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锚索抗滑桩工作性能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1
作者 连静 丁选明 +2 位作者 温浩 马洪生 瞿立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3,共8页
为解决地震频发下边坡支挡结构抗震设计难题,设计新型支挡结构-空间锚索抗滑桩与普通锚索抗滑桩的同源地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从受力传递机制、坡面变形、桩身位移及锚索内力四个方面对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解决地震频发下边坡支挡结构抗震设计难题,设计新型支挡结构-空间锚索抗滑桩与普通锚索抗滑桩的同源地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从受力传递机制、坡面变形、桩身位移及锚索内力四个方面对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锚索抗滑桩结构的锚固体横向布置,利用围岩强度提供抗滑力,单根锚固体可为多根抗滑桩提供抗力。在地震和重力的作用下,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破坏模式为覆盖层向下滑动、桩身变形→横向锚固体挤压围岩、基岩强度发挥→锚固体围岩损伤加剧、桩身变形增大→围岩突发破坏、锚索抗滑桩系统失效,与普通锚索抗滑桩系统存在差异。普通/空间锚索抗滑桩所允许的坡面后缘开裂临界地震动强度为0.4g/0.6g、坡面前缘开裂的临界地震动强度为0.8g/1.0g,而空间锚索抗滑桩系统的锚索总长度较普通锚索抗滑桩系统则减少了30%,充分说明空间锚索抗滑桩的抗震性能优于普通锚索抗滑桩,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型边坡 空间锚索抗滑桩 工作性能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改进计算方法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润泽 周海清 +3 位作者 胡源 钟一洋 李鹏举 杨玖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91-1800,共10页
针对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及其相应计算理论存在的问题,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原理,提出了改进的锚索桩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根据实际的施工和受力过程,该模型包括预应力施加和滑坡推力作用两个阶段,通过滑坡推力分布形... 针对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及其相应计算理论存在的问题,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原理,提出了改进的锚索桩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根据实际的施工和受力过程,该模型包括预应力施加和滑坡推力作用两个阶段,通过滑坡推力分布形式的改进和桩锚协调变形方程的修正来真实反映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主动式受力特点。同时利用Matlab编制成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算例验证,并同目前普遍采用的计算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计算程序充分考虑了预应力施加这一锚索桩特有的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且在计算中不必将锚索拉力等效为在桩顶处施加的剪力和弯矩。另外还可对桩前滑面以上存在任意厚度滑体和任意复杂地基条件的情况进行合理地设计计算,相对于目前已有的计算理论,该改进方法更加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改进计算模型 桩锚协调变形方程 弹性地基梁 有限差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中确定锚索预应力值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小丽 周德培 杨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317-320,共4页
在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中确定锚索预应力值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 ,考虑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工作期间承受滑坡推力的变化 ,提出将锚索、桩及桩锚固段周围岩土作为一个整体根据长期作用荷载来进行锚索预应力值计算的方法 ,对于短期作... 在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中确定锚索预应力值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 ,考虑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工作期间承受滑坡推力的变化 ,提出将锚索、桩及桩锚固段周围岩土作为一个整体根据长期作用荷载来进行锚索预应力值计算的方法 ,对于短期作用的最危险荷载则在锚索与桩的承载力设计中予以考虑。算例分析表明 ,该方法能使锚索桩长期处于较为有利的受力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锚索预应力 长期荷载 矩期荷载 滑坡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锚索抗滑桩变形及内力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门玉明 韩冬冬 王海英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90-96,共7页
结合结构力学和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锚索的弹性变形,建立了一种计算锚索抗滑桩变形及内力的新方法。在建立公式时,将抗滑桩从滑面处分为上、下两部分;对嵌固段的桩按弹性地基梁计算,滑面以上的桩用力法计算;利用滑面处的变形协调条件,... 结合结构力学和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锚索的弹性变形,建立了一种计算锚索抗滑桩变形及内力的新方法。在建立公式时,将抗滑桩从滑面处分为上、下两部分;对嵌固段的桩按弹性地基梁计算,滑面以上的桩用力法计算;利用滑面处的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锚索抗滑桩的计算公式,所得公式可以方便地用于求解锚索的设计拉力、抗滑桩的内力及变形。最后,以某滑坡治理工程为例,计算了锚索拉力及抗滑桩的内力,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与普通抗滑桩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锚索抗滑桩 弹性地基梁 结构力学 锚索拉力 变形 内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工程效果的数值计算评价 被引量:21
