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钴铝类水滑石催化合成安息香甲醚 被引量:1
1
作者 谢鲜梅 严凯 +2 位作者 吴旭 武正簧 王志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26-930,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镁钴铝类水滑石化合物(MgCoAl-HTLcs),并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H_3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 MgCoAl-HTLcs 进行了表征,并以 MgCoAl-HTLcs 为催化剂催化苯甲醛与甲醇反应合成安息香甲醚,研究了n(Mg):n(Co):n(...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镁钴铝类水滑石化合物(MgCoAl-HTLcs),并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H_3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 MgCoAl-HTLcs 进行了表征,并以 MgCoAl-HTLcs 为催化剂催化苯甲醛与甲醇反应合成安息香甲醚,研究了n(Mg):n(Co):n(Al)、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MgCoAl-HTLcs 的晶相完整,表面主要为弱酸、弱碱性。催化合成安息香甲醚的适宜条件为:MgCoAl-HTLcs 催化剂用量0.10 g(约为原料总质量的0.23%),n(Mg):n(Co):n(Al)=0.4:1.6:1.0,V(苯甲醛):V(甲醇)=3:5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苯甲醛的平衡转化率达77.49%,安息香甲醚选择性接近100%。为洁净合成安息香甲醚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钴铝类水滑石化合物 苯甲醛 甲醇 安息香甲醚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离子改性类水滑石吸附磷酸根的研究
2
作者 刘思见 范荣桂 +3 位作者 刘猛 纳云 马巍 陈荣志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7-154,共8页
镁铝类水滑石(MgAl-LDH)的层间阴离子交换是其吸附磷酸根的主要作用机理,增强层间离子交换作用,有望实现对磷酸根的高效去除。采用铁离子对MgAl-LDH改性制备铁镁铝类水滑石(FexMgAl-LDH,x为铁离子浓度,mmol/L),用来吸附溶液中的磷酸根... 镁铝类水滑石(MgAl-LDH)的层间阴离子交换是其吸附磷酸根的主要作用机理,增强层间离子交换作用,有望实现对磷酸根的高效去除。采用铁离子对MgAl-LDH改性制备铁镁铝类水滑石(FexMgAl-LDH,x为铁离子浓度,mmol/L),用来吸附溶液中的磷酸根。结果表明,Fe50MgAl-LDH在pH为3.0~8.0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受共存离子干扰较小,循环再生性能良好;Fe50MgAl-LDH对磷酸根的最大吸附量为53.47 mg/g,且对磷酸根的吸附速率〔0.12 g/(mg·min)〕是MgAl-LDH的2.4倍;对磷酸根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以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结合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对类水滑石材料吸附磷酸根进行机理研究,表明Fe50MgAl-LDH对磷酸根优异的吸附性能主要是由于层间离子交换能力及配体交换作用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铁离子改性 吸附磷酸根 层间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镁铝类水滑石的超分子结构、电子性质及稳定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倪哲明 李远 +2 位作者 施炜 薛继龙 刘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51-2056,共6页
以Ni2+同晶取代Mg2+的方式构建镍镁铝类水滑石(HT)的周期性计算模型,通过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含镍水滑石的的超分子结构、电子性质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镍离子逐渐取代镁离子,金属离子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减小,层间距逐渐增大... 以Ni2+同晶取代Mg2+的方式构建镍镁铝类水滑石(HT)的周期性计算模型,通过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含镍水滑石的的超分子结构、电子性质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镍离子逐渐取代镁离子,金属离子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减小,层间距逐渐增大,与实验结果一致.与此同时,电子逐渐从主体层板向客体阴离子传递,导致主客体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及整体超分子作用力逐渐增强,结合能的绝对值逐渐增大,体系的稳定性增加.在微观结构上,电子传递行为使层板中平均金属―氧键键长逐渐减小,且金属配位角的畸变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些变化都有利于形成更稳定的体系,说明镍铝类水滑石在理论上比镁铝水滑石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密度泛函理论 微观结构 电子性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磷杂多化合物嵌入ZnAl类水滑石层间及其酸碱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继广 矫庆泽 +2 位作者 张鹏 郭金福 蒋大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5-278,共4页
