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冲击气压下煤样动态剪切强度的长径比效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磊
陈礼鹏
+2 位作者
袁秋鹏
焦振华
刘怀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9,共9页
采用Φ5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冲击气压下直径75mm,长径比分别为0.20,0.27,0.33,0.40和0.47的5组煤样的动态剪切试验,划分了煤动态剪应力时程曲线的阶段,探讨了冲击气压对煤样动态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煤样...
采用Φ5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冲击气压下直径75mm,长径比分别为0.20,0.27,0.33,0.40和0.47的5组煤样的动态剪切试验,划分了煤动态剪应力时程曲线的阶段,探讨了冲击气压对煤样动态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煤样动态剪切强度和加载率的长径比效应,并建立了长径比效应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煤样动态剪应力时程曲线可分为应力初始上升、应力线性增长、应力缓慢上升和应力下降4个阶段;②煤样动态剪切强度与冲击气压呈正线性相关,但不同长径比下增加幅度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相同冲击气压增量下,煤样长径比越小,动态剪切强度的增加幅度越大;③煤样动态剪切强度和加载率均与长径比有关,在0.25,0.35 MPa较低冲击气压与0.45,0.55 MPa较高冲击气压下分别呈现出正、负长径比效应,并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长径比对其影响最小的冲击气压为0.376MPa;④建立了不同冲击气压下煤样动态剪切强度长径比效应理论模型,通过加载率效应推导出加载率长径比效应理论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
长径比效应
动态剪切强度
加载率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动态压缩下千枚岩长径比效应影响研究
2
作者
许江波
余洋林
+3 位作者
孙国政
孙浩珲
赖杰
王磊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7,共15页
为了研究长径比效应对层状千枚岩力学特性、能量耗散及破坏模式的影响,文中选用4种倾角(α=0°、30°、60°、90°)下不同长径比(L/D=0.5、0.6、0.8、1.0、1.2、1.6、2.0)的千枚岩分别进行了静载单轴压缩和分离式霍普...
为了研究长径比效应对层状千枚岩力学特性、能量耗散及破坏模式的影响,文中选用4种倾角(α=0°、30°、60°、90°)下不同长径比(L/D=0.5、0.6、0.8、1.0、1.2、1.6、2.0)的千枚岩分别进行了静载单轴压缩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结果发现,静载压缩试验条件下,不同倾角下千枚岩随长径比的增大,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减小。通过单轴动态压缩试验,发现4种层理倾角千枚岩动态抗压强度与试样长径比呈二次函数关系,随着长径比的增加,动态抗压强度出现一个峰值后逐渐降低;千枚岩峰值应变与试样长径比呈指数函数关系下降;对动态冲击压缩试验进行能量分析,发现不同工况的千枚岩在同一冲击气压下,入射能、反射能、透射能均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再快速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三段式变化;随着试样长径比增大,千枚岩反射能比先增大后减小,透射能比先减小后增大;采用能量比值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长径比L/D=1.2时,千枚岩的反射能比达到最大,透射能比达到最小;对千枚岩的宏观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动态冲击压缩下千枚岩的宏观破坏模式受长径比影响较大,长径比越小破坏越完全;长径比越大,破坏越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千枚岩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试验
长径比效应
能量耗散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轴对称单轴压缩岩石材料应变局部化剪切带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程详
赵光明
+2 位作者
李英明
孟祥瑞
董春亮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5-562,共8页
利用FLAC3D数值软件中的应变硬化—软化本构模型,模拟轴对称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试件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同时对不同端面效应下长径比效应对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岩石试件的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启动、发展...