5
作者 郑明新 蒋新龙 +1 位作者 殷宗泽 吴继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81-1386,共6页
针对目前桩土接触问题及滑坡治理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受力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成果还很少,结合现场勘查与工程设计,根据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中桩土相互作用特征,引入接触单元并编制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根据抗滑桩锚固段的受力分布、桩体弯... 针对目前桩土接触问题及滑坡治理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受力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成果还很少,结合现场勘查与工程设计,根据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中桩土相互作用特征,引入接触单元并编制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根据抗滑桩锚固段的受力分布、桩体弯矩、位移及预应力因素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抗滑效果进行评价,提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最佳预应力值,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接触问题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桩体弯矩 最佳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动态设计法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小丽 周德培 杨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1-495,共5页
提出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动态设计概念 ,即跟踪锚索桩的实际工作状况。分析桩和锚索在各种受荷条件下的内力 ,再进行优化组合 ,以其中的最大内力为依据进行桩结构设计和锚索承载力设计。对锚索预应力值的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算例分析... 提出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动态设计概念 ,即跟踪锚索桩的实际工作状况。分析桩和锚索在各种受荷条件下的内力 ,再进行优化组合 ,以其中的最大内力为依据进行桩结构设计和锚索承载力设计。对锚索预应力值的确定问题进行了探讨。算例分析表明 ,本文中的设计方法能反映桩的最危险状态 ,使锚索和桩留有合理的安全储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力 动态设计法 设计原理 抗滑结构 受力分析 内力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中锚索预应力的计算方法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德营 殷坤龙 +1 位作者 王磊 陈丽霞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2期72-75,共4页
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中,锚索预应力的取值对抗滑桩的内力计算影响较大,其计算方法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总结锚索预应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锚索与桩变形的协调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中的3种计算方法进行... 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中,锚索预应力的取值对抗滑桩的内力计算影响较大,其计算方法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总结锚索预应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锚索与桩变形的协调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中的3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变形协调 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索抗滑桩内力计算的有限差分“K-K”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佑发 许绍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4,共4页
基于地基系数“K-K”法的原理,提出了进行锚索抗滑桩全桩内力计算的有限差分法,同时,编写了该法的计算和图形处理程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只要等量差分段取得足够小,虽然所耗机时稍长,但可获得高精度数值解,其精度高于采用传统手算法所... 基于地基系数“K-K”法的原理,提出了进行锚索抗滑桩全桩内力计算的有限差分法,同时,编写了该法的计算和图形处理程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只要等量差分段取得足够小,虽然所耗机时稍长,但可获得高精度数值解,其精度高于采用传统手算法所得的精度,而且图形处理结果可优化抗滑桩的结构设计,并考虑了各种桩底支承条件。本方法的基本原理同悬臂桩法,滑动面以下锚索桩的内力计算同普通桩完全相同。滑动面以上不同之处只是此时的桩顶条件有所不同,必须考虑锚索拉力的作用。地基系数“K-K”法适用于滑动面上、下地层均为岩层的情况,此时滑动面上、下地基系数均为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系数“K-K”法 锚索抗滑桩 有限差分法 结构设计 锚索 内力 滑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索抗滑桩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凯玲 门玉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26,共4页
