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在发光传感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维赛 陈晓怡 +2 位作者 智文科 王旭泉 王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9,共12页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Ln-MOFs)材料是由镧系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桥联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检测材料。Ln-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尺寸可调和结构可控等优势,在构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发光...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Ln-MOFs)材料是由镧系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桥联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检测材料。Ln-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尺寸可调和结构可控等优势,在构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发光传感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大量研究人员关心和研究的热点。镧系金属离子具有高配位数和高电荷,易与氧供给配体或氮供给配体相结合,除了La^(3+)和Lu^(3+)外,其他Ln^(3+)未完全充满的4f电子层结构可产生f-f或f-d跃迁发射,利用离子与配体的协同效应可以合成结构多样、发光性能良好的Ln-MOFs材料。Ln-MOFs的永久孔穴可以容纳各种客体物质与框架产生相互作用,外界环境和客体物质的微扰会改变Ln-MOFs的发光波长或强度,产生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并且可以将有机配体设计为发光位点,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感效果,Ln-MOFs优异的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质为制作传感材料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Ln-MOFs中最常见的检测形式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和检测物引起的光诱导发射强度猝灭(Turn off)和增强(Turn on)。当检测物与Ln-MOFs发生能量竞争,通过配体与检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能量传递过程,部分能量从配体转移到分析物,能量传递效率降低导致发射猝灭,而检测物增强Ln-MOFs的框架结构强度可有效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和发光强度。本文聚焦了Ln-MOFs在发光传感领域检测离子、pH、有机小分子、硝基芳香族化合物、气体和温度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了该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Ln-MOFs配体的选择与设计、灵敏性、重复利用性能和复杂环境的适用性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发光检测 化学传感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在制备5-羟甲基糠醛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李雪盟 常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6,共6页
5-羟甲基糠醛(5-HMF)被认为是可由生物质原料制备、最具价值和潜力替代石化工业中基础化学品的生物基化合物,可用来制备诸多高附加值的化学品。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具有独特的孔结构和极高的催化性能,在生物质催化转化领域拥有潜... 5-羟甲基糠醛(5-HMF)被认为是可由生物质原料制备、最具价值和潜力替代石化工业中基础化学品的生物基化合物,可用来制备诸多高附加值的化学品。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具有独特的孔结构和极高的催化性能,在生物质催化转化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介绍了5-HMF的性质、用途及MOFs的合成和应用,综述了生物质制备5-HMF的主要途径以及MOFs在制备5-HMF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葡萄糖 果糖 5-羟甲基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研究溶剂和温度对形成三种钴簇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影响:结构和气体吸附性质(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左从玉 卢治拥 +2 位作者 白俊峰 郑柏树 李一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99-1808,共10页
通过调控DMSO/DMF/H2O混合溶剂中溶剂成分的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合成出3种基于1,3,5-三(4′-羧甲基苯基)苯(H3BTB)和氯化钴的钴簇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NH2Me2)2[Co3O(BTB)2(H2O)].2H2O.4.5DMF.7.5DMSO(1),(NH2Me2)2[Co4O(BTB)8/3].6... 通过调控DMSO/DMF/H2O混合溶剂中溶剂成分的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合成出3种基于1,3,5-三(4′-羧甲基苯基)苯(H3BTB)和氯化钴的钴簇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NH2Me2)2[Co3O(BTB)2(H2O)].2H2O.4.5DMF.7.5DMSO(1),(NH2Me2)2[Co4O(BTB)8/3].6H2O.13DMSO(2)和(NH2Me2)2[Co6O3(BTB)8/3(H2O)4].5H2O.5DMF.13DMSO(3),它们分别含有三核Co3O簇、四核Co4O簇和六核Co6O3簇。这种六核簇为我们首次发现。研究表明,相对中等的温度105℃和较多DMF的使用有利于三核簇的形成;125℃高温和溶剂DMSO有利于四核簇的构建;与形成1的条件相比,较低的温度95℃和更多水的存在则有利于六核簇的生成。2和3虽然由不同的金属簇构成,但具有相同的框架结构,Schlfli符号为(43)8(48.64.812.104)3。此外,还研究了2和3抽出溶剂后产物的气体吸附性质,它们均具有较高的氢气吸附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溶剂和温度效应 钴-氧簇 吸附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多响应的镧系金属有机骨架的设计、合成和荧光传感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闫睿魁 陈小莉 +4 位作者 蔡苗 任静 崔华莉 杨华 王记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4-848,共15页
