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磷-锌盐纳米复合化学镀层抗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美华 李峰 +2 位作者 李小华 潘涛 忻新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研究了硅钢片上镍 -磷与纳米微粒磷酸锌、锡酸锌、硅酸锌的复合化学镀 ,讨论了纳米微粒用量对镀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外貌 ;称重法测定厚度 ;通过加速腐蚀实验、高温氧化实验、抗粘性实验等多种方法测定其耐... 研究了硅钢片上镍 -磷与纳米微粒磷酸锌、锡酸锌、硅酸锌的复合化学镀 ,讨论了纳米微粒用量对镀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外貌 ;称重法测定厚度 ;通过加速腐蚀实验、高温氧化实验、抗粘性实验等多种方法测定其耐腐蚀性能 .结果表明 :在最佳施镀条件下纳米微粒用量在 0 .5g/L时可得光亮、致密、耐腐蚀性不仅优于硅钢片 ,甚至优于相近厚度的镍 -磷化学镀层的纳米复合材料镀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化学镀 --纳米微粒锌盐 耐腐蚀性能 镀层 金属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和γ-Al_2O_3颗粒增强镍-磷复合镀层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5
2
作者 冷楠 赵福国 +2 位作者 黄昊 王登科 董星龙(指导)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6-60,共5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了纳米α-Al2O3和γ-Al2O3颗粒增强的镍-磷复合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对复合镀层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还对比了复合镀层与镍-磷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了纳米α-Al2O3和γ-Al2O3颗粒增强的镍-磷复合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对复合镀层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还对比了复合镀层与镍-磷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结果表明:与镍-磷镀层相比,纳米Al2O3颗粒的加入没有改变镀层的晶体结构,但使镀层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纳米α-Al2O3颗粒的加入提高了镀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而纳米γ-Al2O3颗粒的加入反而使镀层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镀层 纳米Al2O3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表面纳米复合化学镀层镍-磷-硅酸锌的XPS和AES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小华 马美华 +2 位作者 陈昌云 郑和根 忻新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4,47,共5页
对Q235碳钢片和D310硅钢片表面镍 磷 硅酸锌纳米复合化学镀层,用SEM观察外貌;称重法测定厚度;10%NaCl、1%H2S加速腐蚀试验、10%CuSO4溶液点滴试验循环伏安(CV)、抗粘性及抗高温氧化试验等测定其性能。用X 射线光电子谱(XPS)及俄歇电子能... 对Q235碳钢片和D310硅钢片表面镍 磷 硅酸锌纳米复合化学镀层,用SEM观察外貌;称重法测定厚度;10%NaCl、1%H2S加速腐蚀试验、10%CuSO4溶液点滴试验循环伏安(CV)、抗粘性及抗高温氧化试验等测定其性能。用X 射线光电子谱(XPS)及俄歇电子能谱(AES)测定其价态及组成。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镍 磷镀层和其它微米复合化学镀层、表面的镀层Q235碳钢片优于D310硅钢片表面的镀层,镀层的原子百分组成为:D235碳钢片:Ni79 00,P10 06,Zn2 01,Si1 88,O5 87,C1 18;D310硅钢片:Ni80 50,P10 67,Zn1 70,Si1 52,O4 83,C0 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化学镀 --硅酸锌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亲水/超疏水镍-纳米三氧化钨复合镀层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毕向阳 明平美 +1 位作者 申继文 赵西梅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133,共9页
硬度高、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的金属基自清洁表面的制备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镍为金属基体,纳米三氧化钨(WO_3)作为功能性材料,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在金属基底上制备出超亲水或超疏水可选择的镍-纳米三氧化钨自清洁镀层。使用SEM、S... 硬度高、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的金属基自清洁表面的制备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镍为金属基体,纳米三氧化钨(WO_3)作为功能性材料,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在金属基底上制备出超亲水或超疏水可选择的镍-纳米三氧化钨自清洁镀层。使用SEM、S-neox三维光学轮廓仪、EDS、接触角测量仪等测量其表面形貌特征、力学性能、表面润湿性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WO_3质量分数为17%时的镍-纳米三氧化钨复合镀层表面呈现典型的微纳米分级结构特征和超亲水润湿特性,并具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能力;经氟化处理,复合镀层由超亲水转变为超疏水,接触角高达156.5°;经电化学刻蚀-氟化处理,复合镀层的疏水能力更强,光催化性更好;制备的复合镀层具备超亲水或超疏水特性,具有硬度高、与金属基体结合力大、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等更加优异的自清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超亲水 超疏水 -纳米氧化复合镀层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纳米MoS_2镍-磷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与微观形貌
5
作者 王利 吴玉程 +2 位作者 胡献国 孙晓军 万久聪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68,共3页
