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化锡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倩 李常林 +4 位作者 王硕然 黄娜 王文培 马红周 翁雅青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5,共11页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新型储能材料刻不容缓。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最具前景的二次电池。电池的负极材料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二硫化锡...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新型储能材料刻不容缓。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最具前景的二次电池。电池的负极材料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二硫化锡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高理论比容量、易于调控的形貌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等特点,引发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对二硫化锡的结构以及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钠化机理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一些方法,最后对二硫化锡负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硫化 钠化机理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2′-联吡啶-6,6′-二甲酸构筑的两个二烃基锡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抗癌活性
2
作者 何丽芳 唐文杰 +5 位作者 罗尧泽 梁明勝 唐建新 吴雨萱 张复兴 朱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1-1609,共9页
合成了二(邻氟苄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H_(2)bpdc)配合物[Sn(o-F-C_(6)H_(4)CH_(2))_(2)(bpdc)(H_(2)O)]_(2)·H_(2)O(1)和二正丁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配合物[Sn(n-C_(4)H_(9))_(2)(bpdc)(H_(2)O)... 合成了二(邻氟苄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H_(2)bpdc)配合物[Sn(o-F-C_(6)H_(4)CH_(2))_(2)(bpdc)(H_(2)O)]_(2)·H_(2)O(1)和二正丁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配合物[Sn(n-C_(4)H_(9))_(2)(bpdc)(H_(2)O)]·H_(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13)C和^(119)Sn)、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计算,测定了配合物对人胃腺癌细胞(AGS)、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细胞(MOLT4)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均为单核分子,中心锡原子均为七配位的畸变五角双锥构型;除配合物2对MDA-MB-231的抑制活性相对较弱外,配合物对其它细胞均显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基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体外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β-丁氧甲酰乙基)锡二(巯基乙酸异辛酯)的合成与表征
3
作者 汤杰 王维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路线,先以锡粉、丙烯酸丁酯和浓盐酸为原料,合成中间体二(β-丁氧甲酰乙基)二氯化锡,再在环己烷/水体系中将中间体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反应生成了二(β-丁氧甲酰乙基)锡二(巯基乙酸异辛酯)。并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 采用两步法合成路线,先以锡粉、丙烯酸丁酯和浓盐酸为原料,合成中间体二(β-丁氧甲酰乙基)二氯化锡,再在环己烷/水体系中将中间体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反应生成了二(β-丁氧甲酰乙基)锡二(巯基乙酸异辛酯)。并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了中间体与终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第一步最佳工艺条件为:当n(锡粉)∶n(丙烯酸丁酯)为1∶2时,盐酸用量42 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 h;第二步的最佳条件为:n(锡中间体)∶n(巯基乙酸异辛酯)为1∶2时,选用40%Na2CO3溶液,温度控制在82℃,恒温反应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丁氧甲酰乙基) (巯基乙酸异辛酯) 热稳定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钡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露露 舒万艮 +1 位作者 瞿龙 唐爱东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1年第3期41-43,共3页
以巯基乙酸异辛酯和氢氧化钡等为原料合成了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钡[简称Ba(IOTG)_2],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及熔点、热分解温度、钡含量等物化常数分析;并将它与硫醇锑复配添加到聚氯乙烯(PVC)中,通过热老化箱实验法、刚果红试纸法及... 以巯基乙酸异辛酯和氢氧化钡等为原料合成了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钡[简称Ba(IOTG)_2],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及熔点、热分解温度、钡含量等物化常数分析;并将它与硫醇锑复配添加到聚氯乙烯(PVC)中,通过热老化箱实验法、刚果红试纸法及热重法等多种方法对产品及其PVC复配系统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酸异辛酯)钡 合成 热稳定性 聚氯乙烯 复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烯-二硫化锡复合材料表面锂/钠原子的吸附及迁移行为
5
