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烯基锡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
作者 廖卫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09-212,共4页
介绍了近期烯基锡化合物的主要制法及其在温和反应条件下高立体选择性、高产率的形成C-C键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化合物 碳碳键 偶联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汪飞 赵铭姝 宋晓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总结了锡氧化物、锡复合氧化物以及锡合金的制备方法、性能和贮锂机理,概述了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锡基负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因其制备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锡基化合物 贮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三乙基锡对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3
作者 张适 张悦 +1 位作者 毕晓颖 李志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5-598,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氯化三乙基锡(TETC)对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胶质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0.5、1.0和2.0μmol.L-1TETC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作用24和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Hoechest33258染色荧... 目的:探讨氯化三乙基锡(TETC)对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胶质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0.5、1.0和2.0μmol.L-1TETC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作用24和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Hoeche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0.5、1.0和2.0μmol.L-1TETC作用48 h后C6胶质瘤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0.5、1.0和2.0μmol.L-1TETC作用48 h后C6胶质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0.5、1.0和2.0μmol.L-1TETC在体外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24 h抑制率分别为7.92%、9.51%和19.03%;48 h抑制率分别为15.62%、36.16%和41.92%,存在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上升趋势,48 h抑制率在各剂量组间及各剂量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荧光显微镜显示TETC作用C6胶质瘤细胞48 h后,细胞呈现核浓缩和碎裂的凋亡形态学改变。1.0和2.0μmol.L-1TETC作用C6胶质瘤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ETC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可能是TETC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化合物 胶质瘤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