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新山和高峰山岩体中高温热演化史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宝龙
季建清
+2 位作者
龚俊峰
周晶
毛景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4-1173,共20页
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铜多金属矿床,主要成矿作用是与燕山期花岗岩密切有关的岩浆–热液体系。本文依据锆石U-Pb测年和^(40)Ar/^(39)Ar年代学对矿区内新山和高峰山花岗岩体进行测试分析,数据揭示矿区内南部和北部的花岗岩体的高–中...
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铜多金属矿床,主要成矿作用是与燕山期花岗岩密切有关的岩浆–热液体系。本文依据锆石U-Pb测年和^(40)Ar/^(39)Ar年代学对矿区内新山和高峰山花岗岩体进行测试分析,数据揭示矿区内南部和北部的花岗岩体的高–中温阶段热演化史曲线具有相似的演化趋势,只是冷却时间存在3~6 Ma的间隔。南部新山岩体于89~85 Ma形成,此后岩体经历了快速冷却过程,冷却速率为58.70~62.08℃/Ma。之后进入中温400~250℃的缓慢冷却过程,冷却速率为17.39~19.32℃/Ma,并持续到68~69 Ma。北部岩体的热演化史曲线明显滞后于南部岩体,北部高峰山岩体于83~82 Ma形成,之后经历快速冷却过程,冷却速率为295.59℃/Ma和103.29℃/Ma,于80 Ma进入400~250℃,此后以冷却速率为7.14~5.69℃/Ma,进入极其缓慢冷却过程并持续至67 Ma。矿区内花岗岩体先遭受快速冷却后进入中温阶段的缓慢长时间冷却作用过程,为锡铜主期成矿作用提供了持续的热源和流体运移动力学过程,也与矿区南、北部的成矿作用差异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MS-ICP
U-PB定年
40Ar/39Ar年代学
热演化史
冷却速率
锡铜矿床
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岭成矿带中——晚侏罗世成钨、成锡、成铅锌(铜)花岗岩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秦拯纬
付建明
+3 位作者
邢光福
程顺波
卢友月
祝颖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8-541,共24页
【研究目的】南岭地区以发育强烈的中—晚侏罗世岩浆作用与相关金属成矿作用为主要特色,这些金属矿床尤以钨、锡、铅锌铜最具代表性。对这3类成矿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成矿差异原因,对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
【研究目的】南岭地区以发育强烈的中—晚侏罗世岩浆作用与相关金属成矿作用为主要特色,这些金属矿床尤以钨、锡、铅锌铜最具代表性。对这3类成矿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成矿差异原因,对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搜集已发表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年代学、Sr-Nd-Hf同位素和矿物化学数据,并结合项目组长期野外地质调查进展,对3类成矿花岗岩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成钨、成锡、成铅锌铜3类花岗岩在时空分布格局、野外地质特征、矿物组成、源区性质、包体成因类型、岩浆分异程度、形成温度和氧逸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笔者认为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源区物质组成、岩浆分异程度以及岩浆演化过程中物化条件(如氧逸度)的综合差异是导致南岭花岗岩形成3类不同金属矿床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南岭成矿带成钨、成锡、成铅锌铜花岗岩的综合判别标志,指导区域找矿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
锡
、铅锌
铜矿
床
成矿花岗岩
中—晚侏罗世
岩石成因
矿产调查工程
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新山和高峰山岩体中高温热演化史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宝龙
季建清
龚俊峰
周晶
毛景文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4-1173,共2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34301)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K1309)联合资助
文摘
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铜多金属矿床,主要成矿作用是与燕山期花岗岩密切有关的岩浆–热液体系。本文依据锆石U-Pb测年和^(40)Ar/^(39)Ar年代学对矿区内新山和高峰山花岗岩体进行测试分析,数据揭示矿区内南部和北部的花岗岩体的高–中温阶段热演化史曲线具有相似的演化趋势,只是冷却时间存在3~6 Ma的间隔。南部新山岩体于89~85 Ma形成,此后岩体经历了快速冷却过程,冷却速率为58.70~62.08℃/Ma。之后进入中温400~250℃的缓慢冷却过程,冷却速率为17.39~19.32℃/Ma,并持续到68~69 Ma。北部岩体的热演化史曲线明显滞后于南部岩体,北部高峰山岩体于83~82 Ma形成,之后经历快速冷却过程,冷却速率为295.59℃/Ma和103.29℃/Ma,于80 Ma进入400~250℃,此后以冷却速率为7.14~5.69℃/Ma,进入极其缓慢冷却过程并持续至67 Ma。矿区内花岗岩体先遭受快速冷却后进入中温阶段的缓慢长时间冷却作用过程,为锡铜主期成矿作用提供了持续的热源和流体运移动力学过程,也与矿区南、北部的成矿作用差异相吻合。
关键词
锆石LA-MS-ICP
U-PB定年
40Ar/39Ar年代学
热演化史
冷却速率
锡铜矿床
个旧
Keywords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40Ar/39Ar geochronology
thermal evolutional history
cooling rate
copper-tin deposit
Gejiu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岭成矿带中——晚侏罗世成钨、成锡、成铅锌(铜)花岗岩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秦拯纬
付建明
邢光福
程顺波
卢友月
祝颖雪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成岩成矿地质研究中心
弗莱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8-541,共2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069)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CFB634)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21689、DD20190154)联合资助。
文摘
【研究目的】南岭地区以发育强烈的中—晚侏罗世岩浆作用与相关金属成矿作用为主要特色,这些金属矿床尤以钨、锡、铅锌铜最具代表性。对这3类成矿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成矿差异原因,对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搜集已发表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年代学、Sr-Nd-Hf同位素和矿物化学数据,并结合项目组长期野外地质调查进展,对3类成矿花岗岩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成钨、成锡、成铅锌铜3类花岗岩在时空分布格局、野外地质特征、矿物组成、源区性质、包体成因类型、岩浆分异程度、形成温度和氧逸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笔者认为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源区物质组成、岩浆分异程度以及岩浆演化过程中物化条件(如氧逸度)的综合差异是导致南岭花岗岩形成3类不同金属矿床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南岭成矿带成钨、成锡、成铅锌铜花岗岩的综合判别标志,指导区域找矿勘查。
关键词
钨、
锡
、铅锌
铜矿
床
成矿花岗岩
中—晚侏罗世
岩石成因
矿产调查工程
南岭
Keywords
W
Sn and Pb-Zn-Cu deposits
ore-bearing granite
Middle-Late Jurassic
petrogenesis
mineri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Nanling
分类号
P618.4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67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新山和高峰山岩体中高温热演化史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李宝龙
季建清
龚俊峰
周晶
毛景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岭成矿带中——晚侏罗世成钨、成锡、成铅锌(铜)花岗岩的差异性研究
秦拯纬
付建明
邢光福
程顺波
卢友月
祝颖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