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W合金镀液中钨的分光光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姚素薇 朱建红 +2 位作者 刘春松 张卫国 王宏智 《电镀与精饰》 CAS 2007年第1期45-47,共3页
在硫氰酸铵分光光度法分析金属钨的基础上建立了N i-W合金镀液中WO42-的测定方法,考察并排除了镀液组成(N i2+、络合剂)、显色剂等对测试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误差小(低于3%),适用于研究室及工业生产中的分析。
关键词 分光光度分析 Ni—W合金 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合金镀液中镍铜的分光光度法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海春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1,共3页
在pH=8.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作为显色剂,利用吸收比K1、K2恒定的特点,同时测定镍-铜合金镀液中的镍和铜。实验表明,在本测定条件下,镀液中镍、铜的吸光度加和性良好,镍的吸收比K1=0.941,线性方程为A=0.982c+... 在pH=8.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作为显色剂,利用吸收比K1、K2恒定的特点,同时测定镍-铜合金镀液中的镍和铜。实验表明,在本测定条件下,镀液中镍、铜的吸光度加和性良好,镍的吸收比K1=0.941,线性方程为A=0.982c+0.034,线性范围为0.12~0.80 mg/L;铜的吸收比K2=0.953,线性方程为A=0.739c-0.023,线性范围为0.12~1.20mg/L;相对标准偏差为:镍1.1%,铜2.5%,加标回收率分别为:镍96.01%~103.5%,铜93.8%~1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Ni-Cu合金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合金镀液中硼酸分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3,共3页
用传统方法分析镍-铁合金镀液中的硼酸,亚铁离子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用亚铁氰化钾沉淀分离镀液中的亚铁离子和镍离子,用甘露醇与硼酸反应生成酸性较强的络合酸,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实验表明,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 用传统方法分析镍-铁合金镀液中的硼酸,亚铁离子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用亚铁氰化钾沉淀分离镀液中的亚铁离子和镍离子,用甘露醇与硼酸反应生成酸性较强的络合酸,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实验表明,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20%,回收率为98.2%~101.2%。本法准确、简单,优于其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合金 亚铁离子 亚铁氰化钾 沉淀分离法 硼酸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铁合金镀液及镀层中锌、铁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侯燕 曾兴顺 +1 位作者 郭荣钊 仝湘滨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4期35-37,共3页
为了获得耐蚀性良好的锌-铁合金镀层,必须维持镀液中锌、铁含量在一定的工艺范围内。采用EDTA滴定和分光光度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碱性锌-铁合金镀液中的锌、铁含量,并优选出最佳测量波长。研究了酸度、显色剂浓度、共存组分及干扰元素对测... 为了获得耐蚀性良好的锌-铁合金镀层,必须维持镀液中锌、铁含量在一定的工艺范围内。采用EDTA滴定和分光光度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碱性锌-铁合金镀液中的锌、铁含量,并优选出最佳测量波长。研究了酸度、显色剂浓度、共存组分及干扰元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在0~6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能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铁合金 快速测定 分光光度法 EDTA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合金镀液中锌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4-46,共3页
用铬黑T作指示剂分析氰化物镀铜-锌合金镀液中的锌,在传统的测定方法中,需要使用剧毒氰化物和抗坏血酸抑制Cu2+离子的生成。为了消除氰化物的污染,研究了用三乙醇胺取代氰化钾的方法,三乙醇胺与Cu+离子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在抗坏血酸存在... 用铬黑T作指示剂分析氰化物镀铜-锌合金镀液中的锌,在传统的测定方法中,需要使用剧毒氰化物和抗坏血酸抑制Cu2+离子的生成。为了消除氰化物的污染,研究了用三乙醇胺取代氰化钾的方法,三乙醇胺与Cu+离子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在抗坏血酸存在的条件下,Cu+离子不能转变为Cu2+离子。测定时加甲醛破坏游离氰化钠,以铬黑T作指示剂,在pH=10的条件下用EDTA滴定锌。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71%,回收率为101.3%~1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合金 三乙醇胺 氰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锰合金镀液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丽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4期40-42,44,共4页
概述了含有可溶性锌盐和锰盐,碱金属盐、碱金属葡萄糖酸盐或者酒石酸盐等组成的锌-锰合金镀液。镀液的特征在于不含有卤化铵或者氟硼酸盐,可以获得外观和附着性良好的锌-锰合金镀层,钝化处理以后可以获得耐蚀性良好的黑色精饰层。
关键词 锌-锰合金 葡萄糖酸盐 钝化处理 耐蚀性 黑色精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镍合金镀液快速分析
7
作者 陈振宁 张翠芬 《电镀与精饰》 CAS 1993年第1期45-47,共3页
引言锌镍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较高的硬度;外观光亮,具有镍和不锈钢的色调,并且无毒;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代镉镀种.本文提出一种光度法与光度滴定法结合,快速连续测定镀液中Zn^(2+)、Ni^(2+)的方法.
