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潜水镭同位素时空特征及其对海底地下水排泄通量测算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吴才华 张泽彬 +5 位作者 王亚 周永章 朱雅敏 赵新锋 李清洋 李镇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1-552,共12页
准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端元是采用镭同位素示踪法量化海底地下水排泄(SGD)通量的关键。本研究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潜水^(224)Ra与^(223)Ra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了其对SGD通量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潮间带近端至远端,潮间带潜水盐度... 准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端元是采用镭同位素示踪法量化海底地下水排泄(SGD)通量的关键。本研究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潜水^(224)Ra与^(223)Ra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了其对SGD通量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潮间带近端至远端,潮间带潜水盐度和镭活度总体上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相近盐度下,不同潮滩潮间带潜水镭活度无量级差别,仅随盐度上升的变化趋势略有差异;河口内外潮间带潜水的^(224)Ra活度最大相差(1986.8±94.5)dpm/100L,导致测算的SGD差异可达(25.2±9.6)×10^(8)m^(3)/d;以砂质潮滩为例,测算的旱、雨季SGD通量差异可达(2.3±1.6)×10^(8)m^(3)/d。SGD通量对潜水端元取值的敏感性分析显示,盐度影响最大,季节影响次之,潮滩性质影响最小。因此选择镭同位素趋近解吸平衡的高盐度潮间带潜水作为代表性潜水端元进行SGD通量测算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镭质量平衡模型 盐度 潜水端元 潮间带潜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型的辽东湾东岸营口海域海底地下水排泄量计算
2
作者 郭巧娜 李孟军 +2 位作者 赵岳 窦智 周志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15,23,共9页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向海洋输送营养盐等各类化学物质的必要途径之一。以辽东湾东部营口海域为研究对象,以天然镭同位素(Ra、Ra)作为示踪剂,建立镭质量平衡模型并加以改进,进而探讨再循环海水(RSGD)对...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向海洋输送营养盐等各类化学物质的必要途径之一。以辽东湾东部营口海域为研究对象,以天然镭同位素(Ra、Ra)作为示踪剂,建立镭质量平衡模型并加以改进,进而探讨再循环海水(RSGD)对研究区内水体刷新时间、SGD及携带氮磷营养盐通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利用镭质量平衡模型计算水体刷新时间为9 d,改进后的镭质量平衡模型计算出的水体刷新时间为14.35~18.11 d;传统模型下SGD通量为(3.01~3.51)×10^(8)m^(3)/d。改进模型评估的SGD通量为(3.55~4.39)×10^(8)m^(3)/d,改进模型评估的水体刷新时间与SGD均明显高于初始模型,其中水体刷新时间增加了59.44%~101.22%;SGD通量增加了17.94%~25.07%。在此基础上,地下水向海输入的氮、磷营养盐通量在考虑RSGD的情况下分别为1.73×10^(8)、1.52×10mol/d。研究结果证明了RSGD对SGD和营养盐通量存在较大影响,为营口海域生态环境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下水排泄 同位素 改进镭质量平衡模型 氮磷营养盐 营口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