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南极长城站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1
作者 郭钊玥 常利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14-3827,共14页
基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完成改建的长城站地震台2019年记录的宽频带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本文发展了一种交错网格搜索的单台定位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长城站地区的地震定位研究,定位了35个信噪比较高的近震,获得了2019年南设得兰群... 基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完成改建的长城站地震台2019年记录的宽频带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本文发展了一种交错网格搜索的单台定位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长城站地区的地震定位研究,定位了35个信噪比较高的近震,获得了2019年南设得兰群岛及周边地区的地震分布图.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NE走向的南设得兰群岛分布,最大震级为M_(L)4.4,最小震级为M_(L)1.6,震源深度范围为12~115 km.通过该区域地震活动特征的分析可知,相对于稳定的南极大陆内部,长城站所在的南设得兰群岛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性较强,主要是由于该区域受到南极板块、南美板块和斯科舍板块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所致.南设得兰群岛南部及其西侧靠近南设得兰海沟的弧前盆地分布着一些中源深度的地震,说明该区域受到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这直接给出了菲尼克斯板块向南设得兰群岛下的俯冲作用仍然进行的地震学证据.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位于南设得兰群岛岛弧的弧后盆地,该区域仍然沿NWSE方向扩张,存在显著的火山活动和岩浆热液的运动,推测该区域发生的地震与火山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站地震台 地震定位 地震活动 板块俯冲 火山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7年南极长城站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2
作者 郭钊玥 常利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6-952,共17页
基于交错网格搜索的单台定位方法对长城站地震台2015—2017年期间记录的宽频带三分量波形数据进行了单台地震定位研究,定位了112个高信噪比的近震,获得了此期间南设得兰群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分布图。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NE向展布于南... 基于交错网格搜索的单台定位方法对长城站地震台2015—2017年期间记录的宽频带三分量波形数据进行了单台地震定位研究,定位了112个高信噪比的近震,获得了此期间南设得兰群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分布图。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NE向展布于南设得兰群岛及邻区,最大震级为ML4.8,最小震级为ML1.3,震源深度范围为2—134 km。相对于稳定的南极大陆内部,长城站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较强,在靠近南设得兰海沟的弧前区域和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弧后区域发现了可能与俯冲和岩浆活动有关的地震事件,弧前中源深度的地震事件说明该区域可能存在俯冲作用,这直接给出了菲尼克斯板块的俯冲活动仍在继续的地震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站地震台 地震定位 地震活动 板块俯冲 火山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度夏期间长城站地震观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常利军 丁志峰 孙为国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0,共6页
在第27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度夏期间,针对长城站原地震台受干扰源(如发电栋、冷库)的影响,对台站进行了重新选址工作,并完成了新台站的基建工程(摆坑、电缆布设等),架设了一套宽频带地震仪。对新台站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新台站运行稳... 在第27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度夏期间,针对长城站原地震台受干扰源(如发电栋、冷库)的影响,对台站进行了重新选址工作,并完成了新台站的基建工程(摆坑、电缆布设等),架设了一套宽频带地震仪。对新台站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新台站运行稳定,背景噪音小,记录的地震事件信噪比高,这为下一步开展相关地震学方面的研究将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尽管本次科考地震观测时间短,但是新台站不仅观测到了远震记录,而且观测到了长城站附近地区的近震和疑似冰震的记录。单台定位结果显示4次近震分布基本与南设得兰群岛走向平行,且震源深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站地震台 地震观测 远震 近震 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