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磷合金微沟槽金刚石切削泊松毛刺形成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蓬 余亮宝 +1 位作者 孙占文 王素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0-1152,共13页
为了探究镍磷合金超精密切削过程中泊松毛刺的形成原因及规律,并且寻求泊松毛刺尺寸更精准的表征方式,本文通过对镍磷合金泊松毛刺的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其正交切削过程中的泊松毛刺高度和宽度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分析切削参数对... 为了探究镍磷合金超精密切削过程中泊松毛刺的形成原因及规律,并且寻求泊松毛刺尺寸更精准的表征方式,本文通过对镍磷合金泊松毛刺的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其正交切削过程中的泊松毛刺高度和宽度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分析切削参数对泊松毛刺高度和宽度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切削深度对毛刺尺寸影响显著,切削深度由3μm增加至9μm时,毛刺高度增加了0.0998μm,毛刺宽度增加了1.06μm,而切削速度对毛刺高度及宽度的影响很小。且通过对比实验得到的毛刺数据和预测数据可知,毛刺高度和宽度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5.43%和8.17%,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同时目前的泊松毛刺高度和宽度表征方法具有一定的误差,因此本文提出了利用积分法计算泊松毛刺体积的方法,并基于体积法建立了更准确的泊松毛刺尺寸表征方法,通过计算得到体积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值为4.81%,可知泊松毛刺体积的预测模型准确度相对更高。研究结果为镍磷合金正交切削过程中合理选择切削参数和泊松毛刺尺寸评估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沟槽切削 镍磷合金 毛刺生成 金刚石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膜在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上的封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文明 曾为民 马玉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5,8,共3页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微孔,由于以碳钢为基体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大多数腐蚀介质中都属阴极性镀层,微孔的存在将会导致基体的孔蚀。采用表面硅烷化方法对镍磷合金镀层进行了封闭处理,结果表明:镍磷合金镀...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微孔,由于以碳钢为基体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大多数腐蚀介质中都属阴极性镀层,微孔的存在将会导致基体的孔蚀。采用表面硅烷化方法对镍磷合金镀层进行了封闭处理,结果表明:镍磷合金镀层表面硅烷化后可以大幅提高镍磷合金镀层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膜 镍磷合金镀层 耐蚀性 化学镀 镍磷合金 封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镍磷合金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8
3
作者 何建波 吴肖安 +2 位作者 黄辉 袁军国 谢水海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62-70,共9页
对电镀镍磷合金的镀液成份及镀覆条件、电沉积机理和非晶态形成条件、镀层的物相结构及测定方法、镀层性能和耐蚀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概要介绍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镀 镍磷合金 非晶态合金 镀层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磷酸盐体系电镀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应科 程英亮 +3 位作者 张昭 王慧敏 陈振华 吴有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42-1647,共6页
通过改变次磷酸盐体系的工艺参数制得不同的镍磷合金镀层。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简称EIS技术)和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技术,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时镍磷镀层在0.5 mol/L NaCl中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规律和耐蚀机理。结果表明:电镀镍磷合金镀层... 通过改变次磷酸盐体系的工艺参数制得不同的镍磷合金镀层。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简称EIS技术)和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技术,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时镍磷镀层在0.5 mol/L NaCl中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规律和耐蚀机理。结果表明:电镀镍磷合金镀层耐蚀性随镀液pH值的降低而升高,并随镀液中次磷酸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次磷酸盐浓度为110 g/L时到最大值;而继续增大次磷酸盐浓度镀层的耐蚀性又降低;低温(40℃)制得的镀层比高温(60℃)下制得的镀层更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亚酸盐 镍磷合金 镀层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永忠 张奎 +3 位作者 樊建中 吴宜勇 孙克宁 姚枚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12,共6页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由于其优良的耐磨耐蚀、无磷和镀层均匀等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化学镀镍磷合金在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化学镀镍磷工艺、沉积过程及沉积机理、镀层组织结构、性能及应用作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化学镀 