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基非晶态合金加氢催化剂与磁稳定床反应器的开发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宗保宁 慕旭宏 +3 位作者 孟祥堃 张晓昕 汪颖 闵恩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36-539,共4页
报道了开发镍基非晶态合金加氢催化剂的实验室研究、中试研究及工业应用研究结果。向非晶态合金中加入少量原子半径大的其他元素 ,使非晶态合金的晶化温度由 36 0℃提高到 5 2 0℃ ;在含镍非晶态合金中加入铝 ,然后用碱将铝抽出 ,使非... 报道了开发镍基非晶态合金加氢催化剂的实验室研究、中试研究及工业应用研究结果。向非晶态合金中加入少量原子半径大的其他元素 ,使非晶态合金的晶化温度由 36 0℃提高到 5 2 0℃ ;在含镍非晶态合金中加入铝 ,然后用碱将铝抽出 ,使非晶态合金比表面积由 1m2 /g增加到 10 0m2 /g以上 ;在建立 30t/a非晶态合金生产示范装置中 ,自行设计了特殊的喷嘴和选用适宜的坩埚材质 ,使生产成品率由 2 0 %左右提高到 93%以上 ,利用副产的偏铝酸钠 ,合成NaY分子筛 ,形成了整体的清洁生产过程 ;重点介绍了非晶态合金加氢催化剂经在三个工厂工业应用成功 ,三项工业应用成果每年为企业创造直接效益 6 70 0万元。还报道了对磁稳定床反应器的研究开发 ,经在2 0kt/a磁稳定床加氢示范装置上 35 0 0h试验 ,其生产效率比釜式加氢过程提高 4倍 ,催化剂消耗减少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加氢催化剂 磁稳定床反应器 开发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稳定床中镍基非晶态合金汽油吸附脱硫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谷涛 慕旭宏 宗保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4,共7页
将SRNA-4镍基非晶态合金吸附剂与磁稳定床(MSB)相结合,考察了吸附温度、压力、体积空速(LHSV)和磁场强度(Hext)等操作条件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剂的再生问题。结果表明,当原料以液相状态进行反应时,较高的吸附温度和较低的L... 将SRNA-4镍基非晶态合金吸附剂与磁稳定床(MSB)相结合,考察了吸附温度、压力、体积空速(LHSV)和磁场强度(Hext)等操作条件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剂的再生问题。结果表明,当原料以液相状态进行反应时,较高的吸附温度和较低的LHSV有利于吸附剂脱硫效果的提高,而操作压力的影响不大;吸附剂在MSB状态操作时的脱硫性能明显高于固定床状态;在一定范围内,Hext对脱硫率的影响不明显。在MSB中SRNA-4汽油吸附脱硫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压力1.0 MPa,温度100℃,LHSV 12 h-1,Hext20 kA/m。此时,吸附剂的饱和硫容量为0.83%(质量分数)。XRD和BET分析结果表明,硫转移-氢气处理再生方式比较好,它不会破坏吸附剂的晶体结构,且基本上能够完全恢复吸附剂的脱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磁稳定床 吸附脱硫 吸附剂再生 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铒对Ni_(58)Ta_(36)Sn_6非晶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袁子洲 乔宇 +2 位作者 包石磊 韩福 肖海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4,34,共4页
利用单辊甩带法制备了(Ni58Ta36Sn6)100-xErx(x=0,1,2,3,原子分数)非晶合金薄带,用失重法和室温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铒元素的非晶合金薄带在酸、碱、盐几种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HCl、H2SO4和NaOH溶液中,x=2... 利用单辊甩带法制备了(Ni58Ta36Sn6)100-xErx(x=0,1,2,3,原子分数)非晶合金薄带,用失重法和室温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铒元素的非晶合金薄带在酸、碱、盐几种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HCl、H2SO4和NaOH溶液中,x=2的合金腐蚀速率最低;而在HNO3溶液中x=1的合金腐蚀速率最低;但是,在NaCl溶液中,随着铒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腐蚀速率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非晶合金 腐蚀行为 稀土 铒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7Zr_2非晶合金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
4
作者 魏恒斗 陈学定 +2 位作者 王翠霞 陈自江 张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7,共4页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通过在室温下球磨纯元素混合粉末制备出Ni7Zr2非晶合金粉末.应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球磨时间的混合粉末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球磨时间对混合粉末的结构及颗粒形貌均存在显...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通过在室温下球磨纯元素混合粉末制备出Ni7Zr2非晶合金粉末.应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球磨时间的混合粉末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球磨时间对混合粉末的结构及颗粒形貌均存在显著影响.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Ni、Zr颗粒发生严重塑性变形,并且通过冷焊团聚起来,形成具有层状结构的复合颗粒.由于磨球的剧烈撞击,使得结构发生了严重的畸变,从而破坏了原有的有序结构而形成了无序结构.另外,在进一步球磨过程中,合金的晶粒不断减小,形成高体积分数的晶界,而金属粉末不断地发生塑性变形,形成了点缺陷、位错等高密度缺陷,晶格发生严重的畸变,晶体自由能也相应不断上升,最后产生了非晶转变.磁性能测量表明,该合金粉末具有较好的软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非晶合金 机械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 MeV金离子辐照Ni_(60)Nb_(40)非晶合金及Hastelloy-N合金的辐照损伤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士毅 徐光跃 +4 位作者 张艳文 王绪 唐美雄 赵子强 魏炳忱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3-790,共8页