基于5-(3,4-二羧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H_(4)dppa)配体,通过水热法设计并合成了2种镧系金属有机骨架(Ln-MOFs):{(dima)[Dy(dppa)(H_(2)O)_(2)]·2.5H_(2)O}n(Dy-MOF)和{(dima)[Eu(dppa)(H_(2)O)_(2)]·1.5H_(2)O}n(Eu-MOF)(dima... 基于5-(3,4-二羧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H_(4)dppa)配体,通过水热法设计并合成了2种镧系金属有机骨架(Ln-MOFs):{(dima)[Dy(dppa)(H_(2)O)_(2)]·2.5H_(2)O}n(Dy-MOF)和{(dima)[Eu(dppa)(H_(2)O)_(2)]·1.5H_(2)O}n(Eu-MOF)(dima=二甲胺阳离子)。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2种Ln-MOFs为异质同构的二维网状结构,相邻的二维网络通过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荧光分析表明Dy-MOF和Eu-MOF在室温下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而且Dy-MOF还具有优异的荧光传感性能,可高效、高灵敏检测多种水中污染物:苯胺(ANI)、硝基苯(NB)、四环素(TC)、嘧霉胺(PTH)以及色氨酸(Trp)。此外还探究了Dy-MOF检测污染物时的荧光淬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5-(3 4-二羧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茂基、烷氧基及氯离子混合配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5
作者 吴忠志 徐正 +1 位作者 吴红英 周昔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2-356,共5页
本文通过二茂基镧系金属氯化物Cp_2LnCl(Cp=C_5H_5;Ln=Dy,Yb)与烷基醇ROH(R=-CH_2CH_2CH_3,-CH_2CH=CH_2)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合成了四个新的含三种不同配位基的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具有... 本文通过二茂基镧系金属氯化物Cp_2LnCl(Cp=C_5H_5;Ln=Dy,Yb)与烷基醇ROH(R=-CH_2CH_2CH_3,-CH_2CH=CH_2)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合成了四个新的含三种不同配位基的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具有三聚体结构,即:[CpLn(OR)Cl]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化物 配位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初红涛 尹杰 +4 位作者 林清 隋秉蓉 谭金铭 苏立强 马文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09-216,共8页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是由配位键将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连接而形成的结构有序的网状配合物,在离子交换、气体分离及存贮、催化、荧光传感及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具有荧光发射特性的MOFs...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是由配位键将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连接而形成的结构有序的网状配合物,在离子交换、气体分离及存贮、催化、荧光传感及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具有荧光发射特性的MOFs与客体分子作用后荧光强度的变化,可实现对目标组分的定量检测,而仅依靠单一配体发光的MOFs,定量方法易受外界条件的干扰,会影响结果准确性。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性质决定了MOFs的荧光特性,是该领域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镧系元素的三价离子(Ln)具有未被完全充满的4f电子层结构,其荧光性能独特,易与氧、氮原子配位,且可与有机配体配位形成具有特殊拓扑结构的高配位配合物。Ln与有机配体形成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Ln-MOFs)材料除了具有结构有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外,同时结合了有机配体和镧系元素二者的荧光特性,作为比率型荧光探针被广泛应用。选择不同的有机配体及镧系元素,可开发出对不同组分产生响应的Ln-MOFs。本文对近年来Ln-MOFs在阴、阳离子以及小分子的荧光检测及温度传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检测结果、检测机理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然后对Ln-MOFs材料作为荧光探针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总结,最后对Ln-MOF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荧光探针 三价离子 发光功能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5-二溴对苯二羧酸配体的镧系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7
