及不同蠕变时长下法兰接头各组件的应力分布规律。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结果相近,验证了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评估高温法兰接头的长时密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螺栓法兰接头大应力集中在螺母与法兰表面接触处、法兰结构拐角处以及螺栓中间部位,螺栓载荷以及结构不连续导致的应力集中是产生大应力的主要原因;高温工况下,随着服役时间延长,法兰接头各组件应力均大幅度下降;通过强度和密封性能的校核发现,垫片蠕变是法兰接头失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蠕变 法兰接头 长时密封性能 变形协调方程 蠕变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激活的长时联结表征对工作记忆的促进效应
16
作者 张引 李月 +2 位作者 梁腾飞 陈江涛 刘强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8-1339,共12页
本研究通过让被试学习具有语义关联性的图片对,以达到在短期学习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自动激活的长时记忆联结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自动激活的长时记忆联结表征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机制。实验1控制呈现方式(联结/独立)与记忆方式... 本研究通过让被试学习具有语义关联性的图片对,以达到在短期学习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自动激活的长时记忆联结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自动激活的长时记忆联结表征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机制。实验1控制呈现方式(联结/独立)与记忆方式(学习/无学习),结果表明学习条件下,联结条件的正确率与记忆容量显著高于独立条件,说明自动激活的联结表征促进了当前工作记忆的加工;实验2控制呈现时间(500ms/1000ms)与呈现方式(联结/独立),结果显示两种呈现时间下,联结条件相较于独立条件,在正确率与记忆容量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从而排除了促进作用是由编码速度提升所导致的可能性;实验3进一步采用alpha震荡作为脑电指标,探究长时联结表征促进工作记忆的机制,结果发现,联结表征增加了工作记忆的维持数量。3个实验结果表明,自动激活的长时记忆联结表征对当前的工作记忆任务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是来自联结关系辅助了工作记忆的维持加工,而不是压缩的简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记忆 工作记忆 联结记忆 alpha震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XLPE绝缘高压交流电缆短时与长时击穿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伍国兴 张成巍 +5 位作者 陈潇 徐曙 贾磊 侯帅 展云鹏 朱闻博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为探究国内外高压电缆XLPE绝缘料的性能差异,制备了220 kV国产与进口电缆绝缘切片试样,对比了两种绝缘料的分子量、熔融和结晶特性、交联副产物含量、短时击穿特性与长时击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国产220 kV XLPE电缆绝缘的分子结构、结... 为探究国内外高压电缆XLPE绝缘料的性能差异,制备了220 kV国产与进口电缆绝缘切片试样,对比了两种绝缘料的分子量、熔融和结晶特性、交联副产物含量、短时击穿特性与长时击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国产220 kV XLPE电缆绝缘的分子结构、结晶度、熔融温度以及副产物含量均与进口绝缘料无明显差异。分析了两种绝缘料短时击穿场强的Weibull分布特性,发现30~50℃下国产XLPE绝缘特征击穿场强高于进口绝缘料,而当温度超过70℃时国产XLPE绝缘特征击穿场强显著下降且低于进口绝缘料,并且国产XLPE绝缘料击穿场强分散性更高。分析了70℃下两种绝缘料在5个电场下的击穿时间,采用反幂模型分析了击穿电场和时间直接的关系,结果表明国产与进口220 kV绝缘料寿命指数值分别为19.3和19.5。研究结果对国产XLPE绝缘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 高压电缆 理化性能 击穿 长时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快速长时视觉跟踪算法
18
作者 侯志强 马靖媛 +3 位作者 韩若雪 马素刚 余旺盛 范九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91-2403,共13页
在目标尺寸变化、遮挡和出视场等复杂长时视觉跟踪环境下,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跟踪算法很难对目标进行实时准确的跟踪。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快速的长时视觉跟踪算法,该算法由一个快速短时视觉跟踪算法和一个快速全局重检测模块组成... 在目标尺寸变化、遮挡和出视场等复杂长时视觉跟踪环境下,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跟踪算法很难对目标进行实时准确的跟踪。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快速的长时视觉跟踪算法,该算法由一个快速短时视觉跟踪算法和一个快速全局重检测模块组成。在基准算法SiamRPN中加入二阶通道与区域空间融合的注意力模块作为短时视觉跟踪算法,在保证快速性的同时,提高算法的短时视觉跟踪精确度和成功率;为使改进后的短时视觉跟踪算法具有快速的长时视觉跟踪能力,在算法中加入提出的基于模板匹配的全局重检测模块,该模块使用轻量级网络和快速的相似度判断方法,加快重检测速率。在OTB100、LaSOT、UAV20L、VOT2018-LT、VOT2020-LT等5个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长时视觉跟踪中具有优越的跟踪性能,平均速度达104帧/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视觉跟踪 深度学习 二阶通道注意力 区域空间注意力 全局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套管气-固界面长时闪络放电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书琦 李金忠 +4 位作者 汤浩 李熙宁 张一 齐波 严嘉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76-5786,I0029,共12页
胶浸纸(resin-impregnated paper,RIP)干式套管内部的SF_(6)气体与环氧树脂浸纸电容芯体组成的气-固界面是套管内部易发生放电的绝缘薄弱点。该文搭建闪络放电特性实验平台,测试套管环氧浸纸试样和芯体模型在不同表面状态、微粒影响下... 胶浸纸(resin-impregnated paper,RIP)干式套管内部的SF_(6)气体与环氧树脂浸纸电容芯体组成的气-固界面是套管内部易发生放电的绝缘薄弱点。该文搭建闪络放电特性实验平台,测试套管环氧浸纸试样和芯体模型在不同表面状态、微粒影响下的表面电荷分布,揭示多种因素对表面电场及闪络特性的影响机制。同时,对套管芯体缺陷试样长时局部放电至闪络放电发展过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高压侧区域套管气-固界面存在高分散性的纤维凸起,运行过程中吸附微粒,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电荷积聚和电场畸变引发微弱起始局部放电;长期的电压作用使电荷积聚加剧,电场畸变程度进一步增大,局部放电频次和幅值逐步增加,最终导致贯穿性闪络放电。该研究可为胶浸纸套管芯子表面处理工艺的优化,以及长期直流下闪络放电的抑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浸纸电容芯体 特高压直流套管 气-固界面 长时闪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长时服役的超临界锅炉T91/TP347H异种钢接头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朋非 张仁魁 周梦保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90,共4页
对某超临界锅炉运行7.5万小时的T91/TP347H异种钢接头,采用金相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研究长时服役后T91/TP347H异种钢接头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异种钢接头薄弱区在T91熔合线处,该位置链状孔洞和脱碳层的形成大大... 对某超临界锅炉运行7.5万小时的T91/TP347H异种钢接头,采用金相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研究长时服役后T91/TP347H异种钢接头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异种钢接头薄弱区在T91熔合线处,该位置链状孔洞和脱碳层的形成大大弱化了力学性能,氧化缺口的形成加速了接头的开裂。异种钢接头各区域的冲击性能显著降低,其中焊缝冲击性能最低,实测仅为66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钢接头 T91 TP347H 脱碳层 长时服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