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氧化铝粒子对化学镀镍-磷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加强 刘磊 +3 位作者 沈彬 朱建华 胡文彬 丁文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8,共5页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增强镍磷合金复合镀层,并对所得表面纳米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镜显微分析(TEM)、扫描电镜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成分分析(EADX)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增强镍磷合金复合镀层,并对所得表面纳米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镜显微分析(TEM)、扫描电镜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成分分析(EADX)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含量较高且分布均匀;所得镀层是中磷非晶态。纳米粒子使得复合镀层晶化温度降低,显微硬度值比镍磷合金镀层明显提高。在一定条件下热处理,复合镀层晶化,硬度值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纳米氧化铝粒子 晶化 显微硬度 化学镀 -磷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氧化铝复合镀层的电沉积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马红雷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0,共6页
本文以铜板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镍-氧化铝复合镀层,并分别对复合镀层的形貌、厚度、孔隙率、结合力、硬度、耐磨性及耐蚀性等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十二烷基硫酸钠、曲拉通X-100、溴棕三甲基铵三类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浓度对镀镍氧... 本文以铜板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镍-氧化铝复合镀层,并分别对复合镀层的形貌、厚度、孔隙率、结合力、硬度、耐磨性及耐蚀性等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十二烷基硫酸钠、曲拉通X-100、溴棕三甲基铵三类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浓度对镀镍氧化铝复合镀层粒径的影响,以及Al2O3粉体包覆镍前后对复合镀液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表面颗粒 -氧化铝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铝-氧化铝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园园 胡国新 李艳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25,51,共5页
以NaC l为造孔剂制作铜-铝-氧化铝复合多孔材料,制备过程不需要用真空或复杂的装置,是一种既廉价又高效的方法。对烧结后的样品进行SEM、XRD分析,同时,对添加造孔剂与未加造孔剂的样品的孔隙率、抗压强度以及硬度进行了计算和测试。结... 以NaC l为造孔剂制作铜-铝-氧化铝复合多孔材料,制备过程不需要用真空或复杂的装置,是一种既廉价又高效的方法。对烧结后的样品进行SEM、XRD分析,同时,对添加造孔剂与未加造孔剂的样品的孔隙率、抗压强度以及硬度进行了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成分配比会影响复合材料的物相、孔隙率及力学性能。将造孔剂去除前、后的样品相比,两者孔隙率相差10%左右,力学性能相差很大,抗压强度从2.63 MPa变化到17.6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多孔材料 --氧化铝 烧结 毛细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铈改性的铜锌催化剂上顺酐气相加氢制γ-丁内酯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长林 金珊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6-870,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eO2含量的铜锌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N2O脉冲吸附、氢气脉冲吸附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物化性质。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了催化剂对顺酐气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eO2含量的铜锌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N2O脉冲吸附、氢气脉冲吸附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物化性质。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了催化剂对顺酐气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引入CeO2可调变铜锌催化剂的晶粒大小、还原性能、Cu0比表面积、氢气吸附性能。当CeO2质量分数小于3%时,催化剂的Cu晶粒随Ce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催化剂的Cu0比表面积和氢气吸附性能随Ce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CeO2质量分数大于3%时,催化剂的Cu0比表面积和氢气吸附性能随Ce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CeO2质量分数在3%~5%的催化剂催化顺酐气相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氧化 顺酐 加氢 Γ-丁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氧化镍/铜-氧化亚铜复合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测定过氧化氢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阿喜 金根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66-1470,共5页