就目前锚索抗滑桩的研究现状来看,基本上都是将锚索和抗滑桩分开计算,忽略了锚索与抗滑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针对这一问题,对锚索-抗滑桩-岩土体相互作用系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锚索抗滑桩设计计算中,除了应考虑锚索... 就目前锚索抗滑桩的研究现状来看,基本上都是将锚索和抗滑桩分开计算,忽略了锚索与抗滑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针对这一问题,对锚索-抗滑桩-岩土体相互作用系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锚索抗滑桩设计计算中,除了应考虑锚索的强度外,还应该考虑锚索的伸长量,使其与桩的变形相协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锚索抗滑桩计算理论。本文用该方法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并与其他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抗滑桩 土-结构相互作用 内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滑坡岩土体弹性抗力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德营 殷坤龙 +1 位作者 陈丽霞 王磊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110,共4页
在目前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计算方法中,均没有考虑桩后岩土体受到锚索预应力作用产生的弹性抗力对滑坡推力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桩后岩土体上产生的预加固力的分布形式。考虑了锚索桩的荷载变化,根据桩与锚索变形协调原理,按长期荷载进行... 在目前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计算方法中,均没有考虑桩后岩土体受到锚索预应力作用产生的弹性抗力对滑坡推力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桩后岩土体上产生的预加固力的分布形式。考虑了锚索桩的荷载变化,根据桩与锚索变形协调原理,按长期荷载进行锚索预应力设计;然后按短期荷载确定滑坡最大推力,并用预加固力修正滑坡推力,而对锚索设计拉力与桩的内力则按修正的滑坡最大推力设计,这样的设计思路反映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实际受力的特点。结合重庆某滑坡的工程实例,与常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预加固力 变形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布锚方式对锚索抗滑桩受力与变形影响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贵华 李长冬 +4 位作者 贺鑫 张永权 姚文敏 宋成彬 张华伟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2-277,315,共17页
锚索抗滑桩是滑坡的主要支护结构之一。目前,软硬相间地层条件下锚索抗滑桩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以软硬相间地层为地质背景,基于自主研发的柔性测斜仪和自动加载系统,构建了锚索抗滑桩加固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锚索... 锚索抗滑桩是滑坡的主要支护结构之一。目前,软硬相间地层条件下锚索抗滑桩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以软硬相间地层为地质背景,基于自主研发的柔性测斜仪和自动加载系统,构建了锚索抗滑桩加固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锚索抗滑桩加固滑坡的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了推力不断增加过程中抗滑桩、锚索和滑体的变形与受力特征,对比研究了布锚方式对桩-锚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软硬相间地层对锚索抗滑桩的影响机理,并以双锚点抗滑桩为例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滑坡-锚索抗滑桩体系中,桩身各点位移和滑体深部位移均随桩身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滑体后部位移速率大于中部,且滑体位移速率大于桩身位移速率;②单锚点抗滑桩的桩-锚推力分担比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化,趋于稳定时桩-锚推力分担比约为9∶1,锚索拉力作用下桩身弯矩呈“S”型分布,正负弯矩非对称;③锚固角度越大,锚索拉力的增速越大,不同锚固角度对桩身内力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荷段;④多锚点抗滑桩结构的锚索分担更多的推力,与单锚点抗滑桩相比,双锚点与三锚点抗滑桩的最大桩身弯矩分别减小了22.41%和40.55%;⑤与均质地层相比,软硬相间地层中软、硬岩交界面处基岩应力发生突变,不同软岩厚度比和桩底是否嵌入硬岩,均对锚索拉力和桩-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双锚点抗滑桩内力的理论值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本研究成果可为软硬相间地层中锚索抗滑桩加固滑坡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软硬相间地层 锚索抗滑桩 模型试验 桩-锚推力分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稳健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2
作者 冯玉国 王渭明 刘军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520,共6页
稳健优化设计是稳健设计与最优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当前已成为工程稳健设计研究的一个热点。按照这种方法进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既能在设计阶段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健性,又能利用优化设计中众多数学模型和成熟的求解方法,更好地... 稳健优化设计是稳健设计与最优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当前已成为工程稳健设计研究的一个热点。按照这种方法进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既能在设计阶段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健性,又能利用优化设计中众多数学模型和成熟的求解方法,更好地解决多变量、多目标、带约束问题的求解。针对正交设计的不足,用均匀设计代替正交设计,应用专业软件模拟计算不同工况下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顶部水平位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用回归模型y(xi)代替函数模型y(xi)作为目标函数,设计参数作为优化变量,规范及合同要求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一种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稳健优化设计方法。以昆洛路K1+440~K1+780边坡为例,阐述用MATLAB语言进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稳健优化设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稳健优化设计 均匀设计 昆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索抗滑桩系统内力变形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凯玲 门玉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00-403,共4页
