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锰氧化细菌定殖对漂浮植物大薸去除水中锰和氨氮的影响
1
作者 陈学敏 唐艳葵 +4 位作者 尹涓涓 蒋齐明 黄锦孙 姚秋艳 张超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59-64,共6页
将2株具有植物促生长潜力的锰氧化细菌(manganese oxidizing bacteria,MOB)——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OS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WLS01分别定殖到漂浮植物大薸根部,通过观察和测定水培14 d前后植物的生长和生理响... 将2株具有植物促生长潜力的锰氧化细菌(manganese oxidizing bacteria,MOB)——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OS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WLS01分别定殖到漂浮植物大薸根部,通过观察和测定水培14 d前后植物的生长和生理响应、水中锰和氨氮含量、植物对锰的转运的变化来研究MOB定殖对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殖OS和WLS01后大薸生物量增长比例分别达到31.29%和25.81%,远高于未定殖组,同时增强了其光合作用。但定殖MOB后的大薸根部出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细菌 植物促生长潜力 漂浮植物 大薸 污染 氨氮 微生物-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聚乙烯醇固定化锰氧化细菌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长利 杨宏 +1 位作者 王景晶 梅青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10-1715,共6页
为了研究海藻酸钠、琼脂、碳酸钙、活性炭4种添加剂对聚乙烯醇固定化锰氧化细菌的影响,通过环境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加添加剂的聚乙烯醇交联后内部分布不均匀,结构中存在外致密层;加入琼脂可明显缓解外致密层的形成,微观孔隙... 为了研究海藻酸钠、琼脂、碳酸钙、活性炭4种添加剂对聚乙烯醇固定化锰氧化细菌的影响,通过环境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加添加剂的聚乙烯醇交联后内部分布不均匀,结构中存在外致密层;加入琼脂可明显缓解外致密层的形成,微观孔隙数量增加;加入碳酸钙后聚乙烯醇颗粒直径缩小,内部孔隙的壁厚较大;碳酸钙和活性炭的加入不利于聚乙烯醇形成微观孔隙;海藻酸钠和琼脂恶化了聚乙烯醇颗粒的水溶膨胀性,而碳酸钙和活性炭有助于改善水溶膨胀性;当添加剂加入量低于1%时,4种添加剂都可改善聚乙烯醇的机械强度,加入过多添加剂会使机械强度下降;加入活性炭有利于提高聚乙烯醇固定锰氧化细菌的活性,而碳酸钙使固定细菌的机械强度改善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细胞固定 锰氧化细菌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固定锰氧化细菌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长利 杨宏 +1 位作者 王景晶 梅青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传统聚乙烯醇-硼酸固定法的基础上,利用不同交联剂与聚乙烯醇二次交联进行聚乙烯醇固定锰氧化细菌的试验研究,以克服传统交联法水溶膨胀性的缺点。结果表明:磷酸氢二钠作为交联剂时,固定细菌的活性较高,但是其固定细菌的机械强度较差... 在传统聚乙烯醇-硼酸固定法的基础上,利用不同交联剂与聚乙烯醇二次交联进行聚乙烯醇固定锰氧化细菌的试验研究,以克服传统交联法水溶膨胀性的缺点。结果表明:磷酸氢二钠作为交联剂时,固定细菌的活性较高,但是其固定细菌的机械强度较差,限制了磷酸氢二钠的应用;硫酸钠、硝酸钠、氯化钙作为交联剂时,可以改善聚乙烯醇的水溶膨胀性,固定细菌的机械强度较高,但传质效果差,导致固定细菌的活性较低,对此可通过向聚乙烯醇载体中加入活性炭,以改善其传质性,提高固定细菌的活性;而戊二醛因其具有毒性,且固定细菌的机械强度差,不宜作为交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细菌 细胞固定 聚乙烯醇 二次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锰氧化细菌的生长特性
4
作者 何良菊 魏德洲 张维庆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81,共3页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共生生金菌的生长曲线,查明了这种微生物的世代时间和比生长率,并就环境pH值对共生生金菌生长情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生生金菌的生长速率是它催化锰氧化反应的关键制约因素,加快共生生金...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共生生金菌的生长曲线,查明了这种微生物的世代时间和比生长率,并就环境pH值对共生生金菌生长情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生生金菌的生长速率是它催化锰氧化反应的关键制约因素,加快共生生金菌的生长速率,是强化碳酸锰矿石微生物氧化过程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细菌 生长特性 PH值 细菌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结核土壤锰氧化细菌多样性及新菌属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伟红 张震 +2 位作者 李林 张忠明 刘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612,共7页