将含过渡金属Ni、Co的钨磷杂多化合物引入ZnA1类水滑石中,获得了柱撑化合物,并用XRD、IR等手段对其晶相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杂多化合物基本符合ZPW11结构。用DTA研究了其热稳定性。这类化... 将含过渡金属Ni、Co的钨磷杂多化合物引入ZnA1类水滑石中,获得了柱撑化合物,并用XRD、IR等手段对其晶相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杂多化合物基本符合ZPW11结构。用DTA研究了其热稳定性。这类化合物在异丙醇反应中显示出较强的酸催化性能,完全改变了ZnA1硝酸根型化合物的碱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化合物 滑石 层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钴负载镁铝水滑石对甲基橙的氧化脱色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敏虹 潘国祥 +3 位作者 陈海锋 曹枫 唐培松 陈文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82-86,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物质的量比为3∶1的镁铝水滑石,并将其作为载体负载磺化酞菁钴制得新型功能材料酞菁钴负载水滑石(CoPcTs-LDH)。通过红外和热重分析表征了CoPcTs-LDH,研究了CoPcTs-LDH/H2O2对100mL 10mg/L甲基橙的氧化脱色。实...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物质的量比为3∶1的镁铝水滑石,并将其作为载体负载磺化酞菁钴制得新型功能材料酞菁钴负载水滑石(CoPcTs-LDH)。通过红外和热重分析表征了CoPcTs-LDH,研究了CoPcTs-LDH/H2O2对100mL 10mg/L甲基橙的氧化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在25~37℃、pH值为3~9、反应7h后甲基橙的剩余率均低于30%;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阿伦尼乌斯活化能Ea=57.64kJ/mol;反应过程中羟基自由基发挥了重要作用;CoPcTs-LDH在重复使用5次后对甲基橙仍有很好的氧化脱色能力,具有较高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滑石 甲基橙 氧化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镁-铝类水滑石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维 李玉红 王贤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采用恒定pH低过饱和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铜-镁-铝类水滑石,采用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在超声波反应器中反应,恒定pH=7.5-9.0,n(铜+镁)/n(铝)=2.0-4.0,n(铜)/n(镁)=0.25-1.0的条件下,采用冷冻干燥法可得到晶相单一的铜-... 采用恒定pH低过饱和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铜-镁-铝类水滑石,采用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在超声波反应器中反应,恒定pH=7.5-9.0,n(铜+镁)/n(铝)=2.0-4.0,n(铜)/n(镁)=0.25-1.0的条件下,采用冷冻干燥法可得到晶相单一的铜-镁-铝类水滑石,且制得的产物晶面生长的有序程度高,结晶度好。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大多数分子粒度为纳米级尺寸,粒径为5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 滑石 冷冻干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在纸张阻燃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松林 陈夫山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21,共4页
研究了共沉淀法合成镁铝类水滑石,并通过纤维填充的方法应用到纸张阻燃中,探讨了镁铝类水滑石的晶体性质及纸张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镁铝类水滑石胶体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12nm,晶体结晶度较高,热稳定性好;颗粒带有较高正电荷和... 研究了共沉淀法合成镁铝类水滑石,并通过纤维填充的方法应用到纸张阻燃中,探讨了镁铝类水滑石的晶体性质及纸张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镁铝类水滑石胶体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12nm,晶体结晶度较高,热稳定性好;颗粒带有较高正电荷和高比表面积,应用于阻燃纸时可起到加填、增白、阻燃及微粒助留的作用。当水滑石用量为10%时,阻燃纸的氧指数为25%,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阻燃纸 阻燃剂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镁铝类水滑石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袁东 周良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752,757,共6页
