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磷-纳米碳化硅-聚四氟乙烯化学复合镀对纺纱钢丝圈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沙沙 王俊勃 +5 位作者 雒千 思芳 杨敏鸽 陈宁波 张小峰 李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156,共6页
为研究分析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钢丝圈纺纱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钢丝圈使用寿命,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向镀液中添加纳米碳化硅(SiC)和聚四氟乙烯(PTFE),制备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层的钢丝圈。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环锭纺纱... 为研究分析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钢丝圈纺纱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钢丝圈使用寿命,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向镀液中添加纳米碳化硅(SiC)和聚四氟乙烯(PTFE),制备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层的钢丝圈。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环锭纺纱机等对钢丝圈及镀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对于Ni-P化学镀钢丝圈,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钢丝圈的镀层晶粒细化,厚度均匀,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镀层厚度增加1倍,镀层硬度提高24.5%;采用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钢丝圈试纺后,纱线的细节、粗节和棉结分别降低40%、18.8%、10.3%,且钢丝圈挂花引起的断头率降低50%,纺纱性能优于Ni-P化学镀钢丝圈;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钢丝圈上机后的磨损量减少了31.6%,耐磨性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化硅 化学复合镀 镍-磷-碳化硅-聚四氟乙烯 毛羽率 耐磨性 钢丝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镍-碳化硅纳米复合电镀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艳丽 罗胜铁 刘大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61,共4页
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在炭素结构钢板的表面上制备高硬度的Ni-SiC纳米复合镀层,研究镍-碳化硅纳米复合电镀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阴极电流密度为2.56A/dm2,镀液中纳米碳化硅粉的质量浓度为20g/L,镀液的pH值为5.0,温度为50℃时,镀层生长良... 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在炭素结构钢板的表面上制备高硬度的Ni-SiC纳米复合镀层,研究镍-碳化硅纳米复合电镀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阴极电流密度为2.56A/dm2,镀液中纳米碳化硅粉的质量浓度为20g/L,镀液的pH值为5.0,温度为50℃时,镀层生长良好,均匀细致平滑,镀层的显微硬度可达到950HV0.2,远高于普通纯镍镀层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电镀 -纳米碳化硅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磷-锌盐纳米复合化学镀层抗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美华 李峰 +2 位作者 李小华 潘涛 忻新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研究了硅钢片上镍 -磷与纳米微粒磷酸锌、锡酸锌、硅酸锌的复合化学镀 ,讨论了纳米微粒用量对镀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外貌 ;称重法测定厚度 ;通过加速腐蚀实验、高温氧化实验、抗粘性实验等多种方法测定其耐... 研究了硅钢片上镍 -磷与纳米微粒磷酸锌、锡酸锌、硅酸锌的复合化学镀 ,讨论了纳米微粒用量对镀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外貌 ;称重法测定厚度 ;通过加速腐蚀实验、高温氧化实验、抗粘性实验等多种方法测定其耐腐蚀性能 .结果表明 :在最佳施镀条件下纳米微粒用量在 0 .5g/L时可得光亮、致密、耐腐蚀性不仅优于硅钢片 ,甚至优于相近厚度的镍 -磷化学镀层的纳米复合材料镀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化学镀 --纳米微粒锌盐 耐腐蚀性能 镀层 金属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粒子对化学镀镍-磷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加强 刘磊 +3 位作者 沈彬 朱建华 胡文彬 丁文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8,共5页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增强镍磷合金复合镀层,并对所得表面纳米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镜显微分析(TEM)、扫描电镜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成分分析(EADX)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增强镍磷合金复合镀层,并对所得表面纳米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镜显微分析(TEM)、扫描电镜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成分分析(EADX)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含量较高且分布均匀;所得镀层是中磷非晶态。纳米粒子使得复合镀层晶化温度降低,显微硬度值比镍磷合金镀层明显提高。在一定条件下热处理,复合镀层晶化,硬度值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纳米氧化铝粒子 晶化 显微硬度 化学镀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中磷的测定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定富 崔东 魏世洋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1,共3页
