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宁页岩气表层防漏治漏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万夫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31,7-8,共4页
长宁页岩气表层钻井极易发生井漏,防漏治漏问题严峻。文章统计分析了长宁页岩气前期表层井漏情况,理清了该区块表层井漏特征,评价了表层常见的治漏效果,并在电磁法地质勘查、井身结构优化、钻井方式优选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长宁页岩... 长宁页岩气表层钻井极易发生井漏,防漏治漏问题严峻。文章统计分析了长宁页岩气前期表层井漏情况,理清了该区块表层井漏特征,评价了表层常见的治漏效果,并在电磁法地质勘查、井身结构优化、钻井方式优选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长宁页岩气表层高效防漏治漏提供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页岩气 表层钻井 井漏 环境保护 井身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遇水快速膨胀胶凝堵漏技术在长宁页岩气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黎凌 李巍 欧阳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1-188,共8页
长宁页岩气区块地表为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暗河发育,在表层钻进过程中地层出水严重且常发生失返性漏失。针对表层出水漏失难题,先后采用桥浆、高失水堵漏材料、水泥浆、智能凝胶等系列堵漏材料,但堵漏效果差且容易出现复漏。为此室内研... 长宁页岩气区块地表为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暗河发育,在表层钻进过程中地层出水严重且常发生失返性漏失。针对表层出水漏失难题,先后采用桥浆、高失水堵漏材料、水泥浆、智能凝胶等系列堵漏材料,但堵漏效果差且容易出现复漏。为此室内研发出一种遇水快速膨胀胶凝的堵漏材料,堵漏机理为"膨胀+交联+充填",堵漏材料遇到地层水后可以与其混合发生交联反应,同时发生膨胀反应,释放CO-_2气体促使堵漏材料快速膨胀数倍体积,形成不透水的无毒弹性胶状体;借助CO_2气体压力可将未固化的弹性胶状体进一步压入并充填漏层的孔隙,起到膨胀与弹性堵水的效果。通过配方优化形成遇水快速膨胀胶凝堵漏浆,性能评价表明,堵漏浆胶凝时间在15~70 min范围内可控,膨胀率为250%~350%,可以锁住3倍体积的蒸馏水和5倍体积水基钻井液;在CDL-Ⅱ型高温高压堵漏试验仪中对4~3 mm、5~4 mm模拟漏失通道承压分别达到3.8、1.7 MPa,复合桥浆堵漏后承压能力提高至6.25、5.2 MPa。现场应用一次性封堵出水漏层,提高承压能力5.8 MPa,解决表层出水漏失难题并保障了安全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页岩气平台 表层 恶性漏失 封堵水层 快速膨胀胶凝堵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页岩气井柱塞气举工艺规模化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泊春 向建华 +5 位作者 肖帆 曾琳娟 朱昆 蒋密 王庆蓉 余帆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70,共6页
常规气井柱塞气举工艺在页岩气井应用中存在大斜度井段液相漏失明显、钢丝作业风险高、柱塞与地面增压协同运行难等问题。为优化柱塞气举工艺的运行效果,通过对页岩气井的精细化柱塞工艺设计,规范排液位置、配套工具选型、柱塞介入时机... 常规气井柱塞气举工艺在页岩气井应用中存在大斜度井段液相漏失明显、钢丝作业风险高、柱塞与地面增压协同运行难等问题。为优化柱塞气举工艺的运行效果,通过对页岩气井的精细化柱塞工艺设计,规范排液位置、配套工具选型、柱塞介入时机、平台柱塞错峰运行等措施,为工艺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结果表明,55~65°井斜角的井深是柱塞排液的较优深度,通过优选“带单流阀卡定器+柱状柱塞”工具组合,在气井产量接近1.2倍临界携液量时以平台错峰制度运行柱塞,可实现页岩气井柱塞气举工艺的正常运行;构建的柱塞气举工艺远程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柱塞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异常工况诊断与远程处理,大幅提升柱塞气举工艺管控效率;精细化设计与平台化管控相结合使页岩气柱塞气举工艺发挥短期增产、长期稳产的效果,具备了规模化应用条件,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该模式可推广应用于气举、泡沫排水等工艺,实现多类排采工艺的规模化、精细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页岩气 柱塞 地面增压 排采工艺 智能化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长水平段压裂一体化动态评估--以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沈骋 吴建发 +1 位作者 付永强 曾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的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为厘清页岩气井水平段及压裂长度增加带来的气井产能动态影响,以川南地区的长宁区块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的336口气井为研究对象,采...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的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为厘清页岩气井水平段及压裂长度增加带来的气井产能动态影响,以川南地区的长宁区块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的336口气井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影响气井效益开发的靶体、压裂、排采生产一体化动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高产气井具有靶体钻遇率大于70%、钻遇长度大于1200 m的特征,改进钻井工艺技术可保障高靶体钻遇率进而保障产量;②流体压力降和孔眼摩阻会削弱施工作业强度,严重影响压裂效果,采用低黏压裂液和差异化射孔工艺可有效克服该难题;③前序段“相对低排量+相对密簇距”、后序段“相对高排量+相对大簇距”可实现有效改造,并能解决邻井长期生产带来的影响;④跟端和趾端垂深差异较大易造成井底积液,严重影响前序压裂段簇效率和产量,跟趾端垂深差异在±300 m、斜率在±0.15内有利于气井高产。结论认为,长水平段压裂是气井一体化动态影响因素的综合反映,长宁区块最优水平段压裂长度为2200 m左右,研究成果为后续川南地区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长水平井段 压裂 一体化动态评估 簇间距 垂深差异 最优压裂段长 规模效益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Q-IGS水平井一体化地质导向技术——以在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应用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石晶穗萃 何英 +6 位作者 吴宗蔚 王昊 陈明 傅劲翔 廖齐明 刘明 洪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49,共7页
