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氯胶凝材料复合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路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964-1968,共5页
在对磷酸、粉煤灰分别改性研究的基础上,采取磷酸、粉煤灰及苯丙乳液对镁氯胶凝材料耐水性进行复合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掺入20%粉煤灰、1%磷酸及5%苯丙乳液,可有效提高5.1.8主晶相在水中的稳定性,提高材料的密实度和抗水性能;水泥... 在对磷酸、粉煤灰分别改性研究的基础上,采取磷酸、粉煤灰及苯丙乳液对镁氯胶凝材料耐水性进行复合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掺入20%粉煤灰、1%磷酸及5%苯丙乳液,可有效提高5.1.8主晶相在水中的稳定性,提高材料的密实度和抗水性能;水泥石的软化系数及早期强度均得到显著提高,分别达到0.90和48.6MPa;浸水28d抗压强度衰减较小,保持64.4MPa的高水平。综合改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氯胶凝材料 复合改性 耐水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增强氯氧化镁胶凝材料工程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启昊 杨朋伟 陈若愚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以双氧水修复并活化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通过分子间脱水将壳聚糖磷酸酯负载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将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添加到氯氧化镁胶凝材料中进行耐水改性。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 以双氧水修复并活化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通过分子间脱水将壳聚糖磷酸酯负载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将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添加到氯氧化镁胶凝材料中进行耐水改性。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的加入增加了氯氧化镁胶凝材料各龄期的抗压强度,改性后的氯氧化镁胶凝材料养护龄期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16 MPa和127 MPa,比未改性试样增加了11.5%和5.8%。改性后的氯氧化镁胶凝材料水泡28 d后的抗压强度高达102 MPa,比相同水泡时长下磷酸改性的试样高8.3%。同时,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可以细化氯氧化镁胶凝材料的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氧化材料 抗压强度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氧镁胶凝材料吸潮返卤泛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颖 余红发 +2 位作者 董金美 乔宏霞 王梅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8-865,共8页
氯氧镁胶凝材料(MOC)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无机材料,而吸潮、返卤和泛霜等缺点阻碍其推广应用。本文在分析MOC制品表面潮湿、挂水珠和出现白霜原因的基础上,阐明了"吸潮"、"返卤"和"泛霜"等概念的内... 氯氧镁胶凝材料(MOC)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无机材料,而吸潮、返卤和泛霜等缺点阻碍其推广应用。本文在分析MOC制品表面潮湿、挂水珠和出现白霜原因的基础上,阐明了"吸潮"、"返卤"和"泛霜"等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了MOC中游离MgCl2产生的原因;对当前防治吸潮、返卤和泛霜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国内外吸潮、返卤和泛霜的检测方法和成果;最后指出了MOC吸潮、返卤和泛霜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吸潮 返卤 泛霜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水泥改性氯氧镁胶凝材料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春雷 陈忠范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3,共4页
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构件用的环氧类胶在70℃左右即失效,氯氧镁胶凝材料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但是在高温下其力学性能特别是抗折性能损失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氯氧镁胶凝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高铝水泥量对氯... 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构件用的环氧类胶在70℃左右即失效,氯氧镁胶凝材料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但是在高温下其力学性能特别是抗折性能损失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氯氧镁胶凝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高铝水泥量对氯氧镁胶凝材料在常温和高温后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影响,寻求改善氯氧镁胶凝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及掺和高铝水泥的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高铝水泥是一种理想的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氯氧镁胶凝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水泥 材料 常温 高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氧镁胶凝材料粘结碳纤维板高温后拉伸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明 韩春雷 陈忠范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1,共4页
