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入谐波电流的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推力波动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慧娟 王宇 +2 位作者 张千 张振洋 宋腾飞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60,共12页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DLIM)的端部效应会引起推力波动,影响电机稳定运行。为降低电机推力波动,采用注入谐波电流方法抑制纵向端部效应引起的两倍滑差频率的推力波动,推导出注入谐波电流后电机气隙磁密和电磁推力的解析表达式。求解...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DLIM)的端部效应会引起推力波动,影响电机稳定运行。为降低电机推力波动,采用注入谐波电流方法抑制纵向端部效应引起的两倍滑差频率的推力波动,推导出注入谐波电流后电机气隙磁密和电磁推力的解析表达式。求解出使推力波动分量的合成结果为0时,应注入谐波电流频率、相位、幅值的表达式,并分析注入谐波电流对气隙磁密、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建立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的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注入谐波电流的相关参数,分析比较注入谐波电流前后气隙磁密和推力特性,并将仿真结果与解析计算结果对比,二者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注入谐波电流可大幅降低推力波动,为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推力波动的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 端部效应 注入谐波电流 电磁推力 推力波动 气隙磁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制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志华 史黎明 +1 位作者 蔡华 李耀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54-2861,共8页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double-sid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DSLIM)制动时短次级作用区域与未作用区域的气隙磁场不同,造成的纵向动态边端效应对电机制动性能产生一定影响。该文建立长初级DSLIM解析模型,在考虑电机横向边端效应与纵...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double-sid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DSLIM)制动时短次级作用区域与未作用区域的气隙磁场不同,造成的纵向动态边端效应对电机制动性能产生一定影响。该文建立长初级DSLIM解析模型,在考虑电机横向边端效应与纵向动态边端效应的基础上,推导长初级DSLIM回馈制动与直流能耗制动时气隙磁密和制动力解析公式,分析长初级DSLIM随滑差率、品质因数、次级速度、次级电阻等参数变化下的制动特性,定量分析纵向动态边端效应对回馈制动与直流能耗制动的不同影响。研究显示电机回馈制动时的纵向动态边端效应在滑差率接近零时变小,直流能耗制动时的纵向动态边端效应在最大制动力时最强,通过增加次级作用区域极数和电机低滑差率制动能有效抑制纵向动态边端效应。建立了一台实验样机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长初级DSLIM制动特性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 制动特性 解析模型 纵向动态边端效应 3D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纵向动态端部效应第一部分:气隙磁场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通 周理兵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59,共8页
为了研究纵向动态端部效应对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磁场和性能的影响,建立并求解了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考虑纵向动态端部效应时的一维时谐磁场方程,分别给出了基本行波、入端行波和出端行波气隙磁密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3种行波磁场幅值、相... 为了研究纵向动态端部效应对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磁场和性能的影响,建立并求解了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考虑纵向动态端部效应时的一维时谐磁场方程,分别给出了基本行波、入端行波和出端行波气隙磁密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3种行波磁场幅值、相位和波形的特性,以及端部效应行波对气隙磁场分布的影响,通过二维有限元数值计算验证了气隙磁密解析解的正确性。给出了衰减常数、半波长和波速等端部效应特征参数随品质因数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长初级与短初级结构的气隙磁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当电机在高速运行时更为明显。调整电机设计参数以减小品质因数可以有效地削弱纵向动态端部效应,但这些方法也会降低电机的正常运行性能,在电机设计时应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初级 纵向动态端部效应 气隙磁场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后退行波的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电磁性能计算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千 刘慧娟 +1 位作者 马杰芳 李雨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98-1409,共12页
根据一维电磁场理论建立以次级板为运动参考坐标系的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DLIM)解析模型。首先推导气隙磁通密度在实数域的表达式,分析端部效应引起的前进和后退行波磁场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基波气隙磁场的影响;然后推导考虑前进和... 根据一维电磁场理论建立以次级板为运动参考坐标系的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DLIM)解析模型。首先推导气隙磁通密度在实数域的表达式,分析端部效应引起的前进和后退行波磁场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基波气隙磁场的影响;然后推导考虑前进和后退行波磁场的电机推力密度和稳态推力表达式,分析推力密度在次级板纵向的分布特点、各电磁推力分量随速度的分布特征以及端部效应对总电磁推力的影响;最后建立电机的有限元模型,对电机的气隙磁场分布和不同频率下推力特性进行计算,并与解析计算的结果对比,证实解析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为长初级DLIM的初始设计和后续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直线感应电机 后退行波 解析法 电磁性能 端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推力输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昆仑 刘希军 张文龙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107,共6页