在含镍离子和铜离子的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电化学沉积一层镍-氧化镍及铜-氧化亚铜纳米粒子(Ni/NiO、Cu/Cu2O),在-0.3 V电位条件下,该传感器能催化还原H2O2。用安培法测定H2O2的响应电流与浓度在2.5×10-6-2.8... 在含镍离子和铜离子的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电化学沉积一层镍-氧化镍及铜-氧化亚铜纳米粒子(Ni/NiO、Cu/Cu2O),在-0.3 V电位条件下,该传感器能催化还原H2O2。用安培法测定H2O2的响应电流与浓度在2.5×10-6-2.8×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H2O2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该传感器制作简单,在实际试样的回收率测定中,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 循环伏安法 安培法 电化学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镧对碳钢表面化学镀镍-锌-磷合金的影响
6
作者 刘停 蒋柏泉 +1 位作者 邹友琴 刘贤相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0,19,共5页
采用在基础镀液中添加La2O3的方法改善化学镀镍-锌-磷合金的工艺性能。考察了La2O3对沉积速率和镀层表面形貌、耐蚀时间和晶体结构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性能均随着La2O3浓度的增加呈先改善而后削弱的趋势,最适宜的La2O3质量浓度... 采用在基础镀液中添加La2O3的方法改善化学镀镍-锌-磷合金的工艺性能。考察了La2O3对沉积速率和镀层表面形貌、耐蚀时间和晶体结构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性能均随着La2O3浓度的增加呈先改善而后削弱的趋势,最适宜的La2O3质量浓度确定为10 mg/L。在最适宜La2O3质量浓度下,与基础镀液比较,沉积速率从3.70 mg/(cm2·h)提高至4.28 mg/(cm2·h),耐蚀时间t从240 h延长至300 h,扫描电镜下可见镀层由粗糙、灰暗、不均匀和有缺陷变为平整、光亮、均匀和致密,X-射线衍射仪显示镀层非晶相程度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氧化 --磷合金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锌-镍合金镀液中氢氧化钠的分析方法
7
作者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2-43,共2页
改进了碱性锌-镍合金镀液中氢氧化钠的分析方法。用麝香草酚酞代替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氢氧化钠,可以消除镀液中三乙醇胺等络合剂对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本法相对平均偏差为0.24%。方法简单而准确,优于传统方法。
关键词 -合金 镀液 氧化 麝香草酚酞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水蓉 刘开宇 +2 位作者 易小艺 何方 谢清亮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607-613,共7页
以Co(NO3)2·6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为模板剂和碳锌的原料来源,制备了前驱体,随后通过高温煅烧法合成了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等手... 以Co(NO3)2·6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为模板剂和碳锌的原料来源,制备了前驱体,随后通过高温煅烧法合成了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研究,发现钴-镍-锌氧化物/碳复合物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55 m2/g。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A/g的电流密度下,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的比容量为804 F/g,远高于钴-镍氧化物的比容量(180 F/g),且10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保持94.4%;在高电流密度10A/g下,比容量保持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 MOF-5 模板法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淌度质谱结合荧光光谱法研究5-氟尿苷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互作用
9
作者 赵兵 庄小禹 +3 位作者 刘舒 郑重 刘志强 宋凤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41-1346,共6页
分别利用离子淌度质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5-氟尿苷(5-Furd)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相互作用.离子淌度质谱研究结果表明,5-Furd能够稳定SOD1构型,减缓其碰撞诱导去折叠;外源荧光光谱方法进一步证明5-Furd可以抑制SOD1的聚集.利... 分别利用离子淌度质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5-氟尿苷(5-Furd)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相互作用.离子淌度质谱研究结果表明,5-Furd能够稳定SOD1构型,减缓其碰撞诱导去折叠;外源荧光光谱方法进一步证明5-Furd可以抑制SOD1的聚集.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5-Furd与SOD1的相互作用,阐明了二者的作用机制、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并根据热力学函数推断二者的作用力类型为典型的疏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电离-离子淌度质谱 荧光光谱 氧化物歧化酶 5-氟尿苷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纳米线/管阵列的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于美 刘建华 +1 位作者 李松梅 韦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63-1367,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在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直径约为15、30、50、60nm的有序氧化锌纳米线/管阵列.