作者 卫诗倩 李佳妮 +6 位作者 邱梅 李纤 陈茂霞 范强 唐凡 范未峰 胡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6,共12页
硅烯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一定潜力,然而受到sp^(2)-sp^(3)杂化的影响其结构稳定性较差且导电性不佳,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与二硫化锡复合或硼掺杂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目前这两种改性方法对硅烯其它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不... 硅烯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一定潜力,然而受到sp^(2)-sp^(3)杂化的影响其结构稳定性较差且导电性不佳,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与二硫化锡复合或硼掺杂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目前这两种改性方法对硅烯其它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不利于有效设计材料的原子结构.考虑到碱金属原子吸附及迁移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负极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硅烯与二硫化锡复合并引入硼元素对锂/钠原子吸附及迁移行为的影响.根据吸附能可知,锂/钠原子均能够稳定地吸附于材料表面,这归因于二者之间的电荷转移促使了化学键的形成.然而,在不同基底材料表面上成键情况存在差异,使得锂/钠原子吸附及迁移行为受到影响.对于硅烯表面,与二硫化锡复合可以增强硅与锂/钠之间的成键作用,导致吸附能和迁移能垒降低,有利于促进锂/钠原子的吸附和迁移;而硼元素的引入虽能够通过新键的形成进一步降低吸附能,但会使迁移能垒升高.对于二硫化锡表面,两种材料的复合或在其中引入硼元素对锂/钠原子的成键情况影响较小,迁移能垒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说明硅烯和二硫化锡的复合材料性能最佳,在硅烯表面上锂/钠原子的吸附和迁移更加容易,且二硫化锡面在增强对锂/钠原子吸附作用的同时较好地维持了它们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烯 硫化 电极材料 碱金属原子吸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硫化锡的电阻式二氧化氮传感器研究进展
6
作者 涂倩 吴超狄 +3 位作者 罗瑞 陈俊君 王鹏 陈良哲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二氧化氮(NO_(2))是一种典型的大气污染物,室温下实现NO_(2)气体的高灵敏检测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以二硫化锡(SnS_(2))为代表的金属硫化物表现出优异的室温响应性能。SnS_(2)是一种具有六方结构(S-Sn-S)的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高导电率、... 二氧化氮(NO_(2))是一种典型的大气污染物,室温下实现NO_(2)气体的高灵敏检测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以二硫化锡(SnS_(2))为代表的金属硫化物表现出优异的室温响应性能。SnS_(2)是一种具有六方结构(S-Sn-S)的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高导电率、高表面活性、出色的电子迁移率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等优势,通过空位、掺杂和异质结工程等方法可有效改善其能带结构、电荷转移机制、物理吸附和表面活性,进而提升气敏性能。鉴于此,本文从SnS_(2)晶体结构和合成方法入手,重点围绕其响应机理和性能优化方法展开讨论,系统综述了SnS_(2)应用于电阻式NO_(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为高性能环境气体感知材料与器件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 氧化氮 电阻式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的合成和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又年 陈正清 +2 位作者 舒万艮 曾冬铭 瞿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1-214,共4页
以三氧化二锑为原料 ,首先制得胶态五氧化二锑 ,进而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反应合成五 (巯基乙酸异辛酯 )锑。以 2 %~ 3 %的三乙醇胺作胶体的稳定剂 ,得到胶态的Sb2 O5 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胶态五氧化三锑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在 pH为 6~ ... 以三氧化二锑为原料 ,首先制得胶态五氧化二锑 ,进而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反应合成五 (巯基乙酸异辛酯 )锑。以 2 %~ 3 %的三乙醇胺作胶体的稳定剂 ,得到胶态的Sb2 O5 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胶态五氧化三锑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在 pH为 6~ 7的环境下 ,按化学计量比反应 2h ,目的产物收率 92 %。采用红外光谱对目的产物进行表征 ,并与三 (巯基乙酸异辛酯 )锑对照研究了目的产物对聚氯乙烯的稳定作用及其与硬脂酸钙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态五化 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 合成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二烃基锡苯氧乙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林森 肖灵虎 +3 位作者 江玉春 邓锋杰 揭克敏 邓检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6-929,共4页