作者 罗小玲 邹品田 +4 位作者 王小燕 刘峥 孔翔飞 唐群 王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3-1150,共8页
采用溶剂热法,以2,5-二溴对苯二甲酸(H_(2)L)为配体,分别与六水合硝酸钕、六水合硝酸钆反应合成了_(2)种镧系金属有机骨架(MOFs):{[Nd_(2)(L)_(3)(DMF)_(2)(H_(2)O)_(2)]·_(2)DMF}n(1)和{[Gd_(2)(L)_(3)(DMF)_(2)(H_(2)O)_(2)]... 采用溶剂热法,以2,5-二溴对苯二甲酸(H_(2)L)为配体,分别与六水合硝酸钕、六水合硝酸钆反应合成了_(2)种镧系金属有机骨架(MOFs):{[Nd_(2)(L)_(3)(DMF)_(2)(H_(2)O)_(2)]·_(2)DMF}n(1)和{[Gd_(2)(L)_(3)(DMF)_(2)(H_(2)O)_(2)]·2DMF}n(_(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荧光光谱、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质研究。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是以稀土离子为金属节点,与配体相互连接,形成无限延伸的三维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二溴对苯二甲酸 金属有机骨架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锰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协同作用构建的立体复合阵列超级电容器电极 被引量:1
8
作者 唐艳茹 成宝海 +1 位作者 高莹 李云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7-982,共6页
以硝酸锌、硝酸锰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多步计时电位法和静置法,制备了氧化锌-二氧化锰-金属框架有机化合物(ZnO-MnO2-MOF)复合材料阵列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 以硝酸锌、硝酸锰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多步计时电位法和静置法,制备了氧化锌-二氧化锰-金属框架有机化合物(ZnO-MnO2-MOF)复合材料阵列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和循环充放电法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氧化锌-二氧化锰(ZnO-MnO2)复合材料阵列电极(Csp=121 F/g,j=2.5 A/g)相比,由于二氧化锰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的协同作用,修饰MOF后的ZnO-MnO2-MOF复合材料阵列电极具有较小的内阻,电容器比电容(Csp=146 F/g,j=2.5 A/g)性能提升了20%,具有更好的可逆法拉第反应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超级电容器 电沉积 复合材料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镧系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比率型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建东 张曼 +1 位作者 吴丹 王晓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荧光探针能够快速、可靠的识别目标物,因此备受人们关注。与传统单发射中心型荧光探针相比,比率型荧光探针具有更高的灵敏度、高可靠性及可视化传感等优点。镧系金属-有机框架物(Ln-MOFs)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质,在荧光传感、生物成像等方... 荧光探针能够快速、可靠的识别目标物,因此备受人们关注。与传统单发射中心型荧光探针相比,比率型荧光探针具有更高的灵敏度、高可靠性及可视化传感等优点。镧系金属-有机框架物(Ln-MOFs)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质,在荧光传感、生物成像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合理选择镧系金属离子、有机配体及客体分子可以构筑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Ln-MOFs基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对Ln-MOFs基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构建方法、荧光传感机理及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构筑Ln-MOFs基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金属-有机框架 荧光检测 比率型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n4O(BDC)3材料的制备、结构及电容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明 徐洪峰 +1 位作者 周亚男 郝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55-1958,1982,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技术,在6mol·L^-1KOH溶液中研究了溶剂热法合成的次级结构单元Zn4O(BDC)3的比电容性能及储能机理。结果表明,Zn4O(BDC)3晶体呈立方六面体形貌,颗粒均匀,尺寸为0.5~1μm。Zn4O(BDC)3作为电极材料,在扫速... 采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技术,在6mol·L^-1KOH溶液中研究了溶剂热法合成的次级结构单元Zn4O(BDC)3的比电容性能及储能机理。结果表明,Zn4O(BDC)3晶体呈立方六面体形貌,颗粒均匀,尺寸为0.5~1μm。Zn4O(BDC)3作为电极材料,在扫速为5mV·s^-1时,比电容可达217.39F·g^-1;当扫速增至200mV·s^-1时,比电容值维持在82.58F·g^-1左右,循环伏安曲线仍保持初始的氧化还原峰形状,表明其储能机理遵从赝电容机理,具有较高倍率的充放电性能。Nyquist图在高频区为直径很小的容抗弧,说明该电极材料内阻小,导电性良好;中低频区域为一段较大的不完整容抗弧,说明活性物种锌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传荷电阻大,该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Zn4O(BDC)3 比电容 赝电容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同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结构和荧光传感Fe^(3+)和盐酸环丙沙星