准确、简便地测定镍-磷合金镀层的磷对化学镀镍工艺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浓硝酸退镀镍-磷合金镀层→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还原→加水定容的方法制备实验溶液,然后分别用磷钼钒黄分光光度法、磷钼酸铵容量法分析试液中的磷,再换算出镀层... 准确、简便地测定镍-磷合金镀层的磷对化学镀镍工艺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浓硝酸退镀镍-磷合金镀层→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还原→加水定容的方法制备实验溶液,然后分别用磷钼钒黄分光光度法、磷钼酸铵容量法分析试液中的磷,再换算出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并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光度法测定的相对误差为7.93%,相对标准偏差为4.38%;容量法测定的相对误差为-1.83%,相对标准偏差为0.82%。容量法具有准确、简便的优点,可在生产实际和实验研究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合金 钼钒黄光度法 钼酸铵容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剂对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雨 杨晨 刘定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6,共4页
对确定的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实验路线,筛选5种不同络合剂的单因素实验获得了厚度大致相同的镀层,并考察各络合剂对Ni-P合金化学镀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沉积速率的影响丁二酸>乳酸>氨基乙酸>柠檬酸>EDTA;对耐蚀性的影响柠檬酸... 对确定的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实验路线,筛选5种不同络合剂的单因素实验获得了厚度大致相同的镀层,并考察各络合剂对Ni-P合金化学镀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沉积速率的影响丁二酸>乳酸>氨基乙酸>柠檬酸>EDTA;对耐蚀性的影响柠檬酸>氨基乙酸>丁二酸>EDTA>乳酸。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络合剂的最佳复配组合,10 m L/L乳酸、8 g/L丁二酸和12 g/L柠檬酸,沉积速率为14.5μm/h,耐盐雾达到24.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剂 化学镀 -合金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的周期循环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邹建平 贺子凯 +2 位作者 黄鑫 丁海 石杰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4期8-11,共4页
在中温化学镀镍-磷合金体系下,采用酸性镀液配方进行周期循环实验,研究了添加方式对镀液的沉积速度、使用寿命以及镀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工艺对镀液寿命及镀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添加比例为开缸液的15%时,镀速在第1周期可... 在中温化学镀镍-磷合金体系下,采用酸性镀液配方进行周期循环实验,研究了添加方式对镀液的沉积速度、使用寿命以及镀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工艺对镀液寿命及镀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添加比例为开缸液的15%时,镀速在第1周期可达到20.40μm/h,在第10周期仍有12.10μm/h,镀液使用寿命大于10个周期,所得镀层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化学镀- 镀速 周期 镀液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下制备的镍-磷化学镀层相结构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靳惠明 龚海华 +1 位作者 周小卫 张林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2-977,共6页
在硫酸镍体系中,pH值为4.5、5.5和6.5的情况下分别制备出3种镍-磷化学镀层,目的在于研究pH值变化对镀层微观结构、内应力水平及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激光弯曲(LC)应力测量方法对3种镍-磷镀层的应力值进行测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 在硫酸镍体系中,pH值为4.5、5.5和6.5的情况下分别制备出3种镍-磷化学镀层,目的在于研究pH值变化对镀层微观结构、内应力水平及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激光弯曲(LC)应力测量方法对3种镍-磷镀层的应力值进行测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测量镀层中的磷含量;用扫描电镜(SEM)和配备能量散射谱的透射电镜(TEM/EDS)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及内部相结构进行观测;用差热分析仪(DSC)对镍-磷镀层在高温下的相变规律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4.5和6.5时制备的镍-磷镀层分别为完整的非晶态和纳米晶结构;pH值为5.5时制备的镍-磷镀层为部分非晶态与纳米晶的混合结构,并且该镀层具有介于前两种镀层之间的P含量及内应力水平。pH值为5.5时制备的镍-磷镀层在经历250℃热处理时发生明显的开裂,TEM测试表明微裂纹起源于Ni/Ni-P相界面;而pH值为4.5和6.5时镍-磷镀层所表现出的高热稳定性分别在于前者更低的拉应力水平及后者的充分的纳米晶结构。pH值为6.5时制备的镍-磷镀层虽然有最高的拉应力值,但其内部充分细小的纳米晶结构会有效避免局部应力集中的发生。此外镀层中可能存在的"反Hall-Petch效应"也是其耐热性能好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 应力 开裂 化学镀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方法制备纳米级铜粉及镍-磷粉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宏 旷亚非 +2 位作者 周海晖 罗胜联 陈金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研究了以化学镀方法制备纳米金属粉末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采用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酸性化学镀镍体系和以甲醛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体系中 ,用氯化钯作为反应催化剂 ,并添加合适的分散剂 ,则可制得直径为 5~ 1 0 nm的镍 -磷非晶态粉末... 研究了以化学镀方法制备纳米金属粉末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采用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酸性化学镀镍体系和以甲醛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体系中 ,用氯化钯作为反应催化剂 ,并添加合适的分散剂 ,则可制得直径为 5~ 1 0 nm的镍 -磷非晶态粉末和直径为 2 0 0~ 30 0 nm的铜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方法 制备 纳米级 铜粉 - 金属纳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中温化学镀镍-磷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琳 孙本良 +1 位作者 李成威 许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2,共3页