在对锚索抗滑桩系统内锚索与抗滑桩受力状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锚索的拉伸变形对锚索抗滑桩系统的内力及变形存在一定影响,基于锚索与抗滑桩的变形协调原理,提出了锚索拉力及其变形的计算方法,推导了抗滑桩桩身位移和内力的计算公式... 在对锚索抗滑桩系统内锚索与抗滑桩受力状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锚索的拉伸变形对锚索抗滑桩系统的内力及变形存在一定影响,基于锚索与抗滑桩的变形协调原理,提出了锚索拉力及其变形的计算方法,推导了抗滑桩桩身位移和内力的计算公式,并将该方法用于工程实例分析。通过与其他方法比较,说明使用该方法计算锚索抗滑桩的合理性和经济价值,并分析了锚索变形以及拉力大小对锚索抗滑桩系统内力变形的影响,所得结果已得到后期模型试验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抗滑桩 内力 变形 普通抗滑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优化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引生 王恭先 +1 位作者 王祯 楚小刚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4,共4页
在对各种抗滑桩支挡结构的适用条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传统锚索抗滑桩的结构优化。研究表明,在桩身弯矩峰值处加设锚索约束,可减小桩身弯矩。运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单锚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内力计算,按照"削峰填谷"... 在对各种抗滑桩支挡结构的适用条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传统锚索抗滑桩的结构优化。研究表明,在桩身弯矩峰值处加设锚索约束,可减小桩身弯矩。运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单锚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内力计算,按照"削峰填谷"的思路,在桩身弯矩峰值处加设第2个锚点,并在得到的二锚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桩身弯矩峰值处加设第3个锚点,在此结构形式的基础上,上下移动第2和第3锚点位置,直至桩身弯矩峰值最小,找出最合理的锚点位置。在同等滑坡推力作用条件下,优化后的三锚点抗滑桩比普通抗滑桩节省工程造价33%,比单锚点抗滑桩节省10%。对于厚层大型滑坡,多锚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有着更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结构优化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优化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田小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93,共5页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过程和对受力分布的优化,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按照桩与锚索变形协调的原理,分阶段进行锚索抗滑桩的变形与内力的计算分析。结合锚索抗滑桩设计计算实例,编制程序验证该设计计算理论的合理性。从设置锚...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过程和对受力分布的优化,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按照桩与锚索变形协调的原理,分阶段进行锚索抗滑桩的变形与内力的计算分析。结合锚索抗滑桩设计计算实例,编制程序验证该设计计算理论的合理性。从设置锚索前后桩身内力与变位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锚索桩与普通桩相比,桩身内力分布更加均衡,受力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桩的截面尺寸与锚固长度大大减少,从而达到减少工程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抗滑桩 内力变位计算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圆钢组合式嵌岩锚索抗滑桩的内力分析
16
作者 张可能 张靖 彭环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91-96,共6页
针对一般锚索抗滑桩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高等问题,提出"植入圆钢组合式嵌岩锚索抗滑桩",即采用"灌注桩桩身+多根圆钢+冠梁+锚索"的组合形式。用"多根圆钢+灰岩"共同体代替灌注桩的嵌岩段,既能满足... 针对一般锚索抗滑桩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高等问题,提出"植入圆钢组合式嵌岩锚索抗滑桩",即采用"灌注桩桩身+多根圆钢+冠梁+锚索"的组合形式。用"多根圆钢+灰岩"共同体代替灌注桩的嵌岩段,既能满足桩的嵌固、抗剪等要求,又能降低施工难度。介绍了该结构形式,并对其进行内力分析。该结构的受荷段为预应力锚索混凝土灌注桩,采用静力平衡方程计算;锚固段为多根圆钢桩,采用地基系数法分析。此外,还进行了算例计算,论证其合理性,并将该结构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得以成功运用,目前专利已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抗滑桩 植入圆钢 地基系数法 内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索抗滑桩加固堆积型滑坡的受力特性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成汤 王浩 +2 位作者 张玉丰 覃卫民 闵弘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43-3354,共12页
