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叉镫骨肌声反射客观评价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变
1
作者 易星 金晶 +1 位作者 汪吉宝 钟乃川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17-219,共3页
应用交叉镫骨肌的交叉特性,客观评价了67例单侧慢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变情况。结果显示鼓膜修补术后,听力提高了17.4dB左右,(?)型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提高超过了25dB;交叉镫骨肌声反射测试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间差异无显著性意... 应用交叉镫骨肌的交叉特性,客观评价了67例单侧慢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变情况。结果显示鼓膜修补术后,听力提高了17.4dB左右,(?)型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提高超过了25dB;交叉镫骨肌声反射测试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交叉镫骨肌测试结果有客观性,可推广应用于儿童患者和某些特殊情况,此外,交叉镫骨肌声反射较脑干听反应等客观听力检查有明显优越性,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镫骨肌声反射 鼓室成形术 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用镫骨肌声反射推算听敏度的评估
2
作者 邓振华 徐丽蓉 吴家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听力损失的法医学鉴定,须采用客观、准确、定量的听力测验方法。镫骨肌声反射具有客观、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技术方便、快捷、检查费用低廉等优点。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较多研究,但结果差异较大;国内这方面研究甚少。本文按严格纳入标... 听力损失的法医学鉴定,须采用客观、准确、定量的听力测验方法。镫骨肌声反射具有客观、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技术方便、快捷、检查费用低廉等优点。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较多研究,但结果差异较大;国内这方面研究甚少。本文按严格纳入标准,选择大样本运用逐步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建立了推算PTA的数学模型,经统计学显著性检验,新建方程具有效高准确性,且可信度均较过去推算方法为好,可作为法医学鉴定中客观评定听力下降程度的常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镫骨肌声反射 听敏度 评估 纯音听力下降 多元逐步回归 听力损失 法医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226、1000Hz探测音镫骨肌声反射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梦茵 郑芸 +1 位作者 李刚 王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的226、1 000Hz探测音镫骨肌声反射(acoustic stapedial reflex,AR)的引出情况及其在新生儿听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双耳通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筛查、无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174例2~7天龄的新生儿进行226、1 00... 目的探讨新生儿的226、1 000Hz探测音镫骨肌声反射(acoustic stapedial reflex,AR)的引出情况及其在新生儿听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双耳通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筛查、无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174例2~7天龄的新生儿进行226、1 000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记录其鼓室导抗图分型及AR引出率。结果 174例(340耳)新生儿完成声导抗测试,226、1 000Hz探测音AR引出率分别为29.71%、65.29%,后者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6Hz探测音单峰型和双峰型鼓室导抗图者AR引出率分别为26.23%、33.76%,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1 000Hz探测音单峰型和其他型鼓室导抗图者AR引出率分别是67.49%、23.5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宜采用1 000Hz探测音进行AR测试,在对新生儿进行听力学评估时,AR测试结果应结合其他听力学检查结果综合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畸变产物耳发射 鼓室导抗图 镫骨肌声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场下噪声刺激对镫骨肌声反射幅值的影响
4
作者 李伟 钟欣 +3 位作者 黄治物 黄娟 李骏 常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研究声场下不同强度的白噪声刺激对镫骨肌声反射幅值的影响。方法观察80名听力正常受试者在声场方式下给予不同强度(30、40、50和60dBSL)的白噪声刺激时,1、2和4kHz频率的声反射幅值的变化。结果受试者在给予白噪声刺激时声反射幅... 目的研究声场下不同强度的白噪声刺激对镫骨肌声反射幅值的影响。方法观察80名听力正常受试者在声场方式下给予不同强度(30、40、50和60dBSL)的白噪声刺激时,1、2和4kHz频率的声反射幅值的变化。结果受试者在给予白噪声刺激时声反射幅值较未给予白噪声刺激时明显降低(P<0.01),40dBSL强度的白噪声刺激时,声反射幅值降低最明显,2、4kHz的声反射幅值降低幅度较1kHz处明显(P<0.01),而2、4kHz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声场下白噪声刺激可致镫骨肌声反射幅值降低,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声场下白噪声刺激后镫骨肌声反射幅值的变化评估听觉传出神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镫骨肌声反射 白噪 传出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性听觉损害镫骨肌声反射敏化反应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9-41,共3页
采用单耳双音低频敏化方式,对有长期噪声暴露史的70名工人(140耳)进行了AR敏化反应测试,观察了1、2、4kHz敏化值与ART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ARTSL>60dB时,噪声暴露耳的AR敏化反应随ART的感觉级... 采用单耳双音低频敏化方式,对有长期噪声暴露史的70名工人(140耳)进行了AR敏化反应测试,观察了1、2、4kHz敏化值与ART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ARTSL>60dB时,噪声暴露耳的AR敏化反应随ART的感觉级降低而减弱,呈正相关。而当ARTSL≤60dB时则不存在此种相关性,提示AR敏化反应可能与耳蜗病变的响度重振现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听觉损害 镫骨肌声反射 敏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镫骨骨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纪帅 王若雅 韩维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镫骨骨折患者的听力学特点、诊断要点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5年1月~2013年10月经鼓室探查术确诊的5例外伤性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所见采用不同材料行听骨链重... 目的:分析外伤性镫骨骨折患者的听力学特点、诊断要点和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5年1月~2013年10月经鼓室探查术确诊的5例外伤性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所见采用不同材料行听骨链重建术,比较手术前后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例患者头部外伤后均表现为伤侧耳传导性聋,鼓膜完整,其中3例未引出同侧镫骨肌声反射,术中探查发现镫骨足弓骨折4例,镫骨颈骨折伴颞骨骨折、周围性面瘫1例。2例用自体砧骨、1例用异体砧骨、1例用外耳道前上棘骨片、1例用人工听骨(TORP)重建听骨链,伴面瘫者同时行面神经减压术。术后患者听力均明显提高,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由术前的61dBHL恢复至30.7dBHL(t=6.725,P<0.05),平均气骨导差由38.7dB缩小为18dB(t=3.616,P<0.05)。伴面瘫的患者面瘫等级由HBV级恢复至HBI级。结论镫骨骨折的主要表现为传导性聋,同侧镫骨肌声反射可能引出是特别值得注意的特征之一;通过鼓室探查,行听骨链重建术,可获得满意的听力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链重建 镫骨肌声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