化学镀镍-磷技术作为表面强化的一种途径,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为了研究pH值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中温化学镀镍工艺,以醋酸钠为缓冲剂,以乳酸为络合剂,在酸性体系中化学沉积镍-磷合金。研究了溶液的pH值对化学镀镍-... 化学镀镍-磷技术作为表面强化的一种途径,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为了研究pH值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中温化学镀镍工艺,以醋酸钠为缓冲剂,以乳酸为络合剂,在酸性体系中化学沉积镍-磷合金。研究了溶液的pH值对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沉积速度、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镀速的影响较大,随着pH值的升高,镀速逐渐增加,镀层磷含量逐渐降低;在一定范围内硬度和腐蚀速度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在pH值为5.1时,镀层的综合性能达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化学镀 -镀层 PH值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龚磊 邹军 +2 位作者 胡秀霞 龚霞 肖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18-320,共3页
通过对比低温环境下几个配方工艺,提出了一个在镀速、耐蚀性等方面均表现较好的工艺配方,同时发现了一种有优越作用的复合配合剂。
关键词 复合配合剂 镀速 化学镀 低温环境 -合金 配方 工艺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和γ-Al_2O_3颗粒增强镍-磷复合镀层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5
12
作者 冷楠 赵福国 +2 位作者 黄昊 王登科 董星龙(指导)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6-60,共5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了纳米α-Al2O3和γ-Al2O3颗粒增强的镍-磷复合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对复合镀层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还对比了复合镀层与镍-磷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了纳米α-Al2O3和γ-Al2O3颗粒增强的镍-磷复合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对复合镀层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还对比了复合镀层与镍-磷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结果表明:与镍-磷镀层相比,纳米Al2O3颗粒的加入没有改变镀层的晶体结构,但使镀层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纳米α-Al2O3颗粒的加入提高了镀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而纳米γ-Al2O3颗粒的加入反而使镀层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镀层 纳米Al2O3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微粒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林森 桂阳海 +1 位作者 闫莉 王为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0,共3页
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在立方氮化硼微粒表面镀覆一层连续、均匀的N i-P合金镀层。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镀覆的是非晶态N i-P合金镀层,镀层P的质量分数在13.09%,属... 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在立方氮化硼微粒表面镀覆一层连续、均匀的N i-P合金镀层。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镀覆的是非晶态N i-P合金镀层,镀层P的质量分数在13.09%,属于高磷N i-P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 化学镀-合金 非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稳定剂的选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燕 黄伟九 +1 位作者 沟引宁 徐凯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14,18,共4页
研究了KI、KIO3、PbAc2、KIO3+PbAc2和KIO3+硫脲五种稳定剂对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的稳定性、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并优选出适合于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最佳稳定剂。结果表明:随着稳定剂的加入,镀液的稳定... 研究了KI、KIO3、PbAc2、KIO3+PbAc2和KIO3+硫脲五种稳定剂对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的稳定性、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并优选出适合于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最佳稳定剂。结果表明:随着稳定剂的加入,镀液的稳定性得到了改善,但不同种类稳定剂对镀液的稳定效果不同;二元复合稳定剂所得镀层的表面形貌、质量优于单一稳定剂的;根据镀层的性能,确定出KIO3+硫脲稳定剂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刷镀镍-磷镀层的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建东 曾德长 张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5,共4页
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刷镀镀层之一——镍-磷镀层为对象,利用自制多功能刷镀电源、原子力显微镜等设备,测得了刷镀时间与刷镀电流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处理求得了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求得了电流密度(刷镀电流/刷镀面积)与... 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刷镀镀层之一——镍-磷镀层为对象,利用自制多功能刷镀电源、原子力显微镜等设备,测得了刷镀时间与刷镀电流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处理求得了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求得了电流密度(刷镀电流/刷镀面积)与刷镀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得镀层界面处、接近界面处和远离界面处的镀层颗粒形貌,结合刷镀电流密度与刷镀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刷镀镀层生长的模型。模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可以控制镀层颗粒的大小,改善镀层质量,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镀 -镀层 生长机理 镀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镍-磷合金镀层结合强度和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丽丽 管从胜 孙从征 《电镀与精饰》 CAS 2008年第2期4-6,共3页
