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在长岩心中的运移规律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毕艳昌
孙灵辉
萧汉敏
顾兆斌
赵红运
岳青
-
机构
大庆油田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0-794,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10004-006)
-
文摘
为研究大庆油田ASP(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在地层中的运移规律,制备了渗透率为479 mD,长度为6 m的填砂管模型,根据现场提供的复合体系配方在45℃环境下进行恒温驱替,分析采出液的化学剂浓度、黏度、界面张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三元驱阶段,复合体系的注入程度越高,含水率越低,采收率越高,ASP注入开始1.5 PV后复合体系驱油效果彻底失效。复合体系的化学剂浓度和黏度的损失程度为黏度(6倍)>表面活性剂(4倍)>聚合物(3倍)>碱(2倍),由于黏度的损失过大,复合体系在后1/12井距失去了控制流度比的作用。碱的存在使得超低界面张力(0.001 mN/m)可以维持前1/2井距,低界面张力(0.01 mN/m)可以维持后1/2井距。
-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表面活性剂
长岩心模型
化学剂浓度
运移规律
-
Keywords
ASP flooding
surfactant
long core model
chemical agent concentration
transport law
-
分类号
TQ423
[化学工程]
-
-
题名渤南油田义34块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实验
被引量:26
- 2
-
-
作者
郭龙
-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开发中心
-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0,113,共4页
-
基金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先导试验项目"低渗透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先导试验"(P07087)
-
文摘
特低渗透油藏物性差,注水开发见效难,为了探索合理的开发方式,采用渤南油田义34块特低渗透油藏地层原油,进行了二氧化碳(CO2)混相驱实验研究。通过细管实验确定了CO2驱的最小混相压力,采用长岩心物理模型对完全水驱、完全水驱后持续CO2混相驱及初始持续CO2混相驱3种方式的驱替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最小混相压力为30.76 MPa,在目前地层温度和压力下,3种驱替方式下的最终采收率分别为42.15%,75.0%和69.21%。研究表明,CO2混相驱油可以获得比水驱更高的原油采收率,应尽早在渤南油田义34块油藏开展CO2混相驱矿场试验。
-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CO2混相驱
长岩心模型
细管实验
驱油效率
-
Keywords
ultra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CO2 miscible displacement
long slim core model
slim tube model
flooding efficiency
-
分类号
TE357.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基于乳状液渗流机理的三元复合体系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岳青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49,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子课题“大庆长垣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示范工程”(2016ZX05054)。
-
文摘
大庆油田ASP(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实施过程中,原油采出液出现了严重乳化现象,且乳状液的运移规律及其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程度不明确。因此,开展长岩心模型实验,明确了乳状液渗流及驱油机理。结果表明:按照实际三元复合体系配方注入,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乳化能力不断减弱,0.40倍孔隙体积时产生乳化段塞,0.60倍孔隙体积时乳化结束,乳化段塞长度为0.20倍孔隙体积。驱油实验显示,最佳的驱油段塞尺寸为0.30倍孔隙体积,实际乳化段塞未达到最佳尺寸,需要延长三元复合体系注入。实验真实反应了地层条件下三元复合驱乳化过程,明确了乳化规律以及乳状液段塞对驱油效果影响程度,对现场段塞设计和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乳状液
运移规律
长岩心模型
-
Keywords
ASP flooding
emulsion
migration law
long core model
-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