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氧化锌纳米线/管的形貌、结构以及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纳米线的形貌依赖于氧化铝模... 用溶胶-凝胶法在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直径约为15、30、50、60nm的有序氧化锌纳米线/管阵列.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氧化锌纳米线/管的形貌、结构以及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纳米线的形貌依赖于氧化铝模板中孔洞的形貌,纳米线的长度受控于氧化铝模板的厚度,外径与氧化铝模板的孔径相等.通过控制溶胶的浓度以及氧化铝模板在溶胶中的浸泡时间可以制备出纳米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模板 溶胶-凝胶 氧化纳米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镍合金镀液中锌、镍、氢氧化钠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凡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5期45-47,共3页
锌的测定方法,用抗坏血酸还原三价铁离子,再加入氰化物掩蔽Fe2+、Zn2+、N i2+、Cu2+等,而锌氰配位化合物不稳定,加甲醛即被解蔽,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N aOH的测定,用中和滴定法完成。镍是用比色分析法,在碱性溶液中,当有氧化剂... 锌的测定方法,用抗坏血酸还原三价铁离子,再加入氰化物掩蔽Fe2+、Zn2+、N i2+、Cu2+等,而锌氰配位化合物不稳定,加甲醛即被解蔽,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N aOH的测定,用中和滴定法完成。镍是用比色分析法,在碱性溶液中,当有氧化剂存在时,利用镍与丁二酮肟不产生沉淀而形成酒红色化合物的特性,以吸光光度法测定镍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镀液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吡啶RP-HPLC法测定锌、铜、钴和镍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东方 杨浩 +1 位作者 赵茜 王宏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1,共3页
A new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zinc,copper,cobalt and nickel based on their colour chelates with 6,6″-dimethyl-4′-phenyl-2,2′:6′,2″-terpyridine(TPY) by ion pair high perform... A new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zinc,copper,cobalt and nickel based on their colour chelates with 6,6″-dimethyl-4′-phenyl-2,2′:6′,2″-terpyridine(TPY) by ion pair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a reversed phase mode.The suitable conditions are the methanol-water(80:20,V/V) containing 10mmol/L NaH2PO4-H3PO4 buffer solution(pH=5.0) and 3.0mmol/L sodium dodecyl sulfonate as mobile phase,on a Symmetry C18 column(3.9mmID×150mm),the flow rate of the mobile phase is 1.0mL/min.Spectrophotometric detection was made at 340nm.The detective limits are 0.05,0.10,2.00 and 0.50ng/mL respectively.The method has good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It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zinc,copper,cobalt and nickel in human hair and tobacco and the result is satis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6 6''-二甲基-4’-苯基-2 2':6’ 2''-三联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α-氧化铝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13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24,共1页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片状α-氧化铝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包含了氧化铝和氧化锌的片状α-氧化铝晶体具体方法为:1)将含有水溶性溶剂的铝前躯体溶液和锌前躯体溶液水解得到凝胶混合物,
关键词 Α-氧化铝 制备方法 晶体 片状 前躯体 氧化 混合物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亚胺混配镍(Ⅱ),铜(Ⅱ),锌(Ⅱ)配合物的电子光谱与感光氧化特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潘庆才 彭正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9-252,共4页
