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以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叶林 朱志刚 陆海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基于2009—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探讨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化轨迹,并借助面板Tobit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时序演化... 基于2009—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探讨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化轨迹,并借助面板Tobit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时序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均具有波动提升态势,前者核密度曲线呈现“单峰”向“双峰”演化以及峰距逐渐变窄的右移趋势,后者核密度曲线具有“多峰”向“双峰”演化以及右尾延展度变小的右移趋势。(2)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具有空间异质性。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呈现东部沿海城市较高、中西部偏低的“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空间分布格局,旅游生态效率重心呈东北—西南方向移动;珠三角城市群呈现以东部珠江入海口附近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旅游生态效率重心呈西北—东南方向移动。(3)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具有综合性与差异性。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对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产业结构与政府调控负向抑制作用明显;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与对外开放对珠三角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正向推动作用较大,信息化水平呈负向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效率 时空演化 TOBIT模型 长三角城市 三角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美丽中国建设绩效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奇 姜明栋 黄玉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基于减污降碳协同视角构建美丽中国建设绩效评估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定量分析长三角城市群2011—2021年美丽中国建设绩效的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构建Dagum基尼系数分解模型探究其空间差异来源。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美丽中国建设绩... 基于减污降碳协同视角构建美丽中国建设绩效评估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定量分析长三角城市群2011—2021年美丽中国建设绩效的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构建Dagum基尼系数分解模型探究其空间差异来源。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美丽中国建设绩效在研究期内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绩效值的分布趋于向高水平区间集中。(2)长三角城市群的美丽中国建设绩效的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南京、杭州、合肥、上海等城市群中心城市美丽中国建设绩效在研究期内的提升幅度最大,而马鞍山、铜陵等传统资源型城市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时面临较大压力。(3)省际差异是造成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美丽中国建设绩效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且其贡献率在研究期内由46.98%上升至72.23%,其中,苏-皖组间差异是省际差异的主要来源。据此提出推进长三角城市群构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美丽中国建设 绩效评估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供给如何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郁 李竞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77,共21页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各类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质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有着显...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各类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质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有着显著的差异,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经济型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还分别通过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提高城市间居民收入差异的中介机制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类型的城市中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制也有显著区别,人口规模和非户籍人口比例在公共服务供给作用机制中的影响最为突出和普遍,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和普遍,而经济型公共服务的影响仅限于经济高增速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制未形成。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政策。针对中小城市,应全面加大各种类型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提升供给质量;而流动人口较多的大中型城市则应更大力度地推动户籍政策改革,使得流动人口获得更多的公共福利,以更有效地发挥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对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城市 作用机制 城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R模型的长三角城市群碳达峰情景模拟研究
4
作者 吴冠岑 章聪颖 +1 位作者 廖金星 牛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8,共8页
论文基于2006—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数据,使用PSO-SVR模型并结合情景分析法对基准情景、产业优化情景、土地集约利用情景和碳减排强化情景等8种情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的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PSO-SVR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 论文基于2006—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数据,使用PSO-SVR模型并结合情景分析法对基准情景、产业优化情景、土地集约利用情景和碳减排强化情景等8种情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的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PSO-SVR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2)长三角城市群在预测期内的碳排放呈现明显的倒“U”型趋势;(3)基准情景下长三角城市群将在2033年达峰,碳减排强化情景将在2031年实现碳达峰,其他情景均在2032年实现碳达峰。研究为长三角城市群在兼顾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前提下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PSO-SVR模型 情景模拟 长三角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扩容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5
作者 王智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5,159,160,共17页
城市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城市群正经历着从“要素驱动”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的转变,因此其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同时,城市群的范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深而不断变化,扩容已经成为城市群发展的一种... 城市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城市群正经历着从“要素驱动”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的转变,因此其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同时,城市群的范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深而不断变化,扩容已经成为城市群发展的一种趋势。那么,城市群扩容对区域创新能力有何种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提升城市群创新能力?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合成控制法,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了2010年长三角扩容对整体城市、原位城市、新进城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扩容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新进城市的促进作用大于原位城市的促进作用。然而,城市群扩容之后“虹吸效应”的存在使得生产要素进一步向原位城市和中心城市集聚,从而保持了更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新进城市需要充分利用技术外溢和市场规模来努力提升创新水平。此外,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政府扶持、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探究了长三角城市群扩容政策的实施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在政府扶持和创新环境方面还需大力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城市扩容 区域创新能力 合成控制法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城市群商品市场一体化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
6
作者 刘修岩 张蕊 任正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3,共12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达到较高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增长极。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以市场一体化相关理论为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达到较高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增长极。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以市场一体化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价格法”测度了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并分析了长三角商品市场一体化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2010年至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总体较高,且波动较小;商品市场一体化存在显著的省界效应,省际贸易壁垒仍是阻碍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市内部及城市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对于加快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商品市场一体化 时空演变 价格指数法 贸易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瑞发 崔旺来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7-386,共10页