地质导向技术是页岩气水平井钻进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仅根据单一随钻测量参数的常规地质导向方法已无法满足页岩气快速商业化开发的需要。为了精准控制水平井轨迹,采用三维地震数据体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结合自主研发的水平井一体化地质... 地质导向技术是页岩气水平井钻进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仅根据单一随钻测量参数的常规地质导向方法已无法满足页岩气快速商业化开发的需要。为了精准控制水平井轨迹,采用三维地震数据体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结合自主研发的水平井一体化地质导向软件平台,建立精细三维地质导向模型,通过该软件平台对三维地震、随钻测井、综合录井一体化处理解释,应用岩屑识别和成分分析技术,实现了对水平井轨迹的精确控制,形成了水平井一体化地质导向技术。2011-2018年在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187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后每口水平井水平段钻进时间从原来的35 d缩短为2018年的25 d;平均单井靶体钻遇率达到96.7%,最优地质甜点的平均单井钻遇率由2014年的35.3%提高到2018年的91.0%;威远页岩气区块单井测试日产量从原来平均每口井11.5×10^4m^3提高到15.5×10^4m^3;长宁页岩气区块单井测试日产量从原来平均每口井14.0×10^4m^3提高到18.5×10^4 m^3。结论认为,该技术合理优化了钻井轨迹、缩短了钻井周期、节约了钻井成本,显著地提高了储层的钻遇率和单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震处理 三维地质导向模型 页岩 水平井一体化 地质导向技术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区块典型平台页岩气水平井动态特征及开发建议 被引量:19
6
作者 位云生 齐亚东 +2 位作者 贾成业 金亦秋 袁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6,共6页
位于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范围内的威远页岩气田(以下简称威远区块),同一平台上气井的生产动态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对于其页岩气井产气量的主控因素和开发工艺措施的有效性认识尚不明确。为此,以威远区块PT2平台... 位于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范围内的威远页岩气田(以下简称威远区块),同一平台上气井的生产动态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对于其页岩气井产气量的主控因素和开发工艺措施的有效性认识尚不明确。为此,以威远区块PT2平台的6口水平井为例,针对气井生产动态存在的差异,从钻遇优质页岩段的长度、水平段轨迹倾向、压裂段长度、改造段数、加砂量及井底积液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了影响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产气量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开发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优质页岩段钻遇长度是气井高产的物质地质保障,水平压裂段长度、改造段数/簇数和加砂量是主要的工程因素;(2)页岩气井生产早期均为带液生产且水气比较大,当产气量低于临界携液流量时,井底积液对产气量和井口压力的影响不容忽视;(3)建议低产井应采用小油管生产(油管内径小于等于62 mm),对于上半支低产井,应及早采取橇装式排水采气工具和措施以释放气井产能,而对于下半支低产井,则应放压生产,防止井底过早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产量主控因素 生产动态 临界携液流量 开发措施 四川盆地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威远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页岩气“绿色”开发的配套工艺技术体系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强 朱冬昌 +5 位作者 夏国勇 曾光 李小斌 陈虎 魏莱 刘雨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川渝地区页岩气产能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特别是含油岩屑)和噪声,并且还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如何防治上述环境风险源、确保页岩气的"绿色"开发,是一个重大难题。为此,总结了中国石油天然气... 在川渝地区页岩气产能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特别是含油岩屑)和噪声,并且还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如何防治上述环境风险源、确保页岩气的"绿色"开发,是一个重大难题。为此,总结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产业示范区开发实践中形成的系列环保技术体系:(1)采用井场清污分流系统、钻井液不落地技术、随钻实时处理工艺和岩屑资源化利用技术保障钻井清洁生产;(2)优选环保型压裂液、对压裂返排液进行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压裂环保管理;(3)配套平台化作业实现"井工厂化"、实施油改电降噪音、推行环保钻井工艺、制订全面的环境评价方案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实践证明,页岩气清洁生产工艺从废弃物产生源头入手,加强作业过程控制、末端污染治理,则可实现废弃物减量、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结论认为,采用上述污染防治和"绿色"开发配套技术,可以有效促进该区页岩气的可持续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开发 三废 压裂返排液 含油岩屑 井工厂 循环利用 环保管理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产业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页岩气水平井高产的地质主控因素 被引量:73