利用FLAC3D数值软件中的应变硬化—软化本构模型,模拟轴对称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试件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同时对不同端面效应下长径比效应对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岩石试件的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启动、发展到最终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演化过程。端面效应和长径比效应均影响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形状和岩石强度。光滑边界应变局部化剪切带形成于试件上下端面,摩擦边界形成于试件中部区域,且摩擦边界时试件的峰值强度高于光滑边界,峰值强度后的软化阶段陡峭于光滑边界。随着岩石试件长径比的增加,岩石的峰值强度在逐步降低,达到峰值强度所需的时步却呈增加的趋势。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理解岩石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局部化
剪切带
应变软化
端面
效应
长径比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冲击气压下煤样动态剪切强度的长径比效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磊
陈礼鹏
袁秋鹏
焦振华
刘怀谦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9,共9页
基金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203a07020010)
安徽省教育厅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0-0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2204083)。
文摘
采用Φ5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冲击气压下直径75mm,长径比分别为0.20,0.27,0.33,0.40和0.47的5组煤样的动态剪切试验,划分了煤动态剪应力时程曲线的阶段,探讨了冲击气压对煤样动态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煤样动态剪切强度和加载率的长径比效应,并建立了长径比效应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煤样动态剪应力时程曲线可分为应力初始上升、应力线性增长、应力缓慢上升和应力下降4个阶段;②煤样动态剪切强度与冲击气压呈正线性相关,但不同长径比下增加幅度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相同冲击气压增量下,煤样长径比越小,动态剪切强度的增加幅度越大;③煤样动态剪切强度和加载率均与长径比有关,在0.25,0.35 MPa较低冲击气压与0.45,0.55 MPa较高冲击气压下分别呈现出正、负长径比效应,并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长径比对其影响最小的冲击气压为0.376MPa;④建立了不同冲击气压下煤样动态剪切强度长径比效应理论模型,通过加载率效应推导出加载率长径比效应理论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煤
长径比效应
动态剪切强度
加载率
敏感性
Keywords
coal
length-diameter ratio effect
dynamic shear strength
loading rate
sensitivity
分类号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动态压缩下千枚岩长径比效应影响研究
2
作者
许江波
余洋林
孙国政
孙浩珲
赖杰
王磊
机构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陕西建工第十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火箭军工程大学作战保障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7,共15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GXYBXM-372,2024QCY-KXJ-176,2023-CX-TD-35,2023KXJ-159)
陕西省交通厅(22-38K,23-39R)。
文摘
为了研究长径比效应对层状千枚岩力学特性、能量耗散及破坏模式的影响,文中选用4种倾角(α=0°、30°、60°、90°)下不同长径比(L/D=0.5、0.6、0.8、1.0、1.2、1.6、2.0)的千枚岩分别进行了静载单轴压缩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结果发现,静载压缩试验条件下,不同倾角下千枚岩随长径比的增大,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减小。通过单轴动态压缩试验,发现4种层理倾角千枚岩动态抗压强度与试样长径比呈二次函数关系,随着长径比的增加,动态抗压强度出现一个峰值后逐渐降低;千枚岩峰值应变与试样长径比呈指数函数关系下降;对动态冲击压缩试验进行能量分析,发现不同工况的千枚岩在同一冲击气压下,入射能、反射能、透射能均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再快速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三段式变化;随着试样长径比增大,千枚岩反射能比先增大后减小,透射能比先减小后增大;采用能量比值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长径比L/D=1.2时,千枚岩的反射能比达到最大,透射能比达到最小;对千枚岩的宏观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动态冲击压缩下千枚岩的宏观破坏模式受长径比影响较大,长径比越小破坏越完全;长径比越大,破坏越不充分。
关键词
层状千枚岩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试验
长径比效应
能量耗散
破坏模式
Keywords
layered phyllit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test
aspect ratio effect
energy dissipation
failure mode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轴对称单轴压缩岩石材料应变局部化剪切带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程详
赵光明
李英明
孟祥瑞
董春亮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5-56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013
51674008
+8 种基金
51574006
51474006
51404011)
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20133415110006)
霍英东教育基金(121050)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604a0802107)
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gxbj ZD2016051)
安徽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学术科研活动资助经费
文摘
利用FLAC3D数值软件中的应变硬化—软化本构模型,模拟轴对称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试件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同时对不同端面效应下长径比效应对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岩石试件的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启动、发展到最终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演化过程。端面效应和长径比效应均影响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形状和岩石强度。光滑边界应变局部化剪切带形成于试件上下端面,摩擦边界形成于试件中部区域,且摩擦边界时试件的峰值强度高于光滑边界,峰值强度后的软化阶段陡峭于光滑边界。随着岩石试件长径比的增加,岩石的峰值强度在逐步降低,达到峰值强度所需的时步却呈增加的趋势。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理解岩石破坏过程。
关键词
应变局部化
剪切带
应变软化
端面
效应
长径比效应
数值模拟
Keywords
strain localization
shear band
strain softening
end face effect
length-to-diameter ratio eff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456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冲击气压下煤样动态剪切强度的长径比效应
王磊
陈礼鹏
袁秋鹏
焦振华
刘怀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静动态压缩下千枚岩长径比效应影响研究
许江波
余洋林
孙国政
孙浩珲
赖杰
王磊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轴对称单轴压缩岩石材料应变局部化剪切带数值模拟研究
程详
赵光明
李英明
孟祥瑞
董春亮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