以铝合金为基体材料,采用碱性和酸性双溶液体系化学镀镍-磷合金,研究了热处理对镍-磷合金镀层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50℃下热处理5h,镀层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显著增加,镀层结合强度达120MPa,显微硬度达1000HV。
关键词 铝合金 -合金 化学镀 结合强度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复合稳定剂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雨 刘定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2,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稳定剂硫酸铜、碘酸钾、DL-半胱氨酸和硫酸铈复合使用对化学镀Ni-P合金镀液稳定性、镀速、镀层磷含量和孔隙率等性能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种稳定剂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稳定剂,且复合使用...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稳定剂硫酸铜、碘酸钾、DL-半胱氨酸和硫酸铈复合使用对化学镀Ni-P合金镀液稳定性、镀速、镀层磷含量和孔隙率等性能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种稳定剂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稳定剂,且复合使用采用了清洁的原料,替代了重金属Pb2+;稳定剂硫酸铜、碘酸钾、DL-半胱氨酸和硫酸铈最佳复配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20、3和7.5mg/L,镀后测得镀速12.54μm/h、镀液稳定常数91.85%、孔隙率0、镀层磷质量分数为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合金 复合稳定剂 镀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表面纳米复合化学镀层镍-磷-硅酸锌的XPS和AES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小华 马美华 +2 位作者 陈昌云 郑和根 忻新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4,47,共5页
对Q235碳钢片和D310硅钢片表面镍 磷 硅酸锌纳米复合化学镀层,用SEM观察外貌;称重法测定厚度;10%NaCl、1%H2S加速腐蚀试验、10%CuSO4溶液点滴试验循环伏安(CV)、抗粘性及抗高温氧化试验等测定其性能。用X 射线光电子谱(XPS)及俄歇电子能... 对Q235碳钢片和D310硅钢片表面镍 磷 硅酸锌纳米复合化学镀层,用SEM观察外貌;称重法测定厚度;10%NaCl、1%H2S加速腐蚀试验、10%CuSO4溶液点滴试验循环伏安(CV)、抗粘性及抗高温氧化试验等测定其性能。用X 射线光电子谱(XPS)及俄歇电子能谱(AES)测定其价态及组成。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镍 磷镀层和其它微米复合化学镀层、表面的镀层Q235碳钢片优于D310硅钢片表面的镀层,镀层的原子百分组成为:D235碳钢片:Ni79 00,P10 06,Zn2 01,Si1 88,O5 87,C1 18;D310硅钢片:Ni80 50,P10 67,Zn1 70,Si1 52,O4 83,C0 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化学镀 --硅酸锌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铜-磷三元合金层的制备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丽 殷凤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57,共3页
对45钢表面用化学镀方法镀镍-铜-磷三元合金层,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镀层的组织、相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600℃×1h热处理后,镀层由Ni基固溶体、Ni3P和Cu3P化合物相组成;镀层的硬度随着... 对45钢表面用化学镀方法镀镍-铜-磷三元合金层,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镀层的组织、相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600℃×1h热处理后,镀层由Ni基固溶体、Ni3P和Cu3P化合物相组成;镀层的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先增大后降低,400℃热处理后的硬度最高;在相同的模拟酸性腐蚀条件下,Ni-Cu-P三元合金化学镀层与1Cr18Ni9不锈钢相比,具有更加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三元合金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化学镀镍-磷体系热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少友 蒋天智 邹勇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40,共4页
为确定表面活性剂对化学镀镍体系的影响程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固定工艺条件下苯磺酸钠(S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DHSB)、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等5种表... 为确定表面活性剂对化学镀镍体系的影响程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固定工艺条件下苯磺酸钠(S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DHSB)、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等5种表面活性剂在铜基体上相对沉积量θ和吸附自由能ΔG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的ΔGS与未加表面活性剂的基础镀液的ΔGI差的绝对值小于3.5 kJ/mol;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镀液体系中,固/液相界面所吸附的镍离子量存在一个限度;镀层沉积速率的高低与体系ΔG,ΔS,ΔH的值并不呈正相关性,影响该速率的能量基于化学能与镀层的结构及组成成分的差异所消耗的能量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化学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