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宣王伐鲁”看嫡长子继承制 被引量:3
1
作者 蔡先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4-109,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西周“宣王伐鲁”事件之原委 ,揭示“天子立君”与嫡长子继承制之间的冲突 ,从而从一个方面探析嫡长子继承制存在着有碍西周政权统治的不合理性 ,同时又得出“宣王伐鲁”这一事件的历史合理性 。
关键词 周宣王 伐鲁 长子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户析产制”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长期停滞——兼论中世纪西欧“长子继承制”及其社会影响
2
作者 梁召群 吕进鹏 张宗鑫 《农技服务》 2014年第10期6-7,共2页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为何长期停滞,为何不能演进到新的社会形态,以至于出现近代中国社会的衰落,文明的起承转合在外力的作用下被迫进行。本文笔者基于以往学者对此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解开这一困惑之谜,还需以中世纪西欧社会普遍实行的...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为何长期停滞,为何不能演进到新的社会形态,以至于出现近代中国社会的衰落,文明的起承转合在外力的作用下被迫进行。本文笔者基于以往学者对此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解开这一困惑之谜,还需以中世纪西欧社会普遍实行的"长子继承制"为比较对象,从中国封建社会"分户析产"这一特殊的社会因子论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户析产制 长子继承 农业社会 停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古代的家产继承制度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新 齐涛 《人文杂志》 1987年第5期101-104,110,共5页
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与同期西欧社会相泾渭的家产继承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的反映。因而,对它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中国古代家产继承制的形式 中国古代家产继承制的基本原则是... 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与同期西欧社会相泾渭的家产继承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的反映。因而,对它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中国古代家产继承制的形式 中国古代家产继承制的基本原则是诸子继承。即诸子对家产有同等的继承权。这与西欧中世纪的长子继承制大不相同,它的形成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产继承 诸子继承 中国古代社会 西欧中世纪 同居共财 兄弟 制度 王孙 家庭 长子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世纪英国财产继承制度的考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志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40,共8页
12世纪末13世纪初,英国形成了以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征的普通法继承规则。该规则以严苛著称,在整个中世纪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并未给英国社会带来过多负面影响。其原因在于,在主流的普通法继承规则之外,英国还存在诸多非主流因素,如个体封... 12世纪末13世纪初,英国形成了以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征的普通法继承规则。该规则以严苛著称,在整个中世纪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并未给英国社会带来过多负面影响。其原因在于,在主流的普通法继承规则之外,英国还存在诸多非主流因素,如个体封建主设计的家产分配方案,下层民众和边缘群体坚持的继承习惯,以及教会法庭和大法官法庭倡导的分配原则等等。它们皆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理念,关注弱势家庭成员,维护个体权力,适应下层民众习惯。这些非主流因素的存在,有效地平衡了家庭成员的继承份额,协调了个体封建主和封建主阶层的整体利益,匡正了不合时宜的普通法继承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英国 普通法 长子继承 非主流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皇位继承的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日初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135,140,共6页
唐代的皇位继承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不同的阶段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同时也折射出相应的时代特征与历史意义。所谓的唐代皇位继承之"不固定"只是表面现象,稳定才是实质。从整体上而言,嫡长子继承制在唐代是受到重视的。
关键词 阶段性 皇位继承的不稳定 长子继承 宦官确立嗣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继一及”非“鲁之常”说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衡眉 梁方健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16,共5页
《史记·鲁世家》中的记鲁庄公弟叔牙之言回:"一继一及,鲁之常也。"不少学者道认为"一继一及"便是鲁国乃至当时普遍的继承制度。其实,那只不过是鲁国国君继承谱系的表面现象,是叔牙企图使其同母兄弟继位的... 《史记·鲁世家》中的记鲁庄公弟叔牙之言回:"一继一及,鲁之常也。"不少学者道认为"一继一及"便是鲁国乃至当时普遍的继承制度。其实,那只不过是鲁国国君继承谱系的表面现象,是叔牙企图使其同母兄弟继位的一个借口。当时实行的制度以"摘长子继承制"为原则,从而按"择贤"、"立长"、"以人"等方式进行的选择继承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国 继承制度 长子继承 一继一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景宗即位考实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桂芝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8-165,共8页
辽景宗即位历程表明,辽穆宗由于缺乏治国才能,导致宗室诸王对皇权的觊觎,故应历年间诸王“谋反”、“谋叛”、“谋逆”事件频繁发生。应历十九年(969年)的小哥、花哥和辛古行刺辽穆宗,不是奴隶起义,而是由萧思温、韩匡嗣、高勋、女里和... 辽景宗即位历程表明,辽穆宗由于缺乏治国才能,导致宗室诸王对皇权的觊觎,故应历年间诸王“谋反”、“谋叛”、“谋逆”事件频繁发生。应历十九年(969年)的小哥、花哥和辛古行刺辽穆宗,不是奴隶起义,而是由萧思温、韩匡嗣、高勋、女里和耶律贤精心安排的夺权活动。景宗夺权成功,使辽政权加大了铲除契丹旧俗影响的力度,提高了汉官的地位,促进了辽政权的成熟、嫡长子继承制的诞生,使韩匡嗣家族地位跃升于诸汉官家族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景宗 萧思温 韩匡嗣 辽朝皇位继承 长子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族性别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 被引量:18
