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金矿床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刘建明 叶杰 +2 位作者 徐九华 孙景贵 沈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5-784,共10页
对胶东四类金矿床(盆地边缘砾岩型、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矿石中的碳酸盐矿物开展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宏观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相对应,山东金矿床可能有... 对胶东四类金矿床(盆地边缘砾岩型、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矿石中的碳酸盐矿物开展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宏观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相对应,山东金矿床可能有亲岩浆岩和亲沉积盆地两个不同的成矿系统。前者包括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三类金矿床,后者指盆地边缘砾岩型金矿床,二者具有不同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山东亲岩浆岩系列的金矿床。其锶-钕同位素与同时代的幔源岩浆岩一致,碳同位素显示幔源碳和岩浆碳的特征,氧同位素则显示初生水与大气降水不同比例混合的可能性,因此有可能是以CO-2为主、富含成矿金属的地幔流体与浅部下渗大气降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与岩浆岩关系不密切、主要受盆地边缘断裂控制的盆地边缘砾岩型金矿床,其碳-氧和锶-钕同位素组成均较分散,可能主要与地壳浅部下渗 大气降水对上地壳各种岩石淋滤萃取演化而成的成矿流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碳酸盐矿物 -同位素 锶-钕同位素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及其构造意义:Ⅱ .微量元素和Sr- Nd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14
2
作者 李献华 周汉文 +4 位作者 刘颖 李寄嵎 陈正宏 于津生 桂训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65,共9页
粤西阳春地区马山二长闪长岩强烈富集 K、 Sr和 LREE, (87Sr/86Sr)i≈ 0.704 6,ε Nd(t)≈+ 1;岗尾-轮水岩体较富集 K、 Rb、 Th和 LREE, (87Sr/86Sr)i≈ 0.706 3,ε Nd(t)≈- 2;石岩体较富集 Sr, K、 Rb、 Th和 LREE相对较低... 粤西阳春地区马山二长闪长岩强烈富集 K、 Sr和 LREE, (87Sr/86Sr)i≈ 0.704 6,ε Nd(t)≈+ 1;岗尾-轮水岩体较富集 K、 Rb、 Th和 LREE, (87Sr/86Sr)i≈ 0.706 3,ε Nd(t)≈- 2;石岩体较富集 Sr, K、 Rb、 Th和 LREE相对较低, (87Sr/86Sr)i=0.708 4~ 0.708 9,ε Nd(t)≈- 6。马山岩体来源于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和 LREE富集的交代地幔;岗尾-轮水岩体来自于放射成因 Sr、 Nd同位素组成略高或交代时间略早的富集交代地幔,并且经历了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石岩体则很可能是前存下地壳底垫基性岩重熔形成的。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南岭西部的岩浆成分和源区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区域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拉张-减薄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玄质岩石 微量元素 锶-钕同位素 侵入岩 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井潭组变质火山岩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冠宝 徐树桐 +1 位作者 陶正 石永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48-554,共7页
皖南地区井潭组变质火山岩原划归新元古界历口群,层位在中元古界上溪群之上。通过重新认识本区的地质条件后,发现它是一套生成于岛弧环境的钙碱性火山岩组合,而原上溪群中部分地层则是与之有关的火山沉积,其层位应在井潭组变质火山... 皖南地区井潭组变质火山岩原划归新元古界历口群,层位在中元古界上溪群之上。通过重新认识本区的地质条件后,发现它是一套生成于岛弧环境的钙碱性火山岩组合,而原上溪群中部分地层则是与之有关的火山沉积,其层位应在井潭组变质火山岩之上。本次对井潭组变质火山岩SmNd同位素年龄的研究获得以下信息:一是井潭组的等时线年龄为990Ma,指示其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二是其模式年龄平均为1807Ma,结合上溪群中已有的SmNd模式年龄和其他地质资料,进一步证明它是原上溪群的物源供给区;三是以井潭组变质火山岩为主体的构造岩石单位可以与浙江的双溪坞群和江西的双桥山群部分层位对比。这些信息为认识本区乃至整个“江南古陆”的构造格局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变质火山岩 锶-钕同位素 大地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月牙山蛇绿岩特征及形成的构造背景: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44
4
作者 周国庆 赵建新 李献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8-119,共12页