研究目的:以麦克斯韦微分方程组为基础,结合直线感应电机T型等值电路,分析研究双边直线感应电机在考虑边端效应情况下的电磁推力输出,同时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仿真验证理论计算有效性。计算推导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数学表达式,并通... 研究目的:以麦克斯韦微分方程组为基础,结合直线感应电机T型等值电路,分析研究双边直线感应电机在考虑边端效应情况下的电磁推力输出,同时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仿真验证理论计算有效性。计算推导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数学表达式,并通过具体设计参数建立电机仿真模型,实验分析不同因素下滑差频率控制推力输出,通过对电磁推力输出特性分析研究,实现恒电流滑差频率优化控制。研究结论:(1)通过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及等效电路计算各种机械特性,并推导横向和纵向边端效应修正系数,电机高速运动时,边端效应对电磁推力输出影响小;(2)采用电磁场有限元工具软件,建立双边直线感应电机仿真模型,将理论计算与仿真数据进行多次对比分析,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保证数学模型有效性;(3)仿真分析滑差频率、运行速度、气隙,以及动子长度对电磁推力输出的影响,对于不同的运行速率,适当调节滑差频率,可增大电磁推力输出,低速最优滑差值为2Hz附近,高速最优滑差频率区间为4.0~6.0Hz,在满足电机在额定条件下,可实现电磁推力最优化控制;(4)双边直线感应电机的分析研究结果对航母舰载机电磁发射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直线感应电机 边端效应 滑差频率 电磁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部效应对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影响研究
6
作者 刘希军 魏麟 +1 位作者 朱新宇 高丽霞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针对变极矩直线感应电机极矩的变化,对端部效应亦产生影响,致使合成磁场畸变这一问题,分别采用电磁场理论分析方法和等效电路两种分析方法,根据直线感应电机磁场气隙磁通密度,以及直线感应电机等效电路,推导出了场理论及路理论直线感应... 针对变极矩直线感应电机极矩的变化,对端部效应亦产生影响,致使合成磁场畸变这一问题,分别采用电磁场理论分析方法和等效电路两种分析方法,根据直线感应电机磁场气隙磁通密度,以及直线感应电机等效电路,推导出了场理论及路理论直线感应电机端部效应参数方程,分析了入端衰减参数、出端衰减参数、行波波长等端部效应参数对电机气隙磁场的影响;对极矩变化型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进行了建模分析,分析了极矩变化对端部效应参数、电机气隙磁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极矩的变化对直线电机横向端部效应影响较小,对纵向端部效应影响较大,且随着极矩的增加,纵向端部效应影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 行波磁场 端部效应 极矩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纵向动态端部效应 第二部分:性能计算 被引量:7
7
作者 杨通 周理兵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74,共8页
为了研究纵向动态端部效应对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磁场和性能的影响,在第一部分(文献[11])中,应用解析法对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的气隙磁场进行了分析;作为第二部分,在气隙磁密解析解的基础上,推导在纵向动态端部效应影响时该类电机性... 为了研究纵向动态端部效应对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磁场和性能的影响,在第一部分(文献[11])中,应用解析法对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机的气隙磁场进行了分析;作为第二部分,在气隙磁密解析解的基础上,推导在纵向动态端部效应影响时该类电机性能的解析表达式,如电磁推力、有功及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效率等.通过二维有限元数值计算验证了性能解析计算的正确性。基于气隙磁密相量图,研究了电机在高速运行时,入端行波推力成为制动力的原因以及对总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调整品质因数和极数等电机设计参数对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初级结构在高速运行时推力特性变软、损耗增加、效率下降,调整品质因数对改善推力特性几乎没有影响,但增加极数可有效抑制纵向动态端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初级 纵向动态端部效应 推力特性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型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电磁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慧娟 马杰芳 +1 位作者 张千 李雨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68-277,共10页
