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中电沉积锡镍合金电极的嵌锂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程新群 史鹏飞 郑书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4-267,共4页
为获得具有更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电沉积方法制备了Sn-Ni合金电极. 对合金镀层组成与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电沉积Sn-Ni合金电极是Ni3Sn2 和Sn复合电极,电极中Sn与Ni的摩尔比为 1: 1 .15,电极首次放电... 为获得具有更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电沉积方法制备了Sn-Ni合金电极. 对合金镀层组成与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电沉积Sn-Ni合金电极是Ni3Sn2 和Sn复合电极,电极中Sn与Ni的摩尔比为 1: 1 .15,电极首次放电容量可达 500mAh/g,库仑效率 88%,前 10次循环库仑效率都在 98%以上, 50次循环时放电容量仍可达 350mAh/g,库仑效率在 94%以上. 循环伏安和微分容量曲线都表明,多次循环后的电极完全表现出电沉积Sn电极的特征. 扫描电镜照片表明,循环后的Sn-Ni合金电极发生了严重的膨胀和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锡镍合金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亮锡镍合金电沉积新工艺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芳辉 诸荣孙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1-254,共4页
在研究碱性锡镍合金的电沉积过程中,讨论了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电镀工艺条件的改变及添加剂对锡镍合金镀层成分和外观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内应力小,同基体结合力好,表面光亮、平整致密,具有高耐蚀性的合金镀层。优化工艺为:SnCl215g/L,N... 在研究碱性锡镍合金的电沉积过程中,讨论了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电镀工艺条件的改变及添加剂对锡镍合金镀层成分和外观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内应力小,同基体结合力好,表面光亮、平整致密,具有高耐蚀性的合金镀层。优化工艺为:SnCl215g/L,NiSO4.6H2O 35g/L,K4P2O7.3H2O 260g/L,NH4Cl 12g/L,糖精2g/L,十二烷基磺酸钠2.5g/L,对苯二酚1.5g/L,pH 8.5,Dk1.5A/dm2,温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镍合金 电镀 工艺条件 镀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用锡镍合金的储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书发 史鹏飞 程新群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文章以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Sn-Ni合金,同时对合金的成分与嵌锂性能作了分析,这种合金具有较好的嵌锂性能。为提高合金的循环性能,研究了基体预处理与添加钼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基体预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循环性能,但影响合金的比容量... 文章以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Sn-Ni合金,同时对合金的成分与嵌锂性能作了分析,这种合金具有较好的嵌锂性能。为提高合金的循环性能,研究了基体预处理与添加钼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基体预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循环性能,但影响合金的比容量;而钼元素的加入由于提高了镍元素的稳定性而具有较好的效果,充放电150次之后比容量仍有约200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电沉积 锡镍合金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镍合金电磁屏蔽织物研制与镀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楚克静 王炜 +1 位作者 孙宾 朱美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在化学镀铜的涤纶织物上于焦磷酸盐体系电沉积均匀致密的锡镍合金层.改变镀液的NiSO4.6H2O、SnCl2.2H2O浓度比可获得不同锡含量、不同色泽的锡镍合金镀层.盐雾实验表明,含锡量为68.96%的电磁屏蔽织物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和抗变色性.且其... 在化学镀铜的涤纶织物上于焦磷酸盐体系电沉积均匀致密的锡镍合金层.改变镀液的NiSO4.6H2O、SnCl2.2H2O浓度比可获得不同锡含量、不同色泽的锡镍合金镀层.盐雾实验表明,含锡量为68.96%的电磁屏蔽织物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和抗变色性.且其导电性优异,柔软、透气性好,具有柔和的外观,对人体无致敏性,在电磁兼容领域和民用市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镍合金 镀层 耐腐蚀 电磁屏蔽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盐电镀锡镍合金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仲达 闫晓波 李松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1-13,共3页
研究了从焦磷酸盐槽液中电镀锡镍合金的一种新工艺,讨论了一些电镀参数对锡镍合金镀层的影响。镀液中含SnCl_2,NiSO_4,K_4P_2O_7,柠檬酸,去极剂和光亮剂。在45~50℃,c.d=0.5~2A/dm^2及pH=8~8.5的工作条件下,得到了半光亮的锡-镍合金... 研究了从焦磷酸盐槽液中电镀锡镍合金的一种新工艺,讨论了一些电镀参数对锡镍合金镀层的影响。镀液中含SnCl_2,NiSO_4,K_4P_2O_7,柠檬酸,去极剂和光亮剂。在45~50℃,c.d=0.5~2A/dm^2及pH=8~8.5的工作条件下,得到了半光亮的锡-镍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盐 电镀 锡镍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镍合金纳米阵列的制备与充放电性能研究
