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应用长尾斯氏线虫BPS品系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评价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刘奇志
杜小康
张丽娟
张胜英
谢娜
梁林琳
-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昆虫与线虫学实验室
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科技局
-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0-153,共4页
-
基金
国家"863"课题(2006AA06Z354)
-
文摘
为明确中国农业大学昆虫与线虫学实验室分离的长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longicaudum)BPS品系的田间侵染力,在河南通许县进行了花生田防治蛴螬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田间施用BPS侵染期线虫6 000条/穴,可将蛴螬控制在0.33头/m2(对照40%甲基异柳磷、三安生物植物保护剂及清水的蛴螬量分别为1.33、1.00、7.67头/m2),蛴螬减退率达95.7%。线虫处理区花生干果重为34.7 kg/60 m2,为清水对照的2.2倍,为40%甲基异柳磷和三安对照的1.3倍。上述数据表明长尾斯氏线虫BPS品系具有显著的花生田防虫效果,具有作为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潜力。
-
关键词
花生
蛴螬
长尾斯氏线虫
BPS品系
生物防治制剂
-
Keywords
peanut
chafer grub
Steinernema longicaudum
strain BPS
bio-control agent
-
分类号
S435.65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三种斯氏线虫与其共生细菌之间的专化性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军鸽
漆永红
马娟
刘长仲
陈书龙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167,30671409)
-
文摘
在自然条件下,芜菁夜蛾斯氏线虫、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体内携带的共生细菌分别为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在一种线虫的生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3种致病杆菌,测试对线虫的恢复发育、性比、后代产量及形态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致病杆菌的专化性低于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在3种致病杆菌上均可发育,但在伯氏致病杆菌上的发育率显著高于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仅在其各自共生细菌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上发育。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在伯氏致病杆菌上发育后的雌雄比为1.77,而在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上仅为0.77和0.74;在伯氏致病杆菌上的产量高于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在伯氏致病杆菌和X.ehlersii上产生的侵染期幼虫长度显著大于X.budapesten-sis。对3种致病杆菌上培养产生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体内携带的细菌进行分离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除可携带其共生细菌伯氏致病杆菌外,还可携带X.budapestensis,但不能携带X.ehlersii。
-
关键词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
长尾斯氏线虫
拟双角斯氏线虫
共生菌
专化性
-
Keywords
Steinernema feltiae
S . longicaudum
S . ceratophorum
Xenorhabdus spp.
specificity
-
分类号
S476.1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