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Pu+O_2反应机理及键的特点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文浪
王青青
+4 位作者
曾小荟
黄安民
石立君
袁波
高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9-224,共6页
通过建立Pu与O_2反应的理论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研究了钚原子与氧气分子的微观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并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验证了过渡态,得到了该反应的反应势能曲线和微观反应路...
通过建立Pu与O_2反应的理论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研究了钚原子与氧气分子的微观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并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验证了过渡态,得到了该反应的反应势能曲线和微观反应路径.此外,用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和电子定域函数(ELF)理论方法探究了反应过程中各原子间化学键的演化特点.结果表明,这一反应体系有两条不同的反应路径,反应产物分别是PuO_2和Pu O+O;能量分析表明,生成PuO_2的反应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键的本质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
电子定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Pu+O_2反应机理及键的特点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文浪
王青青
曾小荟
黄安民
石立君
袁波
高涛
机构
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出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9-22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64023)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2BAB202008)
文摘
通过建立Pu与O_2反应的理论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研究了钚原子与氧气分子的微观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并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验证了过渡态,得到了该反应的反应势能曲线和微观反应路径.此外,用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和电子定域函数(ELF)理论方法探究了反应过程中各原子间化学键的演化特点.结果表明,这一反应体系有两条不同的反应路径,反应产物分别是PuO_2和Pu O+O;能量分析表明,生成PuO_2的反应更容易发生.
关键词
反应机理
键的本质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
电子定域函数
Keywords
Reaction mechanism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ing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Atoms - in - molecules
Electron localization function
分类号
O561 [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Pu+O_2反应机理及键的特点
罗文浪
王青青
曾小荟
黄安民
石立君
袁波
高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