Six diorganotin phenoxy acetic acid containing silico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diorganotin oxides with phenoxy acetic acids;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1HNMR,13CNMR,elemental analysis.The... Six diorganotin phenoxy acetic acid containing silico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diorganotin oxides with phenoxy acetic acids;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1HNMR,13CNMR,elemental analysis.The preliminary bioassay tests showed that(Me3SiCH2)2Sn(OCOCH2C6H4CH3-p)2 exhibited a good antitumour activity in vitro against lung tumour cells A549 and colorectal tumour cell SW4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烃基化合物 苯氧乙酸 合成 结构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烃基锡萘氧乙酸酯的合成、表征和{[(n-C_4H_9)_2Sn(OOCCH_2OC_(10)H_7)]_2O}_2的晶体结构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勇 尹汉东 +1 位作者 薛绳才 王其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6-660,共5页
利用二烃基氧化锡和α-萘氧乙酸按1∶1反应,合成了8种新的有机锡化合物,{[R2Sn(OOCCH2OC10H7)]2O}2(R=nBu1,2-ClC6H4CH22,3-ClC6H4CH23,4-ClC6H4CH24,2-FC6H4CH25,3-FC6H4CH26,4-FC6H4CH27,4-NCC6H4CH28)。用元素分析、IR、1HNMR对其... 利用二烃基氧化锡和α-萘氧乙酸按1∶1反应,合成了8种新的有机锡化合物,{[R2Sn(OOCCH2OC10H7)]2O}2(R=nBu1,2-ClC6H4CH22,3-ClC6H4CH23,4-ClC6H4CH24,2-FC6H4CH25,3-FC6H4CH26,4-FC6H4CH27,4-NCC6H4CH28)。用元素分析、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化合物{[nBu2Sn(OOCCH2OC10H7)]2O}2(1)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1.974(7)nm,b=1.3605(9)nm,c=1.3865(9)nm,α=103.940(9)°,β=104.876(8)°,γ=99.807(9)°,Z=1,V=2.053(2)nm3,Dc=1.431Mg·m-3,μ=1.261mm-1,F(000)=900,S=1.004,R1=0.0610,wR2=0.1519。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以Sn2O2为中心的中心对称二聚体结构,内环锡和外环锡原子均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基 σ-萘氧乙酸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层状二-μ2-羟基二乙酸-二-μ3-氧八丁基四锡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杀菌活性
10
作者 王艳华 叶章基 +3 位作者 金晓鸿 姚敬华 陈乃洪 朱东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由于二聚体有机锡羧酸酯具有优异的催化、杀菌和抗癌等性能,因此在工业、农业、船舶和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获得新型结构和研究构效关系,人们合成出许多该类化合物,并进行了结构研究。本文合成了具有新型结构的二聚体有机锡... 由于二聚体有机锡羧酸酯具有优异的催化、杀菌和抗癌等性能,因此在工业、农业、船舶和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获得新型结构和研究构效关系,人们合成出许多该类化合物,并进行了结构研究。本文合成了具有新型结构的二聚体有机锡羧酸酯(二-μ2-羟基二乙酸二-μ3-氧八丁基四锡),获得羧基与锡原子物质的量比为1:2,并发现二聚体有机锡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分子中存在双桥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μ2-羟基乙酸--μ3-氧八丁基四 晶体结构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的水相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丹一 高尔金 +2 位作者 唐伟 陈思 王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73,共4页
以五氧化二锑、巯基乙酸异辛酯为原料,在水相中用一步法合成了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分别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灯耐候试验箱和哈克转矩流变仪对产物的结构、耐紫外光性能及其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五氧化二锑、巯基乙酸异辛酯为原料,在水相中用一步法合成了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分别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灯耐候试验箱和哈克转矩流变仪对产物的结构、耐紫外光性能及其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物10HSCH2COOC8H17与Sb2O5的物质的量比为1.05,以0.548 mL/(g反应物)的水作溶剂,加热回流2 h时,Sb2O5的转化率为98.8%。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在紫外光照下不稳定,容易分解变色。当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的添加量为5 phr时,PVC的热稳定时间为1 569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 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丁二肟有机锡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抗癌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卿菁菁 何帆 +7 位作者 刘智辉 侯帅鹏 刘娅 蒋一凡 谭梦婷 何丽芳 张复兴 朱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1308,共8页