8
作者 谢军 赵圣贤 +1 位作者 石学文 张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共12页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目前已转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在考虑同等工程技术因素的前提下,寻找影响该区页岩气水平井高产的主控地质因素便成了研究的重点。为此,从分析该示范区目的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沉积背景入手,结合区内...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目前已转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在考虑同等工程技术因素的前提下,寻找影响该区页岩气水平井高产的主控地质因素便成了研究的重点。为此,从分析该示范区目的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沉积背景入手,结合区内三维地震资料、取心井地质及测井资料,开展水平井小层划分与对比,筛选影响页岩气井产能的储层关键参数,进行储层分类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Ⅰ类储层钻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气井高产与否,具体到长宁—威远示范区的海相页岩气藏而言,靶体位置及龙一_1~1小层钻遇长度是决定气井是否高产的主控地质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该区页岩气高产水平井的地质模式,有效地指导了钻井作业,提高了页岩气水平井的产量,推动了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页岩 水平井 产量 早志留世 小层划分 最优靶体位置 Ⅰ类储层 钻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地区百亿立方米页岩气产能建设地质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 被引量:36
9
作者 陈更生 吴建发 +4 位作者 刘勇 黄浩勇 赵圣贤 常程 钟成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82,共11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丰富,但地质、工程条件复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决川南地区页岩气"部署设计难度大、优质储层钻遇率提高难度大、复杂缝网形成难度大、单井产量和单井估算最终...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丰富,但地质、工程条件复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决川南地区页岩气"部署设计难度大、优质储层钻遇率提高难度大、复杂缝网形成难度大、单井产量和单井估算最终采收量(EUR)提高难度大"等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10余年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成果,形成了适用于该区的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井培育方法,并开展了现场试验和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所形成的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地质力学建模、复杂缝网模拟和产能数值模拟等4项关键技术,为该区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的方案设计、现场实施、实时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和指导,有效提高了页岩气单井产量和EUR;②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井培育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页岩气单井产量,其中长宁区块井均测试日产量由10.9×10^4m^3提高到26.3×10^4m^3、最高测试日产量达到62×10^4m^3,威远区块井均测试日产量由11.6×10^4m^3提高到23.9×10^4m^3、最高测试日产量达到71×10^4m^3;③推广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井培育方法,可以实现高产井的"复制",培育了一批EUR超过1.5×10^8m^3、部分超过2×10^8m^3的高产井,其中泸州区块4口深层页岩气井,井均EUR达1.98×10^8m^3。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地质工程一体化页岩气高产井培育方法,是破解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难题的有效措施,可以为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藏的规模效益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南地区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页岩 产能建设 地质工程一体化 高产井 EU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集成与规模化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岳砚华 伍贤柱 +2 位作者 张庆 赵晗 姜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4-82,共9页