尽管细菌的锰氧化作用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氧化锰矿物形成的主要成因,但目前国内外对陆地土壤环境中锰氧化细菌的种群组成与多样性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对采集于山东崅峪一处含铁锰结核的棕壤进行了可培养锰氧化细菌分离、活性测定与多... 尽管细菌的锰氧化作用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氧化锰矿物形成的主要成因,但目前国内外对陆地土壤环境中锰氧化细菌的种群组成与多样性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对采集于山东崅峪一处含铁锰结核的棕壤进行了可培养锰氧化细菌分离、活性测定与多样性调查,结果发现表层土壤(A层:0~20 cm)的可培养锰氧化细菌是最丰富的,但是高锰氧化活性的细菌主要分布在心土层(B层:20~40 cm)和底土层(C层:>75 cm)。通过对具有高锰氧化活性的分离菌株16S rRNA基因的扩增、测序和序列BLAST比对分析,发现了7个此前未见报道的具有锰氧化活性的新菌属。此外,对5株具有高锰氧化活性的分离菌株和土壤样品的进行了16S rRNA基因V3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显示此5株高锰氧化菌株并非都是土壤中的高丰度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细菌 新菌属 多样性 结核土壤 16S 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洋锰氧化细菌对Mn(Ⅱ)的氧化去除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文明 邵宗泽 王革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8,共4页
锰氧化微生物能够将可溶的Mn2+氧化为不溶的锰氧化物沉淀,因此在生物除锰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1株分离自太平洋深海的锰氧化细菌Brachybacterium sp.Mn32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最佳生长pH值和NaCl质量体积分数,Mn2+抗性以及对Mn2+的氧... 锰氧化微生物能够将可溶的Mn2+氧化为不溶的锰氧化物沉淀,因此在生物除锰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1株分离自太平洋深海的锰氧化细菌Brachybacterium sp.Mn32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最佳生长pH值和NaCl质量体积分数,Mn2+抗性以及对Mn2+的氧化去除能力等。结果表明,Mn32在pH值7.0时生长最快(pH值4~10下生长),最佳生长NaCl质量体积分数为4.5%(0~15%下生长)。Mn2+对Mn32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5 mmol·L-1,在2 d之内Mn32对0.2 mmol·L-1 Mn2+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电镜扫描观察表明,所得到的锰氧化物存在于Mn32细胞的间隙和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锰氧化细菌 氧化 去除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锰矿与细菌催化氧化二氧化硫 被引量:3
7
作者 代伟 蒋文举 +2 位作者 魏文蕴 王向东 金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7,33,共3页
研究了软锰矿与锰氧化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催化氧化二氧化硫的过程,探讨了细菌在软锰矿脱硫体系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锰氧化细菌粘附于软锰矿上,氧化Mn(Ⅱ)为Mn(Ⅲ)、Mn(Ⅳ),强化软锰矿催化氧化二氧化硫效果;锰氧化细菌促进脱硫存... 研究了软锰矿与锰氧化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催化氧化二氧化硫的过程,探讨了细菌在软锰矿脱硫体系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锰氧化细菌粘附于软锰矿上,氧化Mn(Ⅱ)为Mn(Ⅲ)、Mn(Ⅳ),强化软锰矿催化氧化二氧化硫效果;锰氧化细菌促进脱硫存在一个适应期,其后的强化作用随细菌浓度增加而增加;锰细菌与铁细菌存在协同效应,并与菌液组成的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细菌 氧化亚铁硫杆菌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氧化鞘细菌的生境条件及分离鉴定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惠珍 许旭萍 +1 位作者 林跃鑫 谢华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1-315,共5页
从水库采集不同季节和不同水层的水样及水下输水管道堵塞物进行分析和分离,结果表明,铁-锰氧化鞘细菌分布在水库不同水层的低浓度有机营养的水流和水下输水管道的堵塞物中.该菌在水库中较适的生境条件在夏秋两季,温度为21—25... 从水库采集不同季节和不同水层的水样及水下输水管道堵塞物进行分析和分离,结果表明,铁-锰氧化鞘细菌分布在水库不同水层的低浓度有机营养的水流和水下输水管道的堵塞物中.该菌在水库中较适的生境条件在夏秋两季,温度为21—25℃、pH6.16—6.87,总铁含量>0.43mg/L和微氧环境的中下层及底层。该菌的分离采用富集培养和限制营养浓度的选择培养基.富集鞘细菌以尿素-葡萄糖-无机盐培养基和Stokes培养基为较有效培养基,富集和分离铁-锰氧化鞘细菌以Winogradsky铁细菌培养基和Muder锰培养基为有效培养基,添加0.5u/mL青霉素钠可提高铁-锰氧化鞘细菌的出菌率,可选择CGY培养基进一步纯化。分离到2株:FC771-1和FC9771-2,经形态和培养特征的初步鉴定,FC9771—1属球衣菌属(Sphaerotilus),FCP771-2属于纤发菌属(Leptoth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铁-氧化细菌 生境条件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赖氨酸芽孢杆菌产生的生物锰氧化物吸附和回收金离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惠 裴媛筠 +2 位作者 熊丹丹 廖水姣 王革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3,共5页
