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镀膜法减小氙“记忆效应”研究
1
作者 贾怀茂 李奇 +4 位作者 王世联 张新军 樊元庆 赵允刚 王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07-1011,共5页
"β-γ符合法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放射性核素监测中惰性气体氙同位素的一种重要测量方法。文中针对"β-γ符合法测量放射性氙同位素时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存在严重的"记忆效应"难题,采用真空镀膜方法,在塑料闪... "β-γ符合法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放射性核素监测中惰性气体氙同位素的一种重要测量方法。文中针对"β-γ符合法测量放射性氙同位素时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存在严重的"记忆效应"难题,采用真空镀膜方法,在塑料闪烁体内表面镀上一定厚度的铝、铜、金等薄膜,有效地减小了氙在塑料闪烁体中的残留,使氙"记忆效应"降低至1.0%以下,显著提高了氙样品的测量准确度和探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氙“记忆效应” 金属镀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纳米复合等离子体镀膜法沉积二硫化钼复合膜的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韩成名 周兰英 +1 位作者 贾庆莲 郎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5-339,共5页
本文结合国内外固体润滑膜的发展趋势 ,以及当前材料发展中有关“多相材料”的新理念 ,提出了一种新的固体润滑膜沉积方法———非平衡纳米复合等离子体镀膜法 (NCUPP)。采用该法成功地对几种材料 (Ti、N、Mo、S等 )进行精细的纳米复合 ... 本文结合国内外固体润滑膜的发展趋势 ,以及当前材料发展中有关“多相材料”的新理念 ,提出了一种新的固体润滑膜沉积方法———非平衡纳米复合等离子体镀膜法 (NCUPP)。采用该法成功地对几种材料 (Ti、N、Mo、S等 )进行精细的纳米复合 ,制备的固体润滑膜TiN MoS2 /Ti是多相纳米复合膜 ,其中的MoS2 基本上呈准非晶态 ,掺杂物Ti与MoS2 多相复合 ,形成了多相的纳米复合薄膜 ,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即摩擦系数低 ;耐磨损寿命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润滑膜 电化学工程 非平衡纳米复合等离子体镀膜法 TiN-MoS2/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镀膜法与传统汗潜手印显现方法联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建新 刘丛睿 +1 位作者 张晓梅 张琦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9-417,共9页
真空镀膜法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显现效果好的手印显现新方法,为进一步将该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有机结合,提高现场手印显出率,研究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联合应用及相互补足效果。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将真空镀膜法与传统方法联合应用对常见的渗... 真空镀膜法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显现效果好的手印显现新方法,为进一步将该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有机结合,提高现场手印显出率,研究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联合应用及相互补足效果。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将真空镀膜法与传统方法联合应用对常见的渗透性客体、非渗透性客体及半渗透性客体表面汗潜手印进行显现,并比较显现效果。结果:真空镀膜法与粉末法、502法、茚三酮法等传统方法联合应用对手印的显现效果有较好的增强作用,特别是背景颜色复杂客体和反光客体表面手印的显现,真空镀膜法对传统方法的补足作用较为明显。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真空镀膜法可与传统方法联合应用,增强手印与背景的反差,增强手印显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印 真空镀膜法 传统显现方 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制备光学薄膜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沈军 王珏 +3 位作者 吴广明 倪星元 周斌 陈玲燕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5-308,共4页
概要综述了用化学法制备光学薄膜的浸渍镀膜法、旋转镀膜法、喷溅镀膜法、流延法、弯月面镀膜法和涂布镀膜法等方法 ,及其薄膜特性 ,诸如折射率、激光损伤阈值、机械强度等的控制技术 。
关键词 制备 光学薄膜 应用 化学 性能 浸渍镀膜法 旋转镀膜法 喷溅镀膜法 流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SiO_2多层膜的化学法制备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帆 沈军 +4 位作者 吴广明 孙骐 付甜 张志华 王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6-330,共5页
