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Otsu算法的金属器件镀锌表面缺陷识别方法
1
作者 马栎 冯占荣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3,共8页
镀锌表面纹理、颜色以及亮度变化的复杂度往往较高,且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对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阴影产生显著影响,当前固定的阈值选择方式难以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识别环境,影响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中表面缺陷的识别效果,故提出了基于改进Otsu算... 镀锌表面纹理、颜色以及亮度变化的复杂度往往较高,且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对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阴影产生显著影响,当前固定的阈值选择方式难以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识别环境,影响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中表面缺陷的识别效果,故提出了基于改进Otsu算法的金属器件镀锌表面缺陷识别方法。首先,针对金属器件镀锌表面图像,根据结构张量提取图像的轮廓信息,利用Itti模型提取图像颜色和亮度信息,并分别生成各通道显著图。经规范化处理后,通过线性组合构成视觉显著图,用于初步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表面缺陷;然后,在常规的Otsu算法中,引入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算法多次调整灰度阈值,利用最优的灰度阈值分割出缺陷区域;最后,利用加权马氏距离表示协方差距离,突出缺陷边缘像素特征,使缺陷兴趣区域更加显著,再采用连通区域标记的方式准确识别表面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在金属器件镀锌表面缺陷人工智能识别中,该方法可以准确检索到缺陷区域,识别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由此可以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SU算法 金属器件 镀锌表面 缺陷识别 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算法 最优灰度阈值 GABOR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汽车钢表面合金镀层的性能
2
作者 陈媛媛 田博彤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4,29,共6页
采用热浸镀方法在第三代汽车钢表面制备了3种不同组分的合金镀层,研究了Al含量和Si元素添加对合金镀层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显微硬度、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0.6Al-1.6Mg、Zn-1.8Al-1.6Mg和Zn-1.8Al-1.6Mg-0.25Si合金镀层的主... 采用热浸镀方法在第三代汽车钢表面制备了3种不同组分的合金镀层,研究了Al含量和Si元素添加对合金镀层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显微硬度、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0.6Al-1.6Mg、Zn-1.8Al-1.6Mg和Zn-1.8Al-1.6Mg-0.25Si合金镀层的主要物相都为Zn、Al和MgZn2,在Zn-1.8Al-1.6Mg-0.25Si合金镀层中还出现了黑色的针状Mg2Si相,增加Al含量和添加Si元素后,合金镀层的晶粒更加细小、组织均匀性提高;Zn-0.6Al-1.6Mg、Zn-1.8Al-1.6Mg和Zn-1.8Al-1.6Mg-0.25Si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分别为164.5、186.1、195.4 HV,不同组分的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从高至低顺序为Zn-1.8Al-1.6Mg-0.25Si>Zn-1.8Al-1.6Mg>Zn-0.6Al-1.6Mg,在合金镀层中增加Al含量或者添加Si元素都有助于提升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汽车钢 表面 合金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形态铜绿假单胞菌在氯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昕 周达诚 王保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20,共4页
为研究悬浮和附着生长下的铜绿假单胞菌经氯消毒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以无菌生理盐水模拟悬浮生长环境,选取镀锌材料建立附着生长模型,采用UFC法进行加氯试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2种形态下的铜绿假单胞菌均为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 为研究悬浮和附着生长下的铜绿假单胞菌经氯消毒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以无菌生理盐水模拟悬浮生长环境,选取镀锌材料建立附着生长模型,采用UFC法进行加氯试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2种形态下的铜绿假单胞菌均为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主要副产物包括三卤甲烷(THMs)、三氯乙腈(TCAN)和水合三氯乙醛(CH),且THMs符合TOC含量、单位耗氯量大小关系,而TCAN和CH则相反,可能是由生物膜胞外聚合物中的某种蛋白质结构引起。Br-的存在对CHCl3和TCAN产生抑制作用,转而形成更多的CHBr3和二溴乙腈,当Br-的质量浓度为2 mg/L时,CHBr3和二溴乙腈含量达到最大值,且主要影响总THMs和卤乙腈的含量,溴氯甲烷和溴氯乙腈的含量均随Br-含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菌液 镀锌表面生物膜 铜绿假单胞菌 三卤甲烷 卤乙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