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征文化遗产的空间旅游吸引力及路网可达性关联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1
作者 董宝玲 吴佳妮 王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长征文化遗产是一种区别于世界遗产、工业遗产的旅游资源,其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采用ArcGIS结合变异系数、旅游吸引力效用模型以及可达性研究方法等分析了中国贵州省长征文化... 长征文化遗产是一种区别于世界遗产、工业遗产的旅游资源,其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采用ArcGIS结合变异系数、旅游吸引力效用模型以及可达性研究方法等分析了中国贵州省长征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旅游吸引力效用及路网可达性动力机制。结果显示:(1)遵义市长征文化遗产居贵州省首位,贵州省长征会议遗址、红军烈士陵园、长征名人故居和红军战斗遗址四类遗产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市州。(2)遵义与贵阳之间的红色旅游吸引力效用最大,铜仁与黔西南之间的红色旅游吸引力效用最小。(3)在可达性方面,四类长征文化遗产的可达性由贵阳向四周逐渐递减,其中贵阳、遵义南部可达性好,而黔西南西南部和铜仁东部可达性较差。(4)交通与旅游的融合程度会影响区域红色旅游的空间合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文化遗产 红色旅游 空间均衡性 旅游吸引力效用 可达性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特质、传承挑战与活化路径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兆峰 陈勤昌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9,共12页
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革命由挫折迈向胜利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构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一环。文章以概念范畴探析为研究起点,廓清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延、生成逻辑、共性特... 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革命由挫折迈向胜利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构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一环。文章以概念范畴探析为研究起点,廓清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延、生成逻辑、共性特质与传承困境,试图构建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长效推进机制。研究发现:(1)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广布于红军长征沿线,其孕育、生成、积淀、发展、传播、创新和嬗变均与红军长征存在内在关联,深受长征文化及长征精神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类非物质形态文化或口述历史;(2)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跨区保护难度较大、长征文化根基不深、非遗传承人才断层、利用方式同质单一与旅游开发利用无序等现实挑战;(3)明确研究发掘、人格活化、教育活化、数字活化、空间活化和产业活化六大实践进路,构建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此外,研究还对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畴及其活化利用实践进路展开延展性讨论,尝试性勾勒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逻辑关系图谱,以期为建好用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涵特质 传承挑战 活化路径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