内蒙古白云山-月牙山-洗肠井蛇绿岩(简称月牙山蛇绿岩)发育较完整,推覆构造也很发育。其变质橄榄 岩、方辉橄榄岩强烈亏损TiO_2,辉绿岩TiO_2也较低,而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平缓型。斜长花岗岩类亏损高场强元素 (HFSE... 内蒙古白云山-月牙山-洗肠井蛇绿岩(简称月牙山蛇绿岩)发育较完整,推覆构造也很发育。其变质橄榄 岩、方辉橄榄岩强烈亏损TiO_2,辉绿岩TiO_2也较低,而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平缓型。斜长花岗岩类亏损高场强元素 (HFSE)和重稀土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一个石英问长岩样品(Y10)具有高Si、高Mg、低Ti的玻镁安山 岩特征。Nd同位素特征表明,辉绿岩和石英闪长岩具有高而均一的正ε_(Nd)( t)值(+ 6. 4~+ 7. 9),说明辉绿岩和石英 问长岩来自同一亏损地幔所产生的岩浆,没有遭受明显的陆壳混染,但受过由俯冲洋壳释放出的流体的交代,花岗 质岩石是其衍生物。参考等时线年龄(470 Ma)与地层古生物证据相符。蛇绿岩的(^(87)Sr/^(86)Sr);值变化较大,具海水蚀变特征。岩石、地层、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综合制约表明,该蛇绿岩形成于塔里木北缘多岛弧弧间盆地的初期扩张阶段,属Pearce提出的SSZ型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微量元素 内蒙古自治区 锶-钕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甲山正长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富全 吴海 +4 位作者 刘晓文 夏浩东 马伯永 邓会娟 左文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2-530,共9页
甲山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可划分为3个单元。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碱性长石主要为Na-正长石和歪长石,少量为正长石;角闪石主要为钙角闪石中的铁浅闪石,少数为铁角闪石和铁阳起石;单斜辉石属钙铁辉石和普通辉石。化学成分上,该岩体富... 甲山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可划分为3个单元。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碱性长石主要为Na-正长石和歪长石,少量为正长石;角闪石主要为钙角闪石中的铁浅闪石,少数为铁角闪石和铁阳起石;单斜辉石属钙铁辉石和普通辉石。化学成分上,该岩体富S i、全碱、全Fe、REE、Th、Ga、Nb、Zr、H f,贫Mg、Ba、Sr、Ti,Cr、Co、N i、V等过渡元素亏损,富轻稀土,中等铕负异常,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点。甲山正长岩的N(87Sr)/N(86Sr)初始比值ISr=0.701 41~0.707 41,εNd(t)值为-2.27^-5.58,表明岩浆为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岩石圈的拆沉和减薄作用是引发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原因之一,岩石圈地幔的富集作用可能发生在中元古代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岩 锶-钕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甲山 冀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地区腾冲地块东侧混合岩锆石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74
6
作者 陈福坤 李秋立 +1 位作者 王秀丽 李向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9-448,共10页
滇西地区特提斯构造带,是东特提斯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多个微陆块和陆块相间的造山带组成。陆块内部基底出露局限并经历多期构造作用的叠加,因而其基底属性和演化历史难于恢复。本文报道腾冲地块东侧混合岩的锆石年龄、地球化... 滇西地区特提斯构造带,是东特提斯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多个微陆块和陆块相间的造山带组成。陆块内部基底出露局限并经历多期构造作用的叠加,因而其基底属性和演化历史难于恢复。本文报道腾冲地块东侧混合岩的锆石年龄、地球化学组成和锶-钕-铪同位素特征,探讨原岩的形成时代和背景。混合岩原岩可能源自中元古代花岗闪长岩-花岗岩质地壳岩石,晚中生代重熔再造,可能经历后期混合岩化。亏损地幔钕模式年龄为1.9~1.5Ga,锆石铪模式年龄集中于1.8~1.5Ga,与出露于保山地块的早古生代和晚中生代花岗岩存在明显差别。原岩主要表现轻稀土富集、轻度的中/重稀土分馏、显著的负铕、铌、钛、钡和锶异常。初始ε_(Md)值(1.0Ga,-1.7~3.5)和锆石ε_(Hf)值(1.0Ga,平均值10.5~13.1)及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暗示腾冲地块基底东侧在中元古代发育与岛弧有关的岩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地区 基底 混合岩 锆石年龄 --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94
7
作者 周新华 张国辉 +2 位作者 杨进辉 陈文寄 孙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3,共14页
辽宁西部广泛分布着晚中生代火山岩,横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一般认为它们是以在这一地区发育的两条主要断裂——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为界。这些火山作用曾被认为是中生代伊泽奈崎板块西向或西北向消减作... 辽宁西部广泛分布着晚中生代火山岩,横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一般认为它们是以在这一地区发育的两条主要断裂——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为界。这些火山作用曾被认为是中生代伊泽奈崎板块西向或西北向消减作用的结果。在岩性上它们主要以中酸性岩石为主,玄武岩等中基性岩石较少。为查明下伏岩石圈对这些岩浆作用成因的影响,对其中的 SiO2含量 < 60%的中基性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 Sr- Nd- 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以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两侧为界,两侧火山岩的同位素特征存在显著区别。南区有明显的 EMI特征并具 EMI- PM混合趋势,而北区则显示了原始或略亏损的特征。南北两区之间的过渡带(介于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之间)则表现了同位素组成上相应的过渡特征。这一地球化学观测与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颇为吻合。基于新生代幔源岩石化学反演的中国东部陆下地幔化学区划研究揭示了克拉通下 (subcratonic)岩石圈地幔与 EMI存在着密切关系。本研究所提供的地球化学证据说明了采用中生代中基性岩类作为类似研究途径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对华北克拉通边缘中生代火山作用成因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火山岩 华北克拉通 古消减带 地质填图 岩浆作用 地质构造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功山中生代变质核杂岩的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舒良树 王德滋 沈渭洲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06-311,共6页