6
作者 姜冬冬 付延鲍 +1 位作者 马晓华 杨清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75-76,共2页
通过氧化铝模板辅助生长方法制备了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色散X射线分析对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进行了形貌和成份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铜集流体表面均匀分布着锡镍合金纳米棒阵列.通过恒流... 通过氧化铝模板辅助生长方法制备了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色散X射线分析对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进行了形貌和成份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铜集流体表面均匀分布着锡镍合金纳米棒阵列.通过恒流充放电方法对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具有良好的容量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镍合金 纳米棒 AAO模板 锂离子电池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镍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熠 童庆松 +1 位作者 施继成 郑小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48-751,共4页
在碱性镀液中,用脉冲电镀法制得具有单斜Ni3Sn4结构的锡镍合金负极材料。采用充放电循环实验、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阻抗、环境扫描电镜(SEM)等研究了影响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由组成为45g/L硫酸镍、75g/L乙二胺四乙... 在碱性镀液中,用脉冲电镀法制得具有单斜Ni3Sn4结构的锡镍合金负极材料。采用充放电循环实验、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阻抗、环境扫描电镜(SEM)等研究了影响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由组成为45g/L硫酸镍、75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0g/L酒石酸钾钠、250g/L焦磷酸钾和40g/L锡酸钠的镀液制得样品表面含有孔径为200~300nm的孔洞。在1.5~0.01V的电压区间,以100mA/g的电流放电时,该样品第1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764mAh/g,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405mAh/g。充放电的库仑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镀法 锡镍合金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锥阵列型纳米多孔锡镍合金负极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8
作者 苟红梅 胥杨洋 刘文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94,共4页
基于铜箔基底采用无模板定向电沉积法制备三维锥阵列型纳米多孔镍集流体,再通过脉冲电沉积法在其上负载锡镍合金,制得三维锥阵列型纳米多孔锡镍合金负极。采用SEM、XRD、ED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系统研究合金负极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化... 基于铜箔基底采用无模板定向电沉积法制备三维锥阵列型纳米多孔镍集流体,再通过脉冲电沉积法在其上负载锡镍合金,制得三维锥阵列型纳米多孔锡镍合金负极。采用SEM、XRD、ED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系统研究合金负极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负极的阵列单元为锥顶呈球形的纳米锥,锥体表面存在孔隙。在0.1mA/cm~2电流密度下,该合金负极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0.28/0.36mA/cm~2,100周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为0.21mA/cm~2,可逆容量保持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无模板定向电沉积 锥阵列型纳米多孔结构 锡镍合金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镍-锡合金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宋振兴 马树元 +4 位作者 姚素薇 王宏智 张卫国 梁山 赵占芬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6,共5页
镍-锡合金以其优良的外观及合金性能被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电镀镍-锡合金传统电镀工艺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研究了锡对镍-锡合金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谱测试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镍-锡合金以其优良的外观及合金性能被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电镀镍-锡合金传统电镀工艺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研究了锡对镍-锡合金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谱测试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5%硫酸和10%盐酸中,镀层耐腐蚀性随着锡质量分数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锡质量分数为8.88%的镀层耐蚀性能最差。浸泡试验得到了与阳极极化曲线相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合金 极化曲线 交流阻抗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吸收黑色镍-锡合金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费敬银 周爱梅 王宝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0年第6期7-10,共4页
