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溶液提纯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
作者 祝爱兰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5,共5页
相继更新的硫酸镍、氯化镍等镍盐产品标准对镍盐中杂质含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镍溶液中常见金属杂质离子有铁、铜、锌、钙、镁、钠等,介绍了去除这些杂质的方法及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镍溶液 提纯 沉淀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渗析净化再生延长化学镀镍溶液使用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燕 周定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79-281,共3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电渗析装置净化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使镀液的使用寿命在原来的基础上延长了17个周期,并且还有进一步延长的潜力。净化再生后的镀液性能符合生产要求。
关键词 化学镀镍溶液 使用寿命 电渗析净化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溶液中铜杂质的分析方法
3
作者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3,共3页
利用铜试剂与Cu2+生成黄棕色络合物的特效显色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镍溶液中的铜杂质。用EDTA掩蔽镍离子和铁离子,在氨碱性条件下显色,显色液pH≈9.2。以镀液底色作参比,在λ=450 nm处测定。实验表明,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2%,能... 利用铜试剂与Cu2+生成黄棕色络合物的特效显色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镍溶液中的铜杂质。用EDTA掩蔽镍离子和铁离子,在氨碱性条件下显色,显色液pH≈9.2。以镀液底色作参比,在λ=450 nm处测定。实验表明,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2%,能够满足监控镀镍溶液中铜杂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溶液 铜杂质 铜试剂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溶液的维护
4
作者 郑瑞庭 《电镀与精饰》 CAS 2001年第5期25-26,共2页
综述了镀镍溶液维护手段与防护措施。强调了工艺技术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保证溶液正常运行的密切关系 ,对工艺中的化工材料规格和阳极材料纯度提出要求 。
关键词 工艺管理 镍溶液维护 环境条件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掩蔽-双波长标准加入法测定镀镍溶液中钴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维民 苏会东 梁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76-177,182,共3页
提出一种掩蔽-双波长标准加入法。通过加入掩蔽剂氨三乙酸,使Ni(Ⅱ)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形成的配合物的吸光度降低,而对应的Co(Ⅱ)配合物的吸光度基本才变,从而提高了大量Ni(Ⅱ)存在下测定Co(Ⅱ)的准确度。用于测定镀... 提出一种掩蔽-双波长标准加入法。通过加入掩蔽剂氨三乙酸,使Ni(Ⅱ)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形成的配合物的吸光度降低,而对应的Co(Ⅱ)配合物的吸光度基本才变,从而提高了大量Ni(Ⅱ)存在下测定Co(Ⅱ)的准确度。用于测定镀镍溶液中的钴,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标准加入 掩蔽 测定 镍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溶液中硼酸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黎小阳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46,共3页
制定了测定镀镍溶液中硼酸的新方法。用草酸钾掩蔽镀液中的镍离子和镀液中铁杂质及锌杂质离子,用氟化钠掩蔽铝杂质离子,用甘露醇与硼酸反应生成酸性较强的配合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以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配合酸。实验表明,本法的相对平均... 制定了测定镀镍溶液中硼酸的新方法。用草酸钾掩蔽镀液中的镍离子和镀液中铁杂质及锌杂质离子,用氟化钠掩蔽铝杂质离子,用甘露醇与硼酸反应生成酸性较强的配合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以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配合酸。实验表明,本法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2%,回收率为99.62%,精密度和回收率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溶液 硼酸 分析方法 铝离子 氟化钠 掩蔽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铵离子对光亮镀镍溶液的不良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崇武 李健强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7,共3页