关键词 锌镍合金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合金镀液中铜和镍的快速光度法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歆欣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39,共4页
制定了快速测定铜-镍合金镀液中铜和镍的分光光度法。在强碱性条件下三异丙醇胺与铜离子生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与镍离子生成稳定的橙黄色配合物。用光度法在波长430nm处测定镍,铜配离子对测定无影响,可以直接得到镀液中镍的质量浓度。... 制定了快速测定铜-镍合金镀液中铜和镍的分光光度法。在强碱性条件下三异丙醇胺与铜离子生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与镍离子生成稳定的橙黄色配合物。用光度法在波长430nm处测定镍,铜配离子对测定无影响,可以直接得到镀液中镍的质量浓度。在波长680nm处测定铜和镍的总吸光度,利用已测得的镍的质量浓度用差减法计算铜的质量浓度。镀液中的铁杂质与三异丙醇胺生成无色配离子,不干扰铜和镍的测定,镀液中的配位剂焦磷酸钾及其它组分对测定无影响。实验表明,本法测定铜和镍的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85%和1.0%,回收率分别为100.7%和98.3%。本法简练,快速而准确,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合金 铜质量浓度 镍质量浓度 三异丙醇胺 显色剂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盐铜-镍合金镀液中硫酸镍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黎小阳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
制定了测定焦磷酸盐铜-镍合金镀液中硫酸镍的返滴定法。在加热条件下用硫酸分解焦磷酸,使其转变为磷酸。用抗坏血酸和硫脲掩蔽镀液中的铜离子和铁杂质,在pH=5.4的条件下,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配合镍离子,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硫... 制定了测定焦磷酸盐铜-镍合金镀液中硫酸镍的返滴定法。在加热条件下用硫酸分解焦磷酸,使其转变为磷酸。用抗坏血酸和硫脲掩蔽镀液中的铜离子和铁杂质,在pH=5.4的条件下,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配合镍离子,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硫酸锌标准滴定溶液返滴定EDTA,从而得到硫酸镍的质量浓度。试验表明,本法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22%,回收率为99.68%。用返滴定法解决了镍离子对二甲酚橙指示剂的封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盐 铜-镍合金 焦磷酸 正磷酸 硫酸镍 返滴定 掩蔽剂 二甲酚橙指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合金镀液中硼酸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0,共2页
利用传统方法分析镍-铁合金镀液中的硼酸,镀液中亚铁离子会严重影响测定结果。介绍了一种方法,用过硫酸钠氧化镀液中的亚铁离子和络合剂,再用氢氧化钠沉淀出铁离子和镍离子,过滤后用硫酸酸化试液,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碱中和过量的硫酸... 利用传统方法分析镍-铁合金镀液中的硼酸,镀液中亚铁离子会严重影响测定结果。介绍了一种方法,用过硫酸钠氧化镀液中的亚铁离子和络合剂,再用氢氧化钠沉淀出铁离子和镍离子,过滤后用硫酸酸化试液,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碱中和过量的硫酸。最后用甘露醇与硼酸反应生成较强的络合酸,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这种方法分析结果较准确,能够满足监控镀液中硼酸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合金 硼酸 分析方法 亚铁离子 沉淀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钯-铜合金镀液中微量铜的光度测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丘星初 丘山 《电镀与精饰》 CAS 2000年第4期12-13,共2页
研究了铜离子与铜腙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H8.2~ 9.8的氨铵缓冲介质中 ,铜离子与铜腙形成蓝色配合物 ,其λmax=60 0 nm,铜浓度介于 5~ 50μg/2 5m 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r=0 .9998。用柠檬酸铵作掩蔽剂 ... 研究了铜离子与铜腙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H8.2~ 9.8的氨铵缓冲介质中 ,铜离子与铜腙形成蓝色配合物 ,其λmax=60 0 nm,铜浓度介于 5~ 50μg/2 5m 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r=0 .9998。用柠檬酸铵作掩蔽剂 ,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应用于金 -钯 -铜合金镀液中铜的测定 ,其准确度和精确度与原子吸收法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钯-铜合金 光度法 测定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合金镀液中硫酸镍分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2-43,共2页
改进了镍-铁合金镀液中硫酸镍分析方法。用双氧水将Fe2+离子氧化成Fe3+离子,用三乙醇胺掩蔽铁,用EDTA测定硫酸镍。在pH=10的条件下用紫脲酸铵作指示剂进行滴定。相对平均偏差为0.12%。方法简单,快速而准确。
关键词 镍-铁合金 硫酸镍 铁离子 三乙醇胺 掩蔽剂 EDTA容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合金镀液中硫酸亚铁和Fe^(3+)的快速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44,共3页