以锌、镁、铝的水合硝酸盐及尿素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层状结构的锌镁铝类水滑石(ZnMgAl-HTLCs)。采用XRD、SEM、FT-IR及MP-AES等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及材料表面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锌的掺杂... 以锌、镁、铝的水合硝酸盐及尿素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层状结构的锌镁铝类水滑石(ZnMgAl-HTLCs)。采用XRD、SEM、FT-IR及MP-AES等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及材料表面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锌的掺杂量、尿素浓度、二价三价金属离子比和溶剂等因素对水滑石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M^(2+)/M^(3+)为4.5∶1~6∶1,锌的掺入比例在10%~30%之间,尿素的浓度为0.54~0.61 mol/L,时间为24 h,可以得到结构单一和形貌较好的锌镁铝类水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热合成法 复合物 层状双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在纸张阻燃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松林 宋晓明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0年第S1期328-328,共1页
随着现在阻燃技术的发展,无机阻燃剂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镁铝类水滑石是兼具了传统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阻燃剂优点的新品种。通过研究探讨共沉淀法合成的镁铝类水滑石方法,并通过纤维填充的方法应用到纸张阻燃中,讨论了镁铝类水... 随着现在阻燃技术的发展,无机阻燃剂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镁铝类水滑石是兼具了传统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阻燃剂优点的新品种。通过研究探讨共沉淀法合成的镁铝类水滑石方法,并通过纤维填充的方法应用到纸张阻燃中,讨论了镁铝类水滑石的晶体性质以及纸张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镁铝类水滑石胶体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12 nm;晶体结晶度较高,热稳定性好;颗粒带有较高的正电荷和高的比表面积,可与纤维通过电荷中和作用吸附在纤维上,起到加填、增白和阻燃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了微粒助留的作用。水滑石用量在15%时,阻燃纸的氧指数为25%,纸张可以起到很好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阻燃纸 阻燃剂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气相色谱法测定锌镁铝类水滑石的表面性能
10
作者 周良芹 付大友 +2 位作者 袁东 范金龙 谭文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0,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锌镁铝类水滑石(ZnMgAl-HTLC),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ZnMgAl-HTLC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一系列非极性和极性分子为探针分子,采用反气相色谱法(IGC)研究了ZnMgAl-HTLC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XRD特征衍射峰窄、...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锌镁铝类水滑石(ZnMgAl-HTLC),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ZnMgAl-HTLC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一系列非极性和极性分子为探针分子,采用反气相色谱法(IGC)研究了ZnMgAl-HTLC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XRD特征衍射峰窄、尖、高,水热合成法能够制得纯度较高的ZnMgAl-HTLC;ZnMgAlHTLC表面吸附自由能小于零,表面色散自由能最大为6.02 mJ/m2,酸碱作用自由能最大为5.33 kJ/mol,吸附焓为43.6 kJ/mol,吸附熵为0.15 kJ/mol。本文的反气相色谱方法对研究锌镁铝类水滑石的表面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气相色谱 滑石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存在下钴铝类水滑石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
11
