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龄对长周期经营杉木林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铁华 游美 +4 位作者 徐剑莹 李若楚 钱越 张心艺 杨媛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30,50,共9页
【目的】长周期经营培育杉木大径材是目前杉木林培育的新技术与新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随长周期经营杉木林林龄的变化情况,为杉木的长周期可持续经营以及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 【目的】长周期经营培育杉木大径材是目前杉木林培育的新技术与新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随长周期经营杉木林林龄的变化情况,为杉木的长周期可持续经营以及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荆竹林场内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30、40 a)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层(0~20、20~40、40~6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容重、含水率、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钙和镁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差异。【结果】1)随杉木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其土壤容重、含水率降低,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钙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土层为0~40 cm的40年生杉木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钙含量都显著高于30年生杉木林土壤,林龄为30~40 a的杉木林,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养分的积累大于消耗;2)土壤容重随杉木人工林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钙、镁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随着杉木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呈现降低趋势,而酸性磷酸酶活性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同一年龄杉木林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酶活性在不同土层之间的差异显著。【结论】随着杉木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土壤结构改善,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养分逐渐积累,从而维持和提高土壤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经营 林龄 杉木人工林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