8
作者 杜芳琴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47-52,共6页
以周礼为代表的华夏性别制度是伴随父系制对母系制的取代、父系制发展成父权制而形成的,其最突出特点是阶级和性别的双重等级;第二个特点是家国同构性;而以家庭为本位注重整体,以阴阳平衡论为理论基础。
关键词 性别制度 华夏族 性别关系 父权制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制 长子继承 婚姻制度 妇女研究 社会性别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楚国家的形成 被引量:4
9
作者 罗运环 《江汉论坛》 1986年第7期73-79,共7页
探讨楚国家的形成,是楚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为止,研究这一问题,除了学术界对国家形成的标准的意见不一致而外,在史料方面亦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但由于这一课题直接关系到整个楚人社会性质及各项制度的深入研究,是一个关键性的问... 探讨楚国家的形成,是楚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为止,研究这一问题,除了学术界对国家形成的标准的意见不一致而外,在史料方面亦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但由于这一课题直接关系到整个楚人社会性质及各项制度的深入研究,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应努力弄清其真相.故作此文,谈点不成熟的想法.一、楚族的兴起及对邻人的统治楚人始祖是季连.《世本》曰:"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溃(嬇),是生六子.""六曰季连,是为半姓,楚是也."从此条引文看,季连之世已知其母,亦知其父,季连以后又有以父子相承为主的世系,是知楚人自季连开始逐渐从父系大家庭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父系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长子继承 王权 原始社会末期 周成王 世袭制 史记 周人 土著居民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世界和中国诸民族宗法制度发展形态的共同规律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宗范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3期58-66,共9页
宗法制度是以父权、族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对抗内容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经济不太发展的国家和民族中普遍而长期地存在。在宗法制度的发展史上,嫡长子继承制只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和世界一些民族在... 宗法制度是以父权、族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对抗内容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经济不太发展的国家和民族中普遍而长期地存在。在宗法制度的发展史上,嫡长子继承制只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和世界一些民族在宗法制度发展中,经常的现象是不存在嫡长子继承,宗法统治仍长期存在。宗法制度包含了阶级对抗,不是纯粹的血缘组织。女性在宗法制度中,成为为宗族家族生儿育女以继承宗族家族香火的特殊性质的财产,是宗法性婚姻的共同特征。在世界历史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阶级剥削制度的被推翻,是瓦解一切氏族血缘宗法关系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制度 长子继承 家长制大家庭 低、报式婚姻 转房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的国家建制与皇储教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玉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42,共7页
明代皇储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与国家建制有着内在关联。明代帝王在国家制度构建中表现出迷信制度本身在巩固统治方面的功能而忽视人的因素的偏颇的倾向 ,造成皇储养成的错位 ;明太祖又完全从构建稳定结构的政治制度出发 ,强行对东宫官属实... 明代皇储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与国家建制有着内在关联。明代帝王在国家制度构建中表现出迷信制度本身在巩固统治方面的功能而忽视人的因素的偏颇的倾向 ,造成皇储养成的错位 ;明太祖又完全从构建稳定结构的政治制度出发 ,强行对东宫官属实行一元化改造 ,使得明代皇储教育运作出现功能性障碍 ;顽固坚持皇位嫡长子继承制更导致皇储个体失去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国家建制 皇储教育 一元化 皇位继承制度 长子继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日本传统家族制度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秀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10期60-63,共4页
中国和日本的传统家族制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中日传统家族制度的这种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使两国社会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形成了差别,并在近代转型期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 中国与日本同属农耕文化区。东方农耕社会中商品经济不发达,农... 中国和日本的传统家族制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中日传统家族制度的这种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使两国社会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形成了差别,并在近代转型期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 中国与日本同属农耕文化区。东方农耕社会中商品经济不发达,农耕生产性质造成的安土重迁,几代同居诸特点,使中日的传统一向认定“家”是组成社会和国家的基本单位,个人只是组成成“家”这一基本单位的一分子。传统的财产关系也主要是家族和家庭所有制,而个人对于财产的运用和处置是源于他在整个家庭中的地位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制度 日本传统 诸子均分制 “家” 中国和日本 家庭 日本社会 血缘关系 家族企业 长子继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皇位传承对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的启示
13
作者 王连娟 刘甲良 宿春娣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5-50,共6页
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与中国皇位传承有诸多相似之处,探寻皇位传承规律,从中获得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的经验启示,从历史视角思考接班人选择中的"家族继承"、"立贤还是立长"、"选才还是选德"、"立... 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与中国皇位传承有诸多相似之处,探寻皇位传承规律,从中获得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的经验启示,从历史视角思考接班人选择中的"家族继承"、"立贤还是立长"、"选才还是选德"、"立储困局"、"接班过程中的兄弟纷争"和"继承中的颠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位传承 家族企业 长子继承 接班人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的储君制度及其局限性评析
