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铈基镧系氧化物的制备与晶体结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凡石 陈丹莹 +3 位作者 林有奇 韩东梅 康明亮 Sad Obbade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0,共6页
通过制备和表征镧系元素的氧化物来模拟研究次锕系元素的混合氧化物固溶体的晶体结构。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和程序煅烧,得到了阳离子分布均匀的以CeO_2为本底的混合氧化物Ce_(1-x)Ln_xO_(2-x/2)(其中x∈[0,0.1,0.2,0.3,0.4,0.5,0.6,0.7,0... 通过制备和表征镧系元素的氧化物来模拟研究次锕系元素的混合氧化物固溶体的晶体结构。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和程序煅烧,得到了阳离子分布均匀的以CeO_2为本底的混合氧化物Ce_(1-x)Ln_xO_(2-x/2)(其中x∈[0,0.1,0.2,0.3,0.4,0.5,0.6,0.7,0.8,0.9,1];Ln=Nd、Sm)。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草酸盐前驱体(Ce_(1-x)Ln_x)_2(C_2O_4)_3·10H_2O的结构和特殊官能团,并使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Ce_(1-x)Ln_xO_(2-x/2)系列混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当固体氧化物中镧系元素含量较低时(对于Nd,x≤0.4;对于Sm,x≤0.3),可观察到典型的Fm-3 m萤石结构;当x较高(对于Nd,x≥0.5;对于Sm,x≥0.4)时,可观察到Ia-3立方结构。通过Rietveld方法计算晶格常数,表明其与平均阳离子半径遵从一种二次关系,这种二次关系是逐渐增长的平均阳离子半径和由于氧空位造成的O-O斥力减少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 X射线衍射 RIETVELD精修 固溶体 铈基镧系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量镧系氧化物对WO_3粒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朱喜迎 胡群 +4 位作者 黄美娜 苏文丽 李斌 董丽辉 范闽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97-2004,共8页
为研究高含量镧系氧化物对WO_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结晶法合成,通过一系列表征完成了6种不同镧系元素掺杂的实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掺杂不仅可以调控WO_3的颗粒尺寸,而且增加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其... 为研究高含量镧系氧化物对WO_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结晶法合成,通过一系列表征完成了6种不同镧系元素掺杂的实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掺杂不仅可以调控WO_3的颗粒尺寸,而且增加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其中,镧和钐掺杂的样品催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3 光催化活性 结晶法 镧系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氧化偶联Ti-La-Li系氧化物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3
作者 赵震 远松月 于作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36,共5页
考察了用不同来源Li(LiNO3和LiSO4)制备的催化剂催化的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的特点,探讨了以LiNO3为锂源制备的催化剂的高温反应失活机理。XRD、IR、XPS和BET等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以LiNO3... 考察了用不同来源Li(LiNO3和LiSO4)制备的催化剂催化的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的特点,探讨了以LiNO3为锂源制备的催化剂的高温反应失活机理。XRD、IR、XPS和BET等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以LiNO3为锂源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反应活性高、空速大的特点,而以Li2SO4为锂源制备的催化剂具有C2选择性高、活性低、空速小等特点。由LiNO3制得的催化剂的失活原因是:在较高的反应温度下由于表面Li的流失,使体相晶格中的Li向表相扩散进而导致含Li活性相LaTi1-yLiyO3-λ的分解(或部分分解),从而减少了体相和表相中氧空位的数量,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设计了NH:(SO4)2浸渍法来固定表面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氧化偶联反应 催化剂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97)Yb_(0.02)Tm_(0.01))F_(3)纳米晶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4
作者 滕雨含 龚长帅 +3 位作者 王彬 王渤文 胡志鹏 王雪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17-321,共5页
以硫酸盐型稀土层状化合物[(La_(0.97)Yb_(0.02)Tm_(0.01))_(2)(OH)_(4)SO_(4)·2H_(2)O]为模板,通过牺牲模板法水热合成(La_(0.97)Yb_(0.02)Tm_(0.01))F_(3)纳米晶,合成过程不需添加任何有机物同时不需后续煅烧过程。反应模板和所... 以硫酸盐型稀土层状化合物[(La_(0.97)Yb_(0.02)Tm_(0.01))_(2)(OH)_(4)SO_(4)·2H_(2)O]为模板,通过牺牲模板法水热合成(La_(0.97)Yb_(0.02)Tm_(0.01))F_(3)纳米晶,合成过程不需添加任何有机物同时不需后续煅烧过程。反应模板和所制备的(La_(0.97)Yb_(0.02)Tm_(0.01))F_(3)纳米晶的晶体形貌、晶体结构以及上转换荧光性能分别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测试分析得出。结果表明,在F^(-)与(La_(0.97)Yb_(0.02)Tm_(0.01))^(3+)摩尔比为5、水热温度为180℃、水热反应24h条件下,合成了六方结构的(La_(0.97)Yb_(0.02)Tm_(0.01))F_(3)上转换纳米晶。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模板结晶为超薄纳米板片,长度约490nm,厚度为40nm,(La_(0.97)Yb_(0.02)Tm_(0.01))F_(3)的平均粒径分布在30~65nm,厚度大约为10nm。当发射激光波长为978nm时,(La_(0.97)Yb_(0.02)Tm_(0.01))F_(3)纳米晶体在804nm(^(3)H_(4)→^(3)H_(6)跃迁)处显示近乎纯净的上转换发光,位于487nm附近的蓝光发射近乎完全淬灭。通过计算发光强度与泵浦功率的关系得出制备的纳米晶体的上转换发射过程为三光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硫酸氧化物 牺牲模板法 (La_(0.97)Yb_(0.02)Tm_(0.01))F_(3) 上转换 三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