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锯齿状毛细阻滞覆盖层渗漏量的参数研究
1
作者 郑雅华 刘红位 冯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0-740,共11页
在传统毛细阻滞覆盖层的粗-细粒土界面处添加多个方形碎石垄,形成锯齿状的毛细阻滞覆盖层.锯齿状毛细阻滞界面有利于在顺坡方向形成多个导排长度,主动控制底部渗漏位置.在碎石垄下方设置的导排盲沟收集部分渗漏雨水,降低进入固废堆体的... 在传统毛细阻滞覆盖层的粗-细粒土界面处添加多个方形碎石垄,形成锯齿状的毛细阻滞覆盖层.锯齿状毛细阻滞界面有利于在顺坡方向形成多个导排长度,主动控制底部渗漏位置.在碎石垄下方设置的导排盲沟收集部分渗漏雨水,降低进入固废堆体的渗漏量.考虑碎石垄尺寸、细粒土层厚度、覆盖层坡度、雨型、极端降雨和长时间降雨等参数,对比锯齿状毛细阻滞覆盖层与传统毛细阻滞覆盖层的性能.结果表明,锯齿状毛细阻滞覆盖层的渗漏量比传统毛细阻滞覆盖层的低17%~25%;无论是在极端降雨情况下,还是在长时间降雨情况下,锯齿状毛细阻滞覆盖层的渗漏量均小于国际年渗漏量标准.碎石垄高度超过0.2 m或碎石垄边长和间距增加会导致锯齿状毛细阻滞覆盖层的渗漏量增加,底部渗漏量随覆盖层坡度和细粒土层厚度的提高逐渐减小.2种覆盖层在不同降雨模式下的渗漏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超前型降雨、等强型、中心型模式、滞后型,锯齿状毛细阻滞覆盖层的渗漏量受雨型的影响较传统毛细阻滞覆盖层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状覆盖层 水分运移 毛细阻滞 渗漏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