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锰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橙黄Ⅱ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晓丹
杨廷尉
+1 位作者
饶艳英
林秀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86-1492,共7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Mn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A),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其进行表征,并用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偶氮染料橙黄Ⅱ。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溶液初始pH为...
通过水热法制备Mn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A),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其进行表征,并用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偶氮染料橙黄Ⅱ。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溶液初始pH为7,0.1 g/LMA,1 mmol/LPMS,反应90分钟后20 mg/L橙黄Ⅱ降解率为85.2%。橙黄Ⅱ的降解率随着PMS浓度、溶液初始pH值和温度升高而增大。MA投加量有最优值。水中常见离子Cl^(-)、NO_(3)^(-)、HCO_(3)^(-)、HPO_(4)^(-)、HA都对降解有一定的抑制。自由基猝灭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中的主要氧化物种为^(1)O_(2)。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橙黄Ⅱ的降解率还可达到38.2%。在实际水体应用中,橙黄Ⅱ的降解率可达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过一硫酸盐
橙黄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晶粒尺寸的控制
被引量:
5
2
作者
冯桃
李殿卿
+1 位作者
D.G.Evans
段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以Mg(NO3) 2 ·6H2 O、Al(NO3) 3·9H2 O、NaOH和Na2 CO3为原料 ,采用旋转液膜反应器成核后制备层状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 (LDH)。由晶化温度、晶化过程过饱和度、成核过程过饱和度等对LDH晶体结构及晶粒尺寸的影响实验发现 ,适...
以Mg(NO3) 2 ·6H2 O、Al(NO3) 3·9H2 O、NaOH和Na2 CO3为原料 ,采用旋转液膜反应器成核后制备层状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 (LDH)。由晶化温度、晶化过程过饱和度、成核过程过饱和度等对LDH晶体结构及晶粒尺寸的影响实验发现 ,适当降低晶化温度和减小晶化过程过饱和度有利于制备小粒径的LDH ;当盐溶液中的 [Mg2 +]在 0 1~ 1 6mol/L范围时 ,LDH的粒径随 [M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层状
双金属
氢氧化物
旋转液膜反应器
晶粒尺寸
LDH
镁
铝
水滑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对水体中钒吸附的性能
被引量:
1
3
作者
麻梦梦
周丹
+2 位作者
秦天
梁梦梦
马中建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116-121,共6页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钒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处理水体环境中钒污染问题,本试验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 LDH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3种表征手段对材料进...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钒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处理水体环境中钒污染问题,本试验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 LDH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3种表征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Mg-Al LDHs结构完整,结晶度较高,有良好的层状结构,符合典型的水滑石结构。另外,还对吸附剂与钒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等温吸附试验表明,Mg-Al LDHs对钒吸附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模型更为相符,对钒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94.64 mg/g,表明Mg-Al LDHs对钒的吸附行为发生了非均质分布多吸附位点吸附。吸附动力学试验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Mg-Al LDHs对钒的吸附行为,说明吸附反应速率的控制步骤为化学反应过程。对比其他类型的吸附剂,Mg-Al LDHs对钒具有极高的吸附能力,且绿色环保,对治理阴离子形态钒污染水体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
铝
层状
双金属
氢氧化物
共沉淀法
吸附
钒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
4
4
作者
吴红平
孔惠
+1 位作者
牛玉莲
李在均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725-731,共7页
氧化石墨经过微波辐射和高温热裂解处理得到深度还原的石墨烯。超声分散石墨烯于去离子水形成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加入硝酸镍、硝酸铝、尿素和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剂Pluronic 123;采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利...