合成了2个丁二酮肟有机锡化合物: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丁二酮肟配合物(C_(6)H_(5)C(CH_(3))_(2)CH_(2))_(3)Sn(ON=C(CH_(3))C(CH_(3))=NO)Sn(CH_(2)C(CH_(3))_(2)C_(6)H_(5))_(3)(1)和二苄基锡氧氯丁二酮肟多核配合物[μ_(3)-O-(... 合成了2个丁二酮肟有机锡化合物: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丁二酮肟配合物(C_(6)H_(5)C(CH_(3))_(2)CH_(2))_(3)Sn(ON=C(CH_(3))C(CH_(3))=NO)Sn(CH_(2)C(CH_(3))_(2)C_(6)H_(5))_(3)(1)和二苄基锡氧氯丁二酮肟多核配合物[μ_(3)-O-((C_(6)H_(5)CH_(2))_(2)Sn)_(2)(ON=C(CH_(3))C(CH_(3))=NOH)(O)Cl]_(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H、^(13)C、^(119)Sn)、差热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并进行了体外抗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配合物1为通过配体丁二酮肟桥联的双锡核中心对称分子,锡原子均为四配位的畸变四面体构型;配合物2为通过氧原子和丁二酮肟配体桥联的四锡核中心对称多环聚合结构,锡原子分别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和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UH7)、人肺癌细胞(A549)、人表皮癌细胞(A431)、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丁酮肟配合物 苄基氧氯丁酮肟多核配合物 晶体结构 从头计算 体外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三氯化锡催化合成抗氧剂618的工艺
13
作者 汤善普 袁诚威 苏畅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进一步改善抗氧剂618的合成工艺条件,从有机锡催化剂当中选择出综合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并对其催化合成抗氧剂618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而后进一步探究化合物的结构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基三氯化锡的综合性能最好,其优化后所... 为进一步改善抗氧剂618的合成工艺条件,从有机锡催化剂当中选择出综合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并对其催化合成抗氧剂618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而后进一步探究化合物的结构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基三氯化锡的综合性能最好,其优化后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n(季戊四醇)∶n(亚磷酸三乙酯)∶n(十八醇)的投料摩尔比为1∶2.15∶2;催化剂的添加量是季戊四醇质量的4%,第1步的反应温度为120℃,第2步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总时间为5h。丁基三氯化锡作为反应的催化剂,氯原子的吸电子效应使得中心锡原子所处位置的电子云密度较低,其Lewis酸性较强,催化活性较高。且氯化锡类化合物当中取代基团的吸电子效应越强,其化合物的Lewis酸性越强,相应的催化性能越好;同时取代基的空间位阻越小,其催化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 有机 丁基三氯化 LEWIS酸 季戊四醇亚磷酸双十八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二烃基二氯化锡与2-羟基-1-萘醛缩苯胺类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包明 孙振刚 +2 位作者 贺庆林 刘宝殿 王占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由混合二烃基二氯化锡 (RR′Sn Cl2 )与 2 -羟基 - 1 -萘醛缩苯胺类席夫碱反应 ,合成了 1 8种新的有机锡配合物。经元素分析 ,IR、1 H NMR、1 3 C NMR和 TG- DSC测定 ,确认配合物为有机锡与席夫碱的 1 2 1加成物 ,配体以酚羟基氧原子和... 由混合二烃基二氯化锡 (RR′Sn Cl2 )与 2 -羟基 - 1 -萘醛缩苯胺类席夫碱反应 ,合成了 1 8种新的有机锡配合物。经元素分析 ,IR、1 H NMR、1 3 C NMR和 TG- DSC测定 ,确认配合物为有机锡与席夫碱的 1 2 1加成物 ,配体以酚羟基氧原子和锡原子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烃基 氯化 席夫碱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杂环羧酸基二苄基锡(Ⅳ)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尹汉东 张如芬 马春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以二苄基二氯化锡和杂环羧酸钠为原料合成了十种新的有机锡配合物(PhCH2)2Sn(O2CR)nCl2-n(n=1或2,R=杂环)。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TG表征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关键词 苄基氯化 苄基 有机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邻甲基苄基)氯化锡和二(对甲基苄基)二氯化锡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复兴 邝代治 +3 位作者 王剑秋 冯泳兰 陈志敏 曾荣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46-1250,共5页
将邻甲基氯苄和对甲基氯苄在适当的溶剂中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三(邻甲基苄基)氯化锡1和二(对甲基苄基)二氯化锡2,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的晶体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晶体学参数:a=1.32936(8)nm,b=1.32936(8)n... 将邻甲基氯苄和对甲基氯苄在适当的溶剂中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三(邻甲基苄基)氯化锡1和二(对甲基苄基)二氯化锡2,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的晶体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晶体学参数:a=1.32936(8)nm,b=1.32936(8)nm,c=2.1470(3)nm,α=β=90°,γ=120°,V=3.2858(5)nm3,Z=6,Dc=1.424g·cm-3,μ(MoKα)=12.93cm-1,F(000)=1428,R1=0.0371,wR=0.1102。化合物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参数:a=2.8504(3)nm,b=0.49123(5)nm,c=1.21532(12)nm,β=112.517(2)°,V=1.5719(3)nm3,Z=4,Dc=1.690g·cm-3,μ(MoKα)=19.49cm-1,F(000)=792,R1=0.0380,wR2=0.1094;中心锡原子为畸变四面体配位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邻甲基苄基)氯化 (对甲基苄基)氯化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苄基锡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0
