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个旧锡石硫化物矿床的岩相古地理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荣生 杨学善 +1 位作者 张淑芸 王维贤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41,共6页
云南个旧锡石硫化物矿床是我国著名而又典型的锡多金属矿床,其产出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和岩浆活动三者的联合控制。从矿床沉积学的角度出发,以矿床(体)产出的地质特征,特别是以矿床(体)宿主岩的宏观、微观含矿性及近矿、远矿围岩的物... 云南个旧锡石硫化物矿床是我国著名而又典型的锡多金属矿床,其产出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和岩浆活动三者的联合控制。从矿床沉积学的角度出发,以矿床(体)产出的地质特征,特别是以矿床(体)宿主岩的宏观、微观含矿性及近矿、远矿围岩的物理机械性质为研究内容,探讨了个旧锡石硫化物矿床产出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作者认为研究此类矿床(体)宿主岩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如同研究同生层控矿床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硫化物矿床 岩柏古地理条件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铜坑-长坡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蔡明海 毛景文 +1 位作者 梁婷 黄惠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41,共14页
铜坑_长坡锡石硫化物矿床是桂西北大厂矿田中的一个超大型矿床,由浅部的脉状矿体和中_深部的层状矿体组成。文章应用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铜坑_长坡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参数和成分的测试。结果显示,铜坑_长坡矿床脉状和... 铜坑_长坡锡石硫化物矿床是桂西北大厂矿田中的一个超大型矿床,由浅部的脉状矿体和中_深部的层状矿体组成。文章应用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铜坑_长坡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参数和成分的测试。结果显示,铜坑_长坡矿床脉状和层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具有相同特征,包裹体的类型主要有CO2型和NaCl_H2O型。3个成矿阶段的均一温度分别为:270~365℃,210~240℃和140~190℃。早阶段(Ⅰ、Ⅱ阶段)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CO2和H2O,含少量CH4和H2S,密度为0.324~1.093g/cm3,盐度w(NaCleq)主要集中于1%~7%;晚阶段(Ⅲ阶段)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H2O,且Ca2+和Mg2+含量增加,密度为0.893~0.972g/cm3,盐度w(NaCleq)主要集中于3%~10%。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e、Ar、S同位素组成共同表明,铜坑_长坡矿床脉状及层状矿体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相同的成因,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有关。基于3He/4He比值高和富CO2流体的存在,认为在铜坑_长坡矿床成矿过程中有深部地幔流体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 锡石硫化物矿床 铜坑-长坡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福楼锡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与控矿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成永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57-758,共2页
大福楼锡矿是大厂锡矿田东矿带一个主要的锡石硫化物矿床,该矿床自1956-1986年由215地质队断续进行工作,早在1956年,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一五勘探队开展0号脉的勘探工作,对0号脉上部以沿脉坑道控制,下部以钻探追索,并完成矿区1∶2000地... 大福楼锡矿是大厂锡矿田东矿带一个主要的锡石硫化物矿床,该矿床自1956-1986年由215地质队断续进行工作,早在1956年,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一五勘探队开展0号脉的勘探工作,对0号脉上部以沿脉坑道控制,下部以钻探追索,并完成矿区1∶2000地质测量7km2,0号脉于1958年夏结束详查工作,提交锡储量数千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床 控矿因素 锡石硫化物矿床 泥盆系 大厂矿田 大厂锡矿田 丹池成矿带 地质勘探 岩浆岩 控制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福楼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成永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65-466,共2页