镍磷合金 组织结构 工艺 沉积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性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丁学谊 吕龙云 +1 位作者 朱立群 彭志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8,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络合剂、促进剂、稳定剂以及温度对镀层和溶液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了一种高稳定性的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该工艺所得镀层磷含量较高、沉积速度快、镀液使用寿命长,并已在工业生产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 化学镀 镍磷合金 镀液 电镀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封孔处理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俞宏英 孙冬柏 +1 位作者 黄锦滨 杨德钧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2-263,268,共3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镍磷合金镀层镀后处理工艺,即在常温下.采用化学的方法对镍磷合金镀层进行封孔处理。利用不同施镀时间的镍磷合金镀层模拟具有不同孔隙率的镍磷合金镀层,并采用涂膏法对封孔前、后镍磷合金镀层的孔隙率进行了测定。...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镍磷合金镀层镀后处理工艺,即在常温下.采用化学的方法对镍磷合金镀层进行封孔处理。利用不同施镀时间的镍磷合金镀层模拟具有不同孔隙率的镍磷合金镀层,并采用涂膏法对封孔前、后镍磷合金镀层的孔隙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封孔处理的镍磷合金镀层的孔隙率大幅度下降。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测试了镍磷合金镀层封孔处理前、后的极化曲线,发现:经封孔处理后的镍磷合金镀层,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减小。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封孔处理后镍磷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可见:经封孔处理后的镍磷合金镀层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使镍磷合金镀层的孔隙得以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封孔处理 耐蚀性 镍磷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层的工艺改进 被引量:9
8
作者 尹明勇 马立群 +2 位作者 王娟 金荣荣 丁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7-49,77,共4页
对SiC_p/Al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浸锌前处理,然后经过碱性预镀与酸性镀两步工艺在复合材料表面获得镍磷合金镀层;利用形貌观察、成分分析、电化学试验、热震测试研究了镀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此方法得到中磷镀层呈明显的胞状组织,... 对SiC_p/Al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浸锌前处理,然后经过碱性预镀与酸性镀两步工艺在复合材料表面获得镍磷合金镀层;利用形貌观察、成分分析、电化学试验、热震测试研究了镀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此方法得到中磷镀层呈明显的胞状组织,镀层较完整均匀,厚度为15~20μm;经化学镀覆之后,复合材料的自腐蚀电位得到了大幅提高,维钝电流密度明显减小,耐蚀性能明显提高;复合材料与镍磷合金镀层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化学镀 镍磷合金镀层 浸锌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基镍磷合金PTFE复合涂层耐磨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许斌 钱建才 +4 位作者 项运良 邹洪庆 吴厚昌 吕基成 方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1-268,共8页
目的研究钢基镍磷合金PTFE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及耐蚀作用机理。方法在钢基材料表面制备镍磷合金镀层,采用电化学蚀刻技术在镀层表面形成纳米多孔结构,并经PTFE复合改性处理,制备了耐磨耐蚀的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钢基镍磷合金... 目的研究钢基镍磷合金PTFE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及耐蚀作用机理。方法在钢基材料表面制备镍磷合金镀层,采用电化学蚀刻技术在镀层表面形成纳米多孔结构,并经PTFE复合改性处理,制备了耐磨耐蚀的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钢基镍磷合金PTFE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球盘式磨损、电化学试验评价了复合涂层的耐磨损、耐蚀性能,并通过白光干涉仪对复合涂层的磨痕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复合改性涂层未改变镍磷合金镀层硬度性质。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中,随摩擦时间的延长,镍磷合金镀层的摩擦系数从0.12持续升至0.40;复合改性涂层的摩擦系数从0.08升至0.20左右,并保持稳定,与镀层相比,其摩擦系数有效降低,耐磨性能提高。由极化曲线可得,复合改性涂层的腐蚀电流最低,为1.53μA,且出现一个钝化区间。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图与等效电路拟合结果可知,镍磷合金镀层0.01 Hz的整体阻抗模值为1.44×10^(4)Ω·cm^(2),经复合改性后,镀层在0.01 Hz时的整体阻抗增加为2.75×10^(4)Ω·cm^(2)。结论电化学蚀刻+PTFE复合改性处理能有效提高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磷合金 电化学蚀刻 PTFE 复合改性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研究及其在钕铁硼永磁体抗蚀上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郑华均 郑国渠 马淳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2-45,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络合剂 ,确定了以柠檬酸、琥珀酸和苹果酸复配作为络合剂的化学镀非晶态镍磷合金工艺 ,具有高稳定性、高装载量等优点。把该工艺应用于烧结Nd Fe B永磁体的抗蚀上 。