 分别以ZrOCl2·8H2O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了性能稳定的ZrO2和SiO2溶胶。用旋转镀膜法分别在K9玻璃和单晶硅片上制备了ZrO2/SiO2多层膜。采用溶剂替换和紫外光处理等手段,有效地解决了ZrO2/SiO2多层膜中膜层...  分别以ZrOCl2·8H2O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了性能稳定的ZrO2和SiO2溶胶。用旋转镀膜法分别在K9玻璃和单晶硅片上制备了ZrO2/SiO2多层膜。采用溶剂替换和紫外光处理等手段,有效地解决了ZrO2/SiO2多层膜中膜层开裂和膜间渗透等问题。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薄膜的表面和剖面微观形貌,并用椭偏仪测得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研究了薄膜厚度、折射率与热处理温度、紫外光处理时间的关系,对所获得薄膜的紫外 可见、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用输出波长1064nm,脉宽15ns的电光调Q激光系统产生的强激光进行了单层膜的辐照实验,结果发现溶剂替换后激光损伤阈值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SiO2多层膜 氧化锆 二氧化硅 化学制备 溶胶-凝胶工艺 紫外光处理 激光损伤阈值 旋转镀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镀膜对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俞政洪 吴锋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2-344,共3页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镀膜法对极片进行表面处理。结果表明:镀层TiN的存在减少了电极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SEI膜的量,从而减少了活性物质和电解液的损失,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容量10%左右;TiN与SEI膜在电极表...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镀膜法对极片进行表面处理。结果表明:镀层TiN的存在减少了电极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SEI膜的量,从而减少了活性物质和电解液的损失,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容量10%左右;TiN与SEI膜在电极表面共同形成的钝化膜要优于单纯的SEI膜,前者更有利于电池可逆容量和充放电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镀膜 锂离子电池 石墨负极 电化学性能 镀膜法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分析各类微体化石样品最佳镀膜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素新 严春杰 +1 位作者 路湘豫 肖少泉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8-100,共3页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试验对比,总结出了非导电微体化石——放射虫、硅藻、竹节石、有孔虫、介形虫、轮藻、牙形石、海绵骨针等的最佳镀膜方法和最佳镀膜厚度。
关键词 扫描电镜 微体化石 镀膜法 镀膜厚度 放射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金属镀膜技术显现金属上潜在指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季可伟 赵雅彬 +1 位作者 陈姝帆 魏仲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1-1177,共7页
真空金属镀膜(vacuum metal deposition,简称VMD)技术应用于指纹显现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显现疑难客体上潜在手印的理想工具,但对于金属这一疑难客体,目前鲜少有文章进行探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取黄铜、紫铜、不锈钢和铝箔4种现场常... 真空金属镀膜(vacuum metal deposition,简称VMD)技术应用于指纹显现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显现疑难客体上潜在手印的理想工具,但对于金属这一疑难客体,目前鲜少有文章进行探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取黄铜、紫铜、不锈钢和铝箔4种现场常见的金属作为检材,通过比较金锌、银锌、银VMD在金属客体上的显现效果,探究金属客体上VMD的最佳显现方案,并拓展在物证实践领域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黄铜、紫铜和不锈钢上,银锌VMD和银VMD的效果相似且均优于传统金锌VMD,而在铝箔上传统金锌VMD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金属镀膜法 金属客体 指纹显现 疑难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银在真空金属镀膜显现指纹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姝帆 赵雅彬 +1 位作者 季可伟 李川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7,共8页
真空金属镀膜(VMD)对于显现非渗透性及半渗透性客体表面的潜在指纹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但由于其通常采用金、锌两种金属的联用对潜在指纹进行显现,成本过高且操作繁琐,因此未能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选用铜、银代替... 真空金属镀膜(VMD)对于显现非渗透性及半渗透性客体表面的潜在指纹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但由于其通常采用金、锌两种金属的联用对潜在指纹进行显现,成本过高且操作繁琐,因此未能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选用铜、银代替金对常见塑料客体上的潜在指纹进行显现,在优化金属用量的基础上,将铜、银、铜锌、银锌VMD与传统金锌VMD进行比较,以探究更为便宜、简单、高效的VMD显现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铜、银可以作为传统金锌的有效补充,铜锌VMD在塑料客体表面的显现效果优于传统金锌VMD,银VMD在深色塑料表面具有极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金属镀膜法 指纹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l_2O_3-Ni隧道结中的表面粗糙度效应