氧化石墨经过微波辐射和高温热裂解处理得到深度还原的石墨烯。超声分散石墨烯于去离子水形成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加入硝酸镍、硝酸铝、尿素和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剂Pluronic 123;采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此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空间限制及调节作用,使之形成超薄的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且均匀分散在褶皱的石墨烯纳米片上。研究了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电极的表观多相电子转移常数(k s)为0.727 s-1,明显高于单独的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因此石墨烯的引入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电子传导性。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电极的比电容为1 354.8 F/g。当电流密度增加到10A/g时,循环充-放电1 000次后,比电容仍保持在98.5%以上。在4 kW/kg的功率密度下,其能量密度达到12.96 Wh/kg。所制备的石墨烯/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提供了高的比电容、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和能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模板
表面活性剂
石墨烯
镍
铝
层状
双金属
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锰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橙黄Ⅱ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晓丹
杨廷尉
饶艳英
林秀春
机构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86-1492,共7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01914,2020J05210)
莆田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911498076、X202011498015)资助。
文摘
通过水热法制备Mn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A),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其进行表征,并用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偶氮染料橙黄Ⅱ。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溶液初始pH为7,0.1 g/LMA,1 mmol/LPMS,反应90分钟后20 mg/L橙黄Ⅱ降解率为85.2%。橙黄Ⅱ的降解率随着PMS浓度、溶液初始pH值和温度升高而增大。MA投加量有最优值。水中常见离子Cl^(-)、NO_(3)^(-)、HCO_(3)^(-)、HPO_(4)^(-)、HA都对降解有一定的抑制。自由基猝灭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中的主要氧化物种为^(1)O_(2)。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橙黄Ⅱ的降解率还可达到38.2%。在实际水体应用中,橙黄Ⅱ的降解率可达53.8%。
关键词
锰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过一硫酸盐
橙黄Ⅱ
Keywords
Mn-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peroxymonosulfate
orangeⅡ
分类号
O614.5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晶粒尺寸的控制
被引量:
5
2
作者
冯桃
李殿卿
D.G.Evans
段雪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 ( 863)计划 ( 2 0 0 1AA32 712 0 )
文摘
以Mg(NO3) 2 ·6H2 O、Al(NO3) 3·9H2 O、NaOH和Na2 CO3为原料 ,采用旋转液膜反应器成核后制备层状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 (LDH)。由晶化温度、晶化过程过饱和度、成核过程过饱和度等对LDH晶体结构及晶粒尺寸的影响实验发现 ,适当降低晶化温度和减小晶化过程过饱和度有利于制备小粒径的LDH ;当盐溶液中的 [Mg2 +]在 0 1~ 1 6mol/L范围时 ,LDH的粒径随 [Mg2
关键词
控制
层状
双金属
氢氧化物
旋转液膜反应器
晶粒尺寸
LDH
镁
铝
水滑石
Keywords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rotating liquid-film reactor,particle size
分类号
O614.31 [理学—无机化学]
O614.22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对水体中钒吸附的性能
被引量:
1
3
作者
麻梦梦
周丹
秦天
梁梦梦
马中建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116-121,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2021YFQ0066)。
文摘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钒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处理水体环境中钒污染问题,本试验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 LDH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3种表征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Mg-Al LDHs结构完整,结晶度较高,有良好的层状结构,符合典型的水滑石结构。另外,还对吸附剂与钒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等温吸附试验表明,Mg-Al LDHs对钒吸附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模型更为相符,对钒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94.64 mg/g,表明Mg-Al LDHs对钒的吸附行为发生了非均质分布多吸附位点吸附。吸附动力学试验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Mg-Al LDHs对钒的吸附行为,说明吸附反应速率的控制步骤为化学反应过程。对比其他类型的吸附剂,Mg-Al LDHs对钒具有极高的吸附能力,且绿色环保,对治理阴离子形态钒污染水体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镁
铝
层状
双金属
氢氧化物
共沉淀法
吸附
钒
环境水体
Keywords
Mg-Al layered double metal hydroxides(Mg-Al LDHs)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dsorption
vanadium
environmental water bod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
4
4
作者
吴红平
孔惠
牛玉莲
李在均
机构
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725-73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610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4100729)
文摘
氧化石墨经过微波辐射和高温热裂解处理得到深度还原的石墨烯。超声分散石墨烯于去离子水形成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加入硝酸镍、硝酸铝、尿素和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剂Pluronic 123;采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此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空间限制及调节作用,使之形成超薄的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且均匀分散在褶皱的石墨烯纳米片上。研究了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电极的表观多相电子转移常数(k s)为0.727 s-1,明显高于单独的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因此石墨烯的引入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电子传导性。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电极的比电容为1 354.8 F/g。当电流密度增加到10A/g时,循环充-放电1 000次后,比电容仍保持在98.5%以上。在4 kW/kg的功率密度下,其能量密度达到12.96 Wh/kg。所制备的石墨烯/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提供了高的比电容、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和能量密度。
关键词
软模板
表面活性剂
石墨烯
镍
铝
层状
双金属
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Keywords
Soft template, surfactant, graphene, nickel-aluminium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supercapacitors
分类号
O614.812 [理学—无机化学]
O614.813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锰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橙黄Ⅱ
黄晓丹
杨廷尉
饶艳英
林秀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晶粒尺寸的控制
冯桃
李殿卿
D.G.Evans
段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对水体中钒吸附的性能
麻梦梦
周丹
秦天
梁梦梦
马中建
《净水技术》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表面活性剂软模板制备石墨烯/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吴红平
孔惠
牛玉莲
李在均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