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锻压变形量对铸锻成形A356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顺成 蔡畅 +1 位作者 戚文军 郑开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4,共7页
采用铸锻一体化成形技术制备A356铝合金汽车制动器卡钳,研究锻压变形量对卡钳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锻压变形量越大,锻压对模腔内凝固合金的强制性补缩效果越好,卡钳厚大部位的收缩裂纹越小,显微组织塑性变形越明显,卡钳的... 采用铸锻一体化成形技术制备A356铝合金汽车制动器卡钳,研究锻压变形量对卡钳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锻压变形量越大,锻压对模腔内凝固合金的强制性补缩效果越好,卡钳厚大部位的收缩裂纹越小,显微组织塑性变形越明显,卡钳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越高。当变形量达到11.1%时,锻压能够完全压实愈合卡钳厚大部位的收缩裂纹,显微组织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枝晶晶粒破碎细化。当锻压变形量为17.3%时,锻压后卡钳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15.1MPa和6.4%,比未锻压卡钳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增大了18.6%和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锻一体化成形 锻压变形量 A356铝合金 汽车制动器卡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压变形量对轻量化机床新型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柳香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研究了不同锻压变形量下轻量化机床用新型铝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锻压变形量从0增加至14%,新型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增加然后基本不变,断后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则先增加后减小。锻压变形量优选为12%;与未进行... 研究了不同锻压变形量下轻量化机床用新型铝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锻压变形量从0增加至14%,新型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增加然后基本不变,断后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则先增加后减小。锻压变形量优选为12%;与未进行锻压的试样相比,锻压变形量为12%时新型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分别增加了28.5%、32.6%、77.6%和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压变形量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新型铝合金 化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压变形量对钢制机械刀片磨损和冲击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俊卿 贾大明 张鹏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2-164,171,共4页
采用不同的锻压变形量对钢制机械刀片进行了锻压,并在室温进行了磨损和冲击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始锻温度1130℃、终锻温度860℃和模具预热温度350℃时,随锻压变形量从5%增大至15%,刀片的磨损和冲击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与5%... 采用不同的锻压变形量对钢制机械刀片进行了锻压,并在室温进行了磨损和冲击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始锻温度1130℃、终锻温度860℃和模具预热温度350℃时,随锻压变形量从5%增大至15%,刀片的磨损和冲击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与5%变形量相比,13%变形量的锻压刀片磨损体积减小了64%,冲击吸收能增大了34%。钢制机械刀片的锻压变形量优选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压变形量 钢制机械刀片 磨损性能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建筑销轴的锻压工艺优化研究
4
作者 张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7-139,143,共4页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压变形量进行了新型建筑销轴锻压试验,并进行了拉伸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工艺下,随始锻温度从1200℃升高至1280℃,终锻温度从680℃升高至760℃,锻压变形量从6%上升至14%,销轴的抗拉强度...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压变形量进行了新型建筑销轴锻压试验,并进行了拉伸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工艺下,随始锻温度从1200℃升高至1280℃,终锻温度从680℃升高至760℃,锻压变形量从6%上升至14%,销轴的抗拉强度先提高后下降。销轴的锻压工艺参数为:始锻温度1260℃、终锻温度720℃、锻压变形量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建筑销轴 锻压工艺 拉伸性能 始锻温度 终锻温度 锻压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压工艺对新型高强度机械螺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安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72-174,178,共4页
采用不同工艺参数对TA15-0.1Sr钛合金新型高强度机械螺栓进行了锻压,并进行了500℃高温拉伸试验和96h中性盐雾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始锻温度从900℃增大到975℃,终锻温度从720℃增大到780℃,或变形量从4%增大到10%时,螺... 采用不同工艺参数对TA15-0.1Sr钛合金新型高强度机械螺栓进行了锻压,并进行了500℃高温拉伸试验和96h中性盐雾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始锻温度从900℃增大到975℃,终锻温度从720℃增大到780℃,或变形量从4%增大到10%时,螺栓的高温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质量损失率先减小后增大,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先提高后下降。螺栓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压变形量分别优选为950、76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锻温度 终锻温度 锻压变形量 TA15-0.1Sr钛合金 高强度螺栓 高温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汽车曲轴锻件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菲 盛鹏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5-147,151,共4页
采用不同工艺参数进行了48Mn V钢汽车曲轴的锻压,并进行了锻件热疲劳性能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1100℃增至1180℃、终锻温度从900℃增至980℃、锻压变形量从5%增至13%时,曲轴锻件的热疲劳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与1100℃始... 采用不同工艺参数进行了48Mn V钢汽车曲轴的锻压,并进行了锻件热疲劳性能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始锻温度从1100℃增至1180℃、终锻温度从900℃增至980℃、锻压变形量从5%增至13%时,曲轴锻件的热疲劳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与1100℃始锻的曲轴相比,1160℃始锻的48Mn V汽车曲轴锻件的热疲劳裂纹级别从9级变为3级;与900℃终锻相比,940℃终锻的曲轴锻件的热疲劳裂纹级别从9级变为3级;与5%锻压变形量相比,11%锻压变形量时曲轴锻件的热疲劳裂纹级别从11级变为3级。优化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压变形量分别为1160、940℃和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压工艺参数 48Mn V钢汽车曲轴 热疲劳性能 锻压温度 锻压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