作者 吴旭 谢鲜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6,122,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晶相单一、结晶度良好的钴铝类水滑石,借助XRD、FT-IR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在乙酸存在下,将其应用于苯甲醛液相空气氧化合成苯甲酸的反应当中,详细考察了搅拌速度、乙酸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催化剂组成结构及其...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晶相单一、结晶度良好的钴铝类水滑石,借助XRD、FT-IR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在乙酸存在下,将其应用于苯甲醛液相空气氧化合成苯甲酸的反应当中,详细考察了搅拌速度、乙酸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催化剂组成结构及其用量等因素对该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Al-HTLcs在乙酸为介质的条件下能够很好地催化氧化苯甲醛至苯甲酸。在敞开体系下,当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45 min,实验搅拌速度为800 r/min,V(苯甲醛)∶V(乙酸)=5∶15,CoAl类水滑石(n(Co)/n(Al)=2)催化剂用量为0.1 g时,苯甲酸的选择性为100%,苯甲醛的转化率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催化应用 苯甲醛 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铝\镁铝水滑石的热稳定性能及其氧化物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滔 王安琪 +3 位作者 余丰 吴秀玲 孟大维 刘晓旸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0-1203,共4页
采用溶液共沉淀法合成了CoAl-HT和MgAl-HT水滑石,在800℃下煅烧4h得到了钴铝和镁铝尖晶石氧化物粉体。利用XRD、FT-IR和TG对水滑石及其氧化物粉体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从XRD和FT-IR分析结果可知,所得产品为层板水滑石物质... 采用溶液共沉淀法合成了CoAl-HT和MgAl-HT水滑石,在800℃下煅烧4h得到了钴铝和镁铝尖晶石氧化物粉体。利用XRD、FT-IR和TG对水滑石及其氧化物粉体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从XRD和FT-IR分析结果可知,所得产品为层板水滑石物质,且结晶性良好,从CoAl-HT和MgAl-HT结果对比可知,镁铝组合更容易形成水滑石结构;由氧化物粉体的XRD分析结果可知,在800℃下两者都形成了尖晶石结构,且钴铝氧化粉体尖晶石无杂相,结晶性更好;TG曲线呈现了两个样品的水滑石热学性能,通过对比可知,MgAl-HT在216和372℃下分解而CoAl-HT在197和243℃下分解说明MgAl-HT比CoAl-HT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滑石 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铁铝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去除V(Ⅴ)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宇淋 张佩聪 +9 位作者 倪师军 黄艺 邱克辉 张文涛 李峻峰 张敏 邓小波 周敬修 高庆 满青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2-1627,共6页
采用稳态共沉淀法合成了碳酸根插层的镁铁铝三元类水滑石,结合XRD、SEM等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吸附时间、V(Ⅴ)初始浓度、污染液初始p H值等因素对水滑石去除V(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Mg_(5.216)Fe_(1.456... 采用稳态共沉淀法合成了碳酸根插层的镁铁铝三元类水滑石,结合XRD、SEM等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吸附时间、V(Ⅴ)初始浓度、污染液初始p H值等因素对水滑石去除V(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Mg_(5.216)Fe_(1.456)Al_(1.400)(OH)_(16)(CO_3)_(1.424)·6.40H_2O(即MgFeAl-CO_3LDHs),片状晶体,片长50 nm^400 nm,片厚为15 nm^45 nm;1 g MgFeAl-CO_3LDHs对50m L浓度为45.15 mg/L的V(Ⅴ)污染液去除率为99.84%,且处理后V(Ⅴ)浓度为0.074 mg/L,远远低于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最低浓度限0.3 mg/L;对V(Ⅴ)的吸附在热力学上更符合Langmuir方程,计算得饱和吸附量为18.56 mg/g;MgFeAl-CO_3LDHs不适宜在强碱性环境下去除V(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滑石 V(Ⅴ) Langmuir方程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离态镁铝类水滑石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莫伟 余畅 +3 位作者 何秋芝 包扬阳 何春彦 黄钰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79-787,共9页