11
作者 柴红梅 闫佳伶 +3 位作者 孙雪花 张钢强 任宜霞 高楼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5-784,共10页
采用溶剂热法,以含氮四羧酸3,5-二(3′,5′-二羧苯)-1H-1,2,4-三唑(H4BDT)为配体,成功合成了4种同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Ln-MOFs):{[La3(BDT)_(2)(HCOO)(H_(2)O)5]·0.5H_(2)O·3DMF}n (1)、{[Ce3(BDT)2(HCOO)(H_(2)O)_(5)]·... 采用溶剂热法,以含氮四羧酸3,5-二(3′,5′-二羧苯)-1H-1,2,4-三唑(H4BDT)为配体,成功合成了4种同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Ln-MOFs):{[La3(BDT)_(2)(HCOO)(H_(2)O)5]·0.5H_(2)O·3DMF}n (1)、{[Ce3(BDT)2(HCOO)(H_(2)O)_(5)]·3DMF}n (2)、{[Pr3(BDT)_(2)(HCOO)(H_(2)O)5]·3DMF}n (3)和{[Nd_(3)(BDT)_(2)(HCOO)(H_(2)O)_(5)]·3DMF}n (4),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傅里叶换红外光谱、N2吸附实验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些Ln-MOFs均为单斜C2/m空间群晶体,是双核为无机建筑单元的三维介孔结构。其中2可选择性荧光检测Fe^(3+)离子和盐酸环丙沙星药物分子,检测限分别为4.59和0.77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荧光传感 Fe^(3+) 盐酸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纳米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玄翠娟 王杰 +1 位作者 朱静 王得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9-164,共16页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有序可控等特点,近年来作为电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储存和转化应用中备受关注。本文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作为前驱体制备电催化剂的独特优点入手,总结了目前该类材料在电催化领域的最...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有序可控等特点,近年来作为电催化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储存和转化应用中备受关注。本文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作为前驱体制备电催化剂的独特优点入手,总结了目前该类材料在电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简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电催化 氧还原反应 析氧反应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成核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小静 赵世成 辛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2-667,共6页
考察了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HPALa)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iPP)成核效应的影响。广角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显示,HPALaβ晶成核剂能诱导iPP从α晶型转变成β晶型;成核iPP中β晶型iPP的含量取决于结晶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等温结晶... 考察了稀土镧系单核金属化合物(HPALa)β晶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iPP)成核效应的影响。广角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显示,HPALaβ晶成核剂能诱导iPP从α晶型转变成β晶型;成核iPP中β晶型iPP的含量取决于结晶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等温结晶过程中的结晶温度,当HPALa添加量(W(HPALa),占iPP的质量分数)为0.20%时适宜的结晶温度为135℃,当W(HPALa)=0.05%时适宜的冷却速率为20~40℃/min。HPALa卢晶成核剂可同时改善iPP的刚性和韧性,当W(HPALa)=0.50%时,成核iPP在室温(25℃)下冷却结晶,与空白iPP相比,常温(23℃)抗冲强度提高了220%,弯曲模量提高了15%,拉伸强度提高了3%;当W(HPALa)增至1.0%时,成核iPP的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单核金属化合物 稀土β晶成核剂 等规聚丙烯 成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检测水体中酰胺类除草剂残留的可视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海英 刘剀 +1 位作者 高立娣 刘维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1-467,共7页