报道了新近合成的马来腈二硫纶·5-硝基-邻菲咯啉混配镍(Ⅱ)、铜(Ⅱ)、锌(Ⅱ)配合物MLL’(L=mnt^(2-),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离子,L’-5-NO_2-Phen,5-硝基-1,10-邻菲咯啉)在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乙二醇二甲醚(DM... 报道了新近合成的马来腈二硫纶·5-硝基-邻菲咯啉混配镍(Ⅱ)、铜(Ⅱ)、锌(Ⅱ)配合物MLL’(L=mnt^(2-),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离子,L’-5-NO_2-Phen,5-硝基-1,10-邻菲咯啉)在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乙二醇二甲醚(DME),乙醇(C_2H_5OH),四氢呋喃(THF),乙腈(CH_3CN)和二氯甲烷(CH_2Cl_2)中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了电子光谱吸收带在相关分子轨道能级图中的对应跃迁关系,讨论了标题配合物有价值的配体间荷移跃迁(LL’CT)吸收带的本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它们在DMSO中的感光氧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亚胺 混配金属配合物 (Ⅱ) (Ⅱ) (Ⅱ) 电子光谱 感光氧化特性 5-硝基-邻菲咯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陆内红层盆地中盆地流体类型、砂砾岩型铜铅锌-铀矿床的大规模褪色化围岩蚀变与金属成矿 被引量:26
15
作者 方维萱 贾润幸 王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85-619,共35页
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北部地区中—新生代陆内红层盆地中,具有铜铅锌-铀-煤-石油天然气同盆共存富集规律。采用地球化学岩相学和构造岩相学研究方法,对盆地流体类型、褪色化围岩蚀变机制和金属富集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本区盆地流体可划... 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北部地区中—新生代陆内红层盆地中,具有铜铅锌-铀-煤-石油天然气同盆共存富集规律。采用地球化学岩相学和构造岩相学研究方法,对盆地流体类型、褪色化围岩蚀变机制和金属富集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本区盆地流体可划分为天然气型、油气型、卤水型、热水沉积型、富烃类还原型、富CO2非烃类流体型、构造流体型、岩浆热液型和层间水-承压水型等9种。其热水沉积型、高盐度卤水型、富Fe-Mn-CO_2流体型、岩浆热液型和富烃类还原型等5种成矿流体在盆地后期变形过程与碎裂岩化相之间,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相-岩性物性多重耦合作用和大规模水岩耦合反应。在地球化学岩相学机制上,大规模低温围岩蚀变机制为强烈的成矿流体蚀变作用,地球化学岩相学标志为"一黑(沥青化蚀变相)二白(碳酸盐化蚀变相)三褪色(褪色化-绿泥石化蚀变相)"。沥青化蚀变相可划分为黑色强沥青化蚀变带、灰黑色中沥青化蚀变带和灰色弱沥青化-褪色化蚀变带。碳酸盐化蚀变相可划分为强碳酸盐化蚀变带、中碳酸盐化蚀变带和弱碳酸盐化蚀变带。这些围岩蚀变作用将大量Fe^(3+)还原为Fe^(2+),使紫红色铁质碎屑岩类发生了大规模的褪色化-变色化蚀变作用,而且形成了砂砾岩型-砂岩型铜铅锌-铀矿床。在上述多重耦合机制过程中,含烃盐水-液烃-气烃-气相CO_2、含烃盐水-气烃-液烃-气液烃-轻质油-沥青等多相态流体不混溶作用导致矿质沉淀富集。气相CO_2逃逸与热水解作用导致带状碳酸盐化蚀变带形成和矿质沉淀富集。富烃类还原型成矿流体和Ca-Mg-Fe-Mn-CO_3酸性还原型成矿流体、以赤铁矿-铁辉铜矿为标志的地球化学氧化-还原相作用界面导致矿质沉淀。强酸性氧化相Ca-Sr-Ba-SO_4型热水沉积作用形成了含铅锌石膏天青石岩等,为砂砾岩型铜铅锌-铀矿床矿质大规模沉淀富集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流体 地球化学岩相学机制 褪色化 沥青化 碳酸盐化 氧化-还原相作用界面 -铀矿床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Pd-Cu/γ-Al_2O_3低温CO氧化催化剂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世华 李保庆 +3 位作者 张守民 黄唯平 邱晓航 郑修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11-814,共4页
Nano-particle Pd/?-Al2O3 monometallic and Pd-Cu/?-Al2O3 bimetall ic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solvated metal atom impregnation (SMAI) method. Th e results of XRD measurement indicated that Pd- Cu alloy was formed in ... Nano-particle Pd/?-Al2O3 monometallic and Pd-Cu/?-Al2O3 bimetall ic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solvated metal atom impregnation (SMAI) method. Th e results of XRD measurement indicated that Pd- Cu alloy was formed in the bim etallic catalysts and the crystalline particle size of the alloy increased as Cu contents increased with average diameters < 6.0nm for all the samples. XPS and Auger spectra showed that Pd was in zero- valent state, Cu existed mainly in z ero- valent state and partially in monovalent state Cu+. The Pd/?-Al2O3 and Pd-Cu/?-Al2O3 catalysts exhibited higher activity for CO oxid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The activity of Pd-Cu/?-Al2O3 bimetallic catalyst was hig her than that of Pd/?-Al2O3 monometallic catalyst. The Pd-Cu/?-Al2O3 c atalyst with Pd/Cu atomic ratio of 1∶1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法 制备 Pd-Cu/γ-Al2O3 CO 氧化 催化剂 溶剂化 金属原子 -催化剂 氧化 氧化铝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Cu(Ⅱ)、Ni(Ⅱ)与N-氧化-2,6-二甲酰吡啶Schiff碱大环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阎世平 程鹏 +4 位作者 夏庆 许宏山 姜宗慧 廖代正 王耕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4-166,共3页