针对类水滑石因层板存在较强静电作用,难以实现有效剥离这一问题,提出利用类水滑石焙烧产物的“记忆效应”实现乙酸铵对自组装镁铝类水滑石的插层预处理,再通过高温加热使层间有机组分挥发来制备剥离态镁铝类水滑石纳米片;主要考察了过... 针对类水滑石因层板存在较强静电作用,难以实现有效剥离这一问题,提出利用类水滑石焙烧产物的“记忆效应”实现乙酸铵对自组装镁铝类水滑石的插层预处理,再通过高温加热使层间有机组分挥发来制备剥离态镁铝类水滑石纳米片;主要考察了过程因素对剥离效果的影响,借助XRD、TEM、AFM等测试分析手段对剥离前后样品进行表征,比较研究了类水滑石剥离前后样品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镁铝类水滑石在450℃下分解为MgO和Al_(2)O_(3)后,将上述混合金属氧化物按3 g/L的投加量投入500 mL、浓度为1 mol/L的乙酸铵溶液中,搅拌剥离12 h后,在200℃下焙烧30 min后可获得剥离态镁铝类水滑石纳米片,该纳米片粒度小、分散性好,在水中可实现重组而具有类水滑石的特征衍射峰。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未剥离类水滑石对Cr(Ⅵ)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而剥离态类水滑石纳米片对Cd(Ⅱ)的吸附性能较剥离前明显提高自我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剥离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型水滑石水热合成 被引量:69
15
作者 谢晖 矫庆泽 段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2,共3页
The double layered hydroxide with hydrotalcite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from two mixtures:MgSO 4·7H 2O with Al 2(SO 4) 3·18H 2O and NaOH with Na 2CO 3. It is found that increasing the ... The double layered hydroxide with hydrotalcite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from two mixtures:MgSO 4·7H 2O with Al 2(SO 4) 3·18H 2O and NaOH with Na 2CO 3. It is found that increasing the ageing temperature and ageing time of the hydrothermal process was 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hydrotalcite structure, and the crystal size of the products could be controlled by varying age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合成 热法 无机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镁铝类水滑石负载碘氧化铋的制备与表征
16
作者 李佳祁 付大友 +1 位作者 袁东 徐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90,共8页
采用水热法将碘氧化铋(BiOI)负载到锌镁铝类水滑石(ZnMgAl-HTLCs)上制备得到BiOI/ZnMgAlHTLCs可见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技术手段考察了BiOI负载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 采用水热法将碘氧化铋(BiOI)负载到锌镁铝类水滑石(ZnMgAl-HTLCs)上制备得到BiOI/ZnMgAlHTLCs可见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技术手段考察了BiOI负载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加料顺序等因素对BiOI/ZnMgAl-HTLCs光催化剂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制备BiOI/ZnMgAl-HTLCs材料中先加入锌镁铝类水滑石,负载质量分数为40%的BiOI,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24 h,可以得到结晶度高和形貌较好的BiOI/ZnMgAl-HTL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碘氧化铋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o-Al类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吸附NO_x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倪哲明 俞卫华 +2 位作者 王力耕 郭志强 葛忠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铜钴铝不同摩尔投料比的碳酸根型水滑石(Cu/Co/Al摩尔比分别为1:1:1,1:2:1,1:3:1,1:4:1,1:5:1,1:6:1,1:7:1).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u-Co-Al类水滑石和活性炭对氮氧化物...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铜钴铝不同摩尔投料比的碳酸根型水滑石(Cu/Co/Al摩尔比分别为1:1:1,1:2:1,1:3:1,1:4:1,1:5:1,1:6:1,1:7:1).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u-Co-Al类水滑石和活性炭对氮氧化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u-Co-Al的摩尔比在1:1:1~1:7:1时合成的复合金属氧化物都具有水滑石结构,Co的含量增加,水滑石层间高度略有增加.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羟基和碳酸根被插入到水滑石层间结构.热重-差热分析结果显示合成样品的分解均有两个过程,且含Co量增加,热稳定性减弱.二元的Co3Al-HTlc吸附NOx优于三元的CuCoAl-HTlcs和活性炭,CuCo3Al-HTlc对NOx吸附性能优于其它三元的CuCoAl-HTlcs.Co3Al-HTlc和CuCo3Al-HTlc吸附容量分别为1781mg·g-1、12861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制备 表征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滑石及类水滑石为前体制备的Ni、Mg、Al混合氧化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炳华 朱海燕 +1 位作者 张惠良 沈俭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2-858,F007,共8页