介绍了镍-铁合金镀液中硫酸亚铁和三价铁离子质量浓度的快速分析方法。用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ρ(Fe3+)。用钛铁试剂光度法测定总铁量,从总铁质量浓度减去三价铁离子质量浓度并经计算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浓度。
关键词 镍-铁合金 硫酸亚铁 FE3+ 硫氰酸盐 钛铁试剂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nCo合金镀液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成虹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合金 Co SN ZN 标准滴定溶 氯化亚锡 指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铁合金镀液中锌和铁的EDTA配位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成虹 《电镀与精饰》 CAS 2006年第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EDTA配位滴定 合金 标准滴定溶 NAOH溶 NaCN 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镍合金镀液中锌、镍、氢氧化钠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凡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5期45-47,共3页
锌的测定方法,用抗坏血酸还原三价铁离子,再加入氰化物掩蔽Fe2+、Zn2+、N i2+、Cu2+等,而锌氰配位化合物不稳定,加甲醛即被解蔽,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N aOH的测定,用中和滴定法完成。镍是用比色分析法,在碱性溶液中,当有氧化剂... 锌的测定方法,用抗坏血酸还原三价铁离子,再加入氰化物掩蔽Fe2+、Zn2+、N i2+、Cu2+等,而锌氰配位化合物不稳定,加甲醛即被解蔽,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N aOH的测定,用中和滴定法完成。镍是用比色分析法,在碱性溶液中,当有氧化剂存在时,利用镍与丁二酮肟不产生沉淀而形成酒红色化合物的特性,以吸光光度法测定镍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镍合金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Sn-Bi合金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丽丽 《电镀与精饰》 CAS 2001年第5期40-43,共4页
概述了含有 Sn2 +和 Bi3+的可溶性盐 ,有机酸或无机酸、络合剂和还原剂等组成的化学镀Sn- Bi合金镀液 ,镀液具有优良的高温时效稳定性 ,可以获得附着性和外观良好的 Sn- Bi合金镀层。
关键词 高温时效稳定性 化学 合金 镀液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或锡合金电镀液的再生方法
18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4期52-52,共1页
发明了一种锡或锡合金电镀液的再生方法。该方法为向老化的有泥渣的镀液中加入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的凝结剂和一种聚合的絮凝剂,然后搅拌镀液,使凝结剂与泥渣凝结并形成可被沉淀的絮状泥渣,分离沉淀的絮凝物而使镀液再生。欲处理的锡或... 发明了一种锡或锡合金电镀液的再生方法。该方法为向老化的有泥渣的镀液中加入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的凝结剂和一种聚合的絮凝剂,然后搅拌镀液,使凝结剂与泥渣凝结并形成可被沉淀的絮状泥渣,分离沉淀的絮凝物而使镀液再生。欲处理的锡或锡合金镀液可以是氟硼酸型镀液,也可以是含一种烷基磺酸,烷醇磺酸或酚基磺酸的有机酸型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方法 合金 水溶性聚合物 合金 烷基磺酸 凝结剂 絮凝剂 泥渣 絮凝物 沉淀 酸型 老化 搅拌 絮状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或锡合金的柠檬酸或柠檬酸盐镀液
19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4期52-53,共2页
一种pH为4~8含有柠檬酸或柠檬酸盐的电镀锡或锡合金镀液,添加一种光亮剂0.5~5.0g/L,该光亮剂为多胺类如五乙烯六胺与脂肪族醛如甲醛,以及芳香族羧酸如甲基苯甲酸酯反应的一种水溶性产物。添加剂的质量浓度如果低于0.5g/L时,... 一种pH为4~8含有柠檬酸或柠檬酸盐的电镀锡或锡合金镀液,添加一种光亮剂0.5~5.0g/L,该光亮剂为多胺类如五乙烯六胺与脂肪族醛如甲醛,以及芳香族羧酸如甲基苯甲酸酯反应的一种水溶性产物。添加剂的质量浓度如果低于0.5g/L时,所得镀层是不光亮的,甚至呈树枝状。如高于5g/L时,镀层光亮而且无任何不良影响,只是增加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盐 合金 芳香族羧酸 合金 脂肪族醛 苯甲酸酯 质量浓度 不良影响 光亮剂 水溶性 添加剂 树枝状 甲醛 乙烯 胺类 产物 反应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合金电刷镀镀层显微组织及硬度分析
20
作者 冯旭东 袁庆龙 +1 位作者 曹晶晶 苏志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07-109,共3页
以45钢为基体,采用电刷镀法制备了镀层,利用Olympus PME-3型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镀层的组织形貌,用MH-5型电子显微硬度测试仪测定了镀层的硬度以及镀层径向的一系列硬度值,探讨了保温温度对硬度变化的影响,并得出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以45钢为基体,采用电刷镀法制备了镀层,利用Olympus PME-3型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镀层的组织形貌,用MH-5型电子显微硬度测试仪测定了镀层的硬度以及镀层径向的一系列硬度值,探讨了保温温度对硬度变化的影响,并得出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i-W-D耐高温合金镀层在300℃保温30min时,其硬度达到最高值973HV,与基体相比提高了3倍多,且晶粒细小、组织致密;在高温下服役时,出现了相变再强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度 显微组织 Ni—W—D合金 电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