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镁铁-超镁铁质岩石有关的矿床类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玉往 王京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56-665,共10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重点讨论的矿种有钒钛磁铁矿、铜-镍、铬铁矿、磁铁矿、铂族、钴、金、镁、磷灰石、金刚石、石棉、蛭石、宝玉石等,涉及的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浆型(...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重点讨论的矿种有钒钛磁铁矿、铜-镍、铬铁矿、磁铁矿、铂族、钴、金、镁、磷灰石、金刚石、石棉、蛭石、宝玉石等,涉及的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浆型(包括岩浆熔离、贯入、分异和爆发型)、热液型、矽卡岩型、变质型、火山喷溢型、风化型(包括风化壳和砂矿)以及复合型等。从勘查找矿考虑,可从含矿镁铁-超镁铁质岩石类型入手,结合矿床成因类型和产出构造环境因素,将矿床分为与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有关的三大类和若干亚类矿床,并详细介绍了各类的主要矿床类型、成矿地质特征、成因特点和矿床实例。在此基础上,对与镁铁-超镁铁质岩有关的成矿作用进行了4个层次讨论,包括单一矿床的复合成矿作用、杂岩体本身的不同矿床类型和矿种的组合、不同镁铁-超镁铁质岩套之间的伴生,以及与非超镁铁质岩套的共生与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石 岩石类型 矿床类型 成矿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西端盐场北山铜镍硫化物矿床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岩浆演化过程及含矿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钱兵 张照伟 +2 位作者 李文渊 敬志成 邵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75-2294,共20页
盐场北山岩体位于柴北缘造山带西段,是区内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良好铜镍矿化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岩石组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体形成时代为258.5±1.6Ma,为晚二叠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中... 盐场北山岩体位于柴北缘造山带西段,是区内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良好铜镍矿化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岩石组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体形成时代为258.5±1.6Ma,为晚二叠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中橄榄石Fo分子为82.8~86.7,均为贵橄榄石,辉石由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组成,斜方辉石种属为古铜辉石,单斜辉石为透辉石、普通辉石和顽透辉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属于亚碱性岩系列,主要氧化物SiO_2、Al_2O_3、CaO、Ti O_2、Na_2O+K_2O等与MgO呈规律性变化趋势,显示不同岩相岩石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石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而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具有岛弧岩浆岩特征;锆石Hf同位素显示εHf(t)均为正值,变化范围为0.1~6.7之间,具有幔源岩浆成因特征;岩石原生岩浆为MgO含量略大于13.21%的高镁拉斑玄武质岩浆,岩浆源区为受俯冲洋壳析出流体交代地幔楔而成的富集地幔。岩石结晶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在岩浆演化的初期使岩浆中硫发生初步富集,地壳混染作用是岩浆中硫化物达到饱和并发生熔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混染 结晶分异 镁铁-超镁铁质岩石 盐场北山地区 柴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黄山地区岩浆铜镍矿床特征对比及找矿启示
3
作者 张愿宁 徐刚 +4 位作者 王富贵 段俊 房明举 吴建涛 陆盈颖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7,共16页
新疆东天山黄山地区分布有黄山东、黄山西和黄山南等众多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是中国最重要的镍矿产地之一。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讨论了黄山地区不同含矿岩体成岩成矿过程的异同及地质意义。锆石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山东... 新疆东天山黄山地区分布有黄山东、黄山西和黄山南等众多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是中国最重要的镍矿产地之一。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讨论了黄山地区不同含矿岩体成岩成矿过程的异同及地质意义。锆石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山东、黄山西和黄山南岩体源区性质相似;橄榄石Fo值和母岩浆组分估算显示这些岩体均为高镁玄武岩经历深部结晶分异形成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同位素及微量元素模拟结果表明这些岩体的原生岩浆普遍在深部混染了5%~30%的地壳物质,并发生了深部硫化物熔离。相较于黄山东和黄山西矿床,黄山南矿床100%硫化物中具有较高的Ni、Cu、Pt、Pd含量。模拟计算显示黄山南矿床的R值高于黄山东和黄山西矿床,表明黄山南矿床中与硫化物液相发生反应的硅酸盐岩浆数量更多。橄榄石高Fo值以及硫化物低Cu/Pd值显示黄山南岩体橄榄石结晶和硫化物熔离的时间更早。结合不同岩体的剖面形态及埋深,笔者认为黄山南岩体可能为深部岩浆房与浅部岩浆房的通道。相较于黄山南岩体,黄山东和黄山西岩体可能为岩浆通道上部变宽部位。黄山南岩体底部及深部岩浆通道经历了多阶段持续的侵位-补给和硫化物聚集作用,在深部通道系统变缓处、构造有利空间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U-PB年龄 镁铁-超镁铁质岩石 岩浆通道 黄山铜镍成矿带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