在电镀生产中发现,用氨水调节镀镍溶液的pH,镀件的光亮度下降。用霍尔槽试验测定了铵离子对镀镍溶液性能的不良影响,结果表明:向镀液中加1 g/L氯化铵,试片的光亮度就受到影响,加至5 g/L,试片的光亮度明显下降。生产实践和试验表明,不能... 在电镀生产中发现,用氨水调节镀镍溶液的pH,镀件的光亮度下降。用霍尔槽试验测定了铵离子对镀镍溶液性能的不良影响,结果表明:向镀液中加1 g/L氯化铵,试片的光亮度就受到影响,加至5 g/L,试片的光亮度明显下降。生产实践和试验表明,不能用氨水调节镀镍溶液的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溶液 光亮度 铵离子 不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溶液中铜杂质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肖满田 《电镀与精饰》 CAS 1989年第2期39-41,共3页
铜是镀镍溶液中有害杂质之一,其量一般不能超过0.02g/L,因而,必须经常加以测定。常用的双环已酮草酰二腙(BCO)法不适用,因为大量的Ni^(2+)也会同试剂反应,虽然无色,但消耗大量试剂,致使吸光度始终达不到正常的数值。铜试剂(DDTC)法也不... 铜是镀镍溶液中有害杂质之一,其量一般不能超过0.02g/L,因而,必须经常加以测定。常用的双环已酮草酰二腙(BCO)法不适用,因为大量的Ni^(2+)也会同试剂反应,虽然无色,但消耗大量试剂,致使吸光度始终达不到正常的数值。铜试剂(DDTC)法也不适用,大量的Ni^(2+)同样干扰,虽然可以加入EDTA—Mg配位体缓冲掩蔽剂掩蔽Ni^(2+),但吸光度仍较正常值为低且不稳定,DDTC试剂的另一个缺点便是有毒,有难闻的气味,对于某些样品易发生浑浊,须增加一道氯仿萃取工序[1]。文献[2]采用氯仿萃取—络合滴定法测铜;文献[3]采用硫化氢沉淀重量法测铜;文献[1]还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上述方法不是操作冗长,便是要接触有机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溶液 杂质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酸镁的镀镍溶液中硫酸镍的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2001年第4期40-41,共2页
在 p H>1的条件下 ,EDTA与镍离子能生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 ,利用这一特性 ,以 EDTA光度法测定含硫酸镁的镀镍溶液中硫酸镍的含量 ,水作参比液 ,在波长 590 nm处测定。试验表明 ,当各离子质量浓度为 Fe3+540 m g/L、Cu2 +70 m g/L、Cr6... 在 p H>1的条件下 ,EDTA与镍离子能生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 ,利用这一特性 ,以 EDTA光度法测定含硫酸镁的镀镍溶液中硫酸镍的含量 ,水作参比液 ,在波长 590 nm处测定。试验表明 ,当各离子质量浓度为 Fe3+540 m g/L、Cu2 +70 m g/L、Cr6+1 550 m g/L和 Cr3+50 m g/L时 ,对测定无干扰。本方法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溶液 硫酸含量 EDTA 光度法 镀液 测定 电镀 硫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电镀镍溶液的维护与故障处理(2)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宝良 李明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故障处理 镍溶液 问题解答 维护 有机物污染 针孔 麻点 麻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电镀镍溶液的维护与故障处理(3)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宝良 李明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镍溶液 问题解答 故障处理 维护 阳极溶解 阳极袋 氢氧化物 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电镀镍溶液的维护与故障处理(1)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宝良 李明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镍溶液 故障处理 问题解答 镀液温度 维护 镀层 电解液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溶液中硼酸含量分析方法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俊 邢波 +2 位作者 贾贺峰 骆苗地 祝小威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25,共4页
试验对比了2种常用镀镍溶液中硼酸含量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检测效率。结果表明:分离测定法和快速测定法2种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可满足生产检测要求,前者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优于后者,后者的检测效率高于前者。
关键词 镍溶液 硼酸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溶液中铬离子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从华 《电镀与精饰》 CAS 1989年第1期47-48,共2页