10
作者 柳文军 蔡振生 +2 位作者 欧阳华 马晓翠 舒启清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用真空蒸发镀膜法在光滑的玻璃基片和粗糙的CaF2薄膜表面上制备了Al Al2O3 Ni隧道结,观测了CaF2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对隧道结伏安特性的影响,首次观测到这种界面粗糙结的光发射.采用梯形势垒模型计算伏安特性,并与实验伏安特性拟合,得到了... 用真空蒸发镀膜法在光滑的玻璃基片和粗糙的CaF2薄膜表面上制备了Al Al2O3 Ni隧道结,观测了CaF2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对隧道结伏安特性的影响,首次观测到这种界面粗糙结的光发射.采用梯形势垒模型计算伏安特性,并与实验伏安特性拟合,得到了结的有效势垒参数.结果表明,与界面光滑的结比较,界面粗糙的结的有效势垒宽度较窄,有效势垒面积较小.这可归因为在粗糙的Al2O3表面投射式的沉积Ni原子时,在Al2O3 Ni界面留下了空隙.同时分析了结的发光机理,讨论了影响发光效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l2O3-Ni隧道结 表面粗糙度 发光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 真空蒸发镀膜法 巨磁电阻效应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合镁作为发光层的明亮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剑清 谢国伟 +3 位作者 黄伟国 李嘉文 石建新 龚孟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1-484,共4页
以氯化镁与8 羟基喹啉反应合成了8 羟基喹啉合镁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确定了其组成为Mg(C9H7NO)2·2H2O。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热稳定性高、升华性好、光致发光性能优良的蓝绿色发光材料;以该配合物作为发... 以氯化镁与8 羟基喹啉反应合成了8 羟基喹啉合镁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确定了其组成为Mg(C9H7NO)2·2H2O。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热稳定性高、升华性好、光致发光性能优良的蓝绿色发光材料;以该配合物作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用真空镀膜法得到了结构为ITO/TPD/Mgq2/Al的明亮的蓝 绿色电致发光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合镁 发光层 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电致发光 组成分析 真空镀膜法 光谱红移 电子传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件氧化铝陶瓷与可伐合金的钎焊封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诚 何兴会 +4 位作者 全锋 谢昕芸 孙庆斌 廖静 曲曙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02-205,221,共5页
为解决某装置上φ400 mm规格氧化铝和4J29可伐合金的高密封性封接和严苛的冷热冲击性能要求,对活性钎焊法和镀膜钎焊法进行工艺效果对比,以改进的真空淬火炉WZC-50作为钎焊设备。试验发现:采用Ti-Ag-Cu钎料的活性钎焊法,焊件漏率最高可... 为解决某装置上φ400 mm规格氧化铝和4J29可伐合金的高密封性封接和严苛的冷热冲击性能要求,对活性钎焊法和镀膜钎焊法进行工艺效果对比,以改进的真空淬火炉WZC-50作为钎焊设备。试验发现:采用Ti-Ag-Cu钎料的活性钎焊法,焊件漏率最高可达5×10^-8~5×10^-10 Pa·m^3/s,经过补焊后漏率提高1个数量级,但不能承受冷、热冲击;采用Ag-Cu-Ti钎料在陶瓷表面预金属化,然后用Ag80Cu带材二次钎焊的镀膜钎焊法,最高漏率可达5×10^-13 Pa·m^3/s,焊件可以经受带压不高于0.09 MPa,时长27 h的-55℃到180℃的冷、热以及热-冷-热循环冲击。对比之下,镀膜钎焊可以满足大尺寸氧化铝陶瓷和可伐合金的高密封性封接要求,焊缝强度高,可以承受更大范围的冷、热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陶瓷 可伐合金 活性钎焊 镀膜钎焊 密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光控薄膜的研制
13
作者 焦小浣 张淑霞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3期85-86,共2页
利用光控膜对太阳光透过或反射的选择性,借以改善节能建筑热光性能,获得舒适的环境.同时通过该光控膜彩色反射作用增加美感,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制备这些光控膜的工艺方法很多,如真空蒸发、溅射浸渍、喷涂热解及化学沉积等.... 利用光控膜对太阳光透过或反射的选择性,借以改善节能建筑热光性能,获得舒适的环境.同时通过该光控膜彩色反射作用增加美感,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制备这些光控膜的工艺方法很多,如真空蒸发、溅射浸渍、喷涂热解及化学沉积等.光控膜可直接沉积在玻璃上,也可以沉积在塑料聚酯膜上,再粘到玻璃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控膜 真空镀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