为研究锚索抗滑桩加固堆积型滑坡的受力特性及其联合抗滑机制,开展了分级推力荷载作用下锚索抗滑桩加固滑坡的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模型滑坡从加载到破坏过程中桩顶位移、桩身前后土压力、桩身弯矩、锚索轴力和滑体深部水平位移的变... 为研究锚索抗滑桩加固堆积型滑坡的受力特性及其联合抗滑机制,开展了分级推力荷载作用下锚索抗滑桩加固滑坡的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模型滑坡从加载到破坏过程中桩顶位移、桩身前后土压力、桩身弯矩、锚索轴力和滑体深部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两者所得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1)桩顶位移、桩身弯矩及锚索轴力随推力荷载的变化曲线均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对应的桩-锚荷载分担比呈先增大、后减小和最后趋于稳定的规律。(2)桩前滑体抗力呈抛物线型分布,且抗力值较小;桩后滑体推力呈上大下小的抛物线型分布,合力作用点约位于滑面以上0.5h1处(h1为受荷段长度)。(3)桩身最大弯矩点始终位于滑面以下2 cm处,表明桩前滑床并未发生破坏。(4)由桩身实测弯矩计算得到的桩身荷载分布表明,桩体抗力主要由桩前滑面以下滑床提供,且呈倒三角形分布。(5)锚索的设置能够有效限制桩身变形,同时在工程中更应该注意锚索失效问题。该研究成果可为堆积型滑坡治理中锚索抗滑桩的合理设计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锚索抗滑桩 堆积型滑坡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地基梁理论在锚索抗滑桩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史振兴 巨能攀 邓琼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9-234,共6页
针对目前锚索抗滑桩的内力计算通常未考虑滑面以上桩身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将滑面以上桩身按一般静力结构或有限次超静定结构计算的现状。本文根据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锚索与桩的变形协调,将初参数法运用到锚索抗滑桩的计算中,通... 针对目前锚索抗滑桩的内力计算通常未考虑滑面以上桩身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将滑面以上桩身按一般静力结构或有限次超静定结构计算的现状。本文根据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锚索与桩的变形协调,将初参数法运用到锚索抗滑桩的计算中,通过选取合理的初参数作为未知量,得到了锚索拉力以及桩身内力的计算过程。并结合皖南地区某处产生滑移弯曲变形的顺层滑坡治理工程进行了分析,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相比,本方法所得内力值较大,偏于安全,桩身内力分布规律与传统方法所得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抗滑桩 弹性地基梁 初参数法 变形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索抗滑桩的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原飞 刘红帅 +1 位作者 郑桐 任国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0-245,共6页
本文以汉源背后山滑坡为依托(采用锚索抗滑桩加固),共设计了无加固基准边坡和锚索抗滑桩单、排桩加固边坡三组离心振动台试验,旨在研究在地震作用下,抗滑桩桩前、桩后动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和锚索拉力变化情况。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离心振动... 本文以汉源背后山滑坡为依托(采用锚索抗滑桩加固),共设计了无加固基准边坡和锚索抗滑桩单、排桩加固边坡三组离心振动台试验,旨在研究在地震作用下,抗滑桩桩前、桩后动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和锚索拉力变化情况。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离心振动台试验的设计过程,包括模型相似关系设计、试验设备装置的选用、模型材料的选取、边坡模型的制备、加载方案设计、传感器的布置和试验方案的确定及试验前各项准备工作。本文所介绍的模型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及试验方案的确定,对今后的相关试验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抗滑桩 边坡 地震动接触应力 离心振动台试验 相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布锚角度锚索抗滑桩抗震性能的离心振动台试验对比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宇 郑桐 +4 位作者 孙锐 齐文浩 李领贵 程阳 张一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10-115,共6页
预应力锚索是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重要组成部件,但其布设角度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抗震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晰。鉴于此,设计并完成了考虑锚索水平布设和倾斜布设的两组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布锚角度时坡体地震变形和加速度放大... 预应力锚索是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重要组成部件,但其布设角度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抗震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晰。鉴于此,设计并完成了考虑锚索水平布设和倾斜布设的两组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布锚角度时坡体地震变形和加速度放大特征以及桩-锚结构的受力特性,揭示了布锚角度变化对锚索抗滑桩-坡体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布锚角度时锚索锚固点附近坡体均存在加速度异常放大现象,放大系数随输入地震动强度增加而增大;倾斜布锚时坡体沉降幅度和加速度放大程度明显减小;倾斜布锚有利于改善桩身的地震受力,桩身峰值动弯矩和动土压力相比水平布锚时显著降低;倾斜布锚可以有效减缓锚索内力的增长,降低桩-锚-坡体体系地震失效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离心机试验 地震响应 布锚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