针对电磁弹射及空间实验系统用双边型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double sided long primary linear induction motor,DSLPLIM)的电磁推力特性,首先根据电磁场理论,通过对初级行波电流层和次级电流的微分运算,推导出计及端部效应的直线感应电... 针对电磁弹射及空间实验系统用双边型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double sided long primary linear induction motor,DSLPLIM)的电磁推力特性,首先根据电磁场理论,通过对初级行波电流层和次级电流的微分运算,推导出计及端部效应的直线感应电机气隙磁密的解析表达式,同时,依据洛伦兹力公式,推导出直线感应电机平均电磁推力的解析计算表达式;其次,为削弱端部效应引起的推力波动,采用发卡式全填充绕组以改善直线感应电机气隙磁密分布的正弦性(减小推力波动),同时为提升电机的电磁推力,改进现有次级板开槽结构,实现涡流路径的优化;最后,针对发卡式绕组和次级板开槽2种改进,利用推导的解析计算公式和3D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计算双边型直线感应电机的气隙磁密分布和电磁推力特性曲线。对比分析表明:发卡式全填充绕组的使用不仅能削弱直线感应电机的推力波动,还能有效提升电磁推力的大小,提高直线感应电机的运行性能;改进次级开槽结构可有效提升电机的电磁推力,增大推力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初级直线感应电机 端部效应 气隙磁密 电磁推力 推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静态纵向边端效应及阻抗矩阵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孙兆龙 马伟明 +1 位作者 鲁军勇 许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72-77,共6页
静态纵向边端效应是直线电机铁心和绕组开断所致的固有特性之一,对于多段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double-sid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DLIM),其分段供电方式导致电机铁心长度大于通电绕组长度。针对上述特点,该文从理论分析、数字... 静态纵向边端效应是直线电机铁心和绕组开断所致的固有特性之一,对于多段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double-sid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DLIM),其分段供电方式导致电机铁心长度大于通电绕组长度。针对上述特点,该文从理论分析、数字仿真的角度研究了电机极数及边端铁心对电机静态纵向边端效应的影响机理同时得到了阻抗矩阵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边端铁心的存在对静态纵向边端效应影响很大,且该效应随着边端铁心长度的增加而作用显著,随着极数的增加,该效应作用减弱;电机阻抗矩阵不再是循环对称矩阵,但可以通过测量三相端口电压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方便求解。上述规律的正确性通过峰值功率400kW,最大出力14000N的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实验系统进行了验证,为电机数学模型的准确描述和参数的精确提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 边端效应 边端铁心 阻抗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电流激励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推力波动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聂世雄 马伟明 +1 位作者 李卫超 许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585-5591,共7页
直线感应电机受纵向边端效应影响,推力将产生波动。该文首先对推力波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推导出推力存在明显的两倍供电频率和两倍转差频率波动,并指出通过控制初级电流对称,将消除由初级电流负序分量引起两倍供电频率推力波动... 直线感应电机受纵向边端效应影响,推力将产生波动。该文首先对推力波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推导出推力存在明显的两倍供电频率和两倍转差频率波动,并指出通过控制初级电流对称,将消除由初级电流负序分量引起两倍供电频率推力波动。从一维电磁场分析出发,对比了初级坐标系和次级坐标系两种推导途径,指出初级坐标系下选取边界条件应注意的问题。基于次级坐标系,推导出对称电流激励下推力的时谐解析表达式,得到了推力各分量的转差特性,指出该文研究的直线电机适宜运行在低转差率状态。最后利用直线加速平台进行试验验证,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直线感应电机 边端效应 推力波动 两倍转差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长初级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推力波动分析及抑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磊 胡敏强 +2 位作者 刘静 余海涛 刘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9,共10页
基于旋转型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电磁发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磁发射的新型磁通切换型长初级永磁直线电机,该电机具有推力密度大、动子结构简单、质量小的优点。首先,分析了该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该电机的电磁推力... 基于旋转型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电磁发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磁发射的新型磁通切换型长初级永磁直线电机,该电机具有推力密度大、动子结构简单、质量小的优点。首先,分析了该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该电机的电磁推力各分量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其次,分析了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引起推力波动的原因:根据推力波动产生的机理,针对边端定位力、磁阻力和容错控制运行状态下永磁谐波分量引起的推力波动,分别提出了采用楔形边端设计、绕组电感互补、电流谐波注入和次级错极等方法进行了优化和补偿,并通过二维瞬态有限元进行了验证仿真。最后,通过一台长次级的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验证了有限元仿真的正确性以及所提出的推力波动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直线电机 磁通切换永磁 有限元 推力波动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分段供电切换暂态过程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名中 马伟明 +2 位作者 范慧丽 黄垂兵 李文禄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共7页
