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通微分分次代数的整体维数 被引量:1
1
作者 毛雪峰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9-376,共18页
首次把有理同伦论中的同伦不变量-锥长度(cone length)引入到微分分次(简记为DG)同调代数中,定义了连通DG代数上DG模的锥长度。连通DG代数A的左(右)整体维数定义为所有DG A-模(A^(op)-模)的锥长度的上确界。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发现连通D... 首次把有理同伦论中的同伦不变量-锥长度(cone length)引入到微分分次(简记为DG)同调代数中,定义了连通DG代数上DG模的锥长度。连通DG代数A的左(右)整体维数定义为所有DG A-模(A^(op)-模)的锥长度的上确界。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发现连通DG代数A的左(右)整体维数与H(A)的整体维数有着密切的关系。任意一个连通分次代数,如果将它视为微分为0的连通DG代数,其左(右)整体维数与其作为连通分次代数的整体维数是一致的。因此该定义是连通分次代数整体维数的一种推广形式。证明A的整体维数是三角范畴D(A)以及D^c(A)的维数的一个上界。当A是正则DG代数时,给出了A的左(右)整体维数的一个有限上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微分分次代数 微分分次代数 正则微分分次代数 整体维数 紧对象 锥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脱蜡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的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袁惠新 方毅 付双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9,共7页
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高,不易堵塞,用于天然气脱蜡效果显著。通过CFD软件Fluent模拟CYG-S型天然气脱蜡旋风分离器的两相流场,得到了旋风分离器内的压力、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分布。对比了不同入口速度下的模拟与理论计算的分割粒径x50,发... 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高,不易堵塞,用于天然气脱蜡效果显著。通过CFD软件Fluent模拟CYG-S型天然气脱蜡旋风分离器的两相流场,得到了旋风分离器内的压力、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分布。对比了不同入口速度下的模拟与理论计算的分割粒径x50,发现具有很好的吻合度,两相模拟有一定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旋风分离器锥段底部靠近壁面处的石蜡液滴质量浓度较高;随着进口流量的增加,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提高,当进口流量为1000 m3/h时,x50可以达到5.3μm;大粒径液滴的分离效果明显,但在所研究的进口流量范围内,进口流量的变化不能明显地影响粒径小于5μm液滴的分离效率;柱段和锥段长度的增加使得旋风分离器的整体长度增加,延长了液滴在旋风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 进口流量 柱段和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管道直径等参数对旋风分离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宁壮壮 王晓峰 +1 位作者 侯国明 赵航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99-1606,共8页
现有气雾化制粉设备所采用的分离器收集粉末的性能较差,同时其分级效率也较低,导致其无法满足金属增材制造的粉末粒度要求。为此,以两级串联旋风分离器为研究对象,对旋风分离器的连接管道直径及其他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为了... 现有气雾化制粉设备所采用的分离器收集粉末的性能较差,同时其分级效率也较低,导致其无法满足金属增材制造的粉末粒度要求。为此,以两级串联旋风分离器为研究对象,对旋风分离器的连接管道直径及其他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为了验证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及其边界条件的可靠性,进行了气雾化制粉试验;然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对旋风分离器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连接管道直径的改变对旋风分离器流场,以及对压降、分离效率和切割粒径等分离器性能的影响;最后,在连接管道直径确定的情况下,对旋风分离器其他参数进行了模拟,分别研究了入口形状和锥体长度变化对旋风分离器流场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连接管道直径d=130 mm时,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最高,随着旋风分离器连接管道直径的增加,其切割粒径逐渐增加;当入口形状为圆形A时,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最高,随着矩形长宽比的增加,分离效率逐渐降低,切割粒径增加;锥体长度的增加使得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先升高后降低,采用方案3时的分离效率最高,切割粒径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机械与设备 金属增材制造 数值模拟计算 切向速度 分离效率 入口形状 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重构旋流器结构参数优选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宏泽 白健华 +3 位作者 赵宇 孙超 马骏 何亚其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粒径重构旋流器通过入口结构来实现大、小粒径油滴的重新排列,再通过内嵌式结构对大、小粒径的油滴进行高效分离。为了进一步提高旋流器的油水分离效率,在旋流器入口位置最佳弯管角为180°的基础上,研究了切向入口高度、内层溢流管... 粒径重构旋流器通过入口结构来实现大、小粒径油滴的重新排列,再通过内嵌式结构对大、小粒径的油滴进行高效分离。为了进一步提高旋流器的油水分离效率,在旋流器入口位置最佳弯管角为180°的基础上,研究了切向入口高度、内层溢流管直径及内锥段长度等参数对旋流器内油滴粒径分布、油相体积分数与分离效率的影响,并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开展不同处理量和分流比的油水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粒径重构旋流器相对于常规旋流器可提升细小油滴的分离效率;最佳结构参数为内层切向入口高度7.6 mm,内层溢流管直径4.5 mm,内层锥段长度108 mm;不同流量和分离比下旋流器的油水分离效率的变化规律及重合度均较好,在流量为3.3 m^(3)/h、分流比为39%时,旋流器油水分离效率模拟值与试验值最高,分别为97.73%与97.01%。所得结论可为粒径重构旋流器的进一步优化和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重构 旋流器 油滴粒径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 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