采自江西中生代伸展构造区武功山变质核杂岩的 7组花岗岩类的Nd -Sr同位素组成表明 ,它们具有两组ISr值 :加里东期山庄花岗闪长质岩体ISr=0 .70 6 6 1;中生代武功山区花岗岩类ISr =0 .70 981~ 0 .716 96 ,平均 0 .71381.七组样品都表... 采自江西中生代伸展构造区武功山变质核杂岩的 7组花岗岩类的Nd -Sr同位素组成表明 ,它们具有两组ISr值 :加里东期山庄花岗闪长质岩体ISr=0 .70 6 6 1;中生代武功山区花岗岩类ISr =0 .70 981~ 0 .716 96 ,平均 0 .71381.七组样品都表现为低的εNd 值 :- 13.7到 - 10 .5,平均- 12 .0 .Nd模式年龄古老 :1835~ 2 12 8Ma .在εNd-t图上 ,所有数据均落在江西中部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的Sm -Nd演化区内 ,远离球粒陨石地幔演化线 .结合岩石化学上的高钾、过铝以及岩体含有硅线石矿物等特征 ,认为武功山变质核杂岩的花岗岩类是由与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相似的大陆地壳岩石通过部分熔融而形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中生代 变质核杂岩 江西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地块晚白垩世小龙河花岗岩年龄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金梁 陈永清 尚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858,共20页
为厘定腾冲地块晚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和花岗岩成矿意义,对小龙河花岗岩开展全岩地球化学、年龄和锶-钕-铅同位素研究。小龙河花岗岩由细粒淡色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锆石U-Pb年龄数据指示它们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67.... 为厘定腾冲地块晚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和花岗岩成矿意义,对小龙河花岗岩开展全岩地球化学、年龄和锶-钕-铅同位素研究。小龙河花岗岩由细粒淡色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锆石U-Pb年龄数据指示它们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67.0±1.0 Ma和68.5±1.6 Ma,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67.15±0.99 Ma和69.02±1.22 Ma,同为晚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产物。锶-钕-铅同位素与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细粒淡色二长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87)Sr/^(86)Sr)_(i)=0.757~0.763);ε_(Nd)(t)=-8.89~-8.99,岩浆起源于中元古代(TDM2=1.59~1.60 Ga)上地壳富粘土硬砂岩部分熔融,其与小龙河锡-钨多金属矿床形成密切相关;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87)Sr/^(86)Sr)_(i)=0.711,ε_(Nd)(t)=-8.72~-9.16),岩浆起源于中元古代(TDM2=1.58~1.62 Ga)下地壳富粘土硬砂岩重熔。腾冲地块晚白垩世小龙河花岗岩及其锡-钨矿化是中特提斯班公-怒江洋闭合后腾冲地块与保山地块碰撞-后碰撞阶段引发的岩浆活动与热液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地块 晚白垩世 锆石SHRIMP U-Pb定年 辉钼矿RE-OS定年 --同位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侵玄武质下地壳的熔融:来自安徽沙溪adakite质富钠石英闪长玢岩的证据 被引量:175
10
作者 王强 赵振华 +1 位作者 熊小林 许继锋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362,共10页
沙溪石英闪长玢岩具有高Al2O3、Sr、Sr/Y、La/Yb,低Y、YbSr正异常,Eu弱负异常—正异常,表现出与adakite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庐枞火山盆地双庙组粗面玄武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和NdSr同位素组成类似。研究表明:(1)沙溪侵入岩不是由俯... 沙溪石英闪长玢岩具有高Al2O3、Sr、Sr/Y、La/Yb,低Y、YbSr正异常,Eu弱负异常—正异常,表现出与adakite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庐枞火山盆地双庙组粗面玄武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和NdSr同位素组成类似。研究表明:(1)沙溪侵入岩不是由俯冲的洋壳熔融形成,而是由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该玄武质下地壳的物质来源与双庙组玄武岩的来源相似,都为富集地幔;(2)燕山晚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存在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地壳发生垂向增生,沙溪地区地壳厚度曾大于40km,但白垩纪至现在,沙溪地区地壳明显减薄;(3)沙溪铜(金)矿床不是与大洋板片俯冲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床,而可能是与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kite岩 底侵作用 地壳增生 地壳减薄 橄榄安粗岩 -同位素 安徽 玄武质下地壳 火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