[目的]探究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变化状况,阐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进而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调控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构建“健康-风险-服务”框架对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 [目的]探究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变化状况,阐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进而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调控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构建“健康-风险-服务”框架对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空间异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1)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安全状况逐步改善,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从0.528上升至0.568;空间上总体呈西高东低的格局,莫兰指数从0.292变化为0.322,区域间的空间相关性有所加强。(2)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影响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主导因素,影响程度高达0.753,因素间交互作用比单一因素作用的影响程度更强。(3)各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自然因素和景观因素对西南地区的影响较大,人类因素的影响集中于中部平原及东部沿海地区。[结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水平呈整体向好态势,各城市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生态治理时需关注污染源防治、国土规划利用以及跨区域共保联治等方面,助力绿色美丽长三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时空演变 长三角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城市群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璐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88,共4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其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推动城市群消费升级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本文立足于这一时代背景,通过机理分析和研究假设,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城市群消...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其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推动城市群消费升级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本文立足于这一时代背景,通过机理分析和研究假设,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城市群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城市群的消费升级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主要通过提升产业结构来发挥间接作用;相较于长三角农村消费升级而言,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城市消费升级的影响更为显著。针对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旨在为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消费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消费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嵌入的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城市功能界定——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9
作者 韩刚 唐乐 刘志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长三角边缘地区城市功能的形成存在指向核心区的单向依赖关系,地区内城市表现出典型的功能同质化特征。城市间功能互补与差异化是实现长三角协同一体化、高质量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长三角边缘区城市淮安市为实证对象,从流空间视... 长三角边缘地区城市功能的形成存在指向核心区的单向依赖关系,地区内城市表现出典型的功能同质化特征。城市间功能互补与差异化是实现长三角协同一体化、高质量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长三角边缘区城市淮安市为实证对象,从流空间视角构建区域内城市功能交互网络,借助图嵌入技术,将网络关系降维至城市向量,从生产、商贸、交通、创新、旅游5个功能量化探讨淮安市与周边城市的功能同质化关系,结合城市自身的比较优势,进一步确定淮安市的城市功能优化路径。研究认为,淮安市的城市功能结构单一,极化现象突出,区域竞争力不足,应在巩固商贸功能优势的基础上,夯实生产和交通功能,同时积极培育创新功能,将淮安市建设成为次区域创新极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城市功能 城市网络 Node2Vec模型 淮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共同富裕和低碳发展的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10
作者 吴旭 张鑫 +2 位作者 倪建伟 史琰 吴兆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1-221,共11页
协同推进共同富裕和低碳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总体目标的必由路径,但仍缺乏二者协调关系的研究。运用耦合协调度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2005—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7个中心城市共同富裕与低碳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及二者的相互... 协同推进共同富裕和低碳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总体目标的必由路径,但仍缺乏二者协调关系的研究。运用耦合协调度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2005—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7个中心城市共同富裕与低碳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及二者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共同富裕与低碳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提升了85%,城市间差异降低了50%;(2)城市共同富裕和低碳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提升了47%,大部分城市达到协调状态;(3)城市协同推动共同富裕和低碳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仅有温州、湖州和合肥三市在发展水平和速度方面均超过区域平均水平;(4)城市共同富裕与低碳发展的相互影响显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碳汇相关指标是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低碳发展 时空演变 耦合协调度 长三角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特征分解——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11
作者 周德 金凤芝 +2 位作者 李思媛 李欢 李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1,共11页
城市群是典型的土地利用集聚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促进城市群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基于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测算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分析其... 城市群是典型的土地利用集聚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促进城市群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基于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测算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效率动态变化情况,并提出优化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为0.458,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存在两头低、中间高的空间格局特征。3)长三角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1.065,整体上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升。4)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全局莫兰指数均大于0,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未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路径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政策、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发挥空间集聚效应等,以实现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时空演变 长三角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竞争力评价与时空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珂 许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本文采用2013-2022年我国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样本数据,从物流产业、经济金融、科技创新以及外部环境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分析其物流产业竞争力水平与时空演变特征。结论表明:从竞争力水平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物流产... 本文采用2013-2022年我国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样本数据,从物流产业、经济金融、科技创新以及外部环境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分析其物流产业竞争力水平与时空演变特征。结论表明:从竞争力水平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竞争力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其中上海市和南京市排名最高,杭州市、苏州市和合肥市相对次之,无锡市和宁波市处于第三,江浙两省所辖城市(其余城市)排名第四,安徽省所辖城市(合肥市除外)的竞争力提升相对较慢;从竞争力结构来看,科技创新和外部环境对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竞争力的贡献度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物流产业和经济金融等资源要素对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竞争力的贡献率呈现相对下降态势;从时空演变特征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竞争力呈现出上海、南京、杭州等头部沿海沿江城市较高、低层级内陆城市偏低且整体逐步上升的时空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物流产业集聚 竞争力评价 时空演变特征 现代流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13
作者 周鹃 盛宇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6,共12页