17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2 位作者 马春林 王勇 张如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利用三苄基氯化锡和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三苄基锡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珔,a=0.98... 利用三苄基氯化锡和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三苄基锡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珔,a=0.98417(16)nm,b=1.08163(19)nm,c=1.3788(2)nm,α=72.850(3)°,β=88.895(3)°,γ=64.231(3)°,Z=2,V=1.2528(4)nm3,Dx=1.469g·cm-3,μ(MoKα)=1.204mm-1,F(000)=564,R1=0.0215,wR2=0.0531。化合物中,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苄基吗啉硫代氨基甲酸盐 合成 晶体结构 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合-二(4-二茂铁基苯甲酸二烷基锡(Ⅳ))]配合物的合成、谱学表征和晶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卢文贯 陶家洵 +3 位作者 王玉珍 吕扬 赵斌 郑启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1-508,共8页
合成了 {[( n-Bu) 2 Sn( 4-Fc-C6 H4COO) ]2 O}2 ( 1 )和 {[( n-Oct) 2 Sn( 4-Fc-C6 H4COO) ]2 O}2 ( 2 ) ( Fc=ferrocenyl)两种新的配合物 ,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 ,并用 IR,NMR( 1 H ,1 3C,1 1 9Sn)进行了谱学表征 .单晶 X射线衍射法测... 合成了 {[( n-Bu) 2 Sn( 4-Fc-C6 H4COO) ]2 O}2 ( 1 )和 {[( n-Oct) 2 Sn( 4-Fc-C6 H4COO) ]2 O}2 ( 2 ) ( Fc=ferrocenyl)两种新的配合物 ,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 ,并用 IR,NMR( 1 H ,1 3C,1 1 9Sn)进行了谱学表征 .单晶 X射线衍射法测定表明 ,配合物 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1 / c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 .2 988( 1 ) nm,b=2 .4 655( 1 ) nm,c=3 .4 50 6( 1 ) nm,β=91 .556( 2 )°,V=1 1 .0 4 54( 1 ) nm3,Z=4 ,最终可靠因子 Rf=0 .0 71 ,Rw=0 .0 70 .分子 1为具有一个 Sn2 O2 四元中心内环的二聚结构 ,桥氧原子又各连接一个外环 Sn原子 ,呈三配位 .内环锡和外环锡采用略有不同的加帽三角双锥配位几何 . 4个羧酸酯基具有两种不同的配位方式 ,其中两个羧酸酯基通过其两个氧原子以桥式双齿分别跨接于一个内环锡和一个外环锡 ,而另外两个羧酸酯基则以单齿配位方式各与一个外环锡相连接 . Sn2 O2 中心内环与苯甲酸酯基、茂环等共轭体系之间相互未能共平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羧酸酯 茂铁 谱学表征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Cl_2制备超细二氧化锡及其表征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陆凡 陈诵英 彭少逸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4-298,共5页
本工作以二氯化锡为主要制备原料,通过多种测试表征手段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尤其是不同干燥方式对合成SnO2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溶剂醇解制胶,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可以制得大比表面、小粒径、大孔超细二... 本工作以二氯化锡为主要制备原料,通过多种测试表征手段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尤其是不同干燥方式对合成SnO2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溶剂醇解制胶,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可以制得大比表面、小粒径、大孔超细二氧化锡粉体。其中超细粉体粒度6~10nm,比表面为40~80m2/g,且具有类双峰宽孔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 超细粉体 超临界干燥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苄基锡双(吗啉荒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5
20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2 位作者 王勇 张如芬 马春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1-204,共4页
Dibenzyltin bis(dithiomorpholinocarbamat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dibenzyltin dichloride with dithiomorpholinocarbamate. 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MS. and the cry... Dibenzyltin bis(dithiomorpholinocarbamat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dibenzyltin dichloride with dithiomorpholinocarbamate. 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MS.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 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with space group Pca21, a=1.8327(3)nm, b= 0.65678(12)nm, c=2.2583(4)nm, Z=4, V=2.718 (9)nm3, Dx=1.528g·cm-3,μ=1.271mm-1, F(000)=1272, R1=0.0434, wR2=0.1152. In the crystals, the structures consist of discrete molecules containing six coordinate tin atoms in a distorted octahedron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基吗啉荒酸酯 合成 晶体结构 表征 抗癌活性 X射线单晶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