Robson和Okaw等用2,6-二甲酰-4-取代的酚和合适的多胺缩合成了一系列的大环双核配体及其双核配合物(a),并对双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光谱和磁性进行了研究。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N-氧化-2,6-二甲酰吡啶和多胺缩合生成大环配体及... Robson和Okaw等用2,6-二甲酰-4-取代的酚和合适的多胺缩合成了一系列的大环双核配体及其双核配合物(a),并对双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光谱和磁性进行了研究。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N-氧化-2,6-二甲酰吡啶和多胺缩合生成大环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报道。为研究大环双核体系中不同桥连原子对金属间磁相互作用的影响,我们首次以N-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 (Ⅱ) N-氧化-2 6-二甲酰吡啶 双核配合物 大环配合物 磁性 结构 西佛碱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茹 岳俊杰 +3 位作者 刘晓红 尹宇新 刘小兰 缪方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分别以三 (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TB)和二 (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3)为配体 ,合成了四种Cu ,Zn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模拟化合物 [Cu(NTB) (ClO4) 2 ·CH3OH·3H2 O ,Cu(NO3) 2 ·NTB·2CH3OH·3H2 O ,Cu(... 分别以三 (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TB)和二 (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3)为配体 ,合成了四种Cu ,Zn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模拟化合物 [Cu(NTB) (ClO4) 2 ·CH3OH·3H2 O ,Cu(NO3) 2 ·NTB·2CH3OH·3H2 O ,Cu(NO3) 2 ·N3·4CH3OH ,Cu(ClO4) 2 ·N3·6CH3OH·6H2 O],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紫外谱图表征 ,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了活性 .活性数据值表明 ,配合物具有抑制O2 .-的活性 .其中Cu(ClO4) 2 ·N3·6CH3OH·6H2 O的活性高于其它配合物 ,IC5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 合成 活性 氧化物歧化酶 模拟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锌铁氧体/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爱香 熊惟浩 +1 位作者 钱海霞 曾爱香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68-71,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粉末,采用TG-DTA、XRD、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结构和形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其在2-18GHz频带上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反应生成镍锌铁氧体和非晶态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颗...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粉末,采用TG-DTA、XRD、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结构和形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其在2-18GHz频带上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反应生成镍锌铁氧体和非晶态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颗粒形貌为球形链状;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材料中铁氧体的摩尔百分含量为20%,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磁损耗值较大,吸波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氧化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Ni0.5Zn0.5Fe2O4/SiO2 磁损耗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锌-镍合金镀液及镀层中锌、镍的测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侯燕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酸性锌-镍合金镀液中锌、镍的测定方法报道很多,而碱性镀液中锌、镍的测定报道很少。采用过硫酸铵作氧化剂,在碱性介质中,镍与丁二酮肟生成红色络合物借此比色,求出镍含量;用EDTA滴定法确定锌、镍总量,然后减去镍量从中得到锌含量。此... 酸性锌-镍合金镀液中锌、镍的测定方法报道很多,而碱性镀液中锌、镍的测定报道很少。采用过硫酸铵作氧化剂,在碱性介质中,镍与丁二酮肟生成红色络合物借此比色,求出镍含量;用EDTA滴定法确定锌、镍总量,然后减去镍量从中得到锌含量。此方法也可用于镀层中的锌及镍测定。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快速,能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碱性镀液 镀层 过硫酸铵 含量 氧化 EDTA滴定法 酸性 丁二酮肟 碱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