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牛顿流体入口收敛流动的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凌志英
梁基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本文对文献[1]发表的关于非牛顿流体入口收敛流动的微分方程进行了分析,并求出了当非牛顿指数n=1/3时的入口收敛边界流线方程,而且通过推证.知道了此边界流线方程与n≠1/3时的边界流线方程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了n=1...
本文对文献[1]发表的关于非牛顿流体入口收敛流动的微分方程进行了分析,并求出了当非牛顿指数n=1/3时的入口收敛边界流线方程,而且通过推证.知道了此边界流线方程与n≠1/3时的边界流线方程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了n=1/3时的流体自然收敛半角方程和收敛区长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收敛流动
锥形入口
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局部几何构型对聚焦流微通道内液滴生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祺
杨智
+3 位作者
陈颖
罗向龙
陈健勇
梁颖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40-1553,共14页
在微流控技术中,微通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是一种被动实现液滴精确调控的有效方法。为探究分散相入口、通道下游孔口以及二者共存模式下的通道结构变化对液滴生成特性的影响,采用VOF/CSF耦合level set的界面捕捉法对聚焦流微通道内的液滴生...
在微流控技术中,微通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是一种被动实现液滴精确调控的有效方法。为探究分散相入口、通道下游孔口以及二者共存模式下的通道结构变化对液滴生成特性的影响,采用VOF/CSF耦合level set的界面捕捉法对聚焦流微通道内的液滴生成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孔口为单一变量时,液滴生成周期和直径随孔口宽度呈近线性增大,且颈部宽度收缩率随孔口宽度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孔口的收缩有助于强化连续相Y方向的挤压和X方向的黏性剪切作用。当孔口宽度较小,聚焦作用较强时,液滴生成周期和直径整体上对分散相入口竖直和水平边锥形角的变化并不敏感;此时,孔口对连续相的聚焦效应主要影响液滴的生成特性。当孔口和分散相入口水平边锥形角θ2同步变化时,二者可协同影响液滴的生成。孔口宽度的增大削弱了孔口的聚焦作用,液滴挤压破裂时间在单个周期中的占比逐渐增大。此外,当孔口宽度较大时,液滴生成开始对θ2敏感,其周期和直径随θ2增大而增大,且液滴可从滴流向射流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流
数值模拟
锥形入口
孔口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牛顿流体入口收敛流动的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凌志英
梁基照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文摘
本文对文献[1]发表的关于非牛顿流体入口收敛流动的微分方程进行了分析,并求出了当非牛顿指数n=1/3时的入口收敛边界流线方程,而且通过推证.知道了此边界流线方程与n≠1/3时的边界流线方程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了n=1/3时的流体自然收敛半角方程和收敛区长度方程。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收敛流动
锥形入口
微分方程
Keywords
s: non-Newtonian fluid
convergent flow
conical entrance
differential equation
分类号
O373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局部几何构型对聚焦流微通道内液滴生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祺
杨智
陈颖
罗向龙
陈健勇
梁颖宗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40-1553,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706048)。
文摘
在微流控技术中,微通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是一种被动实现液滴精确调控的有效方法。为探究分散相入口、通道下游孔口以及二者共存模式下的通道结构变化对液滴生成特性的影响,采用VOF/CSF耦合level set的界面捕捉法对聚焦流微通道内的液滴生成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孔口为单一变量时,液滴生成周期和直径随孔口宽度呈近线性增大,且颈部宽度收缩率随孔口宽度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孔口的收缩有助于强化连续相Y方向的挤压和X方向的黏性剪切作用。当孔口宽度较小,聚焦作用较强时,液滴生成周期和直径整体上对分散相入口竖直和水平边锥形角的变化并不敏感;此时,孔口对连续相的聚焦效应主要影响液滴的生成特性。当孔口和分散相入口水平边锥形角θ2同步变化时,二者可协同影响液滴的生成。孔口宽度的增大削弱了孔口的聚焦作用,液滴挤压破裂时间在单个周期中的占比逐渐增大。此外,当孔口宽度较大时,液滴生成开始对θ2敏感,其周期和直径随θ2增大而增大,且液滴可从滴流向射流模式转变。
关键词
聚焦流
数值模拟
锥形入口
孔口
协同效应
Keywords
flow-foc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tapered inlet
orifice
synergistic effect
分类号
O359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牛顿流体入口收敛流动的数学模型分析
凌志英
梁基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局部几何构型对聚焦流微通道内液滴生成特性的影响
宋祺
杨智
陈颖
罗向龙
陈健勇
梁颖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