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国占
俞建阳
+2 位作者
刘华坪
陈浮
李林熹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48-2554,共7页
为获得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提高气膜冷却效率的机理,对有/无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作用下的平板气膜冷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并采用唯象模型模拟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流场所施加的电场力。结果表明,冷却射流在锯齿电极等离子体...
为获得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提高气膜冷却效率的机理,对有/无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作用下的平板气膜冷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并采用唯象模型模拟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流场所施加的电场力。结果表明,冷却射流在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的下拉诱导作用下对主流的穿透率降低,射流中心轨迹高度的下降幅度沿流向发展逐渐增大;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气动激励作用下气膜孔下游的肾形涡的强度与尺度均减小,同时肾形涡的两侧产生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小尺度的反肾形涡,进一步抑制了肾形涡的发展;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的展向扩散效应提高了冷却射流的展向扩张能力,从而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与无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相比,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作用下平板中心线与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分别提高了50%与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电极
等离子体
气膜冷却
肾形涡
冷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流激励下的锯齿环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
2
作者
徐海笑
姜慧
+2 位作者
杨永杰
龚子羿
杨帆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49-2059,共11页
为探究高压电极形状对环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和气动激励的影响,设计了一种锯齿环状激励器并研究了交流电源激励下锯齿数量对电流波形、放电图像、功率、推力和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锯齿后电压上升期间的电流脉冲数增多,这...
为探究高压电极形状对环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和气动激励的影响,设计了一种锯齿环状激励器并研究了交流电源激励下锯齿数量对电流波形、放电图像、功率、推力和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锯齿后电压上升期间的电流脉冲数增多,这与锯齿极不均匀的电场与暴露电极长度的增加有关;平均功率与电压近似线性关系且功率随锯齿数增加逐渐降低。锯齿的存在使环状电极内边缘放电通道更加集中,较为密集的锯齿结构有助于改善放电的均匀性。锯齿环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以更低的功率产生更大面积的等离子体,锯齿数等于12时等离子体分布的对称性达到最优。相邻锯齿外电场的抵消作用抑制了微放电的产生,外电场分布决定了放电面积的增长。锯齿结构增大了环状激励器的推力和推功比,推力的增加与电流脉冲数和平均功率有关。流场在水平方向的分布随锯齿数增加逐渐变窄,放电产生的动量在垂直方向上更加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
锯齿电极
微放电
放电面积
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条件下大气压脉冲弥散放电特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顾建伟
章程
+3 位作者
王瑞雪
侯兴民
严萍
邵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利用上升沿约0.5μs、半高宽约6μs、幅值可达40kV的微秒脉冲电源和上升沿约150ns、半高宽约300ns、幅值可达50kV的纳秒脉冲电源激励大气压弥散放电,并分别采用刀型和锯齿电极放电。通过电压电流测量和发光图像拍摄,改变施加电压种类、...
利用上升沿约0.5μs、半高宽约6μs、幅值可达40kV的微秒脉冲电源和上升沿约150ns、半高宽约300ns、幅值可达50kV的纳秒脉冲电源激励大气压弥散放电,并分别采用刀型和锯齿电极放电。通过电压电流测量和发光图像拍摄,改变施加电压种类、脉冲重复频率、高压电极结构和气隙距离等参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弥散放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纳秒脉冲电源和微秒脉冲电源均能在大气压空气中激励大面积的弥散放电,弥散放电面积最大达90cm2;放电的均匀性受脉冲参数与电极形状影响显著,其中刀型电极条件下纳秒脉冲激励的弥散放电均匀性最佳;相同条件下纳秒脉冲弥散放电的瞬时功率大于微秒脉冲弥散放电,最高可达275kW,而纳秒脉冲弥散放电的能量小于微秒脉冲弥散放电;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弥散放电传导电流幅值随着气隙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放电强度随着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而增强,弥散放电的工作电压范围随着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显著降低。因此在低频、刀型电极结构中易于获得均匀与较大工作电压范围的大气压弥散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放电
纳秒脉冲
微秒脉冲
刀型
电极
锯齿电极
气隙距离
重复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国占
俞建阳
刘华坪
陈浮
李林熹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48-255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6042)
文摘
