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1
作者 雷钢铁 苏光耀 +1 位作者 高德淑 李朝晖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4-297,共4页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锡基负极材料可分为氧化物、复合氧化物、合金 3类。材料的合成方法不同 ,结构与性能也不一样 ,但其储锂机理都为合金机理。电解质溶液在电极表面有SEI膜生成。选择合适的电压循环区间 ,可以...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锡基负极材料可分为氧化物、复合氧化物、合金 3类。材料的合成方法不同 ,结构与性能也不一样 ,但其储锂机理都为合金机理。电解质溶液在电极表面有SEI膜生成。选择合适的电压循环区间 ,可以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锡合金则是最有希望进入商业化市场的锡基负极材料 ,其中锡与锂可逆形成合金 ,另一不与锂反应的金属作为导电基体与框架 ,容纳合金以改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材料 储锂机理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魏巍 王久林 +1 位作者 杨军 努丽燕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7,共8页
锡基负极材料与碳负极材料相比,具有容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用新型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锡基材料首次不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差等问题所进行的改性研究,分别从材料的制备方法、组... 锡基负极材料与碳负极材料相比,具有容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用新型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锡基材料首次不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差等问题所进行的改性研究,分别从材料的制备方法、组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锡基负极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应用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锂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材料 复合材料 体积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雷钢铁 高德淑 +1 位作者 李朝晖 苏光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7期36-39,共4页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锡基负极材料可分为氧化物、复合氧化物、合金三类。其储锂机理都为合金机理。对氧化物的研究着重于电极反应的详细过程,对复合氧化物的研究重点则是储锂机理。而锡合佥则是最有希望进入商业...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锡基负极材料可分为氧化物、复合氧化物、合金三类。其储锂机理都为合金机理。对氧化物的研究着重于电极反应的详细过程,对复合氧化物的研究重点则是储锂机理。而锡合佥则是最有希望进入商业化市场的锡基负极材料,其中锡与锂可逆形成合金,另一不与锂反应的金属作为导电基体与框架,容纳合金以改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材料 氧化物 复合氧化物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永坤 龙晋明 +1 位作者 张利华 王剑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249-251,共3页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反应机理、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及近期的研究现状。锡基负极材料具有高的可逆容量,制备工艺简单,若能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将有望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材料 SNO S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逆比容量锡基负极的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庆 史鹏飞 +1 位作者 矫云超 程新群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5-347,共3页
采用液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SnCo合金负极材料。XRD结果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无定形态。电化学测试表明:SnCo合金电极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822 mAh/g,4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8%,8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0%。该材料中的金属Co含量为10.8%,使... 采用液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SnCo合金负极材料。XRD结果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无定形态。电化学测试表明:SnCo合金电极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822 mAh/g,4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8%,8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0%。该材料中的金属Co含量为10.8%,使SnCo合金材料有望成为实用化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材料 SnCo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文超 章亮亮 +1 位作者 付延鲍 马晓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5-278,共4页
作为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基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克服其体积膨胀效应带来的容量急剧衰减。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解决锡基材料容量衰减的方法,包括锡基材料的纳米阵列化、连接或吸附在大比表面积材料的表面以及填充在刚性... 作为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基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克服其体积膨胀效应带来的容量急剧衰减。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解决锡基材料容量衰减的方法,包括锡基材料的纳米阵列化、连接或吸附在大比表面积材料的表面以及填充在刚性材料内部的方法,并对锡基负极材料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材料 体积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锡基合金类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钊 梁沁沁 +6 位作者 李玉婷 谢飞 唐彬 李建新 陆雅翔 陈爱兵 胡勇胜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3-897,共15页
负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接收并储存钠离子的重任从而影响电池的储能密度、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等。以锡为代表的合金类负极材料具有合适的电位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是钠离子电池体系极具竞争力的负极材料。然而锡基... 负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接收并储存钠离子的重任从而影响电池的储能密度、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等。以锡为代表的合金类负极材料具有合适的电位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是钠离子电池体系极具竞争力的负极材料。然而锡基负极,像合金类负极一样,具有钠化体积膨胀严重致颗粒粉化并失去电接触、固态电解质中间相不稳定、循环稳定性不佳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分析,评述了钠离子电池领域锡基负极的研究现状,包括纯锡、锡碳复合、氧化锡、硫化锡、硒化锡、磷化锡等材料,并揭示了锡基合金类负极容量衰减的共性以及应对的改性策略。综合分析表明,针对锡基负极材料特点的活性物质的纳米化、相变过程调控和结构设计;对导电碳和黏结剂等非活性物质的改性与复合结构设计;电解质设计以及超高载量的锡箔形式负极等策略确实可以提升比容量、载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等指标。众多策略对将在未来应用于钠离子电池体系,实现稳定、高倍率性能和高能量密度的锡基负极材料提出了合理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 合金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Sn和SnO_2与碳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刚 高明霞 +2 位作者 唐渊波 刘永锋 潘洪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561,605,共7页
采用溶液法以SnCl4.5H2O和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颗粒尺寸为几个纳米的超细Sn及SnO2颗粒分布于无定形碳基体的复合材料,并在溶液过程中引入少量石墨。采用XRD、SEM和TEM等材料结构分析方法和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研究了前驱体... 采用溶液法以SnCl4.5H2O和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颗粒尺寸为几个纳米的超细Sn及SnO2颗粒分布于无定形碳基体的复合材料,并在溶液过程中引入少量石墨。采用XRD、SEM和TEM等材料结构分析方法和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研究了前驱体的煅烧温度和石墨的引入对获得产物的结构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500~700℃的煅烧温度下获得的Sn/C及含少量SnO2的Sn/SnO2/C复合材料,由于其中的Sn及SnO2的超细纳米尺寸及碳基体的缓冲有效减小了Sn在脱嵌锂过程中的应变和粉化,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石墨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经500℃煅烧的复合电极材料相对于其它材料具有更高的容量,其首次可逆容量达520mAh/g,经初始几个循环后,容量趋于稳定,经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350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材料 溶液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材料所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9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06-1706,共1页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属新能源技术所研究员韩伟强领导的先进锂离子电池团队,在高容量硅、锗、锡基负极材料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在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方面,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容量、高稳定性的多孔硅...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属新能源技术所研究员韩伟强领导的先进锂离子电池团队,在高容量硅、锗、锡基负极材料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在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方面,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容量、高稳定性的多孔硅基负极材料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基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性能 宁波 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 中国科学院 科研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