自2009年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第1口井开钻以来,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全面的发展。及时总结所优化集成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对于"高效益、高效率"... 自2009年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第1口井开钻以来,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全面的发展。及时总结所优化集成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对于"高效益、高效率"推进川渝地区页岩气规模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并完善了10项页岩气钻完井工程主体技术系列,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页岩气规模上产提供了技术支撑;(2)形成了从设计到室内实验评价、井中地震压裂缝网实时监测的体积压裂配套技术,保证了页岩气增产方案的实施效果;(3)创新形成了钻井—压裂、钻井—采输、压裂—采输等同步作业模板,优化平台布置,实现"批量化、模块化、程序化、一体化"作业,大幅度加快了页岩气井的投产进度;(4)形成6项页岩气开发环保节能技术,实现了页岩气清洁节能生产;(5)形成了以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为打造"透明"气藏奠定了基础;(6)优化地面集输工艺,实现了气藏采输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配套工程技术有效支撑了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页岩气上产,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工程技术系列 钻井压裂 钻井采输 压裂采输 规模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卡钻主要原因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永兴 范生林 乔李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目前已经实现了埋深3500m以浅海相页岩气的规模化、效益化开发,但随着该区页岩气水平井段长度的延伸,管柱下入过程中摩擦阻力、扭矩增大,易造成频繁遇阻、卡钻等现象。为此,在分析卡钻原因的基础上...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目前已经实现了埋深3500m以浅海相页岩气的规模化、效益化开发,但随着该区页岩气水平井段长度的延伸,管柱下入过程中摩擦阻力、扭矩增大,易造成频繁遇阻、卡钻等现象。为此,在分析卡钻原因的基础上,从预防钻井过程中井眼力学变形的角度出发,以提高页岩长水平井井段的钻井液封堵性能为重点,协同优化影响井眼轨迹和井眼环空岩屑浓度的钻具组合与钻井参数,通过优化井身结构、井眼轨迹、钻井液性能等技术措施,配套降摩减阻及提速配套工具,制订了页岩气水平井防卡钻技术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及应用结果表明:(1)对于水基钻井液采用加入适量复合盐抑制剂的方式并配合固控设备的应用,可有效控制钻井液中的有害固相含量,而对于油基钻井液则采用提高油水比、增加乳化剂等方式以增强其稳定性;(2)井眼轨道设计优化为三维轨道二维化后,钻柱最大摩阻较之于优化前降低了20%;(3)高效随钻震击器的钻具组合,配合以合理的钻井参数控制机械钻速,可以达到满足井眼环空携岩要求的岩屑浓度,减少岩屑床的厚度;(4)现场12井次的应用效果表明,水平井段阻、卡等复杂事故时率由2.3%降低至0.92%。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为解决页岩气长水平段卡钻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水平井 卡钻 预防对策 水基钻井液 油基钻井液 四川盆地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长水平井套管安全下入风险评估技术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文哲 文乾彬 +4 位作者 肖新宇 唐梁 冯伟 李倩 刘素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7-104,共8页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长宁区块页岩气丛式水平井段长度介于1 200~2 800 m,优质储层横向分布不均匀,水平段轨迹调整频繁,目的层井壁稳定性差,井漏、缩径、垮塌严重,水平井套管下入困难的井占比高达80%~90%,甚至部分井水...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长宁区块页岩气丛式水平井段长度介于1 200~2 800 m,优质储层横向分布不均匀,水平段轨迹调整频繁,目的层井壁稳定性差,井漏、缩径、垮塌严重,水平井套管下入困难的井占比高达80%~90%,甚至部分井水平井套管无法下至预定井深,经济损失较大。为此,基于该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套管下入现场的实测数据,综合利用修正三维软杆管柱摩阻计算模型和数据统计分析法,对扶正器、井眼曲率、井斜、井径、摩阻系数等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长水平段套管下入风险综合评估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累计井眼曲率较井眼曲率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套管下入摩阻影响程度,当累计井眼曲率大于170°/m,套管下入摩阻开始快速增加,因而对于井眼曲率较大的水平井,需要避免井眼轨迹频繁调整,降低套管下入难度;②井径变异系数能够精确描述井径沿水平井眼方向上的变化幅度,对于地质条件复杂,井眼缩径、垮塌严重的水平井,通过统计分析井径变异系数来评估套管下入摩阻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井径变异系数小于2%,套管下入摩阻影响较小,井径变异系数大于等于2%,套管下入摩阻影响较大。结论认为,应用于5口井的效果表明,评估结果与现场施工实测数据基本一致,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评估复杂地层条件下长水平井套管下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长水平段 下套管 扶正器 摩阻系数 套管摩阻 水平井固井 软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典型高压页岩气藏钻井提速技术对比与启示 被引量:9
13