研究了1株从锰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的细菌M14,初步鉴定其为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该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将Mn(Ⅱ)氧化成不溶于水的以Mn(Ⅳ)为主的生物锰氧化物。再利用这种生物锰氧化物去吸附和解析溶液中的金离子,从而达到... 研究了1株从锰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的细菌M14,初步鉴定其为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该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将Mn(Ⅱ)氧化成不溶于水的以Mn(Ⅳ)为主的生物锰氧化物。再利用这种生物锰氧化物去吸附和解析溶液中的金离子,从而达到了贵重金属回收再利用的目的。该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12084。本研究结果在净化和回收采矿等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细菌 生物氧化 赖氨酸芽孢杆菌 金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美丽 张长利 +3 位作者 刘雪娇 曹自伦 甘文娟 杨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87-392,共6页
我国水资源的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除锰技术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技术,已经成为当今除锰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技术的核心是微生物分泌锰氧化酶将低价锰离子氧化去除,锰氧化酶的活性直接关系到除锰效率的高低,因此,对锰氧化酶性质及其... 我国水资源的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除锰技术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技术,已经成为当今除锰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技术的核心是微生物分泌锰氧化酶将低价锰离子氧化去除,锰氧化酶的活性直接关系到除锰效率的高低,因此,对锰氧化酶性质及其氧化机理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对锰氧化酶的种类及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锰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氧化产物,以此为我国今后生物除锰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氧化 锰氧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耐酸锰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性能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思雨 罗玉山 +4 位作者 黄磊 党俊杰 陈洪满 姚李波 邓冬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35,共9页
耐酸锰氧化菌可应用于酸性含锰废水治理,是探讨酸性锰氧化机制的良好研究材料。该研究从酸性矿山废水中筛选获得了4株耐酸除锰细菌,比对16S rRNA序列发现,4株菌株Y1、Y2、Y3、Y4分别为Rhizobium pusense、Serratia marcescens subsp、Ba... 耐酸锰氧化菌可应用于酸性含锰废水治理,是探讨酸性锰氧化机制的良好研究材料。该研究从酸性矿山废水中筛选获得了4株耐酸除锰细菌,比对16S rRNA序列发现,4株菌株Y1、Y2、Y3、Y4分别为Rhizobium pusense、Serratia marcescens subsp、Bacillus weihenstephanensis和Bacillus mycoides。这4株细菌在pH=5.0、4000 mg/L MnSO_(4)浓度的PYCM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其中Y4菌株的锰氧化能力最强,培养8 d后,其生物锰氧化量为0.305 mmol/L。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菌株Y1、Y3和Y4表面的锰氧化产物可能为Mn_(2)O_(3),菌株Y2的锰氧化物产物可能为MnCO_(3)。该研究发现了能在酸性条件下除锰的新型锰氧化细菌,为微生物治理AMD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细菌 氧化性能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除铁除锰滤层营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宏 贾运智 +1 位作者 杨佳丽 张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采用模拟生物除铁除锰滤柱,通过测定整个生物滤层对铁、锰的去除效果考察了营养物质对生物滤层综合生化能力的影响,从而探求了生物滤层对铁、碳、氯等营养元素的需求。结果表明,成熟滤层内的铁、锰氧化细菌对进水铁的营养需求极低(0... 采用模拟生物除铁除锰滤柱,通过测定整个生物滤层对铁、锰的去除效果考察了营养物质对生物滤层综合生化能力的影响,从而探求了生物滤层对铁、碳、氯等营养元素的需求。结果表明,成熟滤层内的铁、锰氧化细菌对进水铁的营养需求极低(0.04mg/L)。成熟滤层对有机物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而无机碳减少量相对较大,大约有3~4mg/L,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即可保证滤层对碳的砖求。成熟滤层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但这种转化实际上并没有使水中氨的总量减少,只是氮的形态发生了转化;而滤柱内氮的减少是被生物体利用的结果。极低的氮素含量即可保证成熟生物滤层对氮素的需求。这表明极低的营养条件即可满足铁、锰氧化细菌的正常生理代谢,铁、锰氧化细菌可以在贫营养环境下生存。结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而得出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技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生物滤层 营养条件 铁、锰氧化细菌 除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与亚硝酸盐对含铁锰地下水生物净化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言安 李冬 +1 位作者 曾辉平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101,共6页