研发水体中酰胺类农药残留简便快捷的检测技术,对评估农药造成的水体污染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共掺杂镧系金属离子(Eu3+和Tb3+)作为配位金属离子,分别利用水热法和微波法制备了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anthanide metal-o... 研发水体中酰胺类农药残留简便快捷的检测技术,对评估农药造成的水体污染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共掺杂镧系金属离子(Eu3+和Tb3+)作为配位金属离子,分别利用水热法和微波法制备了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LnMOF),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所制备的Ln-MOF对水体中残留的5种常见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异丙草胺、丙草胺、敌草胺和异丙甲草胺)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水热法相比,采用微波法制备的Ln-MOF样品呈蓬松的簇状、结晶度好,且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故选择微波法制备Ln-MOF。农药残留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对Tb3+和Eu3+的发光会产生差别性猝灭,并使整体发射光发生变化,进而实现水体中农药的可视化检测。进一步研究发现,荧光强度比值I (Tb3+)/I (Eu3+)与丙草胺浓度在0.1~1 mmoL/L范围时呈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R2=0.998,检测限(LOD)为0.08 mmoL/L。另外,该材料对于用湖水配制的除草剂溶液也具有一定的定性检测能力。本研究结果展现了Ln-MOF用于水体中酰胺类除草剂的定性、定量分析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酰胺类除草剂 荧光传感 可视化检测 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非织造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废水中六价铬的去除 被引量:3
15
作者 禹凡 郑涛 +3 位作者 汤涛 金梦婷 朱海霖 于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9-145,共7页
为解决水体中重金属六价铬(Cr(Ⅵ))的污染问题,利用聚氨酯(PU)对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UiO-66-NH_(2))进行接枝改性,将改性所得PU/UiO-66-NH_(2)负载于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上制备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最后将其用于Cr(... 为解决水体中重金属六价铬(Cr(Ⅵ))的污染问题,利用聚氨酯(PU)对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UiO-66-NH_(2))进行接枝改性,将改性所得PU/UiO-66-NH_(2)负载于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上制备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最后将其用于Cr(Ⅵ)的吸附与可见光催化还原。探讨UiO-66-NH_(2)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析PU/UiO-66-NH_(2)与PP非织造布间的结合牢度,探究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与光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PU改性后的UiO-66-NH_(2)依然保留有原有的拓扑结构,当PU/UiO-66-NH_(2)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的质量分数为20%时,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经超声波水洗后,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没有发生明显的质量损失,表明PU/UiO-66-NH_(2)与PP非织造布有良好的结合牢度;在可见光照下,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兼具吸附和催化作用,可将Cr(Ⅵ)有效还原成Cr(Ⅲ),同时该复合材料经4次重复利用后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废水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非织造布 吸附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应用于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玉雪 许佩瑶 +2 位作者 汪黎东 郭祺 王光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0-812,共3页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新型有机骨架材料,具有高的表面积和孔隙率,而且多孔框架结构丰富、可控性强,在催化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MOFs催化剂具有的结构特点,并根据MOFs材料的催化方式总结...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新型有机骨架材料,具有高的表面积和孔隙率,而且多孔框架结构丰富、可控性强,在催化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MOFs催化剂具有的结构特点,并根据MOFs材料的催化方式总结了其在催化方面的相关应用,探讨了MOFs在实际催化应用中的性能优势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MOFs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催化剂 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Eu^(3+)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荧光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佳欣 王浩 谷庆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0-801,共12页