运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制备出添加纳米MoS_2的镍-磷复合镀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镀液中分散剂种类、MoS_2添加数量以及镀前试样表面粗糙度对复合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以很好地在镀液中分散纳米MoS_2,镀液中添... 运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制备出添加纳米MoS_2的镍-磷复合镀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镀液中分散剂种类、MoS_2添加数量以及镀前试样表面粗糙度对复合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以很好地在镀液中分散纳米MoS_2,镀液中添加纳米MoS_2颗粒的最佳值是2.0 g/L;镀前试样表面粗糙度值过低不利于提高复合镀层中纳米MoS_2的复合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oS2 化学镀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纳米SiC-PTFE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与晶化动力学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兆钧 谢华 李晖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3,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等分析了化学镀镍-磷-纳米SiC-PTFE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物相结构,并研究了镀层的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纳米SiC、PTFE颗粒均匀地分布于复合镀层中,且SiC颗粒在镀层中发生部分团聚;随热处理温度升...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等分析了化学镀镍-磷-纳米SiC-PTFE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物相结构,并研究了镀层的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纳米SiC、PTFE颗粒均匀地分布于复合镀层中,且SiC颗粒在镀层中发生部分团聚;随热处理温度升高,镀层由镀态下的非晶态出现晶化,并逐渐析出镍、Ni3P以及Ni3Si等晶相;与镍-磷镀层相比,这种含两种颗粒的复合镀层表现出较低的晶化起始温度与较长的晶化时间,且其晶化激活能为268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 纳米SIC PTFE -镀层 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粒子对化学镀镍-磷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加强 刘磊 +3 位作者 沈彬 朱建华 胡文彬 丁文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8,共5页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增强镍磷合金复合镀层,并对所得表面纳米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镜显微分析(TEM)、扫描电镜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成分分析(EADX)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增强镍磷合金复合镀层,并对所得表面纳米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镜显微分析(TEM)、扫描电镜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成分分析(EADX)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含量较高且分布均匀;所得镀层是中磷非晶态。纳米粒子使得复合镀层晶化温度降低,显微硬度值比镍磷合金镀层明显提高。在一定条件下热处理,复合镀层晶化,硬度值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 纳米氧化铝粒子 晶化 显微硬度 化学镀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法制备镍-纳米碳复合镀层及其工艺 被引量:2
8
作者 桑付明 成旦红 +2 位作者 曹铁华 袁蓉 徐伟一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6-301,共6页
该文讨论了镍 纳米碳复合共沉积中纳米碳含量、温度、电流密度、表面活性剂、搅拌等因素对纳米碳微粒共沉积量的影响.总结了镍 纳米碳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并对镍 纳米碳的共沉积机理作了探讨.
关键词 -纳米 共沉积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增强镍-磷-钨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峥 范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了提高镍-磷-钨合金镀层性能,制备了Al2O3增强的镍-磷-钨复合镀层;探讨了镀液中Al2O3颗粒尺寸、搅拌方式、电流密度、镀液中Al2O3、Na2WO4的含量和pH值等对镀速、镀层中Al2O3的质量分数及镀层外观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复合电沉积最佳工... 为了提高镍-磷-钨合金镀层性能,制备了Al2O3增强的镍-磷-钨复合镀层;探讨了镀液中Al2O3颗粒尺寸、搅拌方式、电流密度、镀液中Al2O3、Na2WO4的含量和pH值等对镀速、镀层中Al2O3的质量分数及镀层外观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复合电沉积最佳工艺条件;并对镀层的硬度、耐磨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耐腐蚀性能、表面形貌、相结构和化学成分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超声波振荡搅拌下,加入纳米Al2O3,控制电流密度为2 A.cm-2,镀液中Al2O3和Na2WO4的含量分别为50 g.L-1和6 g.L-1,pH值为5.0时,镀速和镀层中的Al2O3质量分数最大,镀层质量最佳;加入微米和纳米Al2O3镀层的综合性能均高于未加入Al2O3的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层 AL2O3颗粒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磷-纳米碳化硅-聚四氟乙烯化学复合镀对纺纱钢丝圈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沙沙 王俊勃 +5 位作者 雒千 思芳 杨敏鸽 陈宁波 张小峰 李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156,共6页