关键词 化学镀 镍磷合金 永磁体 抗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时间对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尚淑珍 路贵民 赵祖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5,共3页
沉积时间是影响化学镀镍磷合金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采用不同施镀时间在AZ31镁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磷合金,分析了这一主要工艺参数对镀层的硬度、沉积速率、耐腐蚀性、微结构及形貌等的影响,拟对这一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为AZ31镁... 沉积时间是影响化学镀镍磷合金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采用不同施镀时间在AZ31镁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磷合金,分析了这一主要工艺参数对镀层的硬度、沉积速率、耐腐蚀性、微结构及形貌等的影响,拟对这一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为AZ31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镀液pH值为6.5,温度为85℃的条件下,选择施镀持续时间为45min时镀层质量最佳,所得镀层光亮,胞状组织均匀致密,耐腐蚀性比基体明显有所提高,并具有较高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化学镀 镍磷合金 沉积时间 耐腐蚀性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磷合金镀层表面强化性能的获得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玉程 邓宗钢 +2 位作者 魏纯金 王伟龙 施绍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4-10,共7页
镍磷合金化学镀是一项很有应用前途的表面强化技术,其镀层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研究了镍磷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镀层的性能和磷含量有关,还受到热处理的影响,且硬度和耐磨性变化并不一致,实际应用需选择恰当的工艺参... 镍磷合金化学镀是一项很有应用前途的表面强化技术,其镀层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研究了镍磷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镀层的性能和磷含量有关,还受到热处理的影响,且硬度和耐磨性变化并不一致,实际应用需选择恰当的工艺参数,以获得最佳的表面强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镍磷合金 镀层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中问题与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小华 周海晖 陈范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46,共3页
从化学镀镍磷合金生产工艺、镀层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
关键词 化学镀 镍磷合金 镀层 性能 镀液 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镍磷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7
14
作者 吴玉程 邓宗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研究了化学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沉积层中磷含量的增加,合金的非晶化趋势提高,非晶态镍磷合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下降,且明显低于晶态镍磷合金;经过大于613K的时效处理,非晶态镍磷合金晶化且有... 研究了化学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沉积层中磷含量的增加,合金的非晶化趋势提高,非晶态镍磷合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下降,且明显低于晶态镍磷合金;经过大于613K的时效处理,非晶态镍磷合金晶化且有Ni3P生成,沉积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得以提高并超过晶态合金;非晶态镍磷合金经过时效处理晶化后且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耐腐蚀性能下降,硬化性能则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 镍磷合金 组织结构 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铝青铜化学镀镍磷合金和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兵 许晓静 +1 位作者 蒋伟 范亚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0-102,共3页
以船用铜合金镍铝青铜为基体,采用酸性化学镀溶液体系制备镍磷合金镀层,对该镍磷镀层的界面结合情况及其强度、表面形貌、化学成分组成、硬度、耐海水腐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镀层为高磷非晶镀层,组织均匀致密,无孔隙等明显缺陷... 以船用铜合金镍铝青铜为基体,采用酸性化学镀溶液体系制备镍磷合金镀层,对该镍磷镀层的界面结合情况及其强度、表面形貌、化学成分组成、硬度、耐海水腐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镀层为高磷非晶镀层,组织均匀致密,无孔隙等明显缺陷,界面结合强度高,同时硬度较高(646 HV),耐海水腐蚀性能明显优化。可见采用化学镀镍磷合金对镍铝青铜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可有效提高其综合性能,保护基体材料,延长其在海水中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镍磷合金镀层 界面结合强度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表面强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翔 袁东 徐佐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0-34,共5页
