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周期地震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迪 罗奇峰 罗永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6-302,共7页
长周期地震波的研究对自振周期较长的大型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长周期地震波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经验统计方法和地震学中的震源模型方法,通过对这两类方法的研究现状和适用范围的分析,提出了在地震动长周... 长周期地震波的研究对自振周期较长的大型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长周期地震波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经验统计方法和地震学中的震源模型方法,通过对这两类方法的研究现状和适用范围的分析,提出了在地震动长周期的研究和应用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将长周期分析方法应用于大跨结构的抗震设计,还介绍了我国现有的抗震设计规范谱中对长周期部分的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地震波 地震 震源模型 反应谱 衰减关系 研究进展 抗震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考虑长周期地震影响的另一种控制方法 被引量:24
2
作者 肖从真 徐培福 +1 位作者 杜义欣 李建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2,共11页
由于缺乏可靠的长周期地震动记录,使得设计反应谱在长周期段的取值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超高层结构的周期长,遭遇长周期成分突出的地震时,往往会遭受比较严重的破坏。指出我国目前采用的设计反应谱在长周期部分与国外反应谱的差别... 由于缺乏可靠的长周期地震动记录,使得设计反应谱在长周期段的取值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超高层结构的周期长,遭遇长周期成分突出的地震时,往往会遭受比较严重的破坏。指出我国目前采用的设计反应谱在长周期部分与国外反应谱的差别和问题,基于震害实例,分析远场地震的特征和对超高层建筑的影响,提出超高层建筑考虑长周期地震影响的另一种控制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算例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长周期地震波 最小剪重比 刚度控制 位移角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场地条件的高层建筑长周期地震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笑梅 陈宇庭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3,31,共7页
长周期地震动与长周期结构的地震反应是近年工程中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含有软弱夹层的II类场地模型,分别输入普通与长周期的基岩记录,计算场地表面地震动及反应谱,并与标准Ⅱ类场地反应谱进行了对比,研究这类场地条件... 长周期地震动与长周期结构的地震反应是近年工程中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含有软弱夹层的II类场地模型,分别输入普通与长周期的基岩记录,计算场地表面地震动及反应谱,并与标准Ⅱ类场地反应谱进行了对比,研究这类场地条件对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再以某一典型长周期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为背景,分别以这三种地震动作为结构输入,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软弱夹层场地减弱了输入的普通地震波加速度峰值,但对其作用下的长周期建筑结构存在不利影响;此外,软弱夹层场地放大了长周期地震动的长周期成分,与上部结构发生共振,使得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长周期地震波 周期建筑结构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陕西省数字强震动记录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徐扬 罗词建 +3 位作者 李小军 刘艳春 苏宗正 舒优良 《震灾防御技术》 2009年第4期363-372,共10页
本文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陕西数字强震动台网27个台的地震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包括对加速度波形数据的基线调整、滤波、加速度反应谱计算,以及速度和位移计算。结果表明:除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外,大地震的能量辐射... 本文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陕西数字强震动台网27个台的地震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包括对加速度波形数据的基线调整、滤波、加速度反应谱计算,以及速度和位移计算。结果表明:除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外,大地震的能量辐射方向和传播路径中介质的横向不均匀对PGA_H衰减的离散性可能有一些影响;对于同一烈度值,PGA/PGV较小,PGA在数值上平均只有PGV的5倍左右,反映了地震动的低频成分比较丰富;绝大部分强震台所处地区的烈度为Ⅴ—Ⅶ度;PGA_H与水平单分向加速度峰值PGA_(E-W)和PGA_(N-S)中较大值之间的相对偏差绝大部分小于10%;波形的性质为面波,盆地中覆盖土层较厚的场地长周期的面波更为发育,波列持续时间较长;局部场地的介质特性对地震动特征有相当大的影响,盆地中较厚的覆盖土层对较长周期的地震波有明显的放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记录 汶川8.0级地震 场地影响 长周期地震波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行波效应的并行计算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巍 陈清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5,共7页
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分别选取长周期地震波和普通地震波作为输入,以某典型桥梁工程为背景建立土桩桥梁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对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行波效应分析,探讨了桩土接触效应和并行计... 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分别选取长周期地震波和普通地震波作为输入,以某典型桥梁工程为背景建立土桩桥梁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对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行波效应分析,探讨了桩土接触效应和并行计算加速比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接触面效应对群桩水平向地震反应的影响较小,在竖直向则会产生明显的不协调现象.考虑接触面效应时,行波输入下的结构水平向加速度反应略小于一致输入,竖向加速度反应则远大于一致输入,水平向和竖向的位移反应也较大.长周期地震动行波输入下的水平向加速度和位移反应结果均大于普通地震波.对于此类大计算量三维有限元分析,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 行波效应 长周期地震波 并行计算 桥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