针对采用常规分段供电方式的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由于次级的运动,其覆盖每段定子的长度不断变化,导致通电定子段电机参数不断变化,无法对负载实现精确控制的缺点,设计了带中间母排结构的分段供电网络,可以保证电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模型... 针对采用常规分段供电方式的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由于次级的运动,其覆盖每段定子的长度不断变化,导致通电定子段电机参数不断变化,无法对负载实现精确控制的缺点,设计了带中间母排结构的分段供电网络,可以保证电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模型和参数固定不变,能够利用现有各种控制算法实现高性能控制。对于采用反并联晶闸管作为分段供电切换开关,从晶闸管开通和关断的"数学——物理"模型出发,分析了分段供电切换过程中开关暂态过程及其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利用某采用分段供电的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原理样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直线感应电机 分段供电网络 反并联晶闸管 切换开关 物理-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初级双边直线电机高性能控制策略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江波 李耀华 严陆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131,共6页
介绍了适用于电磁弹射的长初级双边直线电机,给出其在两相同步运动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按次级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针对由于动态纵向端部效应导致励磁电感变化使磁场定向遭到破坏和控制系统动态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动... 介绍了适用于电磁弹射的长初级双边直线电机,给出其在两相同步运动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按次级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针对由于动态纵向端部效应导致励磁电感变化使磁场定向遭到破坏和控制系统动态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动态纵向端部效应系数进行实时修正的解决办法。为了提高驱动系统的机械可靠性,提出一种采用新型自适应律的改进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进行速度辨识,实现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考虑动态纵向端部效应按次级磁场定向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性能,采用新型自适应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系统能在保证收敛速度的同时提高辨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弹射 初级双边直线电机 动态纵向端部效应 次级磁场定向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建模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明远 史黎明 +2 位作者 郭科宇 杨泽宇 徐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44-2354,共11页
分段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LP-DSLIM)系统由若干段单元电机串联或并联组成,为准确描述次级运动过程中单元电机的推力等状态变化和过分段时的暂态过程,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单元电机数学模型及分段LP-DSLIM系统模型。首先,对分段LP-DS... 分段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LP-DSLIM)系统由若干段单元电机串联或并联组成,为准确描述次级运动过程中单元电机的推力等状态变化和过分段时的暂态过程,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单元电机数学模型及分段LP-DSLIM系统模型。首先,对分段LP-DSLIM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引入虚拟次级板将每段单元电机耦合的次级延长至与初级等长,以使单元电机初级、次级之间始终保持全耦合;然后,结合耦合因数得到实际次级磁链和初级磁链,以此推导得到新型单元电机数学模型,并基于此建立串联供电和并联供电的分段LP-DSLIM系统模型;最后,有限元计算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新型单元电机数学模型和分段LP-DSLIM系统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 单元电机 数学模型 虚拟次级 耦合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变流器驱动多分段并联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模型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明远 史黎明 +2 位作者 徐飞 朱海滨 郭科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8343-8351,共9页
该文提出一种单变流器驱动多分段并联供电的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longprimarydouble-sidedlinear inductionmotor,LP-DSLIM)系统数学模型和次级磁场定向控制策略。首先,结合分段LP-DSLIM单元电机的电压、磁链方程,对单变流器驱动... 该文提出一种单变流器驱动多分段并联供电的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longprimarydouble-sidedlinear inductionmotor,LP-DSLIM)系统数学模型和次级磁场定向控制策略。首先,结合分段LP-DSLIM单元电机的电压、磁链方程,对单变流器驱动的多分段并联LP-DSLIM系统进行分析,推导得到系统总次级磁链和次级推力方程;然后,按总次级磁链进行定向,推导得到以耦合因数为权值的加权初级电流d轴分量与总次级磁链的关系、q轴分量与次级推力的关系,设计总次级磁链和次级推力的控制律,减小次级过初级分段的推力波动。针对典型的加速要求设计包含推力前馈的速度控制器。仿真和实验验证单变流器驱动多分段并联LP-DSLIM系统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 初级分段并联供电 单变频器 次级磁场定向控制 加权初级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分段推力协同控制和测速算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明远 史黎明 +2 位作者 范满义 周世炯 朱海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9-669,共11页