为研究分析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钢丝圈纺纱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钢丝圈使用寿命,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向镀液中添加纳米碳化硅(SiC)和聚四氟乙烯(PTFE),制备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层的钢丝圈。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环锭纺纱... 为研究分析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钢丝圈纺纱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钢丝圈使用寿命,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向镀液中添加纳米碳化硅(SiC)和聚四氟乙烯(PTFE),制备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层的钢丝圈。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环锭纺纱机等对钢丝圈及镀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对于Ni-P化学镀钢丝圈,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钢丝圈的镀层晶粒细化,厚度均匀,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镀层厚度增加1倍,镀层硬度提高24.5%;采用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钢丝圈试纺后,纱线的细节、粗节和棉结分别降低40%、18.8%、10.3%,且钢丝圈挂花引起的断头率降低50%,纺纱性能优于Ni-P化学镀钢丝圈;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钢丝圈上机后的磨损量减少了31.6%,耐磨性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化硅 化学复合 --碳化硅-聚四氟乙烯 毛羽率 耐磨性 钢丝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镍-碳钠米管复合镀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小华 王健雄 +3 位作者 李学谦 李绍禄 邓福铭 成奋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39,共4页
利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镍 碳纳米管复合镀层。分析了镀液中碳纳米管的悬浮量、镀液温度、pH值、阴极电流密度及搅拌速度对镀层中碳纳米管含量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能均匀地嵌镶于基体中 ,并且端头露出 。
关键词 电沉积 -纳米 复合镀层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纳米TiO_2微粒化学复合镀层的摩擦特性 被引量:22
12
作者 黄新民 谢跃勤 +1 位作者 吴玉程 宋皖英 《电镀与精饰》 CAS 2001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对化学镀 Ni- P合金、化学复合镀 ( Ni- P) -微米 Si C微粒复合镀层和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与比较 ,探讨了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发现化学复合镀 ( Ni- P) ... 通过对化学镀 Ni- P合金、化学复合镀 ( Ni- P) -微米 Si C微粒复合镀层和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与比较 ,探讨了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发现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由于其良好的组织与性能 ,滑动磨损过程中具有低的摩擦系数和高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层 摩擦特性 纳米二氧化钛 微粒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CaF_2复合镀层的高温抗氧化及耐磨性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宁 黎德育 +1 位作者 翟淑芳 王春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27,共3页
基于化学镀 Ni- P镀层的耐腐蚀和 Ca F2 粒子的高温自润滑性能 ,设计并获得了化学镀 Ni- P/Ca F2 复合镀层 ,通过自行设计制造了用于高温耐磨性能测试的试验机。研究表明 ,该镀层在高温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自润滑减磨性能。而... 基于化学镀 Ni- P镀层的耐腐蚀和 Ca F2 粒子的高温自润滑性能 ,设计并获得了化学镀 Ni- P/Ca F2 复合镀层 ,通过自行设计制造了用于高温耐磨性能测试的试验机。研究表明 ,该镀层在高温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自润滑减磨性能。而且在 70 0℃以下 ,随测试温度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温氧化 耐磨性 化学镀 -镀层 氟化钙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复合稳定剂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雨 刘定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2,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稳定剂硫酸铜、碘酸钾、DL-半胱氨酸和硫酸铈复合使用对化学镀Ni-P合金镀液稳定性、镀速、镀层磷含量和孔隙率等性能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种稳定剂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稳定剂,且复合使用...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稳定剂硫酸铜、碘酸钾、DL-半胱氨酸和硫酸铈复合使用对化学镀Ni-P合金镀液稳定性、镀速、镀层磷含量和孔隙率等性能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种稳定剂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稳定剂,且复合使用采用了清洁的原料,替代了重金属Pb2+;稳定剂硫酸铜、碘酸钾、DL-半胱氨酸和硫酸铈最佳复配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20、3和7.5mg/L,镀后测得镀速12.54μm/h、镀液稳定常数91.85%、孔隙率0、镀层磷质量分数为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合金 复合稳定剂 镀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基纳米Si_3N_4复合镀层的超声-电沉积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蒙华 夏法锋 +1 位作者 李智 傅欣欣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0,共3页
采用超声-电沉积法,在20钢上制备Ni基纳米Si3N4复合镀层。研究纳米Si3N4含量、阴极电流密度、超声功率的大小等对复合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镀层微观组织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