为明确氨氮与亚硝酸盐氮对生物除铁锰性能及锰氧化细菌(MnOB)的影响,采用具有成熟除铁锰能力的中试生物滤柱与SBR反应器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氨氮与亚硝酸盐均不影响滤柱除铁效果;进水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0.2,0.3和0.7 mg/L时,滤柱... 为明确氨氮与亚硝酸盐氮对生物除铁锰性能及锰氧化细菌(MnOB)的影响,采用具有成熟除铁锰能力的中试生物滤柱与SBR反应器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氨氮与亚硝酸盐均不影响滤柱除铁效果;进水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0.2,0.3和0.7 mg/L时,滤柱除锰效果不受影响,SBR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亚硝酸盐能促进MnOB氧化锰能力;氨氮的存在可抑制MnOB氧化锰能力,但对成熟滤柱,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2,2.2 mg/L时,这种抑制作用不能恶化除锰效果,直至氨氮质量浓度提高至4.5 mg/L时,出水锰质量浓度开始超标.对于生物滤池的启动,可首先接种硝化细菌至硝化过程建立之后,再接种MnOB以减弱氨氮对其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铁除 硝化作用 地下水净化 生物滤池 锰氧化细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除锰滤料处理含锰地下水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长利 杨宏 +1 位作者 王景晶 梅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采用聚乙烯醇-硼酸-戊二醛法固定锰氧化细菌,并将其粘附于石英砂表面制备出一种新型生物除锰滤料,将生物除锰滤料装填模拟滤柱,进行了处理含锰水的连续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细胞固定化技术制备的生物除锰滤料使滤柱的启动期缩短到16d左... 采用聚乙烯醇-硼酸-戊二醛法固定锰氧化细菌,并将其粘附于石英砂表面制备出一种新型生物除锰滤料,将生物除锰滤料装填模拟滤柱,进行了处理含锰水的连续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细胞固定化技术制备的生物除锰滤料使滤柱的启动期缩短到16d左右,且成熟期的滤柱在10m/h滤速下仍然保持95%以上的锰去除率;过量铁的存在不利于锰的氧化去除,进水中Fe2+质量浓度在2.0mg/L时降低了对锰的去除能力;滤柱对高浓度锰原水在10m/h滤速下仍然保持较高的锰去除率,且对低铁高锰水进行处理后,出水锰可以降到0.05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细菌 细胞固定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平洋结核区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景广 于敏 +5 位作者 戴晓风 张增虎 刘娜 安可 史晓翀 张晓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52,共11页
东太平洋结核区位于东北太平洋,在深海海底含有丰富的多金属结核,而微生物在多金属结核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DY29航次获得了该区域多个实验样品,包括结核、结核覆盖的沉积物、无结核覆盖的沉积物和底层海水,并对这... 东太平洋结核区位于东北太平洋,在深海海底含有丰富的多金属结核,而微生物在多金属结核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DY29航次获得了该区域多个实验样品,包括结核、结核覆盖的沉积物、无结核覆盖的沉积物和底层海水,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东太平洋结核区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共分离保藏细菌1 200株,其中402株细菌完成16SrRNA基因测序,分属于4个门,65个属和135个种。4个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81.59%)、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8.21%)、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8.21%)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1.99%);优势属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亚硫酸盐杆菌属(Sulfitobacter)等。两种沉积物样品中可培养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细菌丰度较高,结核中分离得到的细菌包含较高比例的α-变形菌纲,4种样品类型中γ-变形菌纲的细菌均占最大比例。对结核样品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酶学性质检测发现具有过氧化氢酶及酯酶(吐温20和吐温40)活性的菌株所占比例较高,并首次筛选出一些未报道的具有锰氧化能力的菌株。综合以上结果,东太平洋结核区不同样品的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较高,微生物资源丰富,而具有锰氧化能力菌株的分离鉴定对研究深海多金属结核的形成及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结核区 可培养细菌 酶学性质 锰氧化细菌 16S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