针对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所用有机胶软化点过低的问题,研制了具有一定耐高温性能,可用于碳纤维粘结的氯氧镁胶凝材料。本文完成了60块不同层数(2、4、6、8层)的氯氧镁胶凝材料粘结碳纤维板在20~400℃高温后的拉伸性能试验。通过... 针对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所用有机胶软化点过低的问题,研制了具有一定耐高温性能,可用于碳纤维粘结的氯氧镁胶凝材料。本文完成了60块不同层数(2、4、6、8层)的氯氧镁胶凝材料粘结碳纤维板在20~400℃高温后的拉伸性能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碳纤维板的层数及所经历温度对高温后氯氧镁胶凝材料粘结碳纤维板的残余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采用MOC粘结碳纤维板抗拉强度与采用有机胶浸渍碳纤维板相当;经300℃高温处理后的氯氧镁胶凝材料粘结碳纤维板抗拉强度仍可以保持其常温下抗拉强度的70%左右,但是400℃后,碳纤维板抗拉强度迅速下降,仅为常温下抗拉强度的35%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温处理后的碳纤维板弹性模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碳纤维 高温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氯氧镁水泥基多相胶凝材料改性固化淤泥的水力-力学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协群 刘宁 +2 位作者 李智奇 韩仲 邹维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04-2013,共10页
为探明以绿色氯氧镁水泥为基、以工业副产品粉煤灰和矿渣为辅的多相胶凝材料对已初步固化的淤泥进一步改性而得的“改性固化淤泥”用作路基填料的长期性能,以武汉东湖段的改性固化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试验得到其经历不同次数干湿循... 为探明以绿色氯氧镁水泥为基、以工业副产品粉煤灰和矿渣为辅的多相胶凝材料对已初步固化的淤泥进一步改性而得的“改性固化淤泥”用作路基填料的长期性能,以武汉东湖段的改性固化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试验得到其经历不同次数干湿循环作用(N_(DW))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以及非饱和状态下的回弹模量(M_(R))、无侧限抗压强度(q_(u))、刚度参数(E_(1%)和S_(u1%))和累积塑性应变(ε_(p))。结果表明:(1)干湿循环使改性固化淤泥试样产生大量的宏观裂缝和微观裂隙,显著地降低了其在低吸力段的持水能力,但对高吸力段的持水能力基本无影响;(2)q_(u),E_(1%),S_(u1%)和M_(Rrep)均随着N_(DW)的增加而衰减,其衰减机理具有相似性,依此建立了衰减因子(χ_(DW))-N_(DW)关系模型:(3)经历干湿循环后,M_(R)对围压(σ_(c))变化的敏感性有所增加,而对偏压(σ_(d))则有两种不同的反应;(4)未经历干湿循环改性固化淤泥试样的ε_(p)表现为塑性稳定型,而经历干湿循环后,在高σ_(d)和低σ_(c)水平下,试样ε_(p)转变为塑性过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淤泥 水泥基多相材料 干湿循环 路基 土-水特性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米淀粉对氯氧镁胶凝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彬 刘作冬 +2 位作者 林晓如 殷博文 刘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1-867,共7页
研究了糯米淀粉(GR)改性对氯氧镁胶凝材料(MOC)性能的影响和泛霜抑制作用,通过XRD、SEM和FT-IR对样品的水化相、微观结构形貌和官能团键合情况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糯米淀粉的加入有利于MOC体系中强度相的生成,糯米淀粉的活... 研究了糯米淀粉(GR)改性对氯氧镁胶凝材料(MOC)性能的影响和泛霜抑制作用,通过XRD、SEM和FT-IR对样品的水化相、微观结构形貌和官能团键合情况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糯米淀粉的加入有利于MOC体系中强度相的生成,糯米淀粉的活性官能团与MOC发生一定的化学键合或物理结合,使水化物呈重叠交叉网状,结构更加致密。糯米淀粉的最佳用量为氧化镁质量分数的3%,在MOC中添加3%的生糯米淀粉(RGR),MOC的3 d、7 d、28 d抗压强度相对于空白样品分别提高46.78%、32.65%、29.49%,28 d软化系数为0.81;添加3%的糊化糯米淀粉(GGR),MOC的3 d、7 d、28 d抗压强度相对于空白样品分别提高38.26%、27.92%、24.91%,28 d软化系数为0.79。生糯米淀粉较糊化糯米淀粉对MOC性能改善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淀粉 材料 力学性能 耐水性 泛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杆/卤水低碱复合墙体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路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1-805,共5页
利用制盐卤水和石灰合成低(水化)碱性MgO粉体,再与秸杆、卤水复合制成秸杆胶凝复合材料,研究碱性环境对这种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沉淀反应终点pH<10.0,可保证MgO粉体具有较低的水化碱性;强碱性环境(pH>12.0)对... 利用制盐卤水和石灰合成低(水化)碱性MgO粉体,再与秸杆、卤水复合制成秸杆胶凝复合材料,研究碱性环境对这种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沉淀反应终点pH<10.0,可保证MgO粉体具有较低的水化碱性;强碱性环境(pH>12.0)对秸杆纤维有较强的侵蚀作用,对其复合材料的凝结和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低碱性(pH<10.0)镁氯胶凝材料与秸杆纤维有良好的适应性;随着秸杆纤维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增加,抗折、抗压强度下降,尺寸较小、较大的秸杆纤维分别对复合材料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杆纤维 卤水 镁氯胶凝材料 低碱性墙体材料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