叙述了适用于20钢零件化学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原理、镀液成分及时效工艺的优选。研究了非晶态镍磷合金层的组织结构、时效过程中脱溶分解的规律和镀层的硬度变化与耐磨性。根据组织和性能的特征,提出了化学沉积镍磷合金镀层表面... 叙述了适用于20钢零件化学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原理、镀液成分及时效工艺的优选。研究了非晶态镍磷合金层的组织结构、时效过程中脱溶分解的规律和镀层的硬度变化与耐磨性。根据组织和性能的特征,提出了化学沉积镍磷合金镀层表面强化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强化 化学沉积 镀层 镍磷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在浓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太祥 吴辉煌 +1 位作者 毛秉伟 周绍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4,共4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镍磷合金镀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磷镀层的阳极极化行为与低磷镀层相似,但高磷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明显低于低磷... 采用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镍磷合金镀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磷镀层的阳极极化行为与低磷镀层相似,但高磷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明显低于低磷镀层.低磷镀层具有岛状结构的微观形貌,表面粗糙,其颗粒大小在01~05μm之间,颗粒之间的缝隙深度约10~20nm,在碱性介质中腐蚀严重,而高磷镀层的颗粒较小,颗粒之间的缝隙深度约2~5nm,镀层具有更平整光滑的表面,在碱性介质中只有轻微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镍磷合金 微观结构 腐蚀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孔隙率的电化学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俞宏英 孙冬柏 +1 位作者 黄锦滨 杨德钧 《电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35-340,共6页
本文通过研究镍磷合金、镍磷合金镀层和碳钢在不同浓度硝酸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选择了能够快速检测镍磷合金镀层孔隙率的硝酸浓度 ,并对不同厚度的镍磷合金镀层试样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镍磷合金镀层在 1 0 %硝酸溶液中的动电位极... 本文通过研究镍磷合金、镍磷合金镀层和碳钢在不同浓度硝酸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选择了能够快速检测镍磷合金镀层孔隙率的硝酸浓度 ,并对不同厚度的镍磷合金镀层试样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镍磷合金镀层在 1 0 %硝酸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能准确地反映镀层的孔隙率 ,该硝酸溶液最适合作为应用电化学方法检测镀层孔隙率的检测溶液 ,其变化规律是随着镀层孔隙率的减少 ,镀层的腐蚀电位逐渐正移 .应用常规的孔隙率检测方法只能检测较大的孔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孔隙率 镍磷合金 镀层 电化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非晶态镍磷合金在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陆邵闻 王炜 +1 位作者 孙宾 朱美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52-956,共5页
制备了一种镍磷非晶态合金电磁屏蔽材料,并对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选择了一条较为成功的工艺流程。选用已化学镀铜导电涤纶织物,经过电镀处理,得到稳定、光亮的非晶态镍磷镀层。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镀液组成、... 制备了一种镍磷非晶态合金电磁屏蔽材料,并对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选择了一条较为成功的工艺流程。选用已化学镀铜导电涤纶织物,经过电镀处理,得到稳定、光亮的非晶态镍磷镀层。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镀液组成、温度、时间、pH值等对镀层的K/S值与电阻值的影响,优选出了最高K/S值和最低电阻值的工艺条件,分析了各因素对电沉积过程的影响。得出工艺条件:硫酸镍250g/L、氯化镍55g/L、次亚磷酸钠70g/L、硼酸45g/L、时间10min、温度65℃、pH=2.0。实验表明,此电镀镍磷非晶态合金柔性电磁屏蔽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及耐磨擦、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非晶态 镍磷合金 电磁屏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含量及热处理对化学镀镍磷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信义 邓宗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255-259,共5页
研究了磷含量及热处理对化学镀镍磷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含量对镀层耐蚀性影响很大,磷含量增加,镀层钝化膜形成速率加快,耐蚀性能提高;当磷含量超过8.5%,镀层为非晶态结构,耐蚀性能优异。热处理直接影响了镀层的耐蚀性能,20... 研究了磷含量及热处理对化学镀镍磷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含量对镀层耐蚀性影响很大,磷含量增加,镀层钝化膜形成速率加快,耐蚀性能提高;当磷含量超过8.5%,镀层为非晶态结构,耐蚀性能优异。热处理直接影响了镀层的耐蚀性能,200℃热处理1h,可改善镀层耐蚀性能,温度超过300℃,镀层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耐蚀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镍磷合金 耐蚀性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