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锡氟磷酸盐玻璃/聚合物杂化材料结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朝亮 杨静 +1 位作者 敬波 戴文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3-34,37,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锡氟磷酸盐玻璃/聚合物杂化材料的结晶性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锡氟磷酸盐玻璃对极性、非极性聚合物结晶性能的影响,并对锡氟磷酸盐玻璃/聚合物杂化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锡氟磷酸盐玻璃 聚合物 杂化材料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锡氟磷酸盐玻璃杂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会超 李琇廷 +2 位作者 马敬红 龚静华 徐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78,84,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锡氟磷酸盐玻璃(Pglass)杂化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结果表明Pglass以亚微米级颗粒均匀分散在PBT基体中,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当Pglass含量大于5%时,Pglass出现剪切诱...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锡氟磷酸盐玻璃(Pglass)杂化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结果表明Pglass以亚微米级颗粒均匀分散在PBT基体中,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当Pglass含量大于5%时,Pglass出现剪切诱导结晶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杂化材料中没有新的化学键形成。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表明杂化材料的熔体结晶能力得到了提高,热失重则表明Pglass的添加对杂化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几乎没有影响。力学测试表明Pglass的加入可使基体的弹性模量增加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锡氟磷酸盐玻璃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6/锡氟磷酸盐玻璃杂化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洪林 刘子瑾 +2 位作者 邹晓轩 戴文利 敬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60,共5页
采用锡氟磷酸盐玻璃(TFP)粉末与聚酰胺66(PA66)粉末混合制备了PA66/TFP杂化材料,并研究了不同TFP含量杂化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等。结果表明,当TFP填充量为30%(质量分数,下同)时,PA66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了13℃,且在130℃... 采用锡氟磷酸盐玻璃(TFP)粉末与聚酰胺66(PA66)粉末混合制备了PA66/TFP杂化材料,并研究了不同TFP含量杂化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等。结果表明,当TFP填充量为30%(质量分数,下同)时,PA66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了13℃,且在130℃处出现了第三个松弛峰;加入TFP未改变PA66的晶型,却使得PA66的α晶型与γ晶型数量、结晶速率和结晶度明显降低;TFP颗粒形态可变,与PA66相容性良好且以2种尺寸的颗粒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6 锡氟磷酸盐玻璃 杂化材料 结晶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锡氟磷酸盐玻璃复合材料原位成纤对聚丙烯的增强效果
4
作者 刘帅 李环 +1 位作者 吴宏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172,共5页
采用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锡氟磷酸盐玻璃(Pglass)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低黏度高模量的PET基复合材料(PET/Pglass);以PET/Pglass或PET为成纤相,聚丙烯为基体,利用实验室自主设计的多级拉伸挤出装置,制得原位成纤增强聚丙烯... 采用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锡氟磷酸盐玻璃(Pglass)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低黏度高模量的PET基复合材料(PET/Pglass);以PET/Pglass或PET为成纤相,聚丙烯为基体,利用实验室自主设计的多级拉伸挤出装置,制得原位成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并研究成纤相形态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ET相比,PET/Pglass在多级拉伸挤出过程中原位成纤更容易,纤维长径比更大,分散更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聚丙烯的拉伸强度和模量,而且能保持聚丙烯较高的断裂伸长率,表明具有低黏高模的PET/Pglass对聚丙烯的原位成纤增强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锡氟磷酸盐玻璃 聚丙烯 低黏高模 原位成纤 增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芪3掺杂铅-锡-氟磷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顾牡 赵志伟 +4 位作者 刘小林 倪晨 黄世明 刘波 欧阳晓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8-312,共5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BM403对SnF2粉末进行表面改性,改性粉末的IR透射谱显示KBM403已经吸附在SnF2粉末表面,这种改性除了物理吸附外还存在微弱的化学吸附。采用溶有芪3的硅烷偶联剂KBM403对SnF2粉末进行改性,经改性的SnF2粉末有利于提高有机... 采用硅烷偶联剂KBM403对SnF2粉末进行表面改性,改性粉末的IR透射谱显示KBM403已经吸附在SnF2粉末表面,这种改性除了物理吸附外还存在微弱的化学吸附。采用溶有芪3的硅烷偶联剂KBM403对SnF2粉末进行改性,经改性的SnF2粉末有利于提高有机染料芪3掺杂的分散性。将含有芪3的改性SnF2粉末掺入低熔点铅-锡-氟磷酸盐玻璃,获得了芪3掺杂的有机/无机杂化玻璃。对玻璃的吸收、透射谱和激发发射谱进行分析,表明KBM403的介入改善了芪3在玻璃中的溶解性和分散性,减少了芪3二聚物的产生,提高了玻璃的透射率和均匀性。由于KBM403的改性减少了芪3二聚物所带来的荧光猝灭,同时KBM403与染料分子的相互作用增加了染料分子的刚性,玻璃的发光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改性 芪3 铅--磷酸盐玻璃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3在铅-锡-氟磷酸盐玻璃中的聚集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小玲 顾牡 +5 位作者 赵志伟 黄世明 刘小林 刘波 倪晨 欧阳晓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489,共5页
采用低温熔融法制备了有机染料芪3掺杂的不同浓度的铅-锡-氟磷酸盐玻璃,通过对掺杂玻璃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测试,研究了芪3在无机玻璃中的聚集状态和光谱性能。结果表明,有机染料芪3以单体和二聚物的形式共存于无机玻璃中,和... 采用低温熔融法制备了有机染料芪3掺杂的不同浓度的铅-锡-氟磷酸盐玻璃,通过对掺杂玻璃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测试,研究了芪3在无机玻璃中的聚集状态和光谱性能。结果表明,有机染料芪3以单体和二聚物的形式共存于无机玻璃中,和芪3单体分子的激发峰相比,二聚物的激发峰位于短波段,随掺杂浓度的增加,掺杂玻璃的发射峰发生红移,同时在荧光光谱中观察到浓度猝灭现象;芪3分子与无机玻璃通过亲水作用发生了键合,从而导致芪3在无机玻璃中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比在乙醇溶液中出现较大红移;与芪3在乙醇溶液中的荧光强度相比,芪3分子受无机玻璃的"笼"化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其荧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3 聚集与光谱特性 铅--磷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