为获得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提高气膜冷却效率的机理,对有/无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作用下的平板气膜冷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并采用唯象模型模拟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流场所施加的电场力。结果表明,冷却射流在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的下拉诱导作用下对主流的穿透率降低,射流中心轨迹高度的下降幅度沿流向发展逐渐增大;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气动激励作用下气膜孔下游的肾形涡的强度与尺度均减小,同时肾形涡的两侧产生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小尺度的反肾形涡,进一步抑制了肾形涡的发展;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的展向扩散效应提高了冷却射流的展向扩张能力,从而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与无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相比,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作用下平板中心线与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分别提高了50%与200%。
关键词
锯齿电极
等离子体
气膜冷却
肾形涡
冷却效率
Keywords
Saw tooth actuator
Plasma
Film cooling
Kidney shaped vortex
Cooling efficiency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流激励下的锯齿环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
2
作者
徐海笑
姜慧
杨永杰
龚子羿
杨帆
机构
输变电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49-205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771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2401700)。
文摘
为探究高压电极形状对环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和气动激励的影响,设计了一种锯齿环状激励器并研究了交流电源激励下锯齿数量对电流波形、放电图像、功率、推力和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锯齿后电压上升期间的电流脉冲数增多,这与锯齿极不均匀的电场与暴露电极长度的增加有关;平均功率与电压近似线性关系且功率随锯齿数增加逐渐降低。锯齿的存在使环状电极内边缘放电通道更加集中,较为密集的锯齿结构有助于改善放电的均匀性。锯齿环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以更低的功率产生更大面积的等离子体,锯齿数等于12时等离子体分布的对称性达到最优。相邻锯齿外电场的抵消作用抑制了微放电的产生,外电场分布决定了放电面积的增长。锯齿结构增大了环状激励器的推力和推功比,推力的增加与电流脉冲数和平均功率有关。流场在水平方向的分布随锯齿数增加逐渐变窄,放电产生的动量在垂直方向上更加集中。
关键词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
锯齿电极
微放电
放电面积
推力
Keywords
surfac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sawtooth electrode
micro-discharge
discharge area
thrust
分类号
O539 [理学—等离子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条件下大气压脉冲弥散放电特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顾建伟
章程
王瑞雪
侯兴民
严萍
邵涛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电力电子与电气驱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22701
51277164)
文摘
利用上升沿约0.5μs、半高宽约6μs、幅值可达40kV的微秒脉冲电源和上升沿约150ns、半高宽约300ns、幅值可达50kV的纳秒脉冲电源激励大气压弥散放电,并分别采用刀型和锯齿电极放电。通过电压电流测量和发光图像拍摄,改变施加电压种类、脉冲重复频率、高压电极结构和气隙距离等参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弥散放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纳秒脉冲电源和微秒脉冲电源均能在大气压空气中激励大面积的弥散放电,弥散放电面积最大达90cm2;放电的均匀性受脉冲参数与电极形状影响显著,其中刀型电极条件下纳秒脉冲激励的弥散放电均匀性最佳;相同条件下纳秒脉冲弥散放电的瞬时功率大于微秒脉冲弥散放电,最高可达275kW,而纳秒脉冲弥散放电的能量小于微秒脉冲弥散放电;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弥散放电传导电流幅值随着气隙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放电强度随着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而增强,弥散放电的工作电压范围随着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显著降低。因此在低频、刀型电极结构中易于获得均匀与较大工作电压范围的大气压弥散放电。
关键词
弥散放电
纳秒脉冲
微秒脉冲
刀型
电极
锯齿电极
气隙距离
重复频率
Keywords
diffuse discharge
nanosecond pulse
microsecond pulse
knife blade electrode
saw blade electrode
gap distance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
分类号
TM89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TM21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的数值研究
李国占
俞建阳
刘华坪
陈浮
李林熹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交流激励下的锯齿环状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
徐海笑
姜慧
杨永杰
龚子羿
杨帆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条件下大气压脉冲弥散放电特性
顾建伟
章程
王瑞雪
侯兴民
严萍
邵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