按照太阳能集热器的吸收面应具有高的太阳光谱吸收率α_(?)和低的热发射率ε的要求,研究了用电镀的方法制备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层的实用性。在大量试验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选出了黑色镍锡合金的配方及工艺参数,在最佳条件下,太阳光谱吸收... 按照太阳能集热器的吸收面应具有高的太阳光谱吸收率α_(?)和低的热发射率ε的要求,研究了用电镀的方法制备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层的实用性。在大量试验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选出了黑色镍锡合金的配方及工艺参数,在最佳条件下,太阳光谱吸收率α_s=0.90~0.92,热发射率ε=0.09~0.28。镀层的耐蚀性、热稳定性、结合力均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器 合金 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黑色锡镍、锡镍铜合金电镀工艺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长虹 王宗雄 高立新 《电镀与精饰》 CAS 1997年第4期31-32,共2页
介绍了一个低浓度焦磷酸盐枪黑色工艺,特点是应用一个基本配方,可以镀出锡镍二元合金或锡镍铜三元合金镀层,色调从浅枪色至深枪黑色。
关键词 电镀 锡镍合金 合金 工艺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BBD的新型锡镍铜合金电镀添加剂的制备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助 刘定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8-346,共9页
目的制备一种电镀锡镍铜合金添加剂,利用此种添加剂制得黑色、光亮并且综合性能良好的锡镍铜合金镀层。方法基础镀液组成为:33.28 g/L氯化镍,29.33 g/L氯化锡,5 g/L硫酸铜,265 g/L焦磷酸钾,6 g/L L-半胱氨酸,20 mL/L乙二胺,40 g/L柠檬... 目的制备一种电镀锡镍铜合金添加剂,利用此种添加剂制得黑色、光亮并且综合性能良好的锡镍铜合金镀层。方法基础镀液组成为:33.28 g/L氯化镍,29.33 g/L氯化锡,5 g/L硫酸铜,265 g/L焦磷酸钾,6 g/L L-半胱氨酸,20 mL/L乙二胺,40 g/L柠檬酸三铵。工艺条件为:pH=8.5,温度40℃,电流密度1.3 A/dm2,电镀时间5 min。以此基础镀液为基础,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设计三因素(糖精钠、1.4-丁炔二醇和硫脲)三水平试验,以镀层60°光泽度为响应值,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各个因素参数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并且通过优化分析得到了电镀添加剂的最佳配方。利用百格刀、维氏硬度计对最佳配方制备的镀层的附着力、表面硬度进行分析,用交流阻抗法研究添加剂对锡镍铜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利用SEM、EDS对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响应面试验优选出的最佳添加剂配方为:0.4 g/L 1.4-丁炔二醇,3.5 g/L糖精钠,0.06 g/L硫脲。采用该添加剂配方,在上述基础镀液及工艺条件下,可获得镀层表面平整、光亮的枪黑色试片。该镀层的60°光泽度达到200 GU,附着力的ISO等级为1,ASTM等级为4B,维氏硬度为280.56HV1.0。通过电化学分析结果得知,镀层的耐腐蚀性良好。结论复合添加剂可以制备出平整且光泽度较高的枪黑色镀层,且镀层结合力好,硬度以及耐腐蚀性都有明显的改善,可以满足工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添加剂 合金 单因素 响应面 糖精钠 1.4丁炔二醇 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锡析氢活性阴极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催化机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曹寅亮 李志林 +5 位作者 王峰 刘景军 吉静 王建军 张良虎 覃事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79-1486,共8页
采用恒电流电沉积法在铜箔基底上获得镍锡合金镀层电极.电子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表明,随着锡含量的增加,镀层由镍晶胚与非晶镍锡构成的非晶态结构转变为Ni3Sn4与Ni3Sn2的混晶结构.扫描电镜(SEM)分... 采用恒电流电沉积法在铜箔基底上获得镍锡合金镀层电极.电子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表明,随着锡含量的增加,镀层由镍晶胚与非晶镍锡构成的非晶态结构转变为Ni3Sn4与Ni3Sn2的混晶结构.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非晶结构镍锡合金电极表面粒子分布均匀且粒径细小,Ni3Sn4与Ni3Sn2混晶结构的镍锡合金电极表面粗糙且断面呈分层自组装结构.在25℃,1mol·L-1NaOH溶液中的稳态极化曲线表明非晶结构的镍锡合金电极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析氢过电位仅为85mV.