使用3 MeV金离子对Ni60Nb40非晶合金和Hastelloy-N合金进行剂量为2.3×1015 cm–2和5×1016 cm–2的辐照实验。X射线衍射(XRD)数据表明,Ni60Nb40非晶合金的非晶态在室温辐照下非常稳定,而HastelloyN合金在辐照后有明显的微观应... 使用3 MeV金离子对Ni60Nb40非晶合金和Hastelloy-N合金进行剂量为2.3×1015 cm–2和5×1016 cm–2的辐照实验。X射线衍射(XRD)数据表明,Ni60Nb40非晶合金的非晶态在室温辐照下非常稳定,而HastelloyN合金在辐照后有明显的微观应变增加。同时纳米压痕分析表明,Ni60Nb40非晶合金的辐照软化和HastelloyN合金的辐照硬化主要由原子移位损伤造成。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半遮挡的辐照方法制造的肿胀台阶,发现两种材料的辐照肿胀效应相差不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室温条件下3 Me V金离子导致Ni60Nb40非晶合金表面发生黏性流动的临界剂量大于2.3×1015 cm–2,而且发生线性流动的临界剂量具有不均匀性,推测是由机械抛光时产生的表面应力造成。由于黏性流动可以有效修补表面缺陷,所以Ni60Nb40非晶合金有希望作为抗腐蚀抗辐照涂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telloy-N合金 镍基非晶合金 熔盐反应堆 辐照损伤 黏性流动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Zr-Ti-Nb-M(M=Sn,Bi)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及其磁性能研究
6
作者 郑许 杨元政 +1 位作者 李青 谢致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57,共3页
从共晶点、混合热、原子尺寸差和微合金化出发,设计了Ni-Zr-Ti-Nb体系具有较高玻璃形成能力的Ni基合金成分,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2mm的块体非晶合金,用X射线衍射仪、差热扫描量热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检测了样品的组织结构、热稳定性和... 从共晶点、混合热、原子尺寸差和微合金化出发,设计了Ni-Zr-Ti-Nb体系具有较高玻璃形成能力的Ni基合金成分,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2mm的块体非晶合金,用X射线衍射仪、差热扫描量热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检测了样品的组织结构、热稳定性和磁学性。结果表明:微量Sn的添加提高了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制备出了准2mm的棒状完全非晶试样;Bi不利于提高Ni-Zr-Ti-Nb体系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此外,微量Sn能使饱和磁感应强度稍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软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50)Ni_(50-x)Ti_x合金的吸放氢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孙俊才 季世军 厉志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05-208,共4页
研究了Mg50 Ni50 -xTix 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与非晶合金电极的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 :在Mg50 Ni50 -xTix合金中 ,当Ti替代Ni元素的量低于 1 5% (摩尔分数 )时 ,机械合金化能够得到几乎单一的非晶态合金 ;用Ti替代Ni形成的三元非晶合金能... 研究了Mg50 Ni50 -xTix 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与非晶合金电极的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 :在Mg50 Ni50 -xTix合金中 ,当Ti替代Ni元素的量低于 1 5% (摩尔分数 )时 ,机械合金化能够得到几乎单一的非晶态合金 ;用Ti替代Ni形成的三元非晶合金能降低镁镍合金的平衡氢压 ;少量的Ti替代能改善合金的电化学吸放氢容量 ,使合金电极的吸放氢循环稳定性得到提高。这被认为是在三元合金中钛元素减缓了合金中镁元素的氧化腐蚀进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非晶合金 贮氢合金 吸放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不锈钢瞬时液相连接接头的组织结构及等温凝固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袁新建 罗军 +2 位作者 唐昆仑 李佳 Chung Yun Kang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9-52,115,共4页
采用镍基非晶态合金作中间层,对双相不锈钢进行了瞬间液相连接试验研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连接接头组织进行了观察;利用能谱仪(EDS)和波谱仪(WDS)对接头处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连接接头物相组成进行了确定.... 采用镍基非晶态合金作中间层,对双相不锈钢进行了瞬间液相连接试验研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连接接头组织进行了观察;利用能谱仪(EDS)和波谱仪(WDS)对接头处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连接接头物相组成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在等温凝固完成前,在中间层和基材的结合处第二相析出物主要是BN,在中间层区域主要物相是γ-Ni固溶体,Ni3B和Cr-borides.此外采用三种扩散模型对等温凝固完成时间进行了计算,对比试验结果,溶质分布模型所得数值更接近真实值,更适合该连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镍基非晶合金 瞬间液相连接 组织结构 等温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双相不锈钢瞬间液相连接组织结构和等温凝固的影响
9
作者 袁新建 罗军 +1 位作者 李佳 KANG Chung-yun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814-3819,共6页
采用3种非晶态镍合金作中间层,对双相不锈钢进行瞬间液相连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MBF-30作中间层在1 060℃和300 s进行连接时,等温凝固完成,连接中间区以γ-Ni相为主,BN出现在基体与中间层的界面处。但是,MBF-35作中间层在1 06... 采用3种非晶态镍合金作中间层,对双相不锈钢进行瞬间液相连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MBF-30作中间层在1 060℃和300 s进行连接时,等温凝固完成,连接中间区以γ-Ni相为主,BN出现在基体与中间层的界面处。但是,MBF-35作中间层在1 060℃和300 s进行连接时,等温凝固未能完成,连接中心部含有Ni3Si;采用MBF-50作中间层在1175℃和300 s进行连接时,BN和(Cr,Ni)3Si相出现在连接中间区,等温凝固仍未能完成(等温凝固完成时间大于14400 s),而采用溶质分布模型计算结果仅为71 s。微观结构及等温凝固的差异归因于在较高温度下存在Si,N和Cr等合金元素并在连接中心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镍基非晶合金 瞬间液相连接 工艺参数 组织结构差异 等温凝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