大福楼锡多金属矿床是大厂锡矿田东矿带一个主要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位于丹池大背斜的东翼,矿床主要由3个工业矿体组成:0号矿体、21号矿体和22号矿体。其中,0号矿体为陡倾斜切层大脉状矿体,长1200余米,深500余米,厚2m左右;21号和22号矿体... 大福楼锡多金属矿床是大厂锡矿田东矿带一个主要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位于丹池大背斜的东翼,矿床主要由3个工业矿体组成:0号矿体、21号矿体和22号矿体。其中,0号矿体为陡倾斜切层大脉状矿体,长1200余米,深500余米,厚2m左右;21号和22号矿体为产于下泥盆统泥质页岩中的似层状矿矿体,长600~1100m,宽200~400m,厚1.5~2.2m。本矿床主要工业矿物有:锡石、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特征 成矿流体 工业矿体 大厂锡矿田 包裹体均一温度 锡石硫化物矿床 大厂矿田 工业矿物 磁黄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在高温气相里的迁移实验与南岭大厂矿区100号矿体形成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雪彤 张荣华 胡书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6-735,共20页
我国著名大型锡矿大厂矿区的100号矿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大脉状矿体,由质密锡铅锌矿石组成。该大脉矿体长度约1200多米。大厂矿区矿床形成过程有两个主要矿化阶段:早期锡石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的硫盐锡石多金属矿化阶段。矿物流体包体数据... 我国著名大型锡矿大厂矿区的100号矿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大脉状矿体,由质密锡铅锌矿石组成。该大脉矿体长度约1200多米。大厂矿区矿床形成过程有两个主要矿化阶段:早期锡石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的硫盐锡石多金属矿化阶段。矿物流体包体数据表明:早期形成于300~400℃(450℃)条件下,有高盐度流体包体与低盐度流体包体共存,流体处于从超临界流体进入近临界的气液两相不混溶区过渡阶段,有流体沸腾现象;晚期流体盐度变化小处于降温过程。而100号矿体形成于300~360℃,压力较低,仅为8.24MPa。本次研究设计一含锡溶液从超临界态进入亚临界态的气液不混溶区的实验,研究金属在气-液间再分配过程。实验模拟一个非平衡的气液分离反应动力学过程。重点研究含Sn-NaHCO3-HCl-H2 O在近临界压(25~22MPa)和8~14MPa、380~300℃条件下,在亚临界态气-液两相不混溶区时相分离过程。气液分离实验是恒压降温过程。结果表明:近临界区NaHCO3-HCl-H2 O的NaCl-H2 O体系出现气-液(L-V)分离现象。降温远离临界点时,在 V 与 L 相里的 Na、Cl浓度比:Na(V/L)、Cl(V/L)比值多数远小于1,Na、Cl主要分布在液相里。实验表明出现含Sn溶液的V-L两相分离过程,并且,Sn已在L-V 间再分配,Sn(V/L)多数大于1。说明Sn 多数情况下分布于气相里(贫NaCl 富 H2 O-CO2)。在380~250℃范围内 NaCl-H2 O-CO2体系包含的 H2 O-CO2体系也出现 V-L 两相不混溶区。实验发现H2 O-CO2的L-V分离过程中,气相里 HCO-3和CO2-3分布很少,CO2多。同时,锡在 H2 O-CO2的L-V 间也存在再分配,锡分布在富CO2气体里。实验说明富CO2气体迁移锡。实验为地质解释提供依据,说明100号矿体形成于快速减压的大型裂隙条件下。在300~360℃下压力减低,使含金属流体迅速进入L-V两相不混溶区,气体快速迁移金属,快速沉积金属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临界点 两相不混溶区 气体-液体分离过程 气体迁移金属 锡石硫化物矿床 南岭大厂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铟石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宝贵 张忠 +3 位作者 姚林波 胡静 王明再 王三学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33,共4页
羟铟石(Jalindite)产在云南个旧马拉格锡石—多金属矿床氧化带中,是一种铟的次生矿物。镜下观察白色透明,均质体。折光率1.725±0.002,ao=7.9514×10-7mm。主要粉晶谱线(nm):0.395(10),0.279(8),0.178(10),0.163(8),0.1325(7),0... 羟铟石(Jalindite)产在云南个旧马拉格锡石—多金属矿床氧化带中,是一种铟的次生矿物。镜下观察白色透明,均质体。折光率1.725±0.002,ao=7.9514×10-7mm。主要粉晶谱线(nm):0.395(10),0.279(8),0.178(10),0.163(8),0.1325(7),0.1260(7),0.1200(8),0.1065(10)。电子探针8个测试点平均含铟69.34%。元素分析含H1.78%,计算OH30.26%,不含C、S、N。矿物成因和实验研究表明,羟铟石中铟来源于原生硫化物矿物。铟在氧化铁矿石中主要呈独立矿物,其他形式均占极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铟石 锡石硫化物矿床 赋存形式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