交流阻抗测试表明,非晶以及混晶结构的镍锡合金在析氢电催化反应过程中由电化学吸附(Volmer)以及电化学脱附(Heyrovsky)两个电荷转移过程控制,且非晶结构电极相比于Ni3Sn4与Ni3Sn2混晶结构电极的高活性源于其活性氢具有更快的电化学吸附以及脱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电沉积 非晶态 析氢反应机理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Ni合金的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超 毕磊 +3 位作者 许炎妹 方少明 张智敏 陈荣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利用直流电沉积法在铜箔上沉积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Ni合金,并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所得Sn-Ni合金材料的粒径在1~2mm之间,主要成分为Ni3Sn2和Sn。将电沉积有Sn-Ni合金的铜箔经过干燥、压片后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 利用直流电沉积法在铜箔上沉积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Ni合金,并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所得Sn-Ni合金材料的粒径在1~2mm之间,主要成分为Ni3Sn2和Sn。将电沉积有Sn-Ni合金的铜箔经过干燥、压片后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其首次可逆比容量达到516mAh/g,首次库仑转换效率在75%。而传统涂浆法制备的Sn-Ni合金电极,首次可逆比容量为416mAh/g,首次库仑转换效率仅为27.5%。与传统涂浆工艺相比,直流电沉积法直接获得的Sn-Ni合金负极首次循环的可逆容量、库仑效率都有明显优势,但循环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锂离子电池 锡镍合金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Sn-P合金的工艺研究(Ⅰ)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长生 王国荣 《电镀与精饰》 CAS 1996年第4期10-12,共3页
研究了以复合配位剂的化学镀Ni-Sn-P合金镀液、镀液组分和操作条件对沉积速度的影响。综合考虑镀层的组成,镀液的稳定性,确定了化学镀Ni-Sn-P合金的镀液最佳组成和工艺条件。
关键词 工艺 合金 锡镍合金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表面Ni-Sn-P合金镀层组成及其耐蚀性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红艳 叶向荣 +2 位作者 刘琴 张志炳 忻新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48,共4页
研究了在稳定剂存在条件下,采用多元配体在钢铁表面进行复合化学镀NiSnP合金,讨论了镀液成分、沉积条件等对镀层的影响. 检验了镀层的耐蚀性,并运用SEM、AES和XPS对镀层的形貌和组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镀层厚... 研究了在稳定剂存在条件下,采用多元配体在钢铁表面进行复合化学镀NiSnP合金,讨论了镀液成分、沉积条件等对镀层的影响. 检验了镀层的耐蚀性,并运用SEM、AES和XPS对镀层的形貌和组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镀层厚度可达21 μm ,镀层表面光亮、致密、孔隙率低、耐腐蚀能力强,镀层原子数分数为:Ni67-03 % ,Sn 0-50 % ,P30-40 % ,Fe 2-0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耐蚀性 钢铁 合金 防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非晶态Ni-Sn-P合金耐蚀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于金库 王玉林 +2 位作者 唱立疆 邵光杰 沈德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3-16,共4页
用化学沉积法获得的Ni-Sn-P合金具有非晶态均相结构,表现出优良的耐蚀性,常温下,在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均优于不锈钢和A_3钢,加入稀土元素能提高Ni-Sn-P合金的耐蚀性。
关键词 化学镀 合金 金属玻璃 耐蚀性 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Ni-Sn-P合金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金库 邵光杰 +2 位作者 兰英斌 沈德久 王玉林 《腐蚀与防护》 CAS 1997年第4期9-10,14,共3页
研究了Ni-Sn-P非晶态合金在若干酸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Sn-P非晶态合金在这些介质中的耐蚀性优于Ni-P非晶态合金。该合金在含有Cl^-介质中未发现存在点蚀。
关键词 耐蚀性 极化曲线 非晶态合金 酸腐蚀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化学镀Ni-Sn-P合金镀层变温晶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金库 窦连福 +3 位作者 沈德久 韩瑰民 邵光杰 王玉林 《电镀与精饰》 CAS 1995年第3期8-9,共2页
研究了非晶态Ni-Sn-P合金镀层的变温化过程,由实验得出Ni-Sn-P合金约在350℃开始晶化,450℃左右晶化结束,并测得Ni-Sn-P合金变温晶化激活能为233KJ·moL^(-1)。
关键词 非晶态 合金 镀层 晶化 电镀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过冷Ni-Sn合金的凝固行为及组织的研究
20
作者 关绍康 吕述祖 胡汉起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7-10,共4页
在悬浮熔炼装置上采用玻璃包熔及反复热循环处理工艺,可使Ni-25.3wt%sn亚共晶合金以较慢的冷却速度获得凝固前的大过冷熔体,其最高无量纲过冷度(θ=△AT/T_L)达到0.29。结果表明:随着过冷度的增加,枝晶间距大大细化,并且枝晶形态由树... 在悬浮熔炼装置上采用玻璃包熔及反复热循环处理工艺,可使Ni-25.3wt%sn亚共晶合金以较慢的冷却速度获得凝固前的大过冷熔体,其最高无量纲过冷度(θ=△AT/T_L)达到0.29。结果表明:随着过冷度的增加,枝晶间距大大细化,并且枝晶形态由树枝晶向非枝晶转变;随着离开试样表面的距离增加,其剖面组织中枝晶间距呈现明显的粗化,用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大过冷熔体的凝固组织中存在着亚稳相Ni_4S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凝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