为提高分段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LP-DSLIM)的推力平稳性,提出一种多变流器驱动的分段推力协同控制策略和测速算法。基于分段LP-DSLIM单元电机数学模型,研究了一台变流器控制一段单元电机的特性,设计了多变流器驱动多段电机的协同... 为提高分段长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LP-DSLIM)的推力平稳性,提出一种多变流器驱动的分段推力协同控制策略和测速算法。基于分段LP-DSLIM单元电机数学模型,研究了一台变流器控制一段单元电机的特性,设计了多变流器驱动多段电机的协同控制策略;根据直线电机运动方程和多分段LP-DSLIM推力计算值构造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以观测速度,速度观测值噪声小且无滞后,用于推力协同控制时推力波动小且无推力损失,有效地改善了推力控制效果。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推力协同控制策略和LESO测速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双边直线感应电动机 多变流器驱动 推力协同控制 测速算法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初级直线感应电机静态纵向边端效应研究 被引量:58
17
作者 鲁军勇 马伟明 +1 位作者 孙兆龙 许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95-101,共7页
多段初级直线感应电动机(linear induction motor,LIM)由于在通电初级绕组外还存在较长的不通电初级铁心,因此这种结构的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磁场边界条件与传统直线感应电动机不同,静态纵向边端效应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从多... 多段初级直线感应电动机(linear induction motor,LIM)由于在通电初级绕组外还存在较长的不通电初级铁心,因此这种结构的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磁场边界条件与传统直线感应电动机不同,静态纵向边端效应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从多段初级LIM的三相互感不平衡现象及规律出发,依据电磁场理论和ANSOFT有限元计算2种方法对电机的不对称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重点考虑了静态纵向边端效应对该类电机的电磁推力、轭部磁场和电机电磁参数带来的影响。针对分段初级LIM样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结论为此类电机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初级直线感应电机 静态纵向边端效应 不平衡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次级定向控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晓 史黎明 +1 位作者 张志华 朱海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1-1190,共10页
双边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初级模块并联联接,并由单逆变器供电是一种有效的直线驱动方式。为提高电机整体推力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次级整体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首先,给出并联各直线感应电机模块的动态模型,推导出控制过程中并联电机模... 双边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初级模块并联联接,并由单逆变器供电是一种有效的直线驱动方式。为提高电机整体推力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次级整体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首先,给出并联各直线感应电机模块的动态模型,推导出控制过程中并联电机模块总励磁电流和推力电流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并联直线感应电机模块运行时各电机的耦合因数和次级的实时速度,进行次级磁场定向,实现并联直线感应电机次级磁场和推力的协同控制。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次级磁场定向控制方法能有效克服既有磁场定向控制时的推力波动问题,提高并联电机模块整体推力的平稳性。同时,该方法能提高并联直线感应电机运行时的功率因数,降低所需逆变器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直线感应电机 初级并联 次级磁场定向 推力波动 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长定子直线感应电机闭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卫超 胡安 +2 位作者 马伟明 耿士广 鲁军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26-231,共6页
对运动载荷加速度的精确控制是直线运动系统闭环控制的主要目标。该文介绍了一种直线加速用双边长定子直线电机结构,并对其屏蔽层结构的模型进行了等效处理,得到了便于参数测量和系统控制的L型等效电路。设计了直线加速要求的直线电机... 对运动载荷加速度的精确控制是直线运动系统闭环控制的主要目标。该文介绍了一种直线加速用双边长定子直线电机结构,并对其屏蔽层结构的模型进行了等效处理,得到了便于参数测量和系统控制的L型等效电路。设计了直线加速要求的直线电机动子运动轨迹曲线。基于间接矢量控制基本原理和定子电压前馈解耦控制,提出了位置和电流双闭环的系统控制框图。在动子运动的初始阶段,采用适当的预励磁控制,提高了系统动态控制性能,达到了启动时定子电流的平滑控制。在动子运动的高速阶段,对直线电机采用弱磁控制,降低了直线电机对逆变器供电电压的要求。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系统闭环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定子直线电机 间接矢量控制 加速度轨迹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定子直线感应电机饱和特性和非线性计算 被引量:9
20
作者 许金 马伟明 +2 位作者 鲁军勇 孙兆龙 张育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3-190,共8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磁发射场合的新型无槽双边长定子直线感应电机,该电机取消了传统电机的齿槽结构,增大了电机定子绕组的导电面积,降低了电机损耗和温升。基于电磁场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了电机定子漏感和励磁电感的饱和特性,给出了电机...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磁发射场合的新型无槽双边长定子直线感应电机,该电机取消了传统电机的齿槽结构,增大了电机定子绕组的导电面积,降低了电机损耗和温升。基于电磁场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了电机定子漏感和励磁电感的饱和特性,给出了电机非线性工况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槽 定子 直线感应电机 饱和 非线性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