14
作者 聂世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Z期54-57,共4页
我国古代的储君制度即太子制度在用人体系中具有最高和最重要的地位,对太子选择的标准实际上隐含了对不同层级和类别的领导角色的心理期待和思维定式,是所有用人思维的集中体现。因此。
关键词 领导角色 唐太宗李世民 皇位继承 兄终弟及制 长子继承 君临天下 开元盛世 领导干部 选人用人机制 权力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感恩节吃火鸡谈起
15
作者 徐旺生 《古今农业》 2002年第1期57-63,共7页
一、引言 每年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在这一天,绝大多数的美国家庭,至少要买一只火鸡来庆祝这个节日,吃火鸡成为过这个节日的象征,尽管今天的大多数美国人并不是十分爱吃火鸡,因为火鸡的肉质并不优于鸡肉、牛肉以及猪... 一、引言 每年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在这一天,绝大多数的美国家庭,至少要买一只火鸡来庆祝这个节日,吃火鸡成为过这个节日的象征,尽管今天的大多数美国人并不是十分爱吃火鸡,因为火鸡的肉质并不优于鸡肉、牛肉以及猪肉。笔者平时比较关注农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窃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恩节 家庭 日本民族 明清时期 火鸡 中华文化 长子继承 生产要素 中国古代 人口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厥官制考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戴显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88-93,55,共7页
突厥官制问题,是突厥史研究领域里一个疑难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文献中有关突厥宫制的记载多语焉不详且不切实。近现代一些中外学者对突厥史的研究,曾取得一些开拓性的成果,但对其官制问题的研究尚未全面展开。本文拟从可汗制度、官号和... 突厥官制问题,是突厥史研究领域里一个疑难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文献中有关突厥宫制的记载多语焉不详且不切实。近现代一些中外学者对突厥史的研究,曾取得一些开拓性的成果,但对其官制问题的研究尚未全面展开。本文拟从可汗制度、官号和官制特点等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来系统考察突厥官制,以求教于史学界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文 官制 部落联盟 东突厥 系统考察 西突厥 中外学者 突厥汗国 史学界 长子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的发展脉胳及其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伟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72-77,共2页
礼的发展脉胳及其价值姚伟钧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炎黄子孙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也使中国赢得了“礼义之邦”的美称。在传统中国,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冠婚丧祭,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 礼的发展脉胳及其价值姚伟钧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炎黄子孙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也使中国赢得了“礼义之邦”的美称。在传统中国,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冠婚丧祭,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成为社会生活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礼制 长子继承 道德规范 伦理道德 表现形式 礼的起源 中国文化 孔子 脉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周公制礼和周礼指导原则 被引量:2
18
作者 商国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8-101,共4页
关键词 “尊尊” 周公制礼 “亲亲” 指导原则 天子诸侯 成王 礼记 等级制 长子继承 武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用主义与美国文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36-39,共4页
仅仅从政治上指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错误是不够的,还应努力探求其赖以产生的时代和民族的根源;美国土生土长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与美国的整个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实用主义不仅在哲学中,而且渗透在美国的... 仅仅从政治上指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错误是不够的,还应努力探求其赖以产生的时代和民族的根源;美国土生土长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与美国的整个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实用主义不仅在哲学中,而且渗透在美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科学、教育等诸多领域之中,是20世纪美国民主精神的体现,具有反对欧洲大陆贵族传统的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哲学 詹姆士 真理观 历史和文化 美国历史 民主政治 理性主义 知识阶层 长子继承 杜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的社会性质
20
作者 李英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2-67,共6页
西周的社会性质李英华一、殷的灭亡与周之兴起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周的社会性质一直是一个女争论的问题。一方认为是奴隶制.另一方则认为是初期封建社会,即领主制经济阶段。双力所用材料相同,而且部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 西周的社会性质李英华一、殷的灭亡与周之兴起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周的社会性质一直是一个女争论的问题。一方认为是奴隶制.另一方则认为是初期封建社会,即领主制经济阶段。双力所用材料相同,而且部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来分析研究的,然而所得结果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质 宗法制度 奴隶制 统治者 亚细亚生产方式 封建社会 生产关系 诸侯 农奴制 长子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