采用了BET、XRD、TG-DSC、TPR、FTIR、微量量热吸附和异丙醇催化反应等测试方法,对以共沉淀法合成的水滑石(HT)和类水滑石(HTLcs)为前体制备的4Mg/Al、3Ni/Mg/Al、3.5Ni/0.5Mg/Al和4Ni/Al混合氧化物和前体进行了研究。测定表明:制备的... 采用了BET、XRD、TG-DSC、TPR、FTIR、微量量热吸附和异丙醇催化反应等测试方法,对以共沉淀法合成的水滑石(HT)和类水滑石(HTLcs)为前体制备的4Mg/Al、3Ni/Mg/Al、3.5Ni/0.5Mg/Al和4Ni/Al混合氧化物和前体进行了研究。测定表明:制备的混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较大、随着镍含量的增大而降低。由于Ni2+离子的氧化还原属性,Ni2+离子进入后,削弱了HT层对阴离子的键合能力,从而使得样品的热分解温度及热稳定性降低,导致焙烧后生成的混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比不含镍的4Mg/Al混合氧化物的低。在TPR过程中,镁铝混合氧化物不被还原,而含镍的混合氧化物经由Ni2+→Ni0的还原过程。混合氧化物表面含有酸性位和碱性位,并随着镍含量的变化而得到调变。含镍氧化物样品的表面以L酸为主而B酸的量几乎为零。含镍样品的异丙醇催化反应生成丙酮的选择性最高,表明其表面的氧化还原位是主要的,随着镍的加入及含量的增大,异丙醇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也是增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氧化物 异丙醇 催化反应 微量量热吸附 合成 结构表征 滑石 滑石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gAl类水滑石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谢鲜梅 刘洁翔 +2 位作者 吴旭 杜亚丽 王志忠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7-40,共4页
用盐-碱制备法合成了CuMgAl三元类水滑石化合物.探讨了原料配比、合成方式、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合成过程的影响,筛选出合成HTLs的适宜条件,并对HTLcs结构的热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制备HTLcs主要取决于pH值,同时由于Cu2+的姜-... 用盐-碱制备法合成了CuMgAl三元类水滑石化合物.探讨了原料配比、合成方式、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合成过程的影响,筛选出合成HTLs的适宜条件,并对HTLcs结构的热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制备HTLcs主要取决于pH值,同时由于Cu2+的姜-太勒效应,合成结构单一的CuMgAl类水滑石要求原料配比中n(Cu):n(Mg)不得超过1.0,CuMgAl-HTLcs热稳定性较差,300℃焙烧2h结构破坏,600℃开始烧结,在300~500℃之间,随焙烧温度提高所得复合氧化物比表面积增大,最高可达200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化合物 化合物 阴离子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柱撑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其生长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健松 梁海群 林志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2,共6页
以MgCl2·6H2O、AlCl3·6H2O、谷氨酸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采用乙二醇-水热法合成了六方状谷氨酸柱撑类水滑石,样品采用XRD、SEM、TG-DAT、红外、N2吸附-解吸的表征进行了物相、晶体形貌结构、热分析和比表面分析,结果表明采用... 以MgCl2·6H2O、AlCl3·6H2O、谷氨酸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采用乙二醇-水热法合成了六方状谷氨酸柱撑类水滑石,样品采用XRD、SEM、TG-DAT、红外、N2吸附-解吸的表征进行了物相、晶体形貌结构、热分析和比表面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水热法可获得晶形好、板层结构显著的谷氨酸柱撑类水滑石。文章运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模型讨论了谷氨酸柱撑类水滑石生长形态及其生长机制,结果发现谷氨酸柱撑类水滑石生长机制符合该模型机制,其生长形态为生长基元先叠合为金属板层,然后板层再吸附谷氨酸根及H2O组成规整的层状结构化合物,乙二醇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桥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模型 滑石 生长基元 生长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