镀镍溶液中少量铬离子存在,会使阴极电流效率降低,镀层发脆,结合力变差.大量铬杂质存在时,镍的沉积就会完全停止.铬离子对镀镍过程影响很大,目前现场管理中大都凭经验判断镀液故障是否由铬杂质引起,带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铬离子... 镀镍溶液中少量铬离子存在,会使阴极电流效率降低,镀层发脆,结合力变差.大量铬杂质存在时,镍的沉积就会完全停止.铬离子对镀镍过程影响很大,目前现场管理中大都凭经验判断镀液故障是否由铬杂质引起,带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铬离子定量分析方法,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溶液 铬离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光亮镀镍溶液中铁Fe-BPHA-OP-SLS体系
15
作者 肖满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1,15,共3页
关键词 镍溶液 测定 胶束增溶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溶液的维护
16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0,共1页
1)化学镀镍溶液必须经常保持洁净,工作期间镀液最好进行连续过滤,滤芯要专用,每次用完冲洗干净,不能与其他镀液混用。如不具备连续过滤条件,每班生产结束时应及时过滤镀液,防止金属或非金属固体微粒触发镀液分解。对落入镀液中... 1)化学镀镍溶液必须经常保持洁净,工作期间镀液最好进行连续过滤,滤芯要专用,每次用完冲洗干净,不能与其他镀液混用。如不具备连续过滤条件,每班生产结束时应及时过滤镀液,防止金属或非金属固体微粒触发镀液分解。对落入镀液中的零件,应及时捞出。停镀时化学镀镍槽要加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溶液 维护 连续过滤 化学镀 过滤条件 固体微粒 非金属 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除镀镍溶液故障一例
17
作者 郑瑞庭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3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镍溶液 杂质污染 排除故障 治理对策 纯净度 污染源 工作者 质量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黑镍溶液的快速系统分析
18
作者 刘兰锡 《电镀与精饰》 CAS 1991年第6期38-41,共4页
本文给出了对镀黑镍溶液进行系统分析的容量分析法。该方法解决了第一类镀黑镍溶液中国同时含有三种硫酸盐、两种镍盐、两种铵盐和镍锌离子共存所导致的系统分析的困难,能快速、准确地提供分析结果,指导镀液调整。
关键词 电镀 镀黑镍溶液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溶液中镍沉积的动力学机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超群 李新海 +1 位作者 王志兴 郭华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041-15045,共5页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研究了在柠檬酸钠溶液中镍沉积的电化学行为.通过解析电化学阻抗谱,推导出镍沉积的阴极反应历程:镍沉积过程分两步得到两个电子,其中第一个得电子转移步骤为速率控制步骤,反应中生成了吸附态的...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研究了在柠檬酸钠溶液中镍沉积的电化学行为.通过解析电化学阻抗谱,推导出镍沉积的阴极反应历程:镍沉积过程分两步得到两个电子,其中第一个得电子转移步骤为速率控制步骤,反应中生成了吸附态的电活性中间产物 Ni(OH)ads ,而且以电感的形式影响电极反应的阻抗.从理论上推导了电极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实验验证,得出了动力学参数为:阴极过程 Tafel斜率为0.142 V/dec,表观传递系数=0.49,交换电流密度为7.56×10-6 A/cm2,反应级数为Ni2+=1,在pH 值=2~5的缓冲溶液中,OH -浓度对电极反应速度影响不大,Ni(OH)ads 覆盖率不能忽略,表观活化能平均值为50.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机理 柠檬酸盐镀镍溶液 沉积 中间吸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镍磷溶液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凌 伊晓东 +1 位作者 邱波 方维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以三氧化钼、碱式碳酸镍、磷酸为原料,制备了Mo-Ni-P-O溶液。在Mo-Ni-P-O溶液的制备过程中发现存在1个可配区间和2个难配区间,考察了可配比关系及可配区间内溶液的性质,并初步探讨了各区间的形成原因以及可配区间内不同物料配比的Mo-Ni-... 以三氧化钼、碱式碳酸镍、磷酸为原料,制备了Mo-Ni-P-O溶液。在Mo-Ni-P-O溶液的制备过程中发现存在1个可配区间和2个难配区间,考察了可配比关系及可配区间内溶液的性质,并初步探讨了各区间的形成原因以及可配区间内不同物料配比的Mo-Ni-P-O溶液形成速率。在Mo-Ni-P-O浸渍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柠檬酸,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Mo-Ni-P-O/-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对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中Mo、Ni、P含量分别为1.67、0.65、0.32 mmol/(g Cat)时,Mo-Ni-P-O/-γ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噻吩加氢脱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可配区间 加氢精制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