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镜子说谱系的图像意识内涵 被引量:3
1
作者 肖伟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立场出发,采用黑格尔的表象理论对"镜子说"的图像意识内涵进行探究,可以甄别出在共有的"镜子"譬喻之下的"模仿说""再现说",现实主义标举的"典型"理论和&qu... 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立场出发,采用黑格尔的表象理论对"镜子说"的图像意识内涵进行探究,可以甄别出在共有的"镜子"譬喻之下的"模仿说""再现说",现实主义标举的"典型"理论和"反映说",自然主义追求的"屏幕理论"和象征神话模式,以及法国新小说的"纯物主义"理论等之间的精微差别。这种新颖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不仅深化了对"镜子说"现实主义美学谱系内涵的理解,同时也初步提供了从视觉文化角度对经典文艺学命题进行别样阐发的范例与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子说 表象理论 逻辑性 图像意识 视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镜子说辩正 被引量:2
2
作者 陆扬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40-42,46,共4页
达·芬奇镜子说辩正陆扬(华中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70)关键词达·芬奇镜子说自然第二自然小宇宙神性达·芬奇生前为写作《画论》、《力学》、《解剖学》三部未竟之著断断续续记下的大量笔记,死后为弟子继承。... 达·芬奇镜子说辩正陆扬(华中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70)关键词达·芬奇镜子说自然第二自然小宇宙神性达·芬奇生前为写作《画论》、《力学》、《解剖学》三部未竟之著断断续续记下的大量笔记,死后为弟子继承。30年后,芬奇的弟子始从老师的手稿中编纂画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 镜子说 自然 第二自然 小宇宙 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镜子” 被引量:1
3
作者 蔡田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4-25,共2页
把文学比喻为镜子或用“镜子”来说明一种文学主张的专利权属于谁,已不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人人皆知了。在西方,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公元前106—43)论喜剧,有一句话用“镜子”打比方,成为名言:“喜剧应该是人生的镜子,风格的榜样,真... 把文学比喻为镜子或用“镜子”来说明一种文学主张的专利权属于谁,已不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人人皆知了。在西方,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公元前106—43)论喜剧,有一句话用“镜子”打比方,成为名言:“喜剧应该是人生的镜子,风格的榜样,真理的造象。”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里引用了这句话;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引西塞罗这句话,说演戏的宗旨是:使自然照一下镜子,使德行自睹面目、轻狂瞧见本相,使当时的世道人情看清自己的形态和印象。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鼻祖斐尔丁也有“镜子说”,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喻 西塞罗 文学主张 体格声调 胡应麟 喜剧 文学比喻 兴象风神 镜子说 《堂·吉诃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旁观者眼光与透视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肖伟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130,共6页
以近代"镜子说"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美学谱系是一种以求真意志为旨归的图像意识行为,旁观者眼光是这种图像意识行为看取世界的主要方式,其背后的知识理念是旁观者知识观;而这种图像意识行为最典型的视觉模式是透视法,从知识社会... 以近代"镜子说"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美学谱系是一种以求真意志为旨归的图像意识行为,旁观者眼光是这种图像意识行为看取世界的主要方式,其背后的知识理念是旁观者知识观;而这种图像意识行为最典型的视觉模式是透视法,从知识社会学与现象学双重视野来审视透视法,可以洞悉这种占据西方近代主导地位的视觉模式隐藏的"真实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子说”谱系 求真意志 旁观者 透视法 真实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电影《黑暗面》多重镜像中的叙事
5
作者 郎姗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3-45,共3页
《黑暗面》是惊悚悬疑电影中的经典之作,该部影片采用"我看"和"她观"的两种不同角度反映出人性的丑恶,通过镜中人的不断变换,完成了对整个故事的叙述,多元化的叙事风格使得该部影片更具备探讨性与研究性。影片采用镜子工具展开了故... 《黑暗面》是惊悚悬疑电影中的经典之作,该部影片采用"我看"和"她观"的两种不同角度反映出人性的丑恶,通过镜中人的不断变换,完成了对整个故事的叙述,多元化的叙事风格使得该部影片更具备探讨性与研究性。影片采用镜子工具展开了故事剧情,揭露人性的自私与丑恶,创新的影视题材使得情节与内容显得更加丰富。从电影人物的"我看"和"她观"中凸显出人性最真实的一面,而作为"她观"的观众也能够从影片中体会到"我"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中人 贝伦 叙事风格 里安 镜子说 潜在意识 利己性 独自一人 洗手盆 影片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幻觉”与“有意识的自我欺骗”——《电影艺术的成立》所见西方美学术语及美学观念探源
6
作者 杨永良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2期79-82,共4页
日本左翼文艺评论家岩畸昶在其《电影艺术的成立》一文中批判了当时一些否定电影艺术性的错误观点,促进了日本左翼文化运动电影理论的发展,德国美学家朗格(Konrad Lange)关于艺术必须借助“幻觉”,必须是欣赏者“有意识的自我欺骗... 日本左翼文艺评论家岩畸昶在其《电影艺术的成立》一文中批判了当时一些否定电影艺术性的错误观点,促进了日本左翼文化运动电影理论的发展,德国美学家朗格(Konrad Lange)关于艺术必须借助“幻觉”,必须是欣赏者“有意识的自我欺骗”的观点便是岩石畸昶批判的西方美学观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的成立》 美学术语 美学观念 西方国家 幻觉 意识 自我欺骗 游戏 自然 摹仿 歌德 镜子说 艺术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理论中“模仿论”的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健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81-84,共4页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理论中“模仿论”的特征张健伟“模仿论”作为西方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模仿论”进行了多方位的理论探讨,使“模仿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宽泛的发...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理论中“模仿论”的特征张健伟“模仿论”作为西方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模仿论”进行了多方位的理论探讨,使“模仿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宽泛的发展,具有了丰富的理论指向。本文将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时期 模仿论 绘画理论 达·芬奇 模仿自然 镜子说 艺术家 绘画艺术 绘画作品 透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