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还原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邓军平 郭一萍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2年第4期59-62,共4页
铗还原渣是硅热法炼镁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近年来随着镁产量的增长而迅速增加,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镁还原渣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硅,具有一定的水化活性,已在水泥和混凝土领域获得应用。本文综述了镁还原渣... 铗还原渣是硅热法炼镁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近年来随着镁产量的增长而迅速增加,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镁还原渣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硅,具有一定的水化活性,已在水泥和混凝土领域获得应用。本文综述了镁还原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还原渣 资源化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酸浸镁还原渣提高有效硅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梁一然 李明照 +5 位作者 梁晓波 王国卫 张耀斌 毛嘉 任川兮 冯小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59,共5页
将镁还原渣加石英砂焙烧后,用盐酸酸浸并将酸浸渣加助剂焙烧,以提高易于植物吸收的有效硅含量。结果表明,镁渣加入石英砂焙烧后采用4mol/L盐酸浸出,可使其中的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铁溶解进入溶液;酸浸渣焙烧后主要组成为二氧化硅,酸浸... 将镁还原渣加石英砂焙烧后,用盐酸酸浸并将酸浸渣加助剂焙烧,以提高易于植物吸收的有效硅含量。结果表明,镁渣加入石英砂焙烧后采用4mol/L盐酸浸出,可使其中的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铁溶解进入溶液;酸浸渣焙烧后主要组成为二氧化硅,酸浸渣中加入助剂KOH于200℃焙烧6h后,有效硅含量可达25.62%,比原始镁渣提高了48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还原渣 酸浸 焙烧 有效硅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镁还原渣泡沫玻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卓晓 李明照 吴翔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1,54,共4页
以镁还原渣和废玻璃为主要原料来制备泡沫玻璃,在确定镁还原渣和废玻璃配比的前提下,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发泡剂碳酸钠、稳泡剂六偏磷酸钠及助熔剂硼砂的掺量对泡沫玻璃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发泡剂掺量下的泡沫玻璃进行密度、吸水率、力学... 以镁还原渣和废玻璃为主要原料来制备泡沫玻璃,在确定镁还原渣和废玻璃配比的前提下,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发泡剂碳酸钠、稳泡剂六偏磷酸钠及助熔剂硼砂的掺量对泡沫玻璃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发泡剂掺量下的泡沫玻璃进行密度、吸水率、力学性能等的检测及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镁还原渣泡沫玻璃中含有明显的CaSiO_3晶相结构,3种因素中发泡剂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发泡剂、稳泡剂和助熔剂的掺量分别为2.0%、3.0%和2.0%时,得到的泡沫玻璃性能最好,其表观密度为598kg/m^3,抗压强度为5.34 MPa,吸水率为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还原渣 泡沫玻璃 添加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铵浸出镁还原渣提钙工艺 被引量:2
4
作者 毛帅东 刘燕 张廷安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3,49,共6页
皮江法炼镁过程产生大量的镁还原渣,堆存过程中易造成土壤碱化和板结等环境问题,在消纳方面主要用于制备水泥、建筑砖和脱硫剂,综合利用价值低。基于此,提出氯化铵浸出镁还原渣工艺路线,该工艺可以提取和分离镁还原渣中的钙、硅等元素,... 皮江法炼镁过程产生大量的镁还原渣,堆存过程中易造成土壤碱化和板结等环境问题,在消纳方面主要用于制备水泥、建筑砖和脱硫剂,综合利用价值低。基于此,提出氯化铵浸出镁还原渣工艺路线,该工艺可以提取和分离镁还原渣中的钙、硅等元素,使镁还原渣成为钙源和硅源,实现镁还原渣的零排放和高值化利用。现针对工艺中的浸出过程,研究在各单因素条件下钙的浸出率及浸出渣物相,得出以下结论:氯化铵能对镁还原渣中钙进行选择性浸出,其浸出率与反应温度、氯化铵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等密切相关;浸出率随氯化铵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较佳浸出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5℃、氯化铵浓度15%、液固体积质量比40∶1,该条件下,钙的浸出率达到88.7%;浸出渣物相主要为氧化镁、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通过洗涤工序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含硅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江法炼 镁还原渣 综合利用 钙回收 硅回收 氯化铵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热法镁渣的二段式盐酸浸出试验研究
5
作者 马振宇 刘燕 +1 位作者 李小龙 张廷安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4,共10页
我国镁还原渣堆存量高达5000万t,目前利用方法主要集中在制备建筑材料、胶凝材料和墙体材料等,张廷安教授团队提出“浸钙-净化-电解-碳化”工艺处理镁还原渣制备食品级碳酸钙粉体的新方法,本文对工艺中的浸钙过程进行研究,提出盐酸二段... 我国镁还原渣堆存量高达5000万t,目前利用方法主要集中在制备建筑材料、胶凝材料和墙体材料等,张廷安教授团队提出“浸钙-净化-电解-碳化”工艺处理镁还原渣制备食品级碳酸钙粉体的新方法,本文对工艺中的浸钙过程进行研究,提出盐酸二段式浸出方法,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工艺参数对镁渣中金属元素浸出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二段式盐酸浸出通过控制第一段浸出过程盐酸加入量控制硅胶的生成,有效避免了浸出的不利影响;在一段浸出工艺参数盐酸浓度3 mol/L、液固比5 L/kg、时间60 min,二段浸出工艺参数盐酸浓度2.4 mol/L、液固比5 L/kg、浸出时间30 min,且全程在转速500 r/min搅拌强化的条件下,钙、镁、铁、铝四种金属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9.15%、96.45%、58.43%和90.21%;含钙浸出液中钙元素含量为45.1 g/L,相当于氯化钙浓度为125 g/L,具有较高的浓度,后续净化以后可通过电解等工序生产食品级碳酸钙等高附加值产品。该工艺产生的尾渣可以作为硅铁的原料,能有效实现镁还原渣废弃物的资源高效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热法 镁还原渣 盐酸浸出 二段式浸出 硅胶 食品级碳酸钙 硅铁 资源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