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马昌喜 广晓平 钱勇生 《灾害学》 CSCD 2008年第1期82-87,共6页
由于在长公路隧道中行驶时车道相对封闭、光线时强时弱、行车自由度偏小、空气不易流通等,在隧道内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交通事故发生后易引起火灾,产生的浓烟较难疏散,事故后果及事故救援方法都与其他的交通事故不同。随着隧道交通事故... 由于在长公路隧道中行驶时车道相对封闭、光线时强时弱、行车自由度偏小、空气不易流通等,在隧道内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交通事故发生后易引起火灾,产生的浓烟较难疏散,事故后果及事故救援方法都与其他的交通事故不同。随着隧道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增加,隧道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空间分布点和事故黑点。采用事故致因理论,详细分析了造成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找出了引发事故的根源,然后提出了一系列隧道交通安全措施。最后构建了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系统,可最大程度减少交通事故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长公路隧道 交通安全 事故应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旋转效应的小半径公路长隧道视觉环境优化研究框架 被引量:5
2
作者 杜志刚 韩磊 +2 位作者 梅家林 贺世明 杨永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72-1382,共11页
小半径公路长隧道内部为典型弱视觉参照环境,极易诱发驾驶人心理旋转效应,难以准确辨识隧道线形、隧道轮廓和交通信息,驾驶绩效降低,行车风险增大。为缓解驾驶人心理旋转效应,提升小半径公路长隧道交通安全水平,从其视觉环境典型行车安... 小半径公路长隧道内部为典型弱视觉参照环境,极易诱发驾驶人心理旋转效应,难以准确辨识隧道线形、隧道轮廓和交通信息,驾驶绩效降低,行车风险增大。为缓解驾驶人心理旋转效应,提升小半径公路长隧道交通安全水平,从其视觉环境典型行车安全问题出发,提出基于心理旋转效应的小半径公路长隧道视觉环境优化研究框架。结果表明:小半径公路长隧道视觉参照系具有诱导信息过渡剧烈、违背驾驶期望和冗余性欠缺等特点,突出表现为视线诱导信息不连续、局部视觉参照信息与整体视觉环境信息不一致、轮廓诱导信息与线形诱导信息协同作用差等方面。根据空间路权、驾驶人因和驾驶任务等评价要素,结合视知觉恒常性、整体优先性、多层次诱导等理论,提出构建恒常稳定、连续一致、信息冗余的视觉参照系的优化思路。总结提出通过布设多频率、多尺度、多形状的视线诱导设施,利用局部视觉参照元素构建与整体行车环境信息相连续一致的参照线索,加强轮廓诱导与线形诱导,借助高位、中位与低位诱导信息的协同作用构建信息冗余的多层次视觉参照系,有效缓解心理旋转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达到行车安全、舒适、低成本、可持续的优化目标。该研究可为小半径公路长隧道、小半径光学长隧道的交通安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径公路隧道 心理旋转效应 恒常性 整体优先性 多层次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长隧道入口段可变限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崔健 赵建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2,共4页
为提高高速公路长隧道入口段的交通安全,缓解驾驶人生理心理不适,对入口段实施可变限速控制策略。采用宏观交通流模型,以事故率最小为目标,以速度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可变限速控制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整个可变限速模型进行求解,... 为提高高速公路长隧道入口段的交通安全,缓解驾驶人生理心理不适,对入口段实施可变限速控制策略。采用宏观交通流模型,以事故率最小为目标,以速度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可变限速控制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整个可变限速模型进行求解,确定可变信息板数目与相应的可变限速值。基于采集的交通流数据,运用微观仿真软件对长隧道入口段实施可变限速控制,并与未实施可变限速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高速公路长隧道入口段实施分区间可变限速控制,在无交通事故的情况下,能够减少车辆运行速度的离散性;若隧道内发生事故,能够减少26.67%车辆停车次数和21.13%的平均旅行时间。研究表明,对长隧道入口段实施可变限速控制,能够提高交通安全,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速公路隧道 可变限速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视特性的公路长大隧道壁面标作用效果评估
4
作者 陈庆香 史玲娜 +2 位作者 文森 涂耘 吴金锁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44-150,共7页
为解决公路长大隧道中应急逃生及避险区域的安全诱导性和辨识度不佳,从而增加交通安全风险、影响逃生效率等问题,在隧道侧壁亮化涂装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加强紧急避险区域安全警示诱导的新型壁面标技术,并计算得到满足动态行车条件下驾驶... 为解决公路长大隧道中应急逃生及避险区域的安全诱导性和辨识度不佳,从而增加交通安全风险、影响逃生效率等问题,在隧道侧壁亮化涂装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加强紧急避险区域安全警示诱导的新型壁面标技术,并计算得到满足动态行车条件下驾驶员视觉辨识性的壁面标设计参数。在羊鹿山隧道的人行横通道和紧急停车带进行壁面标现场应用,并选择10名驾驶员进行实车试验,利用眼动仪获取驾驶员注视指标数据,基于注视熵和注视转移特性来评估壁面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应用了壁面标的隧道中行驶时:1)驾驶员的注视点分布范围更广,对各区域的注意力分配更平均,行车安全性更高;2)驾驶员对道路远处和侧壁区域的关注程度更高,诱导警示效果较好,有助于提升紧急逃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壁面标 注视特性 交通安全 实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公路隧道火灾的应用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梅甫定 闫先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87-92,共6页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目前在隧道消防应用中存在较大争议的灭火系统。通过FDS+EVAC软件模拟了公路隧道分别在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没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情况下发生火灾,对两种工况隧道内的烟气运动、温度分布、CO浓度分布进行...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目前在隧道消防应用中存在较大争议的灭火系统。通过FDS+EVAC软件模拟了公路隧道分别在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没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情况下发生火灾,对两种工况隧道内的烟气运动、温度分布、CO浓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员的疏散进行了模拟。考虑了在不同的位置下不同的温度与一氧化碳浓度对人员的影响,并与相关的现实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以有效降低隧道温度,安装此系统为隧道火灾发生的疏散救援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系统 长公路隧道 疏散 数值模拟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谷风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关越隧道建设规划之比较
6
作者 朱建东 张世忠 《隧道建设》 2011年第S1期243-248,共6页
探讨3条长隧道建设规划内容比较,为日后公路长隧道设施规划引为参考:台9苏花公路山区路段改善计划优先段和平溪高架桥工程标已2011年1月开工,其中的观音7.8 km、谷风4.7 km等长隧道工程,以最高规格隧道设施标准设置,正赶办初、细设中,... 探讨3条长隧道建设规划内容比较,为日后公路长隧道设施规划引为参考:台9苏花公路山区路段改善计划优先段和平溪高架桥工程标已2011年1月开工,其中的观音7.8 km、谷风4.7 km等长隧道工程,以最高规格隧道设施标准设置,正赶办初、细设中,全线预计2017年通车。大陆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为世界第一长之双孔公路隧道,长18.04 km,双孔,单向,双车道,工程2002年3月开工,已2007年1月正式通车。世界第十大之关越隧道,为日本最长的公路隧道,系双孔,单向,双车道,北上线长11.055km,南下线长10.926 km,于1991年10月全线通车,设置大部分国家在隧道内所不采用的洒水设备,另率先运用电气除尘机和竖井相结合的纵流式通风模式,并禁止载运危险物品车辆通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设施 观音—谷风隧道 秦岭终南山隧道 关越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