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进行目标镇静的效果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肖肖 邓林琳 +1 位作者 聂芳 王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4-466,共3页
与经验性镇静评估相比,应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进行目标镇静的效果更好。护士应掌握并熟练应用RASS系统,从而提高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躁动 右美托咪定 镇静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与镇静评分系统评价机械通气患儿镇静程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宋磊 叶蕾 +1 位作者 张瑜 徐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96-1799,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价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机械通气患儿镇静程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19例,均在机械通气后5~15 min内静脉推注咪达唑仑,直至达到镇静目标。设定镇静目标为BIS值60~80,分别记...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价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机械通气患儿镇静程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19例,均在机械通气后5~15 min内静脉推注咪达唑仑,直至达到镇静目标。设定镇静目标为BIS值60~80,分别记录达镇静目标后30、60和120 min的吸氧浓度(Fi 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 O2)以及BIS、镇静躁动(SAS)和Ramsay镇静量表(RSS)3种镇静评分,并对3种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均达镇静目标,患者镇静后Fi O2较镇静前显著下降,Sp O2显著升高(P〈0.05);BIS值与主观评分间相关性良好,其中BIS值与R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50,P〈0.05),与SA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6,P〈0.05)。结论用BIS监测评估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简单方便、同步有效,是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的良好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镇静躁动评分 机械通气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