作者 乔李华 范生林 齐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美国Haynesville高压页岩气气藏与中国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高压页岩气藏的地质、钻井条件最为类似,前者的钻井提速技术思路对于我国页岩气快速钻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为了实现我国页岩气藏的钻井提速... 美国Haynesville高压页岩气气藏与中国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高压页岩气藏的地质、钻井条件最为类似,前者的钻井提速技术思路对于我国页岩气快速钻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为了实现我国页岩气藏的钻井提速,通过对比中国和美国典型高压页岩气藏钻井提速技术,分析探讨了上述两个气藏在钻井提速技术方面的异同点。研究结果表明:①目前美国Haynesville等页岩气藏已将水平段井眼尺寸从215.9 mm缩小到171.5 mm或161.1 mm,单井钻井投资降低超过25%,节能减排优势明显;②美国同行采用的“高效钻头+配套井下提速工具+钻井参数优化软件/装备”的硬研磨性难钻地层系统化钻井提速技术,值得国内重视、借鉴、攻关、应用;③“控压钻井+降密度”钻井技术能够在高压页岩层段钻井提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提速应用效果。结论认为,应积极在国内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开展缩小井身结构尺寸及其相关的钻井配套装备、工具、软件的应用探索试验;在目的层段值得持续探索、优化、应用控压钻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Haynesville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难钻地层 钻井提速 技术对比 缩小井身结构尺寸 控压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工程地下水实时监测评价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运祥 谭超 +2 位作者 袁伟 王成锋 林元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77-180,共4页
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清洁能源,近些年开发利用量快速增长,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废水、废气等有可能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强化对该类水环境问题的管控是页岩气可持续开发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 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清洁能源,近些年开发利用量快速增长,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废水、废气等有可能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强化对该类水环境问题的管控是页岩气可持续开发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地下水动态条件下的水质监测难题,基于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工程实际情况,自主研发了智能监测集成装置,建立了集数据采集、传输、评价、预警为一体的多源信息地下水实时监测系统。结论认为,借助于所研发的地下水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的实时监测,可以自动与设定目标水质标准进行对标评价,分析污染程度和扩散方向,并基于不同报警等级,分类、分点、分指标实时预警预报;达到了及时发现、预警预报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下水环境问题的目的,为同类型页岩气开发平台中地下水环境监测和潜在污染示踪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新能源的清洁开发及水环境的质量安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页岩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监测井 实时监测 污染示踪 预警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斜度井及水平井垂向纵波时差在页岩 孔隙度评价中的应用
15
作者 郑健 傅永强 +4 位作者 陈满 井翠 张婧 周昊 张家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8-604,共7页
四川盆地长宁页岩气开发示范区采用直井作为评价控制点,用密度、补偿中子、纵波时差、自然伽马能谱、电阻率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和饱和度建立的参数模型进行资源评价;开发采用水平井,利用与直井相同的测井资料与直井岩心分析孔隙度和饱和... 四川盆地长宁页岩气开发示范区采用直井作为评价控制点,用密度、补偿中子、纵波时差、自然伽马能谱、电阻率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和饱和度建立的参数模型进行资源评价;开发采用水平井,利用与直井相同的测井资料与直井岩心分析孔隙度和饱和度建立的参数模型评价各类储集层,纵波时差是孔隙度和岩石力学参数模型的基础资料。结果表明,研究区直井中测量得到的纵波时差大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纵波时差受井斜角影响较大,且随井斜角增大而影响增大,在垂向和水平方向上具有明显的速度各向异性。尤其在同层位、同井段,大斜度井及水平井采用孔隙度模型计算得到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差异大。分析研究区直井、大斜度井及水平井同层位纵波时差与井斜角的关系,对直接拟合法和各向异性椭圆模型法计算得到的垂向纵波时差和孔隙度进行对比分析,2种方法均能排除各向异性的影响,各向异性椭圆模型法的效果更好,在研究区页岩储集层孔隙度评价中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页岩气开发示范区 页岩 大斜度井 水平井 各向异性 垂向纵波时差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213井区浅表层环保钻井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万夫磊 刘洪彬 齐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5,26,125,共5页
长宁页岩气钻井普遍存在开发环境敏感、地表地形复杂问题,极易发生破坏环境事故。文章通过对长宁页岩气宁213井区的地层电磁法物探剖析,明确地层含水层,依据地层特性优化井身结构,并在易漏地层采用气体钻井的方式、噪音防治措施、优化... 长宁页岩气钻井普遍存在开发环境敏感、地表地形复杂问题,极易发生破坏环境事故。文章通过对长宁页岩气宁213井区的地层电磁法物探剖析,明确地层含水层,依据地层特性优化井身结构,并在易漏地层采用气体钻井的方式、噪音防治措施、优化钻井液体系,配合相应的环保措施,避免钻井施工对环境造成破坏,优化形成了宁213井区浅表层环保钻井施工方案,对长宁地区浅表层页岩气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页岩气 钻井 环境保护 井身结构 体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