文章基于2003—2023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实融合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对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的整合效应,其中对城市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效应最大,对相邻城市间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效... 文章基于2003—2023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实融合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对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的整合效应,其中对城市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效应最大,对相邻城市间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效应次之,对全域城市间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效应最小;数实融合通过减少劳动力错配,特别是减少高技能劳动力错配,进而推动劳动力市场整合。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基础和技术创新在数实融合推动劳动力市场整合的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数实融合对劳动力市场的整合作用在中心城市、大型城市和试点城市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数实融合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力错配 技能偏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14
作者 徐艺文 单志诚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176,共4页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推动了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沪苏地区、浙江省、安徽...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推动了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沪苏地区、浙江省、安徽省等地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同时,在超大城市与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区域市场一体化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多期DID 异质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
15
作者 蒋妍 朱君 乐旭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揭示了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揭示了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向好发展,江苏、上海、安徽和浙江地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以2.99%、2.56%、2.29%、1.96%的速率增长;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月变化趋势相似,冬季高(AQI均值为90.1)夏季低(AQI均值为39.7)。(2)夏季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气压(有污染时气压与AQI的相关性均值为0.119,无污染时相关性均值为0.09),且气压与AQI的相关性在有污染和无污染时分别以每年6.71%和0.58%的速率增长。(3)冬季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风速(无污染时相关性均值为−0.137;有污染时相关性均值在2019年之前和2019年之后分别为−0.120和0.249);且存在污染和无污染时,风速与AQI的相关性分别以每年3.72%和0.39%的速率上升。这些结果表明在夏季和冬季,气压和风速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影响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空气质量指数 气象因子 逐步回归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科学技术支出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16
作者 蒋立成 陈贤胜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47-152,共6页
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城市经济韧性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政府科学技术支出在提升城市经济应对外部冲击能力方面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22年27个地级及以上城... 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城市经济韧性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政府科学技术支出在提升城市经济应对外部冲击能力方面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22年2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政府科学技术支出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1)政府科学技术支出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技术创新在政府科学技术支出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路径中的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3)全要素生产率对“政府科学技术支出—技术创新”路径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而在“技术创新—城市经济韧性”路径及“政府科学技术支出—城市经济韧性”路径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4)分组回归结果显示,政府科学技术支出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城市异质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及中小城市中,其提升作用更明显;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及大城市,该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科学技术支出 经济韧性 技术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长三角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兆峰 邱梦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设基础设施水平与旅游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考察分析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基础设施水平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耦...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设基础设施水平与旅游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考察分析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基础设施水平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均呈稳步提升趋势,二者耦合协调类型介于中度协调与极度协调之间且较快地实现协调等级跃迁;耦合协调度省际差异显著,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空间异质性特征。2)耦合协调度呈“东高西低,中部高南北低”空间分布格局,且高、低耦合协调区分别呈空间“扩张-收敛”相背离的变化态势;考察期间基础设施滞后型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分布于长三角城市群东部浙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滞后型城市分布范围逐渐收敛并向长三角北部聚集。3)基础设施水平与旅游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主要受经济拉动力、政府调控力、城市化带动力作用,二者协调发展由8项驱动力形成的经济运行与结构转型机制、政策调控与开放合作机制、人口集聚与消费拉动机制、人才保障与科技创新机制综合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旅游经济 耦合协调度 驱动机制 长三角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时空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玲玲 吕宁 汤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演化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目的地多尺度、景区多等级及空间非稳定现实,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1年,3A、4... 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演化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目的地多尺度、景区多等级及空间非稳定现实,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1年,3A、4A是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结构主体;上海、杭州、湖州、南京、安庆、金华、温州和台州的各级景区发展均较好.(2)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集聚性显著,逐渐形成“几”字形高密度景区带结构;各等级景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东南-西北方向分布格局;城市尺度上,各等级景区都趋于均匀分布.(3)至2019年,影响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因素包括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地交通及社会经济条件.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A级旅游景区 时空异质性 尺度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旅游经济韧性评价与影响因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方叶林 吴燕妮 +1 位作者 王秋月 王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经济韧性指标体系,对2009—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韧性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以期为旅游经济韧性提升提供一定决策依据.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韧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经济韧性指标体系,对2009—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韧性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以期为旅游经济韧性提升提供一定决策依据.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韧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各城市韧性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韧性较高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各城市旅游经济韧性水平间具有一定空间集聚特征.旅游经济韧性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结构、旅游发展速度、游客承载量、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和政府干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旅游发展速度对旅游经济韧性具有明显负面影响,其他因素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系统 韧性 DPSIR模型 长三角城市 面板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FDI、技术创新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德连 周丽华 韩梦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FDI和技术创新是长三角城市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FDI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直接作用机制以及技术创新在FDI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并运用面... FDI和技术创新是长三角城市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FDI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直接作用机制以及技术创新在FDI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FDI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集群网络化、产业链优化和劳动力流动;技术创新在FDI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长三角城市群促进FDI高质量发展、提高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FDI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先进制造业集 FDI 技术创新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