关键词 超声-电沉积 复合镀层 耐磨性 正交试验 扫描电镜 纳米Si3N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稳定剂对纳米Ni-P-TiO_2复合镀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舒 沈岳军 刘定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镀液稳定性、沉积速率、镀层孔隙率、显微硬度和耐蚀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硫代硫酸钠、2-巯基苯并噻唑以及DL-半胱氨酸三种稳定剂对Ni-P纳米TiO_2复合化学镀的影响,研究所采用的基础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26 g/L六水合硫酸镍,32 g/L次... 以镀液稳定性、沉积速率、镀层孔隙率、显微硬度和耐蚀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硫代硫酸钠、2-巯基苯并噻唑以及DL-半胱氨酸三种稳定剂对Ni-P纳米TiO_2复合化学镀的影响,研究所采用的基础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26 g/L六水合硫酸镍,32 g/L次亚磷酸钠,15 g/L乙酸钠,20 g/L一水合柠檬酸,10~30 mg/L表面活性剂,1~2 g/L纳米TiO_2,θ为(88±1)℃,pH为4.8±0.2,反应t为1 h。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对镀层耐蚀性、显微硬度和镀液稳定性的效果都较差,不适合作为本体系的稳定剂;DL-半胱氨酸作为稳定剂时虽然对镀层显微硬度和沉积速率比2-巯基苯并噻唑稍好,但镀液稳定性和镀层耐蚀性不佳。实验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更适合作为本体系稳定剂,且作为稳定剂时的最佳用量为6.0 mg/L,在该用量下,镀层的沉积速率可达144.6 g/(m^2·h),镀层孔隙率为1.5个/cm^2,显微硬度可达682.5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化学镀 DL-半胱氨酸 2-巯基苯并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纳米TiO_2化学复合镀镀液稳定性研究
17
作者 赵芳霞 张振忠 刘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18-22,共5页
在确定纳米TiO2超声分散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比较法,系统研究了镀液配比、pH值、温度、PbCl2和纳米TiO2加入量对Ni-P-纳米TiO2化学复合镀镀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镀液的配比、pH值、温度对镀液稳定性均有影响,其... 在确定纳米TiO2超声分散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比较法,系统研究了镀液配比、pH值、温度、PbCl2和纳米TiO2加入量对Ni-P-纳米TiO2化学复合镀镀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镀液的配比、pH值、温度对镀液稳定性均有影响,其影响的显著性顺序是:pH值小于乳酸浓度小于温度小于镍磷比小于乙酸钠浓度的影响;PbCl2的加入可使镀液的稳定性明显提高,而纳米TiO2的加入对镀液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推荐Ni-P-纳米TiO2化学复合镀采用的镀液为:x(Ni2+/H2PO2-)=0 4,ρ(乳酸)=34g/L、ρ(乙酸钠)=4g/L、ρ(PbCl2)=0 0010g/L、ρ(TiO2)=4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 镍-磷-纳米二氧化钛复合镀层 稳定性 超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粒子对低磷化学复合镀Ni-P合金的影响
18
作者 李富军 叶涛 +2 位作者 方舒 肖亦寒 刘定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1,共3页
以不锈钢为基体,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Ni-P合金,然后在镀液中添加TiO_2纳米粒子制备出低磷化学复合镀Ni-P合金,以镀层硬度、孔隙率、磷含量、沉积速率等为评价指标,研究了TiO_2纳米粒子对低磷化学复合镀Ni-P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 以不锈钢为基体,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Ni-P合金,然后在镀液中添加TiO_2纳米粒子制备出低磷化学复合镀Ni-P合金,以镀层硬度、孔隙率、磷含量、沉积速率等为评价指标,研究了TiO_2纳米粒子对低磷化学复合镀Ni-P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纳米TiO_2后,镀层硬度增大、孔隙率降低、磷含量增加。TiO_2纳米粒子的最优添加量是0.5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柠檬酸-丙酸-乳酸体系 化学复合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T平行强磁场下Ni-纳米Al2O3复合共沉积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超 钟云波 +3 位作者 贾晶 任忠鸣 任维丽 邓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9期3562-3566,共5页
将Ni-纳米Al2O3复合电镀过程移置于10T平行强磁场(B∥J)中,探讨了有无平行强磁场条件下电流密度对镀层形貌及镀层中纳米颗粒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0T平行强磁场下,氧化铝颗粒在复合镀层中呈网格状分布,并且网格的尺寸随着... 将Ni-纳米Al2O3复合电镀过程移置于10T平行强磁场(B∥J)中,探讨了有无平行强磁场条件下电流密度对镀层形貌及镀层中纳米颗粒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0T平行强磁场下,氧化铝颗粒在复合镀层中呈网格状分布,并且网格的尺寸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电流密度显著影响镀层中纳米氧化铝的含量,不论是否施加磁场,当电流密度为2A·dm^-2时镀层中颗粒含量最高。施加强磁场时,可使镀层在低电流密度下获得较高的纳米颗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磁场 复合共沉积 -纳米氧化镀层 微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CuNiP-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定胜 张静娴 +1 位作者 刘应亮 胡春凤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用化学镀的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沉积Cu-Ni-P合金,制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并对制备出来的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通过XRD对已 制备的化学镀合金分析,得出沉积铜为立方面心结构而镍是非晶态.TEM观... 用化学镀的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沉积Cu-Ni-P合金,制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并对制备出来的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通过XRD对已 制备的化学镀合金分析,得出沉积铜为立方面心结构而镍是非晶态.TEM观察复合碳纳米管,发现 在其表面沉积有分散均匀纳米级的金属颗粒,Cu-Ni-P合金呈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 多壁碳纳米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