镧系金属有机骨框架(Lanthanide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Ln-MOFs)是以镧系离子为中心,与配体有机物组合的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不同的镧系离子与相应的有机配体结合,可组成不同性能的Ln-MOFs。在众... 镧系金属有机骨框架(Lanthanide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Ln-MOFs)是以镧系离子为中心,与配体有机物组合的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不同的镧系离子与相应的有机配体结合,可组成不同性能的Ln-MOFs。在众多镧系元素中,Tb^(3+)和Eu^(3+)是良好的发光中心,常被用于组建发光Ln-MOFs。由Tb^(3+)/Eu^(3+)与有机配体形成的Ln-MOFs具有独特的荧光特性、较大Stokes位移以及长发光寿命等优点,在荧光检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综述了基于Tb^(3+)/Eu^(3+)的Ln-MOFs在离子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以及小分子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Ln-MOFs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Tb^(3+)/Eu^(3+) 荧光检测 检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对二硫化碳具有荧光传感性能的Mg-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宫辽阔 宋颖 +3 位作者 申南南 张波 吴兆锋 黄小荥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59-1065,共7页
通过溶剂热合成了一例Mg-MOF化合物[Mg_4(1,4-NDC)_4(DMA)_2(CH_3OH)_2(H_2O)_2]·DMA·CH_3OH(1,1,4-H_2NDC=1,4-萘二酸,DMA=N,N'-二甲基乙酰胺),并对其结构表征及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单晶X射线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结晶于... 通过溶剂热合成了一例Mg-MOF化合物[Mg_4(1,4-NDC)_4(DMA)_2(CH_3OH)_2(H_2O)_2]·DMA·CH_3OH(1,1,4-H_2NDC=1,4-萘二酸,DMA=N,N'-二甲基乙酰胺),并对其结构表征及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单晶X射线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结晶于P21/c空间群,其晶体学数据为a=2.06090(12)nm,b=2.21014(13)nm,c=1.50385(10)nm,β=111.399(3)°,V=6.3776(7)nm^3,Z=4,Dc=1.403 g/cm^3,F(000)=2824,R=0.0596,wR=0.1225(I>2σ(I))。化合物1中,二核的镁作为次级构筑单元通过桥连配体1,4-NDC连接形成沿c轴方向拓展的一维链。一维链间进一步通过配体连接形成3D框架的化合物。荧光性能研究表明,化合物1对CS_2具有灵敏的荧光传感性能,在0.4%的体积分数条件下可引起CS_2荧光的完全淬灭。此外,化合物1的热稳定性也通过热重分析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可稳定到1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荧光传感 二硫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修饰的QCM湿度传感器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倩 徐芬 +2 位作者 孙立贤 焦成丽 张箭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8-140,143,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自行合成的钴金属框架化合物Co2(oda)2(4,4’-bipy)修饰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新型湿度传感器,研究了其制备条件、不同溶剂和不同修饰量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在1.2×10-6~20×10-6范围内与频率... 提出一种基于自行合成的钴金属框架化合物Co2(oda)2(4,4’-bipy)修饰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新型湿度传感器,研究了其制备条件、不同溶剂和不同修饰量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在1.2×10-6~20×10-6范围内与频率变化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03,检测灵敏度可达到87.40 Hz/10-6,检测限为0.16×10-6(信噪比为3∶1)。将此传感器在实际环境中对11%~95%RH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频率对数变化logΔf与%RH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logΔf=1.414 2+0.018 18%RH,R=0.999 65。该湿度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体积小、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为湿度检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传感器 石英晶体微天平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4 4'-联吡啶 一缩二乙醇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对溶剂分子和有机小分子荧光识别与传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志强 黄永清 孙为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59-1969,共11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化合物由于其特定的孔道/孔洞结构以及在气体吸附/存储与分离、化学传感、光学、磁学以及荧光检测等方面的良好性能及潜在应用而成为当前人们关心和研究的热点。本文聚焦MOFs在溶剂分子和有机小分子荧光识别及传感... 金属-有机框架(MOFs)化合物由于其特定的孔道/孔洞结构以及在气体吸附/存储与分离、化学传感、光学、磁学以及荧光检测等方面的良好性能及潜在应用而成为当前人们关心和研究的热点。本文聚焦MOFs在溶剂分子和有机小分子荧光